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主导性质国际体育大赛对促进举办城市发展作用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凡强 崔颖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7,共5页
研究依据:不同国际体育大赛的基本特征;我国选择承办国际体育大赛的目的、任务与基本原则以及不同国际体育大赛在我国推广所处的具体阶段差异与我国体育市场发育水平。认为可将国际体育大赛划分为科技主导型、经济主导型、文化主导型和... 研究依据:不同国际体育大赛的基本特征;我国选择承办国际体育大赛的目的、任务与基本原则以及不同国际体育大赛在我国推广所处的具体阶段差异与我国体育市场发育水平。认为可将国际体育大赛划分为科技主导型、经济主导型、文化主导型和政府介入型体育赛事,进而探讨了不同主导性质国际体育大赛对促进举办城市发展的作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大赛 促进 举办城市 发展 作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P2X3受体介导不同类型疼痛的作用差异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杨乾 施任怡 +6 位作者 周游 杜俊英 房军帆 何晓芬 林咸明 梁宜 方剑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研究表明外周P2X3受体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根据外周P2X3受体在不同疼痛模型的变化特征,全面了解外周P2X3受体在疼痛中的角色担当,为后期研发镇痛... 研究表明外周P2X3受体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根据外周P2X3受体在不同疼痛模型的变化特征,全面了解外周P2X3受体在疼痛中的角色担当,为后期研发镇痛相关药物找到潜在的靶点。本文对外周P2X3受体及其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作用差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差异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彭靖淞 刘树根 +2 位作者 张长俊 张如才 张江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0-801,共12页
随着近年来四川盆地一系列新的碳酸盐岩气田的发现,具有丰富油气资源潜力的川西龙门山前缘逐渐成为寻找高丰度大中型气田的现实地区。针对储集层特征在区内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笔者等通过对龙门山前缘中坝地区和天台山大元包地区中三... 随着近年来四川盆地一系列新的碳酸盐岩气田的发现,具有丰富油气资源潜力的川西龙门山前缘逐渐成为寻找高丰度大中型气田的现实地区。针对储集层特征在区内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笔者等通过对龙门山前缘中坝地区和天台山大元包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心描述和薄片观察,对其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复杂,其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藻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膏化和硅化作用等;(2)受中三叠世末期龙门山前缘裂陷作用的影响,雷口坡组发育大量的热液构造,包括热液溶蚀、热液矿物的胶结和热液白云石化;(3)受构造高点控制的胶结中断—表生溶蚀是中坝—青林地区储集层优于天台山地区的主要控制因素。龙门山前缘反转之前的构造背景和古地貌决定了雷口坡组成岩作用的差异,从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差异 白云石化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雷口坡组 龙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人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作用差异分析
4
作者 张雨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211-214,共4页
近年来,部分经济学家过分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对人发展与对经济发展作用实际差异了解不足,使得国家在教育政策制定规划中存在失误,不仅未能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影响教育实际开展效果。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从教育对... 近年来,部分经济学家过分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对人发展与对经济发展作用实际差异了解不足,使得国家在教育政策制定规划中存在失误,不仅未能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影响教育实际开展效果。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分析,从教育对人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作用差异进行分析,在正确理清教育与人发展及与经济发展实际作用的同时,有效促进教育开展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发展 经济发展 作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及其炮制品对肝衰竭大鼠的作用差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彭莉 王胜超 +7 位作者 曾梦楠 张宇涵 张贝贝 吴媛媛 徐瑞齐 叶珊 郑晓珂 冯卫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5,共6页
目的:比较牛膝不同炮制品对肝衰竭大鼠的作用差异,初步探讨牛膝炮制机理。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宾44 mg/kg组、牛膝组、盐牛膝组、酒牛膝组(均为4 g/kg)。灌胃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 目的:比较牛膝不同炮制品对肝衰竭大鼠的作用差异,初步探讨牛膝炮制机理。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宾44 mg/kg组、牛膝组、盐牛膝组、酒牛膝组(均为4 g/kg)。灌胃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10μg/kg)和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 900 mg/kg),8 h后解剖。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与肝脏组织中IL-2、IL-6、IL-18、IFN-γ、TNF-α含量;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凋亡蛋白活性因子-1抗体(FAS)、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清中AST、ALT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IL-18、IFN-γ的浓度明显升高,肝脏组织BAX、Caspase-3、Caspase-9、FAS、FADD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Caspase8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牛膝不同炮制品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血清中AST、ALT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血清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IL-18、IFN-γ的浓度明显降低,肝脏组织BAX、Caspase-3、Caspase-9、FAS、FADD蛋白表达显著下调,酒牛膝4 g/kg组BCL-2、Caspase-8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其中以酒牛膝效果最好,优于牛膝和盐牛膝。结论:牛膝、酒牛膝、盐牛膝对肝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存在差异,酒牛膝作用强于盐牛膝,牛膝炮制后可能影响其作用趋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盐牛膝 酒牛膝 肝衰竭 作用差异
原文传递
另外一种类型的差异聚集作用:油气的差异溶解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静江 刘池洋 +1 位作者 王震亮 毛光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4-272,共9页
经典的油气差异聚集理论描述了油气在一系列不同盖层条件圈闭中的聚集现象:在盖层封闭性较好的圈闭序列中油气的聚集过程表现为差异聚集作用,在盖层不好的圈闭序列中油气的聚集过程表现为差异渗漏作用。当新生成的油气再次充注到老的油... 经典的油气差异聚集理论描述了油气在一系列不同盖层条件圈闭中的聚集现象:在盖层封闭性较好的圈闭序列中油气的聚集过程表现为差异聚集作用,在盖层不好的圈闭序列中油气的聚集过程表现为差异渗漏作用。当新生成的油气再次充注到老的油藏里时,将采用另外一种类型的差异聚集方式进行聚集——差异溶解作用。差异溶解作用的实质是油、气分子之间的溶解不平衡,其表现形式为新生成的油气在原有油藏里边溶解边聚集。差异溶解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油气分布的复杂性,并呈规律性的变化:圈闭近源区充满干气或凝析气,远源区为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聚集作用 差异渗漏作用 差异溶解作用 动态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差异成岩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喜停 颜佳新 薛武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635,共9页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包括结核状灰岩到灰岩和泥灰岩互层,广泛分布在陆棚及深海环境中,出现于各地质时期,是研究高分辨率地层学和环境恢复的理想工具。但是成岩作用在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化...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包括结核状灰岩到灰岩和泥灰岩互层,广泛分布在陆棚及深海环境中,出现于各地质时期,是研究高分辨率地层学和环境恢复的理想工具。但是成岩作用在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化学压实成岩作用加强了原始沉积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成岩作用不仅能够强烈歪曲原始环境特征,还可以通过自身成岩作用形成与原始沉积特征类似的现象。灰岩—泥灰岩韵律层中的差异成岩作用是指泥灰岩中的不稳定碳酸盐矿物在海底成岩环境中经过溶解、迁移和在灰岩中再沉淀,导致灰岩层没有明显被压实,而泥灰岩层受到明显压实。本文重点评述了差异成岩作用发生的环境和过程,并对与之相关的胶结物来源问题和有机质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以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韵律层为例,探讨了差异成岩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泥灰岩 差异成岩作用 海水埋藏成岩作用 栖霞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差异泵吸作用机理探讨——以泌阳凹陷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伟 吴胜和 +1 位作者 王子煜 夏东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19-628,共10页
通过对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发现在差异抬升过程中,深凹源岩区抬升幅度小,凹陷四周圈闭发育区抬升幅度大,差异抬升运动导致源岩和圈闭之间的势能差急剧增大,从而促使油气大规模沿砂体向圈闭充注,这一过程类似于水泵抽水的过... 通过对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发现在差异抬升过程中,深凹源岩区抬升幅度小,凹陷四周圈闭发育区抬升幅度大,差异抬升运动导致源岩和圈闭之间的势能差急剧增大,从而促使油气大规模沿砂体向圈闭充注,这一过程类似于水泵抽水的过程,据此,文中提出了油气泵吸作用和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概念及机理,并以泌阳凹陷为例讨论了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形成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及油气差异泵吸作用对油气差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影响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势能梯度、通道质量和泵源配置及油气运移距离;泌阳凹陷油气分布总体上受成藏运聚系统的控制,在各运聚系统内油气分布受油气差异泵吸作用的控制,其中势能梯度、泵源配置及油气运移距离是影响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在每一个大泵(复合泵)内部,通道质量差异是影响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泵吸作用 油气差异泵吸作用 多泵体系 油气差异分布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差异成岩作用对油气分层聚集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斜坡鹰山组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吕修祥 陈佩佩 +2 位作者 陈坤 张杰 钱文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7-971,共15页
塔中隆起北斜坡鹰山组碳酸盐岩厚度大、埋藏深,经历了多期、多种成岩作用改造。基于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及地震属性反演识别裂缝,结合录井和试油资料统计分析,发现鹰山组岩溶储集层段经历了多期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储... 塔中隆起北斜坡鹰山组碳酸盐岩厚度大、埋藏深,经历了多期、多种成岩作用改造。基于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及地震属性反演识别裂缝,结合录井和试油资料统计分析,发现鹰山组岩溶储集层段经历了多期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储集空间建设性改造强烈,相对应的胶结-充填作用相对较弱;相邻致密段的形成主要源于强烈的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而相对应的溶蚀作用明显偏弱,该段的电阻率明显高于相邻储集层段,故称为“高阻层”,构成识别致密层的重要标志。相邻碳酸盐岩储集层段与致密盖层段在成岩作用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正是差异成岩作用导致了厚层碳酸盐岩内幕多套储-盖组合的形成。垂向上多个缝洞发育段(储集层)与致密段(盖层)间互,形成叠置分布的多套储-盖组合,由此导致厚层碳酸盐岩内幕发育多个含油气层段。横向上,受制于碳酸盐岩的非均质性以及走滑断裂的分割作用,岩溶储集层段及致密高阻层延展性受到制约。因此,鹰山组油气分布不仅具有纵向分层,同时具有横向分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成岩作用 致密段(高阻层) 碳酸盐岩 鹰山组 塔中隆起北斜坡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Twist、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静 吴红芳 +1 位作者 李寅 华春秀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Twist、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Ovarian Cancer-2 Interaction Protein,DAB2I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角色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72例ESCC、2... 目的:探讨Twist、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Ovarian Cancer-2 Interaction Protein,DAB2I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角色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72例ESCC、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Twist、DAB2IP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之间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Twist在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2,P<0.05)。DAB2IP在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16,P<0.05)。Twist、DAB2IP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在ESCC组织中,Twist、DAB2IP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2,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AB2IP表达与ESCC患者的生存期显著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情况和DAB2IP蛋白的表达是影响ESC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Twist、DAB2IP两者在ESCC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作为判断肿瘤侵袭转移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深层高变温背景下储层成岩作用与低渗致密化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远光辉 彭光荣 +4 位作者 张丽丽 孙辉 陈淑慧 刘浩 赵晓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64,共21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勘探逐渐从中-浅层韩江组-珠江组的常规储层转向深层-超深层珠海组-恩平组的低渗致密储层,特殊的高变地温地质背景使得储层成岩作用以及致密化机制与常规储层差别较大。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勘探逐渐从中-浅层韩江组-珠江组的常规储层转向深层-超深层珠海组-恩平组的低渗致密储层,特殊的高变地温地质背景使得储层成岩作用以及致密化机制与常规储层差别较大。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成岩过程重建和物性恢复等技术,系统分析了白云凹陷西北部低隆起-中部洼陷带古近系珠海组下段-恩平组砂岩储层的成岩过程及差异,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地层埋藏史和现今物性数据,研究了影响储层物性关系的主要因素以及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珠海组下段-恩平组储层经历了较强的压实作用、2期碳酸盐胶结、3期硅质胶结和3期长石溶解作用。储层成岩作用过程中,地温梯度变化导致压实速率不同,经历不同开放-封闭体系的水-岩反应过程是不同区带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硅质胶结和碳酸盐胶结进一步增强了储层致密程度,溶解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从低隆起到洼陷带,伴随地温梯度升高和埋藏深度增加,低隆起储层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2期,斜坡带为中成岩B期,洼陷带为晚成岩期,成岩强度不断增加;成岩作用的差异使得储层物性演化显著不同。洼陷带储层在晚期烃类充注前已致密化,斜坡带储层在晚期烃类充注阶段逐渐致密,而低隆起区储层目前仍为低渗储层。斜坡带整体埋深小于5 km,且上覆地层具备良好封盖能力,是下部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 差异成岩作用 深层储层 古近系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压实作用中的同沉积小断层成因探讨——以高台子地区扶杨油层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孟祥超 韦学锐 +2 位作者 韩维哲 杨庆杰 李小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3,共4页
入湖三角洲不同于入海三角洲,重力作用很难造成沉积物大幅度滑动,故同生断层与伴生背斜并不发育。前人做等时地层格架剖面对比前优选骨架井时,已尽量避开目的层断缺井,故对比分析地层厚度变化时更多的从沉积成因分析,不再考虑断层影响... 入湖三角洲不同于入海三角洲,重力作用很难造成沉积物大幅度滑动,故同生断层与伴生背斜并不发育。前人做等时地层格架剖面对比前优选骨架井时,已尽量避开目的层断缺井,故对比分析地层厚度变化时更多的从沉积成因分析,不再考虑断层影响。高台子地区扶杨油层低砂泥比,高钙质砂岩含量为差异压实作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由于砂泥岩间差异压实作用和砂、泥岩结合部位薄弱环节的普遍存在,高台子地区扶杨油层沉积期断续分布的叠合透镜状砂体本身为形成小幅度差异压实构造准备了雏型,其边缘也是同生小正断层形成的应力集中部位。从而围绕透镜状砂体形成了较多小型同生正断层。可用于解释类似相域等时旋回厚度的不协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压实作用 同生小正断层 透镜状砂体 沉积成因减薄 沉积-断层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差异拆离作用结构样式与控制因素——以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洪博 郑金云 +2 位作者 庞雄 任建业 李瑞彪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5,共12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处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伸展薄化的细颈化带和远端带,其盆形结构十分复杂且差异性显著。基于陆缘伸展拆离薄化模式和构造解析方法,综合运用重磁、地震、钻井等资料,对白云-荔湾深水区裂陷期伸展拆离作用进行了研... 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处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伸展薄化的细颈化带和远端带,其盆形结构十分复杂且差异性显著。基于陆缘伸展拆离薄化模式和构造解析方法,综合运用重磁、地震、钻井等资料,对白云-荔湾深水区裂陷期伸展拆离作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不同拆离作用控制洼陷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分析了差异拆离作用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差异拆离作用发育演化模式。研究表明,白云-荔湾深水区裂陷期地壳发育向陆和向洋的2套拆离断裂系统,形成4种类型拆离结构样式及其控制下的洼陷结构,即白云东洼为壳上拆离同改造型前展式箕状断陷,白云主洼为壳幔拆离扩展型多级断阶式宽深断陷,白云西洼为弱拆离过渡型双断复式断陷,荔湾凹陷为壳内拆离强改造型前展式宽断陷;控制差异拆离样式的主要因素为岩石圈圈层流变性差异、先存中生代分布格局及岩石圈横向结构差异、周缘板块的伸展应力迁移与集中以及深部岩浆底侵作用的差异隆升;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差异伸展和盆地发育过程分为初始裂陷期、拆离期及断拗期等3个演化阶段,其中拆离期与断拗期是盆形结构发生分异的主要阶段。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认识被动陆缘岩石圈破裂过程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荔湾深水区 差异拆离作用 结构样式 控制因素 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斜坡带差异控藏作用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37
14
作者 薛永安 杨海风 徐长贵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4,共10页
长期以来,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央构造脊和北部陡坡带,斜坡带勘探研究程度较低,油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不清晰。基于斜坡带内部断坡组合、沉积特征、斜坡坡度和构造演化等4个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将黄河口凹陷... 长期以来,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央构造脊和北部陡坡带,斜坡带勘探研究程度较低,油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不清晰。基于斜坡带内部断坡组合、沉积特征、斜坡坡度和构造演化等4个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将黄河口凹陷西洼南部斜坡带和中洼南部斜坡带划分为同沉积微斜断坡型斜坡带与同沉积稳定断阶型斜坡带两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斜坡带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对沉积体系的展布、油气的运聚成藏和富集规律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控制作用。同沉积微斜断坡型斜坡带为"横向阶梯式"油气运移模式,新近系明化镇组是主要油气富集层系,油气在阶梯状运移过程中,成藏层系逐阶抬高,斜坡带越高部位,成藏层位越浅。同沉积稳定断阶型斜坡带为"垂向贯穿式"油气运移模式,油气成藏具有近源成藏、含油气丰度高、深浅层复式成藏的特征,在平面上,斜坡带主干断裂的弯曲增压段是油气富集区。在此认识基础上指出了下步重点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类型 差异控藏作用 富集规律 陆相断陷湖盆 黄河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胶结作用引起的储层物性差异成因分析:以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扇三角洲为例
15
作者 赵苗苗 洪秀娥 +1 位作者 李楚楚 门南方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扇三角洲为陆相沉积盆地中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多数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能力。通常情况下,盆地中发育的扇三角洲具有相近的物性,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好,席状砂物性较差。然而,达尔其油田相邻的2个扇三角洲的物性出现了较大差异... 扇三角洲为陆相沉积盆地中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多数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能力。通常情况下,盆地中发育的扇三角洲具有相近的物性,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好,席状砂物性较差。然而,达尔其油田相邻的2个扇三角洲的物性出现了较大差异,达尔其西扇三角洲出现了分流河道物性差异与相控储层理论相悖的现象。利用偏光显微镜镜下薄片观察、岩芯物性分析与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该区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以及成岩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分析2个相邻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差异及达尔其西扇三角洲河道物性差的原因,认为干旱气候和地壳抬升作用、盐湖沉积阶段和盐类沉积时间差异是形成2个扇三角洲物性差异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为解释达尔其油田2个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剧烈变化和差异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差异胶结作用 物性差异 达尔其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三七与蒸制熟三七部分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新惠 龙丽莉 +3 位作者 李春梅 赵荣华 张荣平 毛晓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420-426,共7页
目的比较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在补血、止血和活血方面的药理作用差异。方法(1)人工造成小鼠急性失血性贫血,给予生三七、蒸制熟三七,测定血常规指标及重要脏器(胸腺、脾脏、肾上腺)的重量,评价生三七、蒸制熟三七的补血作用。(2)用环磷... 目的比较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在补血、止血和活血方面的药理作用差异。方法(1)人工造成小鼠急性失血性贫血,给予生三七、蒸制熟三七,测定血常规指标及重要脏器(胸腺、脾脏、肾上腺)的重量,评价生三七、蒸制熟三七的补血作用。(2)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血虚模型,给予生三七、蒸制熟三七,测定血常规指标及重要脏器(胸腺、脾脏、肾上腺)的重量,评价生三七、蒸制熟三七的补虚作用。(3)测定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评价生三七、蒸制熟三七的止血作用。(4)用静脉注射6%高分子右旋糖酐加冰水刺激造成小鼠微循环障碍,给予生三七、蒸制熟三七,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情况和全血切变率,评价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对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1)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均能极显著升高失血性贫血小鼠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总数,熟三七作用略好于生三七,但无显著性差异;对失血性贫血小鼠脏器重量的影响不显著。(2)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对环磷酰胺所致血虚小鼠红细胞总数影响不显著,熟三七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血虚小鼠血红蛋白含量,各给药组显著增加血虚小鼠白细胞总数(尤以复方阿胶浆组和熟三七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与模型组比较,熟三七高、低剂量组各脏器指数均极显著升高,生三七高、低剂量组有升高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3)各给药组均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生三七能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熟三七则对凝血时间有缩短趋势,但影响不显著。(4)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对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动脉口径影响不显著,对微静脉口径10分钟、20分钟时影响不显著,生三七高、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微循环障碍小鼠30分钟时微静脉口径、毛细血管开放量和20分钟时毛细血管开放量;复方丹参片组可显著降低微循环障碍小鼠的全血黏度,熟三七高剂量组有降低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结论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对失血性贫血小鼠均有显著的补血作用,熟三七作用略好于生三七,但生、熟三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熟三七高剂量组对环磷酰胺所致血虚小鼠作用显著,生三七高、低剂量组作用不显著,表明在提高免疫、补气作用方面熟三七好于生三七;在止血作用方面,生三七好于熟三七;在改善微循环方面,生三七好于熟三七,熟三七组仅高剂量组有一定作用,而且起效较慢;在改善血液黏度方面,熟三七好于生三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三七 蒸制熟三七 作用差异 补血 止血 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三七与蒸制熟三七在复方丹参配伍中部分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春梅 杨瑞 +3 位作者 周新惠 却翎 毛晓健 赵荣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比较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在复方丹参配伍中补血和活血的作用差异。方法人工造成小鼠急性失血性贫血、环磷酰胺造成小鼠白细胞减少及尾静脉注射6%高分子右旋糖苷加冰水刺激造成微循环障碍方法后给予生三七复方丹参、蒸制熟三七复方丹... 目的比较生三七、蒸制熟三七在复方丹参配伍中补血和活血的作用差异。方法人工造成小鼠急性失血性贫血、环磷酰胺造成小鼠白细胞减少及尾静脉注射6%高分子右旋糖苷加冰水刺激造成微循环障碍方法后给予生三七复方丹参、蒸制熟三七复方丹参,测定血常规指标,比较两者补血、活血的作用差异。结果生三七制复方丹参、蒸制熟三七复方丹参均能极显著的升高小鼠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生三七复方丹参对静脉口径各时间段影响都显著且高剂量有降低全血黏度的趋势,但作用不显著。结论生三七、蒸制熟三七配入到复方丹参中的补血作用相当;活血方面,生三七复方丹参优于蒸制三七复方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三七复方丹参 蒸制熟三七复方丹参 补血 活血 作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差异及路径分析——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威 刘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28,20,共9页
体育锻炼具备多重社会价值,对个体的认知及非认知能力均可能存在积极影响,投资于青少年体育锻炼就是投资于国家的未来。文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究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青少年... 体育锻炼具备多重社会价值,对个体的认知及非认知能力均可能存在积极影响,投资于青少年体育锻炼就是投资于国家的未来。文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究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学习毅力、积极情绪、学校融入及开放能力,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体育锻炼在提升青少年的开放能力方面存在“天花板效应”,对其学习毅力、积极情绪和学校融入的影响则存在“培优补差效应”;(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以父母、同伴及自我三个维度为路径,能够提升亲情质量、好友数量、与父母和同伴的体育交往以及未来信心,进而提升青少年各项非认知能力。据此,文章提出切实保障青少年课内课外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融入“双减”政策要求、重视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构建以及提升学生未来信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青少年 非认知能力 作用差异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Bonaparte盆地Sahul区块Elang组成岩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景美 陈景阳 +1 位作者 姜培海 谭卓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4,共7页
Elang组是Bonaparte盆地Sahul区块的主要含油气层,属于浅海相三角洲前缘沉积,钻探结果表明研究区该套储层的物性呈现出"南好北差"的特点。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光衍射等多种方法和手段重点研究了Elang组砂岩的成岩作用... Elang组是Bonaparte盆地Sahul区块的主要含油气层,属于浅海相三角洲前缘沉积,钻探结果表明研究区该套储层的物性呈现出"南好北差"的特点。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光衍射等多种方法和手段重点研究了Elang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表明该套砂岩在区块南北的物理和化学成岩作用均不同,北部地区处于中成岩阶段的A1期,主要发育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南部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的A2期和B期,主要发育机械压实和胶结、交代等成岩作用。这种差异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储层物性北好南差的主要原因。研究这种差异性对于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aparte盆地 Sahul区块 Elang组砂岩 差异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前带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差异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清顺 刘占国 +6 位作者 龙国辉 朱军 霍鹏 李朝琦 朱超 伍劲 宋光永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9,共11页
昆仑山前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目的层。受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差异所控制,昆仑山前带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为了明确储层的差异性及形成机制,利用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昆仑山前带的切6区、... 昆仑山前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目的层。受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差异所控制,昆仑山前带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为了明确储层的差异性及形成机制,利用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昆仑山前带的切6区、乌南斜坡带、东柴山地区及弯西构造带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在时空上的差异性明显。昆仑山前带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的碎屑岩孔隙型储层,储层砂体成因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滨浅湖相的滩坝。沉积相及成岩作用的双重叠加影响导致昆仑山前带储层发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同等埋深条件下,受沉积微相控制的储层沉积组构差异与砂体规模差异是储层物性差异的主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其次为河口坝、平原分流河道,滩坝与席状砂的储层物性较差。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受最大古埋深和古地温梯度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压实作用是不同区带储层物性差异的主因,切6区和弯西构造带的储层物性最好,乌南斜坡带的储层次之,东柴山地区的储层物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差异 碎屑岩 孔隙型储层 沉积相 差异压实作用 昆仑山前带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