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广东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焦张义 冯邦彦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1,共7页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重新发挥。广东的经济增长不能长久依靠人口红利,必须走依靠知识、技能等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效应 经济增长路径 人力资本 产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贸易的供给效应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登峰 唐玲玲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101,共6页
通过研究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可知,进口贸易可以促进潜在总供给的增加,成为推动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我国进口贸易的长期供给效应是存在的,进口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减少近年来我国急剧扩大的... 通过研究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可知,进口贸易可以促进潜在总供给的增加,成为推动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我国进口贸易的长期供给效应是存在的,进口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减少近年来我国急剧扩大的外贸顺差,我国外贸政策应当适时转型,由过去单纯强调出口转向出口与进口并重的进出口平衡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贸易 供给效应 经济增长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入园”视角下江西基层科技服务供给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甘小文 陈瑾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1-167,共7页
"科技入园"作为江西省科技服务的一个重要品牌,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密切了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而且推动着基层科技服务水平的提升,破解了科技应用中的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基层科... "科技入园"作为江西省科技服务的一个重要品牌,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密切了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而且推动着基层科技服务水平的提升,破解了科技应用中的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基层科技服务是"科技入园"的纵向延伸,而江西基层科技服务供给则是"科技入园"投入要素的直接应用。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江西基层科技服务的供给效应,得出以下分析结论:从基层科技服务的多因素供给要素来看,它们对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技术效应等弹性效应都是正向影响;从基层科技服务的单因素投入要素来看,它对技术效应的边际效应也是正向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扩大基层科技服务供给效应,提出推动"科技入园"融合式创新、完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科技服务效率和打造"互联网+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入园 基层科技服务 供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所得税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雎国余 聂佃忠 《甘肃理论学刊》 2011年第5期116-120,163,共5页
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未来负所得税制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前三部分侧重于理论分析,分别从公式、图示、效应分解三个方面入手对负所得税与低保的劳动供给效应予以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与低保相比,... 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未来负所得税制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前三部分侧重于理论分析,分别从公式、图示、效应分解三个方面入手对负所得税与低保的劳动供给效应予以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与低保相比,负所得税补助领取者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第四部分(兼论部分)通过改变或放松传统研究的约束条件,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对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来说,负所得税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他们的劳动供给,不存在"负激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所得税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劳动供给效应 比较 农村居民和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税收政策的供给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文学 李心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70,共9页
基于"相对价格"理论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从供给角度解释税收政策对总产出的短期传导机制。利用1978—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通过VAR模型实证性地考察了税收政策的长短期供给效应,并将其与税收政策的需求效应进行比较。结果... 基于"相对价格"理论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从供给角度解释税收政策对总产出的短期传导机制。利用1978—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通过VAR模型实证性地考察了税收政策的长短期供给效应,并将其与税收政策的需求效应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改革开放初期,税收政策的需求效应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的供给效应逐渐凸显出来,最终超过了需求效应。这一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可解释中国经济为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政策 供给效应 需求效应 价格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供给效应——基于湖北1995—2014年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勇 李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7,共4页
湖北省作为中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利用外资规模在中部六省始终位居首位。以湖北1995—2014年作为数据样本区间,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FDI与湖北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湖北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湖北经济增长对FDI... 湖北省作为中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利用外资规模在中部六省始终位居首位。以湖北1995—2014年作为数据样本区间,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FDI与湖北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湖北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湖北经济增长对FDI的影响并不明显。政府努力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稳定,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规则对涉及FDI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清理,创造有利于外资经营的软、硬投资环境,就能更好地留住优质的FDI。湖北乃至中国要想合理利用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保持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FDI 供给效应 对外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应分析及均等化策略研究——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叶晓玲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42-244,共3页
重庆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之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现象明显。文章从重庆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应入手,分析了重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原因,提出了建立重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供给效应 城乡差距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应注重投资的供给效应──对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若干问题的认识之六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合金 曾山 《四川财政》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投资 供给效应 财政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供给效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寰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2-26,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具有负供给效应 ,它的产生与高等教育体制中限制教育资源流动、限制教育竞争、促使资源配置失调、压抑学校和教职工积极性、保护落后、导致资源浪费诸多因素的存在有关。高等教育体制负供给效应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潜...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具有负供给效应 ,它的产生与高等教育体制中限制教育资源流动、限制教育竞争、促使资源配置失调、压抑学校和教职工积极性、保护落后、导致资源浪费诸多因素的存在有关。高等教育体制负供给效应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的潜在供给能力 ,加剧了高等教育的供需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体制 微观体制 激励机制 党校管理体制 供给效应 高等教育体制 潜在总供给 体制创新 中国 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品政治性诱致的供给效应——“形象工程”的一个制度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0
作者 逯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公共品的政治性诱致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其结果便是因政治性升迁的诱致而引发领导人的“短期”、“败德”行为 ,从而极大地损害了公共福利。在我国 ,因政治制度的不完善 ,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近几年出现的“形象工程”便是典型... 公共品的政治性诱致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其结果便是因政治性升迁的诱致而引发领导人的“短期”、“败德”行为 ,从而极大地损害了公共福利。在我国 ,因政治制度的不完善 ,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近几年出现的“形象工程”便是典型的代表。因此 ,改进和完善当前的监督和用人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品 形象工程 政治性诱致 制度分析 供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产权的信贷供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庆芬 《江汉学术》 2013年第6期11-17,共7页
农村产权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对农村产权抵押持何种理性态度呢?由于我国试点时间短,经验证据还比较缺乏,无论从农村金融历次改革绩效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信贷交易的微观角度分析,都能发现农村产权抵押... 农村产权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对农村产权抵押持何种理性态度呢?由于我国试点时间短,经验证据还比较缺乏,无论从农村金融历次改革绩效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信贷交易的微观角度分析,都能发现农村产权抵押有其开展的必然逻辑,会使部分地区和经营主体受益,故不能简单否定。但我们不能期望产权抵押成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钥匙。现阶段因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村产权抵押面临着比城市更多的约束,在金融资源配置、借款人抵押意愿、产权抵押品、产权抵押配套体系及产权抵押融资项目等方面,都具有城乡差别。因此,农村产权抵押不可能像城市产权抵押一样能有效地撬动大量信贷资源,短期内的信贷供给效应很有限。但这并非是抵押技术本身的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创造条件继续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试点,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破除,其效应将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权 抵押贷款 信贷供给效应 城乡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凤林 韩健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对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作了实证分析,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最优国债规模,并探讨了购买对象、发行时间不同时对货币结构的影响,试图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货币供给效应 最优公债 发行对象 发行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项目对经济增长的供给效应研究
13
作者 张文娟 王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近年来,政府在公共投资管理领域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由过于追求项目的净收益到更加关注公共物品或服务所能产生的正的外部性的大小。所以,对公共项目特别是大型公共项目评价的方法、指标、标准开始转向加强从宏观视角... 近年来,政府在公共投资管理领域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由过于追求项目的净收益到更加关注公共物品或服务所能产生的正的外部性的大小。所以,对公共项目特别是大型公共项目评价的方法、指标、标准开始转向加强从宏观视角的考察。公共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两个方面。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乃至未来若干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道路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还是公共卫生、文教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即处于长期的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其投资的供给效应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提高推动作用是更为主要和显著。公共项目的供给效应是项目完成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次转移积累获得的经济效益,量化计算的理论基础是投入占用产出技术。该技术反映了国民经济这个开放的巨系统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复杂联系,能够正确反映项目对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一般用感应度系数表示,数值越大表明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推动能力越强。文章最后给出感应度系数计算模型和投资对GDP影响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经济增长 供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投资供给效应分析
14
作者 谢升峰 王晶 《预测》 CSSCI 2001年第3期11-12,23,共3页
通过一个简单的供给增长模型 ,从定性与定量角度揭示了我国财政投资相对供给能力下降的现象 ,并提出从财政投资供给总量参数、结构及资本产出效率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
关键词 财政投资 相对供给效应 中国 供给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效应分析——用“第四种失灵”理论考察D县的义务教育
15
作者 靳永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型的话语背景下,"第四种失灵"理论就是关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参与或从事某些特殊类型公共服务的提供绩效或社会效应方面的分析范式。"第四种失灵"研究缘于公管理学"失灵"理论的体系建... 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型的话语背景下,"第四种失灵"理论就是关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参与或从事某些特殊类型公共服务的提供绩效或社会效应方面的分析范式。"第四种失灵"研究缘于公管理学"失灵"理论的体系建构和发展,最重要的还缘于一个特殊性政策问题背景,即国家在推行多年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后,很早就享受到倾斜性政策惠顾的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状况和成效到底如何?在理论溯源基础上,依据鄂西D县的个案,本研究采用跟踪观察、人物访谈和抽样问卷的研究方法,对发生于贫困乡村的"第四种失灵"的现实后果、理论内涵、表现特征及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村地区 公共服务 供给效应分析 “第四种失灵”理论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投资的需求和供给效应看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16
作者 任碧云 《华北金融》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如何确定并保持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投资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的分析,探讨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合理比例关系的确定和控制路径,旨在寻求实现投资与... 如何确定并保持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投资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的分析,探讨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合理比例关系的确定和控制路径,旨在寻求实现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合理化的理论依据和操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需求效应 投资供给效应 投资增长率 投资增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分析
17
作者 汤凤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巨大;同时本文还从理论角度解出了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货币效应条件,分析了由不同对象购买国债对各层次货币的影响,以及国债发行时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时间结构的影响,相应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巨大;同时本文还从理论角度解出了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货币效应条件,分析了由不同对象购买国债对各层次货币的影响,以及国债发行时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时间结构的影响,相应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策,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效应 最优公债 发行对象 发行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抑制还是激励?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波 罗荷花 《调研世界》 CSSCI 2020年第1期17-24,共8页
在保险费率降低背景下,从微观层面分析失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究了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研究表明,失业保险对个体的劳动供给存在显著的... 在保险费率降低背景下,从微观层面分析失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究了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研究表明,失业保险对个体的劳动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参加失业保险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供给时间,且这种正向作用对非农劳动参与率和非农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更为突出。进一步研究显示,失业保险主要通过工作搜寻机制与职业匹配机制进而对劳动供给产生正向作用。本文表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对劳动供给的激励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劳动供给效应 劳动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创新发展中的制度供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1,共5页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产业 技术创新 体制制度 供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梅州市劳动力供给效应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琛 俞万源 《嘉应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71-78,共8页
对1995年以来梅州市劳动力供给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梅州市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要素对梅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劳动力水平供给效应递减、劳动力垂直供给效应开始凸现.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和农村劳动... 对1995年以来梅州市劳动力供给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梅州市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要素对梅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劳动力水平供给效应递减、劳动力垂直供给效应开始凸现.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是梅州市劳动力水平供给效应下降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等政策背景下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是梅州市劳动力垂直供给效应显现的主要原因.认为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就地转移,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创建良好平台,内培外引高素质人才,是提高梅州市劳动力供给效应、促进"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供给效应 梅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