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念、方法与取向——余上沅与熊佛西民国时期戏剧教育思想之比较
1
作者 袁联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在教育实践中,对于话剧中国化问题,余上沅更偏重借鉴戏曲艺术,而熊佛西则似乎更偏爱吸收民间戏剧形式。抗战促使二人的戏剧功能观发生转变,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戏剧教育观念。在主持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期间,熊佛西凭借军事化管理将该校同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学校区分开来。余上沅则选择了话剧科和高职科的分类培养方式,从而既坚守了戏剧的艺术性,也实现了戏剧的抗战宣传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熊佛西 民国时期 戏剧教育思想 观念与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段绪懿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
余上沅是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本文从戏剧表演定义、表演工具、演员修养、向戏曲表演学习等方面对余上沅戏剧表演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
关键词 余上沅 戏剧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上沅及其戏剧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沈达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5,181,共11页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余上沅在对西方戏剧、舞台艺术、戏剧家及戏剧理论的引荐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国剧运动"反映了余上沅唯美主义的艺术观,随着"国剧运动"的终结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他...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余上沅在对西方戏剧、舞台艺术、戏剧家及戏剧理论的引荐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国剧运动"反映了余上沅唯美主义的艺术观,随着"国剧运动"的终结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他明确了"艺术为人生"的艺术观。通过对戏曲程式、虚拟、线段结构的论述,余上沅还为戏曲美学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戏剧理论 西方戏剧 国剧运动 戏曲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诗与思的对话——余上沅与布莱希特戏剧美学之“诗性”观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包燕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本文立足于“诗性”视角 ,对“国剧运动”主将余上沅与西方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之关系作了再评价 ,揭示两者从中国古典戏曲出发 ,对戏剧的诗性内涵、诗性特质和诗性功能的不同选择 :前者将“诗性”阐释为形式的、由和谐营建的具慰藉意义... 本文立足于“诗性”视角 ,对“国剧运动”主将余上沅与西方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之关系作了再评价 ,揭示两者从中国古典戏曲出发 ,对戏剧的诗性内涵、诗性特质和诗性功能的不同选择 :前者将“诗性”阐释为形式的、由和谐营建的具慰藉意义的纯美空间 ;而后者则将“诗性”扩展至内容的、由矛盾生发的具批判意义的存在之思。在此基础上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比较视域中中国当代戏剧美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布莱希特 诗性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上沅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的再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丁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本文在分析余上沅抗战戏剧社会教育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其以国立剧校为中心的抗战戏剧社教实践,突破学界的已有论点,运用大量一手资料重新解读余上沅的抗战戏剧社教观及其历史贡献,重新认识以民众动员为目的的抗战社教戏剧所起到的巨... 本文在分析余上沅抗战戏剧社会教育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其以国立剧校为中心的抗战戏剧社教实践,突破学界的已有论点,运用大量一手资料重新解读余上沅的抗战戏剧社教观及其历史贡献,重新认识以民众动员为目的的抗战社教戏剧所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并由此进一步解读抗战戏剧理论和文化抗战等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抗战戏剧社会教育观 再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缪斯的诱惑和回应——余上沅戏剧美学之西方探源及现代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包燕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55-159,200,共6页
作为对"国剧运动"主将余上沅之戏剧美学的再评价,本文主要考察其对西方同期的戏剧 美学的借鉴与整合,充分发掘其戏剧理论中基本被遮蔽的现代性因子,同时也考察其审美趣味 上的潜在偏至,从而为中国当代戏剧美学在东西文化碰撞... 作为对"国剧运动"主将余上沅之戏剧美学的再评价,本文主要考察其对西方同期的戏剧 美学的借鉴与整合,充分发掘其戏剧理论中基本被遮蔽的现代性因子,同时也考察其审美趣味 上的潜在偏至,从而为中国当代戏剧美学在东西文化碰撞中的现代性选择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戏剧美学 西方探源 现代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上沅的戏剧导演艺术理论
7
作者 段绪懿 段杨波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余上沅是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过去,由于资料的匮乏,对余上沅的导演艺术理论研究未能深入,对其主持国立剧专时的导演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未能涉及。本文根据新的史料认为,余上沅的导演艺术理论是从导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具有... 余上沅是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过去,由于资料的匮乏,对余上沅的导演艺术理论研究未能深入,对其主持国立剧专时的导演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未能涉及。本文根据新的史料认为,余上沅的导演艺术理论是从导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成果,涉及导演素质的要求、导演的舞台动作设计、导演步骤的设计与实施等几个方面问题,其戏剧艺术理论价值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导演艺术
原文传递
湖北戏剧家余上沅与中国戏剧的现代变革
8
作者 李汉桥 张雯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1-14,共4页
余上沅是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他倡导的戏剧改革实践和"国剧运动"理论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变革,促进了中国戏剧向世界化、民族化、艺术化和科学化方向的转型。其理论主张代表着中国戏剧维系根脉、寻求... 余上沅是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他倡导的戏剧改革实践和"国剧运动"理论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变革,促进了中国戏剧向世界化、民族化、艺术化和科学化方向的转型。其理论主张代表着中国戏剧维系根脉、寻求发展的艰辛探索,顺应了艺术发展的潮流,显现着与世界融通过程中的可喜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国剧运动 现代变革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中国剧——余上沅国剧理论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2,共4页
作为对五四“工具论”戏剧观的反思 ,余上沅的国剧理论指出了戏剧应当艺术地表现社会人生 ;强调戏剧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尤其是倡导中西戏剧融合以实现戏剧的民族化 ,创建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中国剧 ,并在“国剧运动”实践中取得... 作为对五四“工具论”戏剧观的反思 ,余上沅的国剧理论指出了戏剧应当艺术地表现社会人生 ;强调戏剧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尤其是倡导中西戏剧融合以实现戏剧的民族化 ,创建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中国剧 ,并在“国剧运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实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国剧理论 民族化 国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余上沅与“国剧运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理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读了马明先生《论余上沅与国剧运动》(《艺术百家》1989年第2、3期连载),觉得不少看法难以苟同,谨择其要者,陈述于下。 一、虚幻的轨迹 在马明先生的文章里,余上沅被看作是中国“写意话剧”的先驱者,着眼于“世界戏剧发展趋向”的中国... 读了马明先生《论余上沅与国剧运动》(《艺术百家》1989年第2、3期连载),觉得不少看法难以苟同,谨择其要者,陈述于下。 一、虚幻的轨迹 在马明先生的文章里,余上沅被看作是中国“写意话剧”的先驱者,着眼于“世界戏剧发展趋向”的中国话剧运动的正确路线代表人物。不仅如此,马明先生还说:“……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长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 中国话剧 余上沅 戏剧发展 经过时间 代表人物 先驱者 戏剧艺术 路线 布莱希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而复得的“写意”演剧观——余上沅旧戏观二题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跃进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5,共5页
余上沅(1897~1970)湖北沙市人。1920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1922年在清华学校任职员。1923年半官费赴美国,先后在卡内基大学戏剧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戏剧艺术,结识赵太侔、闻一多、熊佛西等。1925年夏回国,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创办戏... 余上沅(1897~1970)湖北沙市人。1920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1922年在清华学校任职员。1923年半官费赴美国,先后在卡内基大学戏剧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戏剧艺术,结识赵太侔、闻一多、熊佛西等。1925年夏回国,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创办戏剧系,成立中国戏剧社。1926年秋,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1927年,新月书店在上海成立,任经理兼蝙辑部主任,对书店经营,颇有建树。1928年9月,去北平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秘书,同时推行他的小剧院运动,曾演出丁西林的《一只马蜂》,他本人创作的(兵变》、《茶花女》等。1925年,随梅兰芳应苏联邀请,去苏联拜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还游历英、法、德、意等国,拜访了萧伯纳。1935年8月回上海,受聘在南京筹建国立戏剧学校,任校长。解放后,先后在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任教,为学生导演《屈原》、《阿 Q 正传》等剧。1959年调上海戏剧学院任教。著有《余上沅戏剧论文集》,译有美国乔治·贝克《戏剧技巧》,福斯特的《光明列车》(短篇小说集)、捷·加贝克的《长生诀》(剧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写意” 演剧 二十年代 个性色彩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上沅与国剧运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上沅先生是最早把西方戏剧介绍到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建立和壮大有不容抹煞的功绩。二十年代他和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提倡的国剧运动,在当时是起了很大影响的”。 这段引文,情溢于辞,见之于剧作家吴祖光1983年9... “上沅先生是最早把西方戏剧介绍到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建立和壮大有不容抹煞的功绩。二十年代他和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提倡的国剧运动,在当时是起了很大影响的”。 这段引文,情溢于辞,见之于剧作家吴祖光1983年9月为当时正待付印的《余上沅戏剧论文集》撰写的序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 中国现代话剧 吴祖光 西方戏剧 余上沅 二十年代 重要人物 剧作家 艺术家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余上沅译作《情感心理学》手稿之考释
13
作者 顾振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45,I0003,共6页
笔者新近发现了余上沅于1961年翻译的《情感心理学》手稿。该译稿系余上沅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研究室工作期间,为帮助师生更全面地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情绪记忆”理论,受吴仞之所托而作。通过对里波相关原著的发掘与考察,可以发现余... 笔者新近发现了余上沅于1961年翻译的《情感心理学》手稿。该译稿系余上沅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研究室工作期间,为帮助师生更全面地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情绪记忆”理论,受吴仞之所托而作。通过对里波相关原著的发掘与考察,可以发现余上沅所翻译的原著恰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撰写《演员自我修养》时所参考的著作。余上沅译《情感心理学》对里波心理学著作进行了摘要式的全文翻译,是中文世界首度直接、全面地译介法国心理学大家里波的《情感心理学》专著。该译稿不仅有助于学界进一步了解余上沅晚年的学术研究,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里波 《情感心理学》 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做戏剧的仆人——余上沅的戏剧道路及其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昌智 何浙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6-100,共5页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现代戏剧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徜徉在古典的空灵之境——余上沅20年代之“诗性”戏剧美学及现代超越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燕 《戏文》 2001年第5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戏剧美学 诗性 余上沅 东西 探寻 夏衍 尴尬 戏剧家 西方戏剧 空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上沅的戏剧观初探
16
作者 王泽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5-223,共9页
余上沅是在二十年代前期中国现代戏剧举步维艰时,开始现代戏剧探索的。他在剧界的正式出台,开启了戏剧理论探索与艺术实践的一条新的思路。首先,他以一种开阔的视野,提出要在中西方艺术的对流与勾通中创造中国现代戏剧。他说:“近代的艺... 余上沅是在二十年代前期中国现代戏剧举步维艰时,开始现代戏剧探索的。他在剧界的正式出台,开启了戏剧理论探索与艺术实践的一条新的思路。首先,他以一种开阔的视野,提出要在中西方艺术的对流与勾通中创造中国现代戏剧。他说:“近代的艺术,无论是在西洋或是在东方,内部已经渐渐破裂,两派互相冲突。就西洋和东方全体而论,又仿佛一个是重写实,一个重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 中国现代戏剧 余上沅 中国传统戏剧 戏剧文学 人生理想 中国戏剧运动 戏剧研究 社会问题剧 戏剧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上沅与国剧运动
17
作者 马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3-127,共5页
从中国现代话剧史研究的角度回顾,在余上沅提倡国剧运动——写意话剧三十七年之后,绝大多数话剧同行才从黄佐临的大声疾呼,第一次知道“写意戏剧观”这个“辞典中没有,外文戏剧学中也找不到”的新名词,并且又经过了长达二十五年的风雨... 从中国现代话剧史研究的角度回顾,在余上沅提倡国剧运动——写意话剧三十七年之后,绝大多数话剧同行才从黄佐临的大声疾呼,第一次知道“写意戏剧观”这个“辞典中没有,外文戏剧学中也找不到”的新名词,并且又经过了长达二十五年的风雨当代中国杰出的前辈导演艺术家黄佐临,在垂暮之年才有机会导演了符合“写意戏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戏剧观 余上沅 国剧 黄佐临 中国现代话剧 戏剧学 艺术家 导演 当代中国 布莱希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生意”的破产——档案视野下余上沅《戏剧教育》出版史实考论
18
作者 李晓晓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68-83,共16页
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的《戏剧教育》一书手稿,是国民政府1940年推出的社会教育辅导丛书一种,由余上沅负责编写,服务于抗战救国。它由写作至出版的过程,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突破私人写作的范式,具有公共事件的意味。在这一出版过程... 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的《戏剧教育》一书手稿,是国民政府1940年推出的社会教育辅导丛书一种,由余上沅负责编写,服务于抗战救国。它由写作至出版的过程,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突破私人写作的范式,具有公共事件的意味。在这一出版过程中,政党、书局机构以及学院三种力量作用于一身,共同影响其命运走向,折射出战时文学维持自身独立的艰难境况与文化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戏剧教育》 余上沅 出版史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遍处屐痕尽沧桑——余上沅及其戏剧活动纵览
19
作者 徐明松 张泽纲 《上海戏剧》 1987年第4期17-20,共4页
回溯中国现代戏剧进程的历史轨迹,一代艺术家欧阳予倩、熊佛西、田汉等等先行者留下了他们开拓道路的足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位不应忘却的戏剧家却被历史的阴影遮掩了几十年,他,就是余上沅先生。“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戏剧教... 回溯中国现代戏剧进程的历史轨迹,一代艺术家欧阳予倩、熊佛西、田汉等等先行者留下了他们开拓道路的足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位不应忘却的戏剧家却被历史的阴影遮掩了几十年,他,就是余上沅先生。“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剧作家、翻译家、导演余上沅教授……”这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为已经出版的《余上沅戏剧论文集》所作序中的开场白,也是三十多年来终于作出的对余上沅的公正、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熊佛西 欧阳予倩 田汉 中国现代话剧 吴祖光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曲 一只马蜂 丁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上沅——新月下的戏剧理论探索者
20
作者 邓青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月派湖北作家余上沅运用西方戏剧理论对中国戏剧改革进行的探索和贡献。
关键词 余上沅——新月派 西方戏剧理论 中国戏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