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CTA腔内密度校正差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依再提古丽·艾孜孜 刘成 赵翔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血管成像(CTA)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血管成像(CTA)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术后出现疑似复发的冠状动脉疾病或支架内再狭窄症状,并在1个月内接受CTA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测。比较ISR与血管开放的DCCO值以及不同方法诊断ISR的结果。结果ICA检查结果显示,152支血管中通畅89支,ISR 63支;CTA检测为通畅82支,ISR 70支。CTA与ICA对ISR诊断的Kappa值为0.613,一致性一般。ISR组血管的DCCO值相比通畅组血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O结合CTA检测为通畅87支,ISR 75支。DCCO结合CTA与ICA对ISR诊断的Kappa值为0.838,一致性较高。DCCO结合CTA诊断IS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6%、92.13%、89.39%、95.35%、92.76%,均明显高于单纯CTA(82.54%、79.78%、74.29%、86.59%、8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腔内密度校正差,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升对ISR的检测精确度,可作为评价动脉狭窄程度的定量指标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 CT血管成像 腔内密度校正差 侵入式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