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文学作品倾向性的再思考
1
作者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3期3-5,40,共4页
一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倾向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有时成为决定文学作品价值乃至存亡的唯一尺度然而,文学作品的倾向性究竟是什么?流行的解释似乎并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的回答。《辞海》认为...
一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倾向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有时成为决定文学作品价值乃至存亡的唯一尺度然而,文学作品的倾向性究竟是什么?流行的解释似乎并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的回答。《辞海》认为,倾向性“指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倾向性
文学
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
作家
读者
作者
艺术家
创作
政治
倾向
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陶渊明诗文的倾向性——与张啸虎同志商榷
2
作者
赵治中
《江汉论坛》
1985年第7期67-72,共6页
《江汉论坛》1983年第4期张啸虎同志《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陶渊明某些作品的阐述,给人以启发,读后受益良多。但是,张文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倒有可以商榷之处...
《江汉论坛》1983年第4期张啸虎同志《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陶渊明某些作品的阐述,给人以启发,读后受益良多。但是,张文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倒有可以商榷之处。一张文在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时,曾引用思格斯给明娜·考茨基信里论“倾向文学”的一段话,得出“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同程度倾向性的作家与作品,是大量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作品倾向性
作家
政治
倾向
统治阶级
山海经
隐逸诗人
读后
文学发展
思想
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创作·倾向性——从《创业史》(第一部)的修改谈起
3
作者
吴勇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一《创业史》(第一部)初版于一九五九年,于一九七七年再版。《再版说明》中特别指出:“这次再版时,作者又进行了一些重要修改。”我们把两个版本略作对照,就可发现再版本中三次提到刘少奇同志,把刘少奇同志作为所谓“错误路线”的代表...
一《创业史》(第一部)初版于一九五九年,于一九七七年再版。《再版说明》中特别指出:“这次再版时,作者又进行了一些重要修改。”我们把两个版本略作对照,就可发现再版本中三次提到刘少奇同志,把刘少奇同志作为所谓“错误路线”的代表生硬地写入作品(当时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尚未平反)。修改的原因是适应政治形势变化的要求;修改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情绪。这种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修改作品、从而改变作品倾向性的作法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从有关历史情况和小说提供的实际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回答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作品倾向性
政治形势变化
人物形象
修改
作品
政治观点
文学
作品
五十年代
小说
生活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艺术典型的倾向性
4
作者
李健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65-67,共3页
试论艺术典型的倾向性李健对艺术典型的倾向性这一问题的解答,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就艺术典型存在倾向性这一事实的本身来说,几乎是人所共认的了。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也一再指出,艺术作品必须有倾向性。恩格斯在1885年11月26...
试论艺术典型的倾向性李健对艺术典型的倾向性这一问题的解答,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就艺术典型存在倾向性这一事实的本身来说,几乎是人所共认的了。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也一再指出,艺术作品必须有倾向性。恩格斯在1885年11月26日致敏·考茨基的信中说:“我决不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典型
《猎人笔记》
屠格涅夫
艺术
作品
俄国文学史
恩格斯
农奴制
黑格尔
作品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艺作品的倾向性
5
作者
叶纪彬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2期258-265,共8页
什么是文艺作品的倾向性?它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如何界定?对这个基础理论问题,人们几乎天天与它见面,但长期以来却未作出科学论断,众说纷纭。现就近年来有关论著中,略举数例如下: 新编《辞海》对文艺作品的倾向性是这样解释的: “文学艺术...
什么是文艺作品的倾向性?它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如何界定?对这个基础理论问题,人们几乎天天与它见面,但长期以来却未作出科学论断,众说纷纭。现就近年来有关论著中,略举数例如下: 新编《辞海》对文艺作品的倾向性是这样解释的: “文学艺术名词。指作家、艺术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思想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作品
政治
倾向性
艺术家
作品倾向性
主观
倾向
作家
恩格斯
思想
倾向
客观意义
主观方面
原文传递
论缺失性体验对萧红小说创作的影响
6
作者
熊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6-49,共4页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她不幸的人生遭遇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现代心理美学中缺失性体验理论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就会发现爱的缺失是萧红生命历程中独特的体验内容,这种体验是她创作的一个动因,也影响到其作品的倾向性...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她不幸的人生遭遇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现代心理美学中缺失性体验理论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就会发现爱的缺失是萧红生命历程中独特的体验内容,这种体验是她创作的一个动因,也影响到其作品的倾向性。主要表现为:父爱的缺失,导致她对父亲的憎恨,从而上升到对统治阶级的憎恨。爱情的缺失,使她有感于女性自身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现实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爱的缺失,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缺失性体验
创作动因
作品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力求新闻人物语言的“平衡”
7
作者
程梁
《新闻爱好者》
1998年第7期18-18,共1页
写新闻人物,选择新闻人物的“中心”语言,是任何作者都不可能不经意之处。但如何选择,却大有文章可做。 有一篇题为《彭文军回乡办农场成功》的报道,写大学毕业的主人公辞去在人事局的工作职务,回到家乡办家庭农场。他这样回答亲友和...
写新闻人物,选择新闻人物的“中心”语言,是任何作者都不可能不经意之处。但如何选择,却大有文章可做。 有一篇题为《彭文军回乡办农场成功》的报道,写大学毕业的主人公辞去在人事局的工作职务,回到家乡办家庭农场。他这样回答亲友和家人的劝阻:“我上的是农业大学,追求的是人生价值。我要用科学种田的实践向人们证明,搞农业也是大有出息的。”文中这些加引号的话,听起来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对白,更像作者进行分析、判断后的“代人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语言
新闻人物
新闻传播
真实性
人生价值
家庭农场
新闻价值
主人公
作品倾向性
角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文学作品倾向性的再思考
1
作者
赵炎秋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3期3-5,40,共4页
文摘
一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倾向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有时成为决定文学作品价值乃至存亡的唯一尺度然而,文学作品的倾向性究竟是什么?流行的解释似乎并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的回答。《辞海》认为,倾向性“指作家。
关键词
作品倾向性
文学
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
作家
读者
作者
艺术家
创作
政治
倾向
性转化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陶渊明诗文的倾向性——与张啸虎同志商榷
2
作者
赵治中
机构
浙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江汉论坛》
1985年第7期67-72,共6页
文摘
《江汉论坛》1983年第4期张啸虎同志《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陶渊明某些作品的阐述,给人以启发,读后受益良多。但是,张文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倒有可以商榷之处。一张文在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时,曾引用思格斯给明娜·考茨基信里论“倾向文学”的一段话,得出“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同程度倾向性的作家与作品,是大量存在的;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作品倾向性
作家
政治
倾向
统治阶级
山海经
隐逸诗人
读后
文学发展
思想
倾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创作·倾向性——从《创业史》(第一部)的修改谈起
3
作者
吴勇
机构
十堰市社科联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11期35-38,共4页
文摘
一《创业史》(第一部)初版于一九五九年,于一九七七年再版。《再版说明》中特别指出:“这次再版时,作者又进行了一些重要修改。”我们把两个版本略作对照,就可发现再版本中三次提到刘少奇同志,把刘少奇同志作为所谓“错误路线”的代表生硬地写入作品(当时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尚未平反)。修改的原因是适应政治形势变化的要求;修改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情绪。这种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修改作品、从而改变作品倾向性的作法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从有关历史情况和小说提供的实际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词
刘少奇
作品倾向性
政治形势变化
人物形象
修改
作品
政治观点
文学
作品
五十年代
小说
生活真实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艺术典型的倾向性
4
作者
李健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65-67,共3页
文摘
试论艺术典型的倾向性李健对艺术典型的倾向性这一问题的解答,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就艺术典型存在倾向性这一事实的本身来说,几乎是人所共认的了。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也一再指出,艺术作品必须有倾向性。恩格斯在1885年11月26日致敏·考茨基的信中说:“我决不反...
关键词
艺术典型
《猎人笔记》
屠格涅夫
艺术
作品
俄国文学史
恩格斯
农奴制
黑格尔
作品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艺作品的倾向性
5
作者
叶纪彬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2期258-265,共8页
文摘
什么是文艺作品的倾向性?它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如何界定?对这个基础理论问题,人们几乎天天与它见面,但长期以来却未作出科学论断,众说纷纭。现就近年来有关论著中,略举数例如下: 新编《辞海》对文艺作品的倾向性是这样解释的: “文学艺术名词。指作家、艺术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思想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方向,
关键词
文艺
作品
政治
倾向性
艺术家
作品倾向性
主观
倾向
作家
恩格斯
思想
倾向
客观意义
主观方面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缺失性体验对萧红小说创作的影响
6
作者
熊立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6-49,共4页
文摘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她不幸的人生遭遇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现代心理美学中缺失性体验理论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就会发现爱的缺失是萧红生命历程中独特的体验内容,这种体验是她创作的一个动因,也影响到其作品的倾向性。主要表现为:父爱的缺失,导致她对父亲的憎恨,从而上升到对统治阶级的憎恨。爱情的缺失,使她有感于女性自身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现实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爱的缺失,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
萧红
缺失性体验
创作动因
作品倾向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力求新闻人物语言的“平衡”
7
作者
程梁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8年第7期18-18,共1页
文摘
写新闻人物,选择新闻人物的“中心”语言,是任何作者都不可能不经意之处。但如何选择,却大有文章可做。 有一篇题为《彭文军回乡办农场成功》的报道,写大学毕业的主人公辞去在人事局的工作职务,回到家乡办家庭农场。他这样回答亲友和家人的劝阻:“我上的是农业大学,追求的是人生价值。我要用科学种田的实践向人们证明,搞农业也是大有出息的。”文中这些加引号的话,听起来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对白,更像作者进行分析、判断后的“代人立言”。
关键词
人物语言
新闻人物
新闻传播
真实性
人生价值
家庭农场
新闻价值
主人公
作品倾向性
角色转换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文学作品倾向性的再思考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也谈陶渊明诗文的倾向性——与张啸虎同志商榷
赵治中
《江汉论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活·创作·倾向性——从《创业史》(第一部)的修改谈起
吴勇
《理论月刊》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艺术典型的倾向性
李健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文艺作品的倾向性
叶纪彬
《社会科学战线》
1982
0
原文传递
6
论缺失性体验对萧红小说创作的影响
熊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力求新闻人物语言的“平衡”
程梁
《新闻爱好者》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