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温排水余热利用与集中供热供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火根 罗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4,共5页
针对核电厂的温排水直接排放造成热岛和能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机组吸收核电温排水余热来制55℃热水的系统,同时利用该热泵机组吸收核电厂取用的冷海水制6℃的冷水或厂外冷水机组制冷水,详细介绍了利用该系统来制热水和... 针对核电厂的温排水直接排放造成热岛和能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海水源热泵机组吸收核电温排水余热来制55℃热水的系统,同时利用该热泵机组吸收核电厂取用的冷海水制6℃的冷水或厂外冷水机组制冷水,详细介绍了利用该系统来制热水和冷水并进行集中供热、供冷的方案,并对其经济环保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利用系统可实现核电厂区、生活区等多区域的集中供暖、供冷和卫生热水“三联供”服务;该余热利用方法的节能效果比传统空调和电热水器分别高39%和55%,且核电厂外用户区的经济性距离约为8 km;温排水余热利用必须统筹考虑供热、供冷及供卫生热水,供热与供冷的经济性贡献接近一半。研究结果可为核电余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温排水 余热利用 集中供热供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供冷项目自控系统清册智能编制方法
2
作者 韩毅 《区域供热》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了实现工程设计的数字化应用,提质增效,对供热(冷)项目自控系统IO清册和仪表清单的智能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方法建立了辅助表格,引入辅助变量概念,清册各项内容通过公式或IF函数与辅助表格建立数据关联,保证了清册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工程设计的数字化应用,提质增效,对供热(冷)项目自控系统IO清册和仪表清单的智能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方法建立了辅助表格,引入辅助变量概念,清册各项内容通过公式或IF函数与辅助表格建立数据关联,保证了清册数据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应用本方法可大大节省设计人员的工作时间,明显缩短设计周期,有力地推动了设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供冷项目 自控系统 IO清册 仪表清单 智能编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埋管土壤源热泵供热供冷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开黎 王如竹 于立强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9期57-60,53,共5页
论述了垂直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垂直埋管土壤源热泵供热供冷性能同土壤温度变化的关系 ,采用有限元法利用所建理论模型对垂直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
关键词 垂直埋管 土壤源热泵 供热供冷性能 土壤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之后:能源总线与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龙惟定 白玮 +2 位作者 范蕊 梁浩 刘魁星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0期1-13,共13页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形势。指出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城市供暖和交通的电气化,应该成为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选项。能源总线系统(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概念来源于地源热泵(GSHP)系统和水环热泵系统,通...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形势。指出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城市供暖和交通的电气化,应该成为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选项。能源总线系统(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概念来源于地源热泵(GSHP)系统和水环热泵系统,通过暖管和冷管为分布式水源热泵提供热源和热汇,可以利用低品位可再生热源和废热余热资源提高系统效率,利用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之间的能源协同实现热回收。分析了能源总线应用中几项关键技术,提出了需要研究的几项重要技术。指出能源总线可以做到比传统系统更高的能效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疫情之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改善民生的一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总线 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供暖电气化 低温 双向网络多代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区区域供热供冷发展策略研究——以横琴新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凯 朱雪飞 于文益 《特区经济》 2020年第7期37-40,共4页
城市新区实施区域供热供冷是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横琴新区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区域集中供热供冷发展现状,预测了近期冷热负荷需求,在总结市场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集中供热供冷进一步发展的措... 城市新区实施区域供热供冷是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横琴新区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区域集中供热供冷发展现状,预测了近期冷热负荷需求,在总结市场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集中供热供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琴新区 区域供热供冷 能源利用效率 热(冷)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能中央空调系统在区域供热供冷(DHC)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庆 陈永林 叶水泉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4年第3期30-37,共8页
本文介绍了常州金禧园大型住宅小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电锅炉蓄热采暖系统和电锅炉蓄热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特点,并将其和其他家用空调方式进行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简单介绍了冷热量计费系统。指出蓄能技术应用于区域供热... 本文介绍了常州金禧园大型住宅小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电锅炉蓄热采暖系统和电锅炉蓄热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特点,并将其和其他家用空调方式进行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简单介绍了冷热量计费系统。指出蓄能技术应用于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热供冷 电蓄热 冰蓄冷 冷热量计费仪 环境保护 中央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碳减排量基准线的确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樊瑛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重点提出了地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碳减排量基准线的确定方法;并以上海某商业中心为例,用TRNSYS软件对地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冬夏季基准系统进行了逐时模拟分析。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便于在工程评价中应用。
关键词 地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碳减排量 基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驱动的产消型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学智 张沛超 严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90,共13页
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5GDHC)与主动配电网构成电-热-冷强耦合、热产消者、双向传输的复杂新场景。为此,文中基于传统综合能源网模型,通过对比5GDHC与传统第1至4代区域供热网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与5GDHC热产消者相兼容的多能流网络模型。该... 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5GDHC)与主动配电网构成电-热-冷强耦合、热产消者、双向传输的复杂新场景。为此,文中基于传统综合能源网模型,通过对比5GDHC与传统第1至4代区域供热网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与5GDHC热产消者相兼容的多能流网络模型。该模型系统地集成了热力共享的产消者模型、冷热负荷重叠系数、管网温度的热泵模型以及双向水流引起的复杂水力交汇等特征,描述了各产消者在时空上共享互补的冷热功率。最后,采用15节点配电网、36节点供热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包括状态变量的时域仿真(电压、电/热/冷功率、温度、流量、压力等)、与冷热未互补系统运行成本的对比以及蓄热与热泵的联合运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区域供热供冷 热泵 热产消者 多能流 能源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装置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丽焕 陈东 +1 位作者 陈晓宇 陈金深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针对传统供热供冷模式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装置,并对其结构、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夏季供冷季可比传统空调节电约20%,降低能源费用约50%;在冬季供热季其耗能量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 针对传统供热供冷模式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装置,并对其结构、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夏季供冷季可比传统空调节电约20%,降低能源费用约50%;在冬季供热季其耗能量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热的23%,费用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热的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供冷 太阳能 热泵 空气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供热供冷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晶 王世朋 +1 位作者 陈曈 朱良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7期160-161,共2页
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群众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集中供热供冷装置已成为现代建筑必备设施,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文章综述了目前不同类型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原理及各自特点,并重点介绍燃煤热电联产、燃气... 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群众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集中供热供冷装置已成为现代建筑必备设施,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文章综述了目前不同类型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原理及各自特点,并重点介绍燃煤热电联产、燃气热电联产、工业余热供热以及可再生能源供热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供冷 热电联产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模式复合节能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建光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5期101-106,共6页
针对不同情况和区域下的供热供冷模式能耗较大、综合节能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模式复合节能方法分析。该方法优先分析了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消耗影响因素,计算出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模式下的能耗及... 针对不同情况和区域下的供热供冷模式能耗较大、综合节能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模式复合节能方法分析。该方法优先分析了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消耗影响因素,计算出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模式下的能耗及负荷敏感性系数,依据计算结果取得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负荷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理关系,基于获取结果建立供热供冷模式下的多周期负荷节能优化模型,达到降低民居建筑能耗及负荷的目的,实现民居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复合节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节能率测试、能耗测试结果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节能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居建筑 可再生能源 供热供冷模式 复合节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泵与加压泵结合的供热供冷站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英菁 《制冷技术》 2003年第2期41-43,共3页
当供热供冷站同时负担几个性质不同、使用时间不同的用户时,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能源,需要对这个供热供冷站进行分析、布置,本文为此进行了一次探讨。
关键词 一次泵 加压泵 供热供冷 空调 冷源 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建筑群复合式热泵供热供冷技术研究及规模化应用
13
作者 徐伟 李骥 +12 位作者 杜玉吉 冯晓梅 孙德宇 钱辉金 范蕊 江绍辉 张向荣 董汝刚 时伟 贺继超 白凤美 周霖 马宁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1期59-62,共4页
建筑供热供冷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热泵是将热能从低品位提升到高品位的高效低碳供能方式,也是国际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本项目针对大型建筑群复合式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存在总冷热负荷动态预测方法缺失、规划设计体系... 建筑供热供冷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热泵是将热能从低品位提升到高品位的高效低碳供能方式,也是国际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本项目针对大型建筑群复合式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存在总冷热负荷动态预测方法缺失、规划设计体系不完备、系统运行能效低、关键技术和产品不配套、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以提升复合式热泵系统能效、有效推进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系统性地开展了“负荷预测-优化设计-智慧运行-关键产品-标准推广”的全链条创新工作:提出了基于建筑特征、用户需求的大型建筑群供热供冷系统总负荷动态预测方法,开发了冷热动态负荷特征因子数据库和建筑群负荷集合寻优工具;提出了一种多场景复合式热泵系统能源总线架构理论,建立了仿真平台及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系统容量弹性配置方法;建立了数字孪生复合式热泵系统模型,提出分层控制架构和预测方法,建立了智慧优化运行控制体系;研发了大型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成套产品;制定了相关工程标准。相关研究成果实现了规模化稳定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的技术突破,对推进建筑用能方式变革和实现建筑领域国家双碳战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供热供冷 建筑群 负荷预测 分层控制 混合优化算法 容量弹性配置 多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丽焕 《区域供热》 2020年第3期38-44,共7页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能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保护地球上有限的矿物资源和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本文针对传统供热供冷...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能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保护地球上有限的矿物资源和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本文针对传统供热供冷模式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装置,并对其结构、功能、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夏季供冷季可比传统空调节电约20%,降低能源费用约50%;在冬季供热季其耗能量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热的23%,费用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热的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供冷 太阳能 热泵 空气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涛 李博佳 +10 位作者 张昕宇 王聪辉 王敏 郑瑞澄 薛宁 增野绘美 清水一雄 高桥健二 鹫尾了 郑伟 吴友谊 《建设科技》 2015年第8期50-52,共3页
本文以吐鲁番地区某太阳能区域供热供冷工程的设计实践为例,对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节能效果、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说明了通过提高规模,发展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可在满足建筑供暖空调需求的同时,实现节... 本文以吐鲁番地区某太阳能区域供热供冷工程的设计实践为例,对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节能效果、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说明了通过提高规模,发展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可在满足建筑供暖空调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此外,太阳能能量密度低,不稳定,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系统复杂,需要通过科学细致的计算分析,设计,安装和调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 系统设计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设计
16
作者 王绍瑞 《山西建筑》 201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根据吐鲁番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区域供热供冷特点,在地下水取水、回灌、水温和水量获得保证的条件下,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能效的措施,包括尽量缩小水源热泵系统的作用半径,并采用高效循环泵,控制输送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选择水源侧... 根据吐鲁番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区域供热供冷特点,在地下水取水、回灌、水温和水量获得保证的条件下,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能效的措施,包括尽量缩小水源热泵系统的作用半径,并采用高效循环泵,控制输送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选择水源侧大温差且高效的热泵机组,优化机组设计参数等,实施方案在注重节能效益的同时也使系统的经济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源热泵 区域供热供冷 系统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热泵系统在区域供热供冷中的应用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克威 李斌 单莉 《低温与特气》 CAS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结合当前国内能源及环境现状,介绍了海水热泵系统的主要原理和该技术在国外和国内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利用海水热泵系统实现区域供热供冷对居住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揭示了海水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水源热泵 区域供热/供冷 环境影响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与PBP的新疆南部地区供热供冷模式经济性分析
18
作者 孙刚 刘圣春 +1 位作者 张文凯 董紫腾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6期36-39,共4页
根据新疆南部地区特有的水文、气候因素以及能源结构,对其供热供冷模式的能源资源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各供热供冷模式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指出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因素,基于PBP(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投资回收期分析,得... 根据新疆南部地区特有的水文、气候因素以及能源结构,对其供热供冷模式的能源资源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各供热供冷模式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指出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因素,基于PBP(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投资回收期分析,得出在该地区空气源热泵LCC相对较低,并且静态与动态回收期最短,较其他几种供热供冷模式经济指标最优,故在新疆南部地区空气源热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新疆南部地区 供冷供热模式 经济性分析 全寿命周期成本 投资回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集中供热供冷相关问题研究
19
作者 王金楼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14期213-214,共2页
本文介绍了社区集中供热供冷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发展社区集中供冷供热的必要性,论述了社区集中供冷供热的优点,指出了社区集中供热供冷系统建设中的潜在问题。
关键词 社区 集中供冷供热 优点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供热、供冷安全经济路线研究
20
作者 徐清 严妉妉 +2 位作者 张汛杨 常伟国 何晟 《新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力发展新能源供热、供冷,研究新能源供热、供冷安全经济技术路线,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未来能源生产方式转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内外新能源供热供冷技术现状,总结了...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力发展新能源供热、供冷,研究新能源供热、供冷安全经济技术路线,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未来能源生产方式转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国内外新能源供热供冷技术现状,总结了目前新能源供热供冷的主要技术,深入分析了国内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4个实践案例,系统评估了4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供热供冷技术的安全与经济性,为新能源供热供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供热供冷 技术现状 安全经济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