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历史街区适应性保护与再生:以日本东京丸之内为例
1
作者 王园 金承协 王铁博 《世界建筑》 2025年第2期4-10,共7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生是复杂系统下的棘手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现状成因、保护再生策略各异。文章通过对日本丸之内历史街区的资料调查和实地考察,系统梳理街区的演变发展,从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街区功能植入与扩展、历史景观延...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生是复杂系统下的棘手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现状成因、保护再生策略各异。文章通过对日本丸之内历史街区的资料调查和实地考察,系统梳理街区的演变发展,从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街区功能植入与扩展、历史景观延续与协调、空间活力激发与提升4个方面切入,总结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街区适应性保护与再生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公众参与、规划限制、行政管理和资金保障方面探索日本经验,为中国历史街区适应性保护与再生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日本丸之内 保护与再生 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奉天工场旧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
2
作者 王铁博 金承协 +1 位作者 王园 王楠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工业遗产的保护面临着适应城市高速发展与应对老工业转型的问题,沈阳工业遗产的转型发展起到了表率作用。该文以“奉天工场创意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图示分析等方法,回顾历史系统梳理沈阳奉天工场的发展演变过程,... 工业遗产的保护面临着适应城市高速发展与应对老工业转型的问题,沈阳工业遗产的转型发展起到了表率作用。该文以“奉天工场创意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图示分析等方法,回顾历史系统梳理沈阳奉天工场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出了奉天工场的4个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剖析奉天工场创意园区项目保护与再生的举措,提出多样功能植入与拓展、工业符号延续与协调、空间活力激发与提升、精神文脉延续与传承的保护与再生策略。最后,对奉天工场的工业遗产价值与保护和再生策略进行总结与阐释,旨在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领域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天工场 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生 工业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国棉三厂纺织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研析
3
作者 韦峰 田承昊 许继清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5期32-45,共14页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是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求富”、民族资本“实业救国”的重要工业类型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6大纺织工业基地中,郑州国棉三厂是其中规模较大...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是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求富”、民族资本“实业救国”的重要工业类型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6大纺织工业基地中,郑州国棉三厂是其中规模较大、质量较高、延续时间较长的工业厂区。基于工业遗产病害分析、结构评估和博物馆展示利用需求,采取文物建筑修缮加固、文物建筑风貌恢复、展览空间活化利用、新旧建筑融合共生的策略,实现工业建筑遗产向工业遗址博物馆的活化利用,为近代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生 本体保护 郑州国棉三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遗产的数字孪生保护与再生
4
作者 袁烽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建筑遗产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是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资源。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具有很强的交叉综合性,结合现代建筑遗产干预理论中的五项基本原则,即真实、完整、可识别、可逆、最小干预,数字孪生... 建筑遗产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是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资源。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具有很强的交叉综合性,结合现代建筑遗产干预理论中的五项基本原则,即真实、完整、可识别、可逆、最小干预,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生提供了高质量可持续的精细化保护修缮措施。它通过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对物理空间进行描述、诊断、预测、决策,进而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与再生 建筑遗产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近代建筑群保护与再生研究——以祠堂街为例
5
作者 王桂如 陆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成都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近代建筑已经为数不多。许多价值较高的近代建筑由于地处市中心,随着地块升值、旧城改建、旅游开发等原因被拆除或过度改造,祠堂街是地处市中心且保留较好的近代建筑群的典型代表。文章以祠堂街... 成都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近代建筑已经为数不多。许多价值较高的近代建筑由于地处市中心,随着地块升值、旧城改建、旅游开发等原因被拆除或过度改造,祠堂街是地处市中心且保留较好的近代建筑群的典型代表。文章以祠堂街近代建筑群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近代建筑保护及再生进行分析研究,为其他近代建筑保护与再生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近代建筑群 保护与再生 祠堂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片区保护与再生设计
6
作者 常青 张鹏 +12 位作者 刘伟 赵英亓 邱枫 杨秀 张雨慧 樊怡君 马松瑞 门畅 辛静 陈海翔 徐钟骏 代鹏 秦卓欢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项目规模:3214 m^(2),设计时间:2019年,建成时间:2021年12月,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人员:常青、张鹏、刘伟、赵英亓、邱枫、杨秀、张雨慧、樊怡君、马松瑞、门畅、辛静、陈...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项目规模:3214 m^(2),设计时间:2019年,建成时间:2021年12月,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人员:常青、张鹏、刘伟、赵英亓、邱枫、杨秀、张雨慧、樊怡君、马松瑞、门畅、辛静、陈海翔、徐钟骏、代鹏、秦卓欢,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是中国首批公布的30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其路网格局、街道和建筑风貌特色,集中体现了民国时期《首都计划》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风貌特色 《首都计划》 保护与再生 项目地点 颐和路 南京市鼓楼区 同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古村落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
7
作者 刘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25-27,共3页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以青龙镇村、太阳古镇、辛庄村、中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这些古村落实施有效保护与再生设计,使其在传承中获得...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以青龙镇村、太阳古镇、辛庄村、中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这些古村落实施有效保护与再生设计,使其在传承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本文在简要介绍山西古村落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意义的基础上,先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山西古村落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方案和再生设计策略,以期对保护古村落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做出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与再生 再生设计 古村落 历史文化遗产 环境保护 全面振兴 辛庄村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榆中金崖乡镇宗祠的保护与再生研究
8
作者 张丽萍 《沈阳文旅》 2024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一、宗祠概述金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重镇,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诸多规模宏大、装饰精美的宗祠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代化的推进影响着古建筑的稳定,宗祠建筑也在时空推移过程中面临本体破坏... 一、宗祠概述金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重镇,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诸多规模宏大、装饰精美的宗祠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代化的推进影响着古建筑的稳定,宗祠建筑也在时空推移过程中面临本体破坏、功能消散等问题,因此,宗祠空间迫切需要保护与利用,实现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与再生 古建筑 古丝绸之路 宗祠 保护与利用 乡土文化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造行为对乡土建成遗产保护与再生的有效回应——以意大利南蒂罗尔省马宁科葡萄酒庄为例
9
作者 许可 钱翔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作为乡土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乡土建成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基于科学原则引入建造行为既能促进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又能盘活乡土文化资源,为我国乡村振兴赋能。文章以乡土建成遗产实践的建造行为与原则为基础,以保护乡土建成遗产的三重价... 作为乡土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乡土建成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基于科学原则引入建造行为既能促进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又能盘活乡土文化资源,为我国乡村振兴赋能。文章以乡土建成遗产实践的建造行为与原则为基础,以保护乡土建成遗产的三重价值属性为核心,围绕原生性保护和适应性再生两个维度探讨建造行为中设计和生产的互动关系,并聚焦欧洲传统葡萄酒庄这一代表性的乡土遗产类型,对意大利南蒂罗尔马宁科葡萄酒庄的保护与再生项目展开解析,识别其在遗产保护中的建造引入措施,以期为我国的乡土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成遗产 建造 保护与再生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经济学视野下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佳 过伟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从遗产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建筑遗产的经济学特性,揭示了建筑遗产在保护和再生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保护与再生的途径等问题,指出遗产的管理与经营是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力求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提供... 从遗产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建筑遗产的经济学特性,揭示了建筑遗产在保护和再生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保护与再生的途径等问题,指出遗产的管理与经营是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力求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经济学 建筑遗产价值 保护与再生 管理和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城更新中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再生——以济南解放阁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延涛 朱昕虹 《规划师》 2007年第B04期23-25,共3页
解放阁片区整体风貌极具济南地方特色,其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包括:延续城市文脉,以娱乐、休闲、商业、文化为主导功能,体现泉文化特色;尊重原有空间格局,形成东南低、西北高的态势,凸显街坊特色;珍惜舜井、舜园等历史遗迹,充分挖... 解放阁片区整体风貌极具济南地方特色,其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包括:延续城市文脉,以娱乐、休闲、商业、文化为主导功能,体现泉文化特色;尊重原有空间格局,形成东南低、西北高的态势,凸显街坊特色;珍惜舜井、舜园等历史遗迹,充分挖掘其内涵;保护以鱼骨式街巷为主脉的街巷肌理,形成两横四纵的道路格局;传承浙闽会馆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的特色,对新建建筑进行体量控制和色彩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更新 传统风貌 保护与再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制度演进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分析--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鹏 吴霄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83,共9页
伴随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项目的转型和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工业项目的转型受到土地制度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会对工业建筑的处置,包括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工业项目转型... 伴随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项目的转型和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工业项目的转型受到土地制度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会对工业建筑的处置,包括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工业项目转型的"制度"入手,对国家和地方(上海)阶段性法规和条文进行整理与解读,探讨工业转型政策的演进趋势和特点;结合上海实际案例解析,探讨工业转型制度制约下工业项目转型的不同路径,及其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工业项目转型 工业建筑遗产 保护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港口系列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润生 桑莉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近年来,随着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入,遗产分类日益完善,遗产保护组合化和综合化成为发展新趋势.以青岛地区港口工业遗产的实地调研成果为依据,从"系列遗产"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指导,展开"... 近年来,随着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入,遗产分类日益完善,遗产保护组合化和综合化成为发展新趋势.以青岛地区港口工业遗产的实地调研成果为依据,从"系列遗产"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指导,展开"港口系列遗产保护"的思考,并针对青岛港口工业遗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在未来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业遗产 系列遗产 保护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大华纱厂旧址”保护与再生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治 万洁 +1 位作者 张新平 王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63-268,共6页
目的文章简要概述了陕西地区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历程,凝练了大华纱厂的历史演变进程,阐释大华纱厂旧址的厂区环境和遗存建筑的价值,梳理再利用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和现场调查,对大华纱厂厂区再生前的环境与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对厂区环... 目的文章简要概述了陕西地区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历程,凝练了大华纱厂的历史演变进程,阐释大华纱厂旧址的厂区环境和遗存建筑的价值,梳理再利用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和现场调查,对大华纱厂厂区再生前的环境与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对厂区环境与建筑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和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并选取纱厂遗产建筑中保护与更新典型——锅炉房,对锅炉房的基本尺度与立面形式、空间状态与结构体系等特征进行分析。结论根据大华纱厂厂区遗产建筑进行价值评判,对其分级保护修缮,通过“加和减”的策略对部分建筑进行改建或拆除,大华纱厂的改造模式对国内的纺织工业遗产再生具有典型的参考价值。结论大华纱厂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科技和艺术价值,通过整治厂区环境,对景观重塑,发掘厂区独有价值,对大华纱厂进行功能置换,激活厂区功能空间,对此类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工业 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生 西安大华纱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景观的保护与再生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婧 蒋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23期127-129,共3页
为满足城市发展及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保留城市文脉与历史根基,将公共景观设计纳入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研究之中,以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从具有高度的新颖视角重塑城市形象,保留城市记忆,并总结归纳出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景观的保护... 为满足城市发展及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保留城市文脉与历史根基,将公共景观设计纳入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研究之中,以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从具有高度的新颖视角重塑城市形象,保留城市记忆,并总结归纳出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景观的保护与再生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公共景观 保护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以台北市剥皮寮街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玲 《华中建筑》 2016年第7期67-70,共4页
历史街区保护是现代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历史街区的价值得以重塑、活力得以再生,这是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该文以台北市剥皮寮街区的更新为例,在对其历史背景解读基础之上,对... 历史街区保护是现代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历史街区的价值得以重塑、活力得以再生,这是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该文以台北市剥皮寮街区的更新为例,在对其历史背景解读基础之上,对其保护与再生策略进行探析,从规划理念、再生策略、实施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就文化再生及公众参与两方面提出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保护与再生 剥皮寮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实践——以青海221厂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左琰 程城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0期15-20,共6页
本文聚焦当下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问题,剖析了我国核工业遗产的特点和保护意义,通过对青海221厂——中国第一个核武器试验基地的案例研究,梳理出其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 本文聚焦当下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问题,剖析了我国核工业遗产的特点和保护意义,通过对青海221厂——中国第一个核武器试验基地的案例研究,梳理出其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策略方法,为今后的核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核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生 青海221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川监狱工业旧址的保护与再生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左琰 杨来申 程城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文章通过对青海监狱系统发展历史的简述,阐述了青海监狱工业对青海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西川监狱工业旧址的案例研究,探讨青海监狱遗产的保护价值及再生意义,指出这种将劳动改造和生产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对安定地区秩序、促... 文章通过对青海监狱系统发展历史的简述,阐述了青海监狱工业对青海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西川监狱工业旧址的案例研究,探讨青海监狱遗产的保护价值及再生意义,指出这种将劳动改造和生产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对安定地区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监狱文化的一大特征,具有时代的烙印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西川监狱 监狱工业 保护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审美语境下水网乡村风貌保护与再生——以荷兰羊角村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洁琼 江卉卿 毛永青 《住宅科技》 2020年第8期50-56,共7页
针对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乡村风貌屡屡被破坏的现象,通过生态审美视角的引入,研究提出乡村风貌保护与再生应实现生态优先与乡土传承共建,绿水青山与乡土美感共生的双目标,并提出水网乡村风貌保护与再生“四维交叠”的概念框架,即... 针对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乡村风貌屡屡被破坏的现象,通过生态审美视角的引入,研究提出乡村风貌保护与再生应实现生态优先与乡土传承共建,绿水青山与乡土美感共生的双目标,并提出水网乡村风貌保护与再生“四维交叠”的概念框架,即以要素组成、空间结构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以人地关系、乡土感知为依托的审美体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叠的关系。通过对荷兰典型成功案例——羊角村的深入剖析,研究总结归纳水网乡村风貌保护与再生方面的9条实践启示,旨在为我国相似水网地区乡村风貌的实践困境提供方法借鉴以及最佳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审美 乡村风貌 保护与再生 羊角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研究——以陈炉古镇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江萍 《城市建筑》 2022年第8期78-80,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带来的文化冲击,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研究的现状;通过对陕西省铜川市陈炉古镇地理位置、街区形式、传统风貌以及保护...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带来的文化冲击,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研究的现状;通过对陕西省铜川市陈炉古镇地理位置、街区形式、传统风貌以及保护发展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适合古镇文化特色与传统历史的保护措施。最后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取材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古镇再生建议,以期跨学科、跨领域将古镇的地域文化、传统艺术,以及价值取向相结合,为古镇的保护与再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炉古镇 历史街区 保护与再生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