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中国、日本士大夫与朝鲜朝使臣交友中的“情”与“泪”--兼与夫马进教授商榷
1
作者 漆永祥 《东疆学刊》 2025年第1期19-30,143,共13页
日本学者夫马进教授以朝鲜朝通信史元重举与燕行使洪大容为例,探讨清代中、日、朝鲜三国士人不同的“情”世界,认为朝鲜朝使者在日本与中国都与当地的文人保持着深厚的情谊,注意到中、日两国人为情流泪的情况,而朝鲜朝文人很少流泪,并... 日本学者夫马进教授以朝鲜朝通信史元重举与燕行使洪大容为例,探讨清代中、日、朝鲜三国士人不同的“情”世界,认为朝鲜朝使者在日本与中国都与当地的文人保持着深厚的情谊,注意到中、日两国人为情流泪的情况,而朝鲜朝文人很少流泪,并认为朝鲜朝使臣这种极力抑制的精神来自“朱子学的精神”等。通过对当时中、朝、日人士交往的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士人自古以来即有“生离死别”与“黯然销魂”的感情,他们在为朝鲜朝朋友送行时的泪眼,都是对这种离别文化下发自内心的自然反应;燕行使所交往的中国士人多为南方人,他们在心底隐藏着“双重的离别”,极易引起感情的强烈共鸣,以至“掩泣汍澜”;燕行使臣所感知到的中国士人“稍过”的离别泪眼,既是真诚的,也颇具表演性;朝鲜朝文人也具有丰富的感情,也经常泪眼濛濛,但很少当众流泪;朝鲜朝通信使在日本有着种族与文化的优越感,不屑于同日本人谈艺论学,只是机械、漠然地应付各种接待仪式。三国人士之流泪与否,与“朱子学的精神”等没有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朝鲜使臣 燕行使 通信使 情与泪 离别 朱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使臣西洋观剧再考
2
作者 尹德翔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4-76,共13页
晚清使臣和他们的随员在西洋“看戏”,实为中国人较早接触西方文学的重要史实。因缺乏语言能力或文化基础,他们的观剧录往往成为令人费解的“天书”,因之被学界长期忽略。运用国外电子文献数据库综合考析,可知晚清使臣李凤苞所观西洋剧... 晚清使臣和他们的随员在西洋“看戏”,实为中国人较早接触西方文学的重要史实。因缺乏语言能力或文化基础,他们的观剧录往往成为令人费解的“天书”,因之被学界长期忽略。运用国外电子文献数据库综合考析,可知晚清使臣李凤苞所观西洋剧为《睡美人》,张荫桓所观为《迷娘》《不可告人》《科西嘉弟兄》等三部剧,张德彝所观为《地狱中的俄耳甫斯》《恶魔》《新欢旧爱》《罗蕾莱》《穷汉乔纳森》《圣女贞德》《蚱蜢的报复》等七部剧。这些事实的揭出,可以补足19世纪中西文学关系史中缺位的中国人面向,富有学术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使臣 西方戏剧 李凤苞 张荫桓 张德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赴华身故越南使臣研究
3
作者 牛军凯 周大程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132-144,M0007,共14页
明清时期,中越两国建立了制度化的朝贡关系。奉命北使多被越南文士引以为荣,然而朝贡出使却潜藏着种种人身风险。有的越南使臣由于积劳成疾、病剧不治、交通意外、政局动荡等原因,不幸丧亡于中国。对使华身故的越南使臣与随行人员,明清... 明清时期,中越两国建立了制度化的朝贡关系。奉命北使多被越南文士引以为荣,然而朝贡出使却潜藏着种种人身风险。有的越南使臣由于积劳成疾、病剧不治、交通意外、政局动荡等原因,不幸丧亡于中国。对使华身故的越南使臣与随行人员,明清朝廷依例遣官治丧、谕祭赐赙、置地安葬或派人护送棺柩回国,越南亦按例赐祭、追赠官爵,递运其棺柩归贯安厝。这既体现了明清“体恤远人”的一贯原则,又反映出中越两国为维系朝贡体系所承受的较大负担。由此可理解中越朝贡关系政治需求的实质,以及出使一事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荣辱与共的多维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使臣 中越关系 朝贡 安南 赐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承袭和他者视角:明清朝鲜使臣的北京东岳庙书写
4
作者 杨雨蕾 冯一帆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2期83-90,158,共9页
朝鲜使臣在“燕行录”中留下了北京东岳庙有关建筑格局以及内部塑像、摆设等细节的描写,延续近五百年,展现出东岳庙的时代变迁。然而就记录文本本身,除了记述朝鲜使臣的实际见闻,还有参考中国文献的内容,更有借鉴和解读前辈燕行使臣的描... 朝鲜使臣在“燕行录”中留下了北京东岳庙有关建筑格局以及内部塑像、摆设等细节的描写,延续近五百年,展现出东岳庙的时代变迁。然而就记录文本本身,除了记述朝鲜使臣的实际见闻,还有参考中国文献的内容,更有借鉴和解读前辈燕行使臣的描述,并且存在不少承袭,也存在舛误。朝鲜使臣站在传统儒学立场观察东岳庙,选择书写内容,由此抒发情感,强调自身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和坚持。“燕行录”的记述更多反映出朝鲜使臣的文化意识,并受到明清朝鲜对中国认识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录 北京东岳庙 朝鲜使臣 明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越南使臣的“潇湘”书写——兼与日本和朝鲜半岛“卧游”比较
5
作者 严艳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1期70-78,152,共10页
“潇湘”不仅是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还对汉文化圈中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的创作影响深远。在比较文学视域下,本文分析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笔下“潇湘”书写的异同,探讨了越南使臣的书写的独特之处:一是对“潇湘景”有直... “潇湘”不仅是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还对汉文化圈中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的创作影响深远。在比较文学视域下,本文分析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文人笔下“潇湘”书写的异同,探讨了越南使臣的书写的独特之处:一是对“潇湘景”有直观的体悟与描述,而非停留于遥想;二是对“潇湘神”书写中突破单一的引述考证而赋予更多想象;三是对“潇湘客”悲愁意象承继的同时又拓展了征人家国之思。文中指出中国潇湘文化在跨民族、跨文化传播接受中的差异化,越南使臣对“潇湘”的书写是中国文学范式与越南民族文化因素相融合的文学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书写 越南使臣 传播和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使臣语录的制度背景
6
作者 王皓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使臣语录是一种记言兼记事的文体。它产生在交聘活动当中,除记录逐日行止、馈送之礼外,重在记录往来问答。在宋代,其撰写遵循一定规范,是每次交聘活动必有的官样文章。它由国信所主管,有接收、抄录、听审、编录、保存、呈交、派送等环... 使臣语录是一种记言兼记事的文体。它产生在交聘活动当中,除记录逐日行止、馈送之礼外,重在记录往来问答。在宋代,其撰写遵循一定规范,是每次交聘活动必有的官样文章。它由国信所主管,有接收、抄录、听审、编录、保存、呈交、派送等环节。宋王朝高度重视使臣在交聘活动中的表现,以语录作为审查使臣业绩的重要依据。这一系列制度既塑造了使臣语录的体制,也促进了这一文体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使臣语录 制度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辽使臣与雄州印象
7
作者 王慧杰 薛志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25-30,共6页
雄州作为往来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吸引了辽宋两朝千余使者过往驻足,这些使者多是进士出身和位列宰辅的士人名流。宋朝使臣的雄州诗作,无论是描绘自然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咏史抒意,都源于对雄州文化的无限赏爱。他们所带来的... 雄州作为往来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吸引了辽宋两朝千余使者过往驻足,这些使者多是进士出身和位列宰辅的士人名流。宋朝使臣的雄州诗作,无论是描绘自然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咏史抒意,都源于对雄州文化的无限赏爱。他们所带来的聘使文化,为雄州文化的层积增加了新内涵,构成了雄州地域文化发展链条上闪光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使臣 辽朝使臣 雄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惠鲜 王晓军 张冬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7,共9页
在中越宗藩关系存续期间,越南派往中国的使臣,在途经广西左江流域时,面对谜一般的花山岩画,留下了较多的考察和描述文献。现存32份越南使臣留下的花山岩画文献,总体而论,文体类型多样,形成时间跨度大,描述层次深浅不一,反映出越南使臣... 在中越宗藩关系存续期间,越南派往中国的使臣,在途经广西左江流域时,面对谜一般的花山岩画,留下了较多的考察和描述文献。现存32份越南使臣留下的花山岩画文献,总体而论,文体类型多样,形成时间跨度大,描述层次深浅不一,反映出越南使臣不同的花山岩画形成观。越南使臣对花山岩画的较高关注度,其原因既有对异邦好奇的因素,也有对广西边境地区特殊关注的考量,更有可能受越南历代相沿的花山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使臣 花山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高艳林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7,共9页
洪武初年,明朝皇帝朱元璋与高丽国王王颛互遣使臣,开始了两国使臣频繁往来。在明代,朝鲜派往中国使臣1252次,平均每年4.6次;中国派往朝鲜使臣153次,平均每年0.6次。使臣的相互往来,沟通着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力地推动了... 洪武初年,明朝皇帝朱元璋与高丽国王王颛互遣使臣,开始了两国使臣频繁往来。在明代,朝鲜派往中国使臣1252次,平均每年4.6次;中国派往朝鲜使臣153次,平均每年0.6次。使臣的相互往来,沟通着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两国关系出现与明朝以前不同的特点:政治上联系愈加密切,形成了政治上的“一体化”;经济上,朝鲜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朝鲜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成为朝鲜的主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朝鲜 使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使臣与中越文学交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玉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在越南藩属于中国的历史时期,越南使臣创造了北使诗文这一特殊的文学品种。他们同中国文士所进行的赠答唱和、请序题词、鉴赏评点等文学活动,是两种汉文学——产生于本土的汉文学与成长于域外的汉文学——交汇、合流、碰撞的主要途径。... 在越南藩属于中国的历史时期,越南使臣创造了北使诗文这一特殊的文学品种。他们同中国文士所进行的赠答唱和、请序题词、鉴赏评点等文学活动,是两种汉文学——产生于本土的汉文学与成长于域外的汉文学——交汇、合流、碰撞的主要途径。这些文学活动推动了越南古代文学的发展,促成了域外汉文学向母体的回流,同时也显示了汉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使臣 北使诗文 文学交流 六八体 喃文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使辽对北宋使臣政治性格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善军 王慧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北宋使辽官员群体的外交活动,不但对宋辽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这一群体自身的政治性格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出使过程中的体能和意志磨炼,交涉过程中的心理应变磨炼以及处理宋朝复杂官场关系的心态考验等,对使臣们政治性格的塑造,... 北宋使辽官员群体的外交活动,不但对宋辽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这一群体自身的政治性格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出使过程中的体能和意志磨炼,交涉过程中的心理应变磨炼以及处理宋朝复杂官场关系的心态考验等,对使臣们政治性格的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使臣 使辽 政治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驻外使臣与政治派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东阳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9,共7页
晚清政治派系对驻外使臣群体影响可谓持久且深入。甲午战前 ,对出使大臣影响最大的是淮系李鸿章 ,早期清流派对其有一定牵制 ;甲午战后 ,中经外务部成立 ,驻外使臣开始进入职业化时期。政治派系对使臣这种影响力 ,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
关键词 驻外使臣 政治派系 淮系 清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启四年朝鲜使臣的北京之行——以洪翼汉《华浦先生朝天航海录》为中心 被引量:5
13
作者 刁书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天启四年,朝鲜国王李倧再次派使臣前往北京,奏请明廷尽快派诏使完成对其即位的封典。对此,《明实录》和《李朝实录》等中外文献缺乏记载,而随团出使的书状官洪翼汉的《华浦先生朝天航海录》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朝鲜使臣这次出使的路... 天启四年,朝鲜国王李倧再次派使臣前往北京,奏请明廷尽快派诏使完成对其即位的封典。对此,《明实录》和《李朝实录》等中外文献缺乏记载,而随团出使的书状官洪翼汉的《华浦先生朝天航海录》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朝鲜使臣这次出使的路线以及围绕李倧的封典所展开的外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 朝鲜使臣 北京 奏请封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朝鲜使臣赴明的贸易活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刁书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9,共7页
明朝与李氏朝鲜建立封贡关系体系后,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这种贸易,学术界通常称为"贡赐贸易"。事实上,"贡赐贸易"仅为一种贸易形式,远不能涵盖两国间的全部贸易内容。明代两国贸易的主要形式应为两国使臣的... 明朝与李氏朝鲜建立封贡关系体系后,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这种贸易,学术界通常称为"贡赐贸易"。事实上,"贡赐贸易"仅为一种贸易形式,远不能涵盖两国间的全部贸易内容。明代两国贸易的主要形式应为两国使臣的贸易活动,尤其是朝鲜使臣赴明所从事的公私贸易活动。这种贸易给两国关系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朝鲜使臣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使臣”“驿馆”史事杂考——以石刻文字所见为主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国庆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1,共9页
辽与周边国家或民族政权交聘比较频繁,因此,与交聘之"使臣"、"驿馆"相关的史事内容亦较丰富。钩沉出土辽代石刻文字,结合《辽史》及宋人使辽语录,可对辽人遴选"使臣"之标准、信使言行举止与出使目的之关... 辽与周边国家或民族政权交聘比较频繁,因此,与交聘之"使臣"、"驿馆"相关的史事内容亦较丰富。钩沉出土辽代石刻文字,结合《辽史》及宋人使辽语录,可对辽人遴选"使臣"之标准、信使言行举止与出使目的之关系、信使主要使命之外的情报搜集、法律条规中的"罚使绝域"以及使途驿馆与管理驿馆之"官""吏"设置等予以考述。如此,或可对拓展及深化辽代外交史事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使臣 驿馆 石刻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德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5,共8页
本文主要论述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撒马儿罕使臣由陆路贡狮、海道回国,又从海路入贡过程以及明廷的反应。表面上这是皇帝、宦官、政府官员对贡狮和贡路的争执,实际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弘治年间明朝对朝贡政策如何调整的问题。由于明... 本文主要论述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撒马儿罕使臣由陆路贡狮、海道回国,又从海路入贡过程以及明廷的反应。表面上这是皇帝、宦官、政府官员对贡狮和贡路的争执,实际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弘治年间明朝对朝贡政策如何调整的问题。由于明朝大臣竭力反对,帖木儿王朝来华贡路复归于陆路。明朝也由此丧失了加强海路贸易的机会,为以后葡萄牙人东占满剌加留下了空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马儿罕使臣 海路 朝贡 明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朝鲜使臣盘缠开支与辽东社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毅 张晓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32-139,共8页
明代,"贡赐贸易"是中朝宗藩关系的核心内容。朝鲜使臣赴明朝贡,除完成贡献方物、请封获赏等政治任务外,一路的交通食宿、人情礼赠、贸易货物等经济活动也是使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控制辽东地区以后,辽东成为中朝贡道的必经... 明代,"贡赐贸易"是中朝宗藩关系的核心内容。朝鲜使臣赴明朝贡,除完成贡献方物、请封获赏等政治任务外,一路的交通食宿、人情礼赠、贸易货物等经济活动也是使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控制辽东地区以后,辽东成为中朝贡道的必经之地,朝鲜使臣须在此获得通关勘合及行程所需物资。朝鲜使臣于辽东地区的花销占其盘缠大半。本文通过介绍朝鲜使臣的盘缠组成,分析其在辽东地区的支出途径,探究明代辽东地区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朝鲜使臣 辽东地区 盘缠开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帖木儿王朝的来华使臣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德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6,共10页
本文主要依据《明实录》记载 ,着重探讨中亚帖木儿朝的来华使臣的身份、性质及明朝给予的待遇。除内附明朝的撒马儿罕回回人外 ,帖木儿朝来华使团的次数在 78次以上 ,分为进贡和贸易两类使臣 ,他们到明朝的次数大大超过明朝到帖木儿朝... 本文主要依据《明实录》记载 ,着重探讨中亚帖木儿朝的来华使臣的身份、性质及明朝给予的待遇。除内附明朝的撒马儿罕回回人外 ,帖木儿朝来华使团的次数在 78次以上 ,分为进贡和贸易两类使臣 ,他们到明朝的次数大大超过明朝到帖木儿朝的次数。其社会地位高 ,不少人曾多次来华。尽管明廷给以丰厚的赏赐和优裕的待遇 ,但仍有使臣回国时挟带汉人的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木儿朝 来华使臣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默翁使集》中所见越南使臣丁儒完与清代文人之交往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幸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代表国家之一,越南自公元十世纪起,就与中国建立了长达千年的宗藩关系。期间,不断有越南使者肩负求封、进贡、答谢等使命,从镇南关出发北上,横跨大半个中国,千里迢迢来到京师之地。他们留下的诗文、日记、使程图... 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代表国家之一,越南自公元十世纪起,就与中国建立了长达千年的宗藩关系。期间,不断有越南使者肩负求封、进贡、答谢等使命,从镇南关出发北上,横跨大半个中国,千里迢迢来到京师之地。他们留下的诗文、日记、使程图等(即通常所说的燕行文献),均从一个异邦的角度,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提供了新鲜而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人 越南 东亚文化圈 交往 使臣 古代中国 宗藩关系 社会状况
原文传递
南宋使臣出使大理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坚军 张晓非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267-283,共17页
宋廷确认蒙古军首征大理、平定大理后,先后两次派遣官方使臣主动出使大理,体探蒙古军情,抚结大理诸部共抗蒙古。文章以蒙古欲假道云南入蜀窥广的"斡腹之谋"为视角,通过对南宋使臣出使大理时间、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的考述... 宋廷确认蒙古军首征大理、平定大理后,先后两次派遣官方使臣主动出使大理,体探蒙古军情,抚结大理诸部共抗蒙古。文章以蒙古欲假道云南入蜀窥广的"斡腹之谋"为视角,通过对南宋使臣出使大理时间、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的考述,对宋末南宋与大理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臣 大理 广西 斡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