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的和合思想 |
张祥浩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
|
张载、王夫之的“保合太和”说议 |
向世陵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3
|
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合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 |
向世陵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4
|
“保合太和”的传统文化 |
陈海红
|
《当代社科视野》
|
2008 |
2
|
|
5
|
从“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看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公平之争 |
郭一辉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9 |
0 |
|
6
|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
何炼成
邹富汉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7
|
徽州古民居:《周易》美学思想的体现 |
汤太祥
王锦坤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8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思考 |
邹富汉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9
|
中国社会安全理想的三重解读 |
余潇枫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0
|
《周易》“中和”价值论蠡测——以乾卦经、传为中心 |
李振纲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1
|
乐与道和——论福建南音的艺术精神 |
吴鸿雅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2
|
“和实力”可作为国家战略思想进行建构 |
莫林虎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以佛解《易》 援儒证佛─—读《周易禅解》 |
唐明邦
|
《佛学研究》
|
1995 |
1
|
|
14
|
《周易》的君子观 |
张涛
袁江玉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传统“和”文化对领导干部为官为政的现实启示 |
陈晓莉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6
|
论《周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邓球柏
|
《武陵学刊》
|
1998 |
1
|
|
17
|
构建和谐社会三要务 |
刘有才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8
|
和:一个极富张力的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
周红波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忧患意识与乐观情怀——《周易》思想与21世纪 |
唐明邦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0
|
雍正宝座铭(下) |
|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