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效力方法的双旋弹侧向控制力落点响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钰 王晓鸣 +1 位作者 程杰 于纪言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9-1387,共9页
为研究双旋式弹道修正弹在侧向控制力作用下弹丸的落点响应规律,实现控制力作用下落点修正量的简便计算,提出等效控制力方法。将侧向控制力对弹丸质心运动的影响分解为力的直接作用和力与力矩引起的角运动变化产生的间接影响。基于双旋... 为研究双旋式弹道修正弹在侧向控制力作用下弹丸的落点响应规律,实现控制力作用下落点修正量的简便计算,提出等效控制力方法。将侧向控制力对弹丸质心运动的影响分解为力的直接作用和力与力矩引起的角运动变化产生的间接影响。基于双旋弹的7自由度弹道模型,推导出受控条件下弹丸平均攻角的变化量,从而求解等效控制力,并依此推导出控制力引起的落点位置变化量的理论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其余参数相同时,修正距离与控制力作用点到质心的距离几乎呈正比。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理论公式计算的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双旋弹 侧向控制 落点修正量 提前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横向喷流侧向控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亚超 阎超 +1 位作者 张翔 孟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3-1079,共7页
为研究来流攻角和喷流位置对横向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超声速条件下的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计算得到的壁面沿程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喷流力放大因子和实际作用位置表征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引入法... 为研究来流攻角和喷流位置对横向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超声速条件下的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计算得到的壁面沿程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喷流力放大因子和实际作用位置表征喷流侧向控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引入法向干扰力沿程增加系数来分析弹体表面的压力特征区域对侧向控制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喷流干扰下,侧向控制力大小不等于喷流设计推力,并带有绕喷流中心位置的低头力矩;低压尾迹区是影响侧向力实际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攻角的增大和喷流位置的后移,分别有助于削弱低压尾迹区的干扰强度和作用范围,从而增强侧向控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喷流 侧向控制 攻角 喷流位置 低压尾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结构的移动机器人侧向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小兵 蔡自兴 孙国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采用基于后推与模糊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对道路跟踪侧向误差的渐近镇定控制。应用Lyapunov定理推导了移动机器人满足非完整性约束的时变光滑状态反馈镇定控制律;将状态控制区域分为远离... 采用基于后推与模糊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变结构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对道路跟踪侧向误差的渐近镇定控制。应用Lyapunov定理推导了移动机器人满足非完整性约束的时变光滑状态反馈镇定控制律;将状态控制区域分为远离奇异点的稳定工作区域与含有奇异点的非稳定区域2部分。设计模糊控制器来控制移动机器人的状态从非稳定区域向稳定区域转变,并采用移动机器人Amigobot作为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侧向误差较大时,模糊控制器确保移动机器人在稳定区域内沿着模态切换线减小误差;当侧向误差较小时,时变光滑状态反馈控制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平稳镇定。在控制器设计中,将移动机器人的平移速度视为渐变参数,根据侧向误差能量函数的变化进行模糊自适应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 移动机器人 侧向控制 设计 模糊滑模控制 侧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飞机横侧向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柯吉 王伟 +1 位作者 李爱军 王长青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结合偏差控制与总能量解耦思想,将总能量控制原理应用于飞机的横侧向控制,实现了滚转与偏航模态解耦及偏航角、侧滑角的无稳差控制。对某型运输机典型飞行状态进行了横侧向解耦控制律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飞机纵向总能量控制同... 结合偏差控制与总能量解耦思想,将总能量控制原理应用于飞机的横侧向控制,实现了滚转与偏航模态解耦及偏航角、侧滑角的无稳差控制。对某型运输机典型飞行状态进行了横侧向解耦控制律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飞机纵向总能量控制同样能用于飞机的横侧向飞行控制,较好地实现了偏航角和侧滑角的信号跟踪及滚转与偏航模态的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横侧向控制 总能量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瞄-跟随理论的车辆换道侧向控制研究概述
5
作者 吴晨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3年第1期90-92,共3页
车辆换道过程中,车辆的侧向控制十分重要。概述了基于预瞄-跟随理论建立的换道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换道轨迹的曲率确定预瞄距离,以偏差计算器计算出预瞄偏差和位置偏差,输出最优车辆方向盘转角,实现车辆换道侧向控制。
关键词 车辆换道 侧向控制 预瞄距离 偏差计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时域强化学习的智能车辆侧向控制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兴龙 陆阳 +1 位作者 李文璋 徐昕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81-2492,共12页
针对智能车辆的高精度侧向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滚动时域强化学习(Receding horiz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RHRL)的侧向控制方法.车辆的侧向控制量由前馈和反馈两部分构成,前馈控制量由参考路径的曲率以及动力学模型直接计算得出;而... 针对智能车辆的高精度侧向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滚动时域强化学习(Receding horiz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RHRL)的侧向控制方法.车辆的侧向控制量由前馈和反馈两部分构成,前馈控制量由参考路径的曲率以及动力学模型直接计算得出;而反馈控制量通过采用滚动时域强化学习算法求解最优跟踪控制问题得到.提出的方法结合滚动时域优化机制,将无限时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若干有限时域控制问题进行求解.与已有的有限时域执行器-评价器学习不同,在每个预测时域采用时间独立型执行器-评价器网络结构学习最优值函数和控制策略.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求解开环控制序列不同,RHRL控制器的输出是一个显式状态反馈控制律,兼具直接离线部署和在线学习部署的能力.此外,从理论上证明了RHRL算法在每个预测时域的收敛性,并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在仿真环境中完成了结构化道路下的车辆侧向控制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RHRL方法在控制性能方面优于现有先进算法,最后,以红旗E-HS3电动汽车作为实车平台,在封闭结构化城市测试道路和乡村起伏砂石道路下进行了侧向控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RHRL在结构化城市道路中的侧向控制性能优于预瞄控制,在乡村道路中具有较强的路面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时域 强化学习 智能汽车 侧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自适应控制的无人机横侧向控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薛静 杨亚洁 +1 位作者 刘宇 李刘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设计无人机飞控系统时,以往采用PID增益调参,由于每架飞机参数的不确定,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对系统参数和模型结构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对小型无人机进行横侧向滚转角控制设计的新的L1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将飞机在包... 在设计无人机飞控系统时,以往采用PID增益调参,由于每架飞机参数的不确定,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对系统参数和模型结构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对小型无人机进行横侧向滚转角控制设计的新的L1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将飞机在包线内的参数变化和耦合视为模型的时变参数和干扰;构建的L1横侧向控制律能够对控制信号中的高频振荡进行有效抑制。仿真验证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控制跟踪误差渐进收敛且跟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L1自适应控制 侧向滚转角控制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轨道飞行器无动力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
8
作者 赵志芳 倪少波 +1 位作者 贾志强 穆晓敏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3,39,共5页
针对重复使用亚轨道飞行器无动力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偏航通道根据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理论将"偏航角速度+偏航角"反馈转换成适于工程应用的"偏航角速度+侧向过载"控制方式;滚转通道设计了"滚转角速度+滚转角... 针对重复使用亚轨道飞行器无动力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偏航通道根据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理论将"偏航角速度+偏航角"反馈转换成适于工程应用的"偏航角速度+侧向过载"控制方式;滚转通道设计了"滚转角速度+滚转角"控制方式,在此基础上首次推导了BTT控制方式侧偏距回路的稳定性分析原理,并据此理论设计了横侧向回路的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侧向控制器能够快速消除侧滑角,有效消除侧偏距,并且对平稳风和切变风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动力自动着陆 侧向控制 BTT 侧偏距回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导拦截弹的一种PW直接侧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志斌 袁杰 +1 位作者 邹强 杜德由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宽式(PW)直接弹道侧向力的反导拦截弹控制方法,进而对其实现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了设计和讨论,并验证、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反导拦截弹 直接侧向弹道控制(PIF) PW直接侧向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自旋翼无人机横侧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盖科龙 梁宇星 黄一敏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96-103,共8页
以某型自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依据分部件建模的思想,建立样例自旋翼无人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对线性模型进行相应的特性分析,得到其横侧向所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针对横侧向飞行控制存在的难... 以某型自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依据分部件建模的思想,建立样例自旋翼无人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对线性模型进行相应的特性分析,得到其横侧向所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针对横侧向飞行控制存在的难点,根据经典控制理论以及固定翼飞机控制策略设计自旋翼无人机横侧向直飞模态与转弯模态两种飞行控制策略。仿真及实飞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飞行控制策略实时性与鲁棒性均得到保障,满足飞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翼无人机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侧向控制策略 直飞模态 转弯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轮式着陆横侧向控制
11
作者 余晓艇 王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66-171,共6页
针对轮式起降无人机着陆过程横侧向控制存在的着陆安全性较低及抗风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着陆高安全性横侧向控制方案和控制结构。在常规的副翼和方向舵横侧向控制面配置条件下,采用在滚转角和偏航角精确解耦内回路控制的基... 针对轮式起降无人机着陆过程横侧向控制存在的着陆安全性较低及抗风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着陆高安全性横侧向控制方案和控制结构。在常规的副翼和方向舵横侧向控制面配置条件下,采用在滚转角和偏航角精确解耦内回路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滚转和偏航的综合侧偏外回路控制方法,引入外回路对内回路的滚转角和偏航角指令限幅值随相对高度变化的机制,实现对无人机接地时侧偏距、侧偏速度、滚转角和偏航角的综合控制。对某型无人机的着陆横侧向控制进行设计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着陆横侧向控制能提高无人机的抗侧风能力,在侧风情况下着陆,可有效地将侧偏距、侧偏速度、滚转角和偏航角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所采用的着陆横侧向控制对无人机的气动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克服了常规控制中对相对高度信号误差要求高的缺点,在提高着陆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对设备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侧向控制 非线性解耦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轮机器人质心参数对侧向控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未 李胜勇 朱赣闽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6-400,共5页
研究独轮机器人的侧向控制问题,用LQR控制器控制独轮机器人的侧向平衡。为提高驱动系统的参数指标,如选择最大输出力矩和额定转速更大的电机,同时选择减速比更小的减速器。然而这会增加能量消耗,不利于长时间续航;高速运转会增加独轮机... 研究独轮机器人的侧向控制问题,用LQR控制器控制独轮机器人的侧向平衡。为提高驱动系统的参数指标,如选择最大输出力矩和额定转速更大的电机,同时选择减速比更小的减速器。然而这会增加能量消耗,不利于长时间续航;高速运转会增加独轮机器人的振动频率,不利于平衡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降低独轮机器人的总质心以增大侧向倾角的可控范围的方法。侧向倾角的可控范围增大,用数值仿真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需电机的额定转速高达20000r/min,减速器的减速比低至1:42,改变为电机的额定转速只需要3000r/min,减速器的减速比为1:16。可得出的结论为降低独轮机器人的总质心可以增大侧向倾角的可控范围,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轮机器人 侧向平衡控制 动力学分析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1自适应算法的无人机横侧向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俊玲 于成波 +1 位作者 周杰 杨志达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14-218,共5页
针对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时滞和强耦合等特点,设计一种包含基本控制律和补偿控制律的横侧向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将无人机横侧向模型不确定性视为时变参数和干扰,采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L_1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满足闭... 针对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时滞和强耦合等特点,设计一种包含基本控制律和补偿控制律的横侧向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将无人机横侧向模型不确定性视为时变参数和干扰,采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L_1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满足闭环控制系统的渐进稳定的同时,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与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对跟踪误差快速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L1自适应控制 侧向控制 不确定性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再入飞行器横侧向耦合姿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史丽楠 李惠峰 张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针对气动舵面仅为两片体襟翼的欠驱动构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的强耦合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此类布局飞行器耦合特性的横侧向控制策略。在分析惯性耦合、运动耦合和稳定性耦合的产生机理与规避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标称轨迹下的... 针对气动舵面仅为两片体襟翼的欠驱动构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的强耦合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此类布局飞行器耦合特性的横侧向控制策略。在分析惯性耦合、运动耦合和稳定性耦合的产生机理与规避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标称轨迹下的急滚稳定边界并将倾侧角指令速率限制在此边界内以稳定惯性耦合;针对现有的荷兰滚模态预测式不适用于此布局飞行器的问题推导出一种新的荷兰滚运动预判方法,并根据预判结果设计控制增益。最终得到低动压下体襟翼-反作用力控制系统(RCS)复合控制策略和高动压下体襟翼单独作用的横侧向耦合控制策略。六自由度(6-DOF)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很好地跟踪制导指令并且能最大限度利用气动舵面以减少RCS燃料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侧向控制 姿态控制 惯性耦合 运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口布局对导弹侧向喷流控制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丽媛 李亚超 阎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2-1639,共8页
为保持飞行器在稀薄大气中的机动性,通常采用喷流反控制作用(RCS),但在超声速来流中,这会导致飞行器表面出现复杂的喷流干扰流场,对飞行控制造成了巨大影响。为提高对超声速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控制作用的规律性认识,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 为保持飞行器在稀薄大气中的机动性,通常采用喷流反控制作用(RCS),但在超声速来流中,这会导致飞行器表面出现复杂的喷流干扰流场,对飞行控制造成了巨大影响。为提高对超声速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控制作用的规律性认识,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速条件下的无舵光滑弹体和带尾舵的弹-翼组合体上的声速侧向喷流控制问题。开展了关于喷口布局对侧向喷流控制效果影响规律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引入法向干扰力沿程增长系数从定量角度加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有尾舵的情况下,喷口位置的后移和马赫数的增加能够显著增强侧向喷流控制效果;当喷口位置位于舵面之前时,喷流干扰力放大系数随迎角增大而增大,随来流静压增大而减小;当喷流位置后移至舵面之后时,规律相反;在某些喷口位置和来流条件下,弹-翼组合体的侧向控制效果与无舵光滑弹体相比并不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喷流 侧向控制 弹-翼组合体 喷流位置 迎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大动压下横侧向RCS姿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朋飞 凡永华 闫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7,共7页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大动压下横侧向快速、高精度RCS姿态控制问题,利用再入飞行器在大攻角状态下横侧向耦合明显,偏航通道对倾侧角的控制更高效、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特点,提出了同时控制滚转和偏航跟踪倾侧角指令的策略,设计了以倾侧角...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大动压下横侧向快速、高精度RCS姿态控制问题,利用再入飞行器在大攻角状态下横侧向耦合明显,偏航通道对倾侧角的控制更高效、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特点,提出了同时控制滚转和偏航跟踪倾侧角指令的策略,设计了以倾侧角控制为外回路,以滚转和偏航角速率为内回路的双回路动态逆控制器。通过滚转角速率控制器的改进设计保证了侧滑角在不受控状态下的收敛性,并分析了控制参数选择对侧滑角收敛特性的影响。将该控制器与采用常规解耦方式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采用常规RCS控制方法时倾侧角在大动压再入条件下响应慢、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高了RCS在大动压下的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侧向控制 反作用控制系统 动态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弧长预瞄的车辆侧向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爽 徐延海 +1 位作者 陈静 朱鹏兴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8-675,共8页
为提高基于预瞄理论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的计算效率与适应性,本文中在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依据车辆实际行驶路程获取预瞄点侧向位移的弧长预瞄方法。并在该方法下,推导了预瞄点侧向位移与车辆前轮转角之间的关系,之后通... 为提高基于预瞄理论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的计算效率与适应性,本文中在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依据车辆实际行驶路程获取预瞄点侧向位移的弧长预瞄方法。并在该方法下,推导了预瞄点侧向位移与车辆前轮转角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侧向跟踪闭环系统方框图,建立了路径跟踪的侧向控制模型。最后,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通过建立若干典型仿真工况,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人-车-路闭环系统转向盘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侧向路径跟踪控制方面具有跟踪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和适应性好的特点。并且,当闭环系统同时满足期望路径点方向连续和预瞄距离大于临界前视距两个条件时转向盘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弧长预瞄 路径跟踪 侧向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无人机横侧向增稳控制设计
18
作者 安佳宁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9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高速无人机横侧向转动惯量小,在速度包线范围内横侧向控制参数变化大,高速飞行时会出现荷兰滚模态不稳定的问题。为了改善高速飞行时的荷兰滚模态的稳定性,提出了引入侧滑角反馈与滚转角速度反馈共同构成增稳系统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增稳... 高速无人机横侧向转动惯量小,在速度包线范围内横侧向控制参数变化大,高速飞行时会出现荷兰滚模态不稳定的问题。为了改善高速飞行时的荷兰滚模态的稳定性,提出了引入侧滑角反馈与滚转角速度反馈共同构成增稳系统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增稳系统的控制模型。运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高速飞行时无人机横侧向控制参数选取合理,引入侧滑角反馈后横侧向稳定性显著提高。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侧向控制 荷兰滚 增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执行器故障的L1自适应飞行器横侧向容错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艳 刘慧英 李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5-942,共8页
在飞行器横侧向控制中,执行器故障可能会引起匹配/非匹配不确定性,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采用L1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容错控制器。建立考虑故障和干扰的飞行器横侧向模型,利用L1自适应控制器抵消不确定性以及干扰的影响,保证快速自适应和... 在飞行器横侧向控制中,执行器故障可能会引起匹配/非匹配不确定性,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采用L1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容错控制器。建立考虑故障和干扰的飞行器横侧向模型,利用L1自适应控制器抵消不确定性以及干扰的影响,保证快速自适应和鲁棒性,同时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其暂态性能。在乘性故障、加性故障和卡死故障条件下,同时加入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单一故障模式还是混合故障模式下所提控制方法均能保证控制信号和参数估计一致有界,有效抵消故障影响,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自适应控制 执行器故障 侧向控制 容错控制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系数法的飞控系统横侧向模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爱军 孙娇 +1 位作者 王长青 徐丽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4-848,共5页
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方法,对多输入系统进行了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利用单输入模态控制的方法,将多输入模态控制的反馈矩阵等价为两个一阶矩阵的乘积形式,从而将多输入模态控制的问题转化为单输入模态控制的求解,选定特征参数值即可解出... 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方法,对多输入系统进行了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利用单输入模态控制的方法,将多输入模态控制的反馈矩阵等价为两个一阶矩阵的乘积形式,从而将多输入模态控制的问题转化为单输入模态控制的求解,选定特征参数值即可解出多维控制器矩阵,就可以将特征根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从而实现对飞控系统的控制。用该方法对某型飞机横侧向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分析了其鲁棒性和不同参数对飞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的模态控制方法对飞机横侧向稳态保持系统进行设计是有效和简便的,系统有很好的鲁棒性,特征参数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范围,并且有很大的工程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参数 多项式 侧向模态控制 标准特征多项式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