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感知的个人安全保密行为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涵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第12期196-199,共4页
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泄露会给组织利益造成损害。而涉密人员是履行保密责任的主体,对个人行为的研究、对安全保密工作的开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梳理安全保密行为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对泄密风险... 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泄露会给组织利益造成损害。而涉密人员是履行保密责任的主体,对个人行为的研究、对安全保密工作的开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梳理安全保密行为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对泄密风险的感知,建立基于风险感知的安全保密行为模型和假设,并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方面提出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保密行为 风险 组织个体 计划行为理论 恐惧诉求 威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城市涉密人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明远 刘鑫 《网络空间安全》 2018年第4期34-39,共6页
研究以大城市涉密人员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涉密人员保密行为模型。利用调查问卷,从某市10家涉密单位收集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方法分析数据,验证研究模型。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适用于研究涉密人员保密行为,... 研究以大城市涉密人员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涉密人员保密行为模型。利用调查问卷,从某市10家涉密单位收集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方法分析数据,验证研究模型。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适用于研究涉密人员保密行为,保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保密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保密行为,知觉行为控制直接正向影响保密行为。根据这些结果,涉密单位可以有重点的制定保密工作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涉密人员的保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涉密人员 保密行为 保密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PO-SVR的网络态势预测模型
3
作者 胡俊荷 李芯蕊 马双斌 《网络空间安全》 2018年第4期97-102,共6页
网络态势值是衡量网络安全的重要指标,其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络安全的优劣。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网络态势预测模型,其意义对于预防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来讲非同寻常。通过对网络态势的理解和分析,可知影响网络态势的因素很... 网络态势值是衡量网络安全的重要指标,其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络安全的优劣。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网络态势预测模型,其意义对于预防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来讲非同寻常。通过对网络态势的理解和分析,可知影响网络态势的因素很多且关系比较复杂,难以建立较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网络态势。因此,文章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参数,构建起网络态势与影响因素两者中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出一种多种群的混沌粒子优化算法,建立MSCPO-SVR网络态势预测模型,并得出预测结果。最后,通过与BP神经网络和SVR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MSCPO-SVR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拟合性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涉密人员 保密行为 保密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乱说话泄密要受罚
4
《法制与经济》 2004年第9期6-6,共1页
关键词 律师制度 执业行为 保密行为 律师事务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处分法》与《保密法》实施衔接路径研究——兼论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处分建议权的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斌 《保密科学技术》 2020年第9期52-59,共8页
《政务处分法》与《保密法》位阶相同、制度关联。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分建议权属于处分权的一部分。通过体系解释技术解决《政务处分法》与《保密法》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完善处分建议权。在法法衔接的语境下,保密问责的处分对象从&qu... 《政务处分法》与《保密法》位阶相同、制度关联。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分建议权属于处分权的一部分。通过体系解释技术解决《政务处分法》与《保密法》的逻辑一致性,有助于完善处分建议权。在法法衔接的语境下,保密问责的处分对象从"两类人员"变为"六类人员",处分情形从"二分论"变为"二元二分论",处分规则从"各主体各规则"变为"全主体同规则"。对特殊主体的保密违法违纪行为需作特殊处理:对已经退休的或者流动到体制外的离职公职人员不再给予处分,对仍在体制内的离职公职人员应给予处分,对事业单位非公职人员宜比照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对国有企业非公职人员可以追究党纪处分或者依照内部规定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处分法 保密 法法衔接 保密违法违纪行为 处分建议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