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之诉讼促进义务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随着各国以集中审理原则为目标所进行的民事案件审理制度改革的强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实现集中审理,有必要课予当事人协力迅速进行诉讼之义务,促使当事人将其所掌握的事实、证据及相关诉讼资料,尽可能于诉讼程序较前阶段提... 随着各国以集中审理原则为目标所进行的民事案件审理制度改革的强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实现集中审理,有必要课予当事人协力迅速进行诉讼之义务,促使当事人将其所掌握的事实、证据及相关诉讼资料,尽可能于诉讼程序较前阶段提出。我国对于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的分析和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在国内诸多民事诉讼相关著作与论述中,虽偶有涉及,却始终缺乏系统性阐述,文章将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审理原则 诉讼促进义务 失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促进义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柯阳友 吴英旗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5-41,共7页
诉讼促进义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程序调控机制对诉讼主体发挥着引导和规制作用。通过法院妥当适时地行使诉讼指挥权和当事人适时陈述,对当事人的迟延陈述予以排除,防止诉讼迟延,使诉讼活动具有持续的紧张度,达到促进诉讼的要求。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促进义务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完善我国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3
作者 张莉蔚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14,共3页
诉讼促进义务是现代诉讼制度课以当事人的极为重要的诉讼义务,它的着眼点在于使诉讼迅速进行,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促使公众对诉讼制度合理利用。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对当事人的这一重要义务做出系统规定,建议应借鉴国外立法予以... 诉讼促进义务是现代诉讼制度课以当事人的极为重要的诉讼义务,它的着眼点在于使诉讼迅速进行,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促使公众对诉讼制度合理利用。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对当事人的这一重要义务做出系统规定,建议应借鉴国外立法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 诉讼促进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法制比较研究二篇(之二) 德国民事诉讼促进义务研究
4
作者 李琳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2,共6页
德国民事诉讼促进的义务是指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促进诉讼顺利进行应承担的义务,内容包括当事人义务和法官义务。德国民事诉讼促进的义务是国家干预理念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诉讼的效率... 德国民事诉讼促进的义务是指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促进诉讼顺利进行应承担的义务,内容包括当事人义务和法官义务。德国民事诉讼促进的义务是国家干预理念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诉讼的效率,其实质是行使裁判请求权的一种辅助性义务。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借鉴德国相应做法,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促进义务的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民事诉讼促进义务 当事人 法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真实义务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贤贵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4-164,共11页
真实义务是当事人对于法院及相对方当事人应负的诉讼法上的义务,也是诚信原则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真实义务在防止当事人作出虚假或不实的陈述、禁止当事人以不当的方法获取非正当利益及滥诉、促进诉讼、协力法官发现真实等方面具有重... 真实义务是当事人对于法院及相对方当事人应负的诉讼法上的义务,也是诚信原则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真实义务在防止当事人作出虚假或不实的陈述、禁止当事人以不当的方法获取非正当利益及滥诉、促进诉讼、协力法官发现真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真实义务虽已初具其制度外形,但尚缺可供其良性开展的必要前提、规则体系及配套制度。确立辩论主义,构建其规则体系,规范阐明义务的运作,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殊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义务 辩论主义 诉讼目的 诚信原则 促进诉讼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诉讼观视角探析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6
作者 余怡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5-100,共6页
诉讼观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讼理念,从诉讼理念出发研究诉讼制度直追诉讼的本质。在不同的诉讼观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这一制度有着不同的适用价值和意义。以自由主义诉讼观和社会诉讼观的视角论析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完善我国民... 诉讼观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讼理念,从诉讼理念出发研究诉讼制度直追诉讼的本质。在不同的诉讼观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这一制度有着不同的适用价值和意义。以自由主义诉讼观和社会诉讼观的视角论析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自由主义诉讼 社会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当事人真实义务法律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伯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7,共6页
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当嵌入当事人真实义务制度,在理论上并没有达成共识,反对者的理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辩论原则相抵触;二是不具有可行性;三是降低了诉讼效率。反对者的理由均不存在,与辩论原则的抵触可以通过修正辩论原则而消除,在... 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当嵌入当事人真实义务制度,在理论上并没有达成共识,反对者的理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辩论原则相抵触;二是不具有可行性;三是降低了诉讼效率。反对者的理由均不存在,与辩论原则的抵触可以通过修正辩论原则而消除,在诉讼中确立真实义务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可以提高诉讼效率。法律化后的真实义务必须实定化。为了保障真实义务实定化,必须对违反真实义务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明确费用制裁的启动与限度,并将其扩及诉讼代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义务 诉讼促进义务 虚言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民事诉讼文书提出义务的再思考
8
作者 金绍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6,161,共8页
文书提出义务是诉讼促进义务在证据领域的具体化。作为诉讼法上的一项一般义务,其目的在于保障双方当事人武器平等,充实审理内容,达到审理集中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强化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文书提出义务,应将其主体... 文书提出义务是诉讼促进义务在证据领域的具体化。作为诉讼法上的一项一般义务,其目的在于保障双方当事人武器平等,充实审理内容,达到审理集中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强化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文书提出义务,应将其主体范围扩展至第三人,客体范围排除部分涉秘密、隐私文书,明确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申请责令文书持有人提出文书必须具有正当事由。文书提出义务审查过程中,应当规范文书持有人的文书特定协助义务和涉秘密、隐私文书的非公开审查。违反文书提出义务的,应区分不同主体、违反文书提出义务的具体情形、文书本身及文书的证明价值、是否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等产生多层次的法律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文书提出义务 诉讼促进义务 文书特定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失权制度之德国经验与借鉴
9
作者 陈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148,共7页
德国民事司法实践中的诉讼迟延现象催生了准备程序失权制度。作为程序准备方式与失权制裁间的重要联结概念,诉讼促进义务正当化了准备程序失权制度。准备程序失权涵括攻击防御方法、逾时提出、迟延诉讼、因果关系以及归责事由等五要素... 德国民事司法实践中的诉讼迟延现象催生了准备程序失权制度。作为程序准备方式与失权制裁间的重要联结概念,诉讼促进义务正当化了准备程序失权制度。准备程序失权涵括攻击防御方法、逾时提出、迟延诉讼、因果关系以及归责事由等五要素。我国准备程序失权制度具有被限制的正当性,应通过分级排列诉讼资料预告法院的方式实现诉讼促进义务的具体化,将准备程序失权的性质界定为一般诉讼促进义务之违反,合理构筑准备程序失权要件的该当性。我国准备程序失权制度的程序设计应适用强制失权制度,强化法官对具体失权事项的释明义务,对失权要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宜采取保守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备程序失权 诉讼促进义务 集中审理原则 失权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民事诉讼法协同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借鉴
10
作者 张楠 《商情》 2013年第29期312-313,303,共3页
辩论主义自创始以来,在德、日两国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日本在二战前后对辩论主义的本质也有着不同的解读。德国在社会民事诉讼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否定辩论主义,提倡协同主义的倾向。今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引入释明义务... 辩论主义自创始以来,在德、日两国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日本在二战前后对辩论主义的本质也有着不同的解读。德国在社会民事诉讼理论指导下,出现了否定辩论主义,提倡协同主义的倾向。今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引入释明义务、法律观点指出义务、真实义务已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论主义 协同主义 释明义务 诉讼促进义务 真实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诉法实施后民事诉讼权利滥用问题研究——以广东省某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为样本
11
作者 李寒冰 史慧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9-85,共7页
新民事诉讼法虽将诚实信用原则写入总则中,但因在法律规制上缺乏具体操作性规定,滥用诉讼权利现象仍屡禁不止,导致延滞诉讼进程情况愈演愈烈,为此,本文以广东省某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为样本,通过对该院2013年滥用民事诉讼权利现象的实证... 新民事诉讼法虽将诚实信用原则写入总则中,但因在法律规制上缺乏具体操作性规定,滥用诉讼权利现象仍屡禁不止,导致延滞诉讼进程情况愈演愈烈,为此,本文以广东省某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为样本,通过对该院2013年滥用民事诉讼权利现象的实证分析,以强化当事人的诉讼促进义务为着眼点,提出完善立法、能动司法、诚信建设等应对措施,着力破解延滞诉讼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权利 滥用 诚信诉讼 诉讼促进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级模式视角下的二审攻击防御方法失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凌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189,共11页
民事诉讼中攻击防御方法的失权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平衡,其贯穿了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我国立法通过举证时限制度对一审和二审进行了笼统的规制,不仅遗漏了主张层面的攻击防御方法,更忽视了不同审级中失权效果的区别... 民事诉讼中攻击防御方法的失权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平衡,其贯穿了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我国立法通过举证时限制度对一审和二审进行了笼统的规制,不仅遗漏了主张层面的攻击防御方法,更忽视了不同审级中失权效果的区别。从审级视角出发,在不同的上诉审理模式下,二审攻击防御方法失权的严格程度互有差异。二审攻击防御方法的失权不仅是诉讼促进义务的要求,更与一审程序的充实程度息息相关。我国立法应当以一审与二审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从制度体系以及配套规则方面优化对二审攻击防御方法失权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防御方法 失权 续审制 诉讼促进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台湾地区当事人失权制度之检视与借鉴
13
作者 刘显鹏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4-50,共7页
当事人失权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未在法定或指定期限内行使特定诉讼权利时,在后续程序中便丧失行使该诉讼权利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失权制度的设置颇具特色,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之... 当事人失权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未在法定或指定期限内行使特定诉讼权利时,在后续程序中便丧失行使该诉讼权利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失权制度的设置颇具特色,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之后,两次修改均贯彻了诉讼促进义务之要求,契合了集中审理主义的发展潮流,形成了严密的规则体系,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吸收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失权 诉讼促进义务 集中审理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青航 《北方法学》 CSSCI 2024年第1期33-48,共16页
我国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了法律科技催生的在线诉讼这一现代诉讼新形态。在线诉讼与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线诉讼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优势适度淡化对抗,为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建构提供技术支持。但当前... 我国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了法律科技催生的在线诉讼这一现代诉讼新形态。在线诉讼与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线诉讼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交互性优势适度淡化对抗,为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建构提供技术支持。但当前在线诉讼因缺乏诉讼促进义务、释明权能、集中审理主义三大协同要素的制度内核,导致其象征性功能大于内质性功能,甚至使技术本身的作用走向异化。未来中国式数字司法需全面引入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将数字技术嵌入诉讼程序的实际运行之中,实现诉讼规程的再造,倚靠法官发挥诉讼指挥权以及当事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电子诉讼的技术特色和程序优势,确保审判实践能够兼顾公正和效率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在线诉讼 诉讼促进义务 集中审理主义
原文传递
我国民诉法中人民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研究——以协同主义为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荣军 张一博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我国民诉法第六十五条虽然是为完善举证时限制度而制定,但是实际上也起到了明确划分在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之间关于案件事实的探知和解明的权限的功能。这种权限的划分符合协同主义的理念与基本内容,相应地,人民法院承担了证据提供的释明职... 我国民诉法第六十五条虽然是为完善举证时限制度而制定,但是实际上也起到了明确划分在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之间关于案件事实的探知和解明的权限的功能。这种权限的划分符合协同主义的理念与基本内容,相应地,人民法院承担了证据提供的释明职责,当事人了承担诉讼促进义务。据此,在有限司法资源的客观现实中,两者共同推动民事诉讼过程中案件事实的发现,追寻实体正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主义 证据 诉讼促进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审限制度的异化及其矫正 被引量:18
16
作者 唐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审限作为规范法院审判行为、提高诉讼效率的一项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统一的审结期限之规定无法满足个案的具体需求,加之严格的审判绩效考核,导致民事审判实践中"隐性超审限"现象突出;当事人对法院随意... 审限作为规范法院审判行为、提高诉讼效率的一项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统一的审结期限之规定无法满足个案的具体需求,加之严格的审判绩效考核,导致民事审判实践中"隐性超审限"现象突出;当事人对法院随意变更审限无提出异议之权利,导致司法信任危机。强调当事人与法院的诉讼促进义务,给予当事人程序管理之参与权利,是解决诉讼迟延以及司法正当化的制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限制度 隐性超审限 诉讼促进义务 程序管理参与权
原文传递
德国逾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之规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龙 刘显鹏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在德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须履行一般诉讼促进义务和特别诉讼促进义务,依法适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逾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将受到失权制裁。逾时提出的认定从提出对象、迟延提出、诉讼迟滞、因果关系和可归责性5个方面入手。在确立和拓... 在德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须履行一般诉讼促进义务和特别诉讼促进义务,依法适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逾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将受到失权制裁。逾时提出的认定从提出对象、迟延提出、诉讼迟滞、因果关系和可归责性5个方面入手。在确立和拓展攻击防御方法概念、设置一般诉讼促进义务、明确逾时提出判断标准以及对待新证据方面,德国法的相关规定应当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防御方法 逾时提出 失权制裁 诉讼促进义务 提出适时性
原文传递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事审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二环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43,共6页
鉴于诚实信用原则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天然的伦理性等特征,在目前司法权威与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该原则之适用无疑是对法院的考验。判断某一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是否违反该原则,有价值取舍与权利保障等方面权衡的困难,而该原则在民商事审判... 鉴于诚实信用原则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天然的伦理性等特征,在目前司法权威与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该原则之适用无疑是对法院的考验。判断某一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是否违反该原则,有价值取舍与权利保障等方面权衡的困难,而该原则在民商事审判中的应用也有利于立法条款的打磨与完善。本文抽取了违反该原则的司法实践样态并作出理论归纳,同时从该原则适用主体、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发挥其功能等角度进行论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 真实陈述义务 禁止权利滥用 诉讼促进义务 禁反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