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接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感知压力、健康促进行为及居家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1
作者 陈娣 朱薇 +1 位作者 陆婷 宋炎 《循证护理》 2025年第3期501-506,共6页
目的:观察压力接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感知压力、健康促进行为及居家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病人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压力接种组,各8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 目的:观察压力接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感知压力、健康促进行为及居家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病人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压力接种组,各8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压力接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压力接种训练干预,干预7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SFEAS)、简化Fugl⁃Meyer(FMA)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Barthel指数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CPS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压力接种组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压力接种组较常规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SFEAS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压力接种组较常规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HPLPⅡ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压力接种组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压力接种训练可减轻脑卒中病人感知压力和负性情绪,促进健康促进行为,提高居家康复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接种训练 脑卒中 感知压力 负性情绪 健康促进行为 锻炼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范性教育结合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对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季娟 孙玉玲 +1 位作者 陈琛 季飞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示范性教育结合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附属建湖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探究示范性教育结合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附属建湖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PCI术后常规护理和随访干预,研究组实施示范性教育结合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行为和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因心血管疾病再住院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健康促进行为各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因心血管疾病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I术后患者实施示范性教育结合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和整体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再住院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示范性教育 正强化理论 健康促进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芳 陆国涛 +1 位作者 徐静艳 杨红丽 《全科护理》 2025年第5期798-802,共5页
目的:调查轻度认知损害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CDSES)对370例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病... 目的:调查轻度认知损害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病人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CDSES)对370例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病人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89.44±11.69)分,其营养维度得分最高(2.98±0.3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居住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月收入、社交活动是其健康促进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病人健康促进行为处于一般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及艾滋病个案管理师应加强对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水平低、居住在农村、独居、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偶尔参加社交活动的轻度认知损害老年HIV/AIDS病人进行精准化管理,以提高其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建立,以延缓其认知功能进一步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损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健康促进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资本在老年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孤独感和健康促进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旭婷 徐芳 +2 位作者 盛永红 王国平 汪啸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9-73,78,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孤独感和积极心理资本变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眼科医院的205例住院老年PDR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孤独感和积极心理资本变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眼科医院的205例住院老年PDR患者,以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 27.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process软件程序中的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老年PDR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积极心理资本呈正相关(P<0.001)。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积极心理资本在老年PDR患者孤独感和健康促进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13.62,95%CI为(-0.211,-0.071),占总效应的48.13%。结论:积极心理资本在孤独感和健康促进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以影响健康促进行为路径为依据的干预策略,以达到促进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健康促进行为 孤独感 积极心理资本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行为与老年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衰弱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及孤独感的调节效应
5
作者 董旭婷 徐芳 +2 位作者 盛永红 王国平 汪啸虎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29,94,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行为与老年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衰弱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及孤独感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安徽省某眼科医院214例老年PDR住...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行为与老年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衰弱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及孤独感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安徽省某眼科医院214例老年PDR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衰弱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自我效能量表和简化版孤独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rocess软件Bootstrap法分析检验自我效能在老年PDR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和衰弱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孤独感在自我效能与衰弱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回收率为97.27%。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健康促进行为可显著负向预测衰弱(β=-0.508,P<0.01);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效能对衰弱的预测作用均显著(β分别为-0.191、-0.433,P<0.01),健康促进行为对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亦显著(β=0.063,P<0.01)。自我效能在健康促进行为对衰弱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4.76%;孤独感与自我效能的乘积项对衰弱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55,P<0.01),孤独感可在自我效能对衰弱的中介作用中产生调节效应。结论:老年PDR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通过自我效能影响衰弱,孤独感调节自我效能对衰弱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行为 衰弱 自我效能 孤独感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情绪困扰与健康促进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岩柔 舒瑾 李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7,41,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情绪困扰、健康促进行为与应对方式间的相互作用,为提升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提供指导。方法 以240例住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量表、情绪困扰量表、医...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情绪困扰、健康促进行为与应对方式间的相互作用,为提升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提供指导。方法 以240例住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量表、情绪困扰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应对方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情绪困扰与健康促进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评分为(87.50±8.52)分。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面对应对方式在患者情绪困扰和健康促进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07%。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亟待提高。面对应对方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情绪困扰和健康促进行为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存在情绪困扰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水平,以促进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健康促进行为 情绪困扰 应对方式 中介效应 面对 慢性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健康促进行为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超 喻大军 卜吕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健康促进行为、生命质量现状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2月20日,年龄≥60周岁的慢性病患者32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慢性病患...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健康促进行为、生命质量现状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2月20日,年龄≥60周岁的慢性病患者32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健康促进行为、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18.73±10.64)分,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124.02±19.63)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总效用值为(0.79±0.22),EQ-VAS得分为(72.35±16.21)。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与健康促进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197,P<0.001);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与生命质量得分正相关(r=0.188,P<0.001);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与EQ量表视觉模拟标尺(EQ-VAS)得分亦呈正相关(r=0.289,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可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直接效应值为0.168(P<0.05);电子健康素养也可通过影响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间接效应值为0.046(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干预措施,有效提高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进而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素养 健康促进行为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人群疾病认知与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艳妃 覃素娇 +3 位作者 黄冬清 覃瑜芳 杨雪萍 陈世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0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TST)的教育干预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F)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骨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80例OF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TST)的教育干预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F)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骨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80例OF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教育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TST的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促进行为的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观察组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ST的教育干预可以加深OF高风险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其建立健康行为,对预防骨折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 教育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 疾病认知 健康促进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戍银 刘刚 +1 位作者 敬龙军 陈冰琬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608-1614,共7页
目的:为了探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量表、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6个市辖区内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老年人进行施测,共... 目的:为了探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量表、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6个市辖区内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老年人进行施测,共获得有效样本364份。结果: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r=0.503,P<0.01)和自我效能感(r=0.483,P<0.01)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r=0.556,P<0.01)呈显著正相关。中介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在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39.10%。结论:社区运动健康服务质量不仅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也能够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运动健康服务质量 老年人 健康促进行为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性访谈在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意向量表编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孙佳雨 王百鹤 +4 位作者 李蓓蓓 王晓伟 杨金伟 贾红红 刘杨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性访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意向量表编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以最大差异策略选取大庆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 目的探讨认知性访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意向量表编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以最大差异策略选取大庆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6例PCI术后患者进行3轮认知性访谈,依据问题评估系统(question appraisal system,QAS-99)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编码,结合编码结果修订量表。结果第1轮访谈,受访者对10个条目提出疑义,其中7个条目与“澄清”有关,3个条目与“假设”有关,1个条目与“知识/记忆”有关,经讨论后对条目修改;第2轮访谈,1个条目有“措辞”问题,经讨论后修改;第3轮访谈,受访者均能正确理解条目内容且未提出疑义,访谈结束。结论认知性访谈有效解决了量表编制过程中编制者与受试者、受试者与受试者之间的认知差异,提高了量表的准确性、适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健康促进行为 认知性访谈 计划行为理论 意向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1
作者 徐宇 何易 +2 位作者 梅菁 许峰 谢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1期624-62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CINAHL、EMBase、PsycINFO、Sinomed等数据库中与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截...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CINAHL、EMBase、PsycINFO、Sinomed等数据库中与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12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文献的主题进行Meta整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提取出52个主题,最终将相似的结果归纳成2个整合结果、10个类别。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促进行为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利平 李金秀 +4 位作者 田锋 杨超 郭娟 向璐 马健 《护理学》 2024年第3期282-287,共6页
随着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良好的健康促进行为具有预防、控制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我国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存在地区和人群等差异。因此,本文通过综述老年人健康促进... 随着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良好的健康促进行为具有预防、控制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我国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存在地区和人群等差异。因此,本文通过综述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以期为医院、社区工作者对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意识,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行为干预措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助力积极老龄化,推动健康中国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促进行为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王凤娟 蔡闵敏 +5 位作者 张春 王海霞 张洁琼 冯晓茹 李佳欣 胡安倩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6-143,共8页
目的 调查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状况,并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为改善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 目的 调查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状况,并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为改善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202例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PMS)、中文修订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PMS总分为(22.52±2.53)分,HPLP-ⅡR总分为(103.82±8.47)分,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70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症状严重程度、个人掌控感是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个人掌控感较低,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有待提升,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术后的个人掌控感水平及其健康促进行为依从性,进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个人掌控感 健康促进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调查及其与疾病认知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柳 崔慢飞 李晓飞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变化,并探讨其与疾病认知、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指导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调...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变化,并探讨其与疾病认知、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指导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C)、亚特兰大心力衰竭知识问卷(AHFK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健康促进行为、疾病认知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促进行为与疾病认知的关系,同时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并分析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0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健康促进行为达健康水平有289例,占比35.99%;而未达健康水平有514例,占比64.01%。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8.637)、家庭人均月收入(OR=5.414)、居住方式(OR=3.827)、医保类型(OR=5.590)、疾病认知(OR=4.406)、应对方式(OR=2.818)均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有关(P<0.05)。随访患者6个月,健康促进行为达健康水平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低于健康促进行为未达健康水平的患者(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进一步改善健康促进行为,疾病认知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密切相关,健康促进行为可进一步影响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促进行为 疾病认知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双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心境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温普燕 白婷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双心”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双心”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双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及简式心境评估量表(BPOMS-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代谢当量(METs)、峰值摄氧量(VO_(2)peak)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 slop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双心”护理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及心境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调节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延续性护理 “双心”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促进行为 心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慧妮 倪晓燕 +2 位作者 王莹鑫 郭紫芬 王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工作状态、文化程度、疾病认知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健康促进行为(效应值分别为0.199、0.109、0.155、0.263、0.207);电子健康素养不仅直接影响,还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健康促进行为(直接效应值为0.515,总中介效应值为0.231)。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的健康促进行为受多种因素协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在职、文化程度与疾病认知程度较低者,可通过开展电子健康干预、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自我效能,以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高危女性 健康促进行为 电子健康素养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史晶 宁艳花 +5 位作者 孔维娟 郭亚红 刘海燕 柳玲娜 杨彩玲 李欣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85,共6页
目的:以社会生态学模型为基础,从不同层面厘清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农村地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将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作为因变量,将社会生... 目的:以社会生态学模型为基础,从不同层面厘清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农村地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将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作为因变量,将社会生态学模型五个层次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层线性回归,运用Stata 17.0软件,采用Shapley值分解法量化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9.18%。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48.35±7.87),健康习惯维度得分最高(17.09±2.51);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理能力(β=4.067,P=0.011)、生病的处理方式(β=1.546,P=0.023)、社会支持度(β=2.969,P=0.001)、家至公共场所的距离(β=-3.314,P<0.001)的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社会生态学各维度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解释贡献率依次为人际与组织层面(39.29%)、社区与公共政策层面(31.79%)、个体层面(28.92%)。结论:本次调查的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建议应从个体、组织、社区、政策多方面入手进行干预,以此加强老年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农村 社会生态学模型 健康促进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病人健康促进行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玉 李莉莉 王亚琼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9期3494-3498,共5页
将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模式在国内外慢性病病人健康促进行为中的应用现状和经验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为改善慢性病病人健康促进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Triangle分层分级模型 慢性病 健康促进行为 生活质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李自强 傅桂芬 +2 位作者 郑秋萍 咸晓敏 王淼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30-935,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个人掌控感和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相关性,为制订相关健康管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63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个人掌控感和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相关性,为制订相关健康管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便利抽样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63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63例老年T2DM患者,个人掌控感量表总均分为(3.23±0.42)分,个人掌控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T2DM患者健康促进量表总均分为(2.42±0.33)分,满分率为48.41%,健康促进行为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长期居住地、人均月收入、糖尿病病程以及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老年T2DM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文化程度越高、糖尿病病程越长,健康促进行为评分越高。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r=0.813,P<0.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文化程度、长期居住地、人均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后,个人掌控感是健康促进行为的主要预测因子,且对健康促进行为的独立解释率为12.70%。结论老年T2DM患者个人掌控感与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且二者关系密切。临床医护工作者可通过制订提高个人掌控感水平的个体化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改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糖尿病 2型 个人掌控感 健康促进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对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和健康赋权的链式中介作用
20
作者 钱玉霞 徐蓓 从爱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32-1538,共7页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和健康赋权在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促进行为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10例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和健康赋权在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促进行为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10例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健康赋权量表(PPE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Pearson法分析心理韧性、健康赋权、疾病不确定感和健康促进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Amos 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恶性淋巴瘤化疗病人心理韧性得分(42.34±6.28)分,健康赋权得分(27.62±3.44)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109.85±11.24)分,健康促进行为得分(118.34±12.76)分。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促进行为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心理韧性、健康赋权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心理韧性和健康赋权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健康促进行为的中介效应成立,总间接效应为35.37%,其中心理韧性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7.57%,健康赋权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3.38%,心理韧性-健康赋权的链式中介效应占4.42%。结论:心理韧性和健康赋权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健康促进行为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证实疾病不确定感可以通过调节心理韧性和健康赋权水平,影响健康促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化疗 健康促进行为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韧性 健康赋权 链式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