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控制初产妇体重及妊娠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永莉 刘慧颖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6期89-89,92,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控制初产妇体重及妊娠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奇偶数法随机分组,研究组68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在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控制初产妇体重及妊娠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奇偶数法随机分组,研究组68例、对照组69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在前者的基础上实施孕期体重管理模式。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初产妇体重达标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初产妇体重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在常规妊娠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妇体重,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体重管理模式 初产妇 妊娠并发症 体重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群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高龄初产妇管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燕 楚莹 张莉莉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1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群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高龄初产妇管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128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 目的探究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群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高龄初产妇管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128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给予传统的孕期保健管理模式,观察组64例给予基于ITHBC理论的群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初产妇自我管理能力,体重控制效果、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初产妇干预后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行为、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初产妇分娩前体重、BMI、体重增加率及BMI增加率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产率(90.63%)高于对照组(64.06%),胎吸助产率6.25%低于对照组(20.31%),剖宫产率3.13%低于对照组(15.63%),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1.56%低于对照组(7.81%),正常体质量儿率93.75%高于对照组(8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ITHBC理论的群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于高龄初产妇利用及时督促反馈机制调控体重控制效果,调节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 高龄初产妇 自我管理能力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体重管理模式对肥胖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张学月 杨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35-3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体重管理模式对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1月开始,2023年4月结束,随机选取86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治疗,而治疗组则添加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体重管理模式管理...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体重管理模式对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1月开始,2023年4月结束,随机选取86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范治疗,而治疗组则添加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体重管理模式管理。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在应用精准化体重管理模式后体重指数以及腰臀比均优越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上述数据指标均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体重管理模式对肥胖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控制患者的体重数据,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促进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精准体重管理模式 互联网模式 体重指数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管理对初产妇孕期体重控制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蒋凤芳 周小英 +1 位作者 赵赛婉 舒龙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孕期控制体重的效果,并评价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缙云县妇幼保健院参加孕期管理的单胎初产妇2 7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从怀孕早期即运用体重管理模式对所有孕妇进行... 目的探讨体重管理模式对初产妇孕期控制体重的效果,并评价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缙云县妇幼保健院参加孕期管理的单胎初产妇2 7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从怀孕早期即运用体重管理模式对所有孕妇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调节、体重控制;并选择同期未接受体重管理的孕产妇1 200例作为对照组。最终根据孕期体重增加数将观察组又分为:A组(体重增加12.5~15.0kg)2 103例,B组(体重增加15.1~17.5kg)581例,C组(体重增加17.6~21.0kg)38例以及D组(体重增加大于21.0kg)8例。追踪监测各组孕妇的孕前、孕后BMI值、BMI值增加数、妊娠周数、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体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增加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94、8.912,均P<0.05)。观察组A组、B组、C组、D组中,初产妇孕期BMI值增加数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56、4.285、3.127,均P<0.05),且剖宫产率依次显著增加(x^2值分别为5.273、4.126、3.264,均P<0.05),各组新生儿体重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x^2=88.550,P<0.05)。结论初产妇孕期体重的增长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会致使剖宫产率以及巨大儿的分娩率增加,从而增加分娩风险,故初产妇需要进行体重管理模式指导,控制其体重增长在适宜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管理模式 分娩方式 剖宫产率 新生儿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