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蓄水坑灌体系温度对土壤氮素运移转化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晓凯 马娟娟 +2 位作者 冯晓波 郑利剑 孙西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3,57,共7页
通过研究体系温度对蓄水坑灌施条件下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明确蓄水坑灌土壤水氮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土壤水氮运移迁移转化机理,以期为水肥合理灌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模拟构建蓄水坑灌模型,以大型控温箱精确控制土壤温度,采用... 通过研究体系温度对蓄水坑灌施条件下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明确蓄水坑灌土壤水氮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土壤水氮运移迁移转化机理,以期为水肥合理灌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模拟构建蓄水坑灌模型,以大型控温箱精确控制土壤温度,采用克里克空间插值法分析了蓄水坑灌条件不同体系温度下的水分、硝态氮、铵态氮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7 h左右土壤水分、养分完成入渗进入再分布阶段,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垂向和径向迁移距离均逐渐增大,同一时刻,温度越高其横向与径向迁移距离越大,且靠近蓄水坑壁区域的土壤含水率相对越低;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推移均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低温下第15 d时土壤养分再分布核心区出现下降趋势,中、高温第10 d时已出现下降趋势,且其迁移距离远低于水分、硝态氮的迁移距离;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10℃下第10 d时出现增高现象,而20、25、35℃下第5 d时已出现增高现象,由蓄水坑周边至湿润体边缘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态势。表明再分布阶段温度升高能提高水分的再分布速率,提高脲酶活性加快尿素水解转化为铵态氮,同时促进硝化反应进程抑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会抑制土壤中氮素的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体系温度 氮素运移转化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丝体系温度对PVA/PEDOT∶PSS共混纤维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新月 葛明桥 冯古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与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根阴离子(PEDOT∶PSS)水分散液共混,在不同的纺丝体系温度下,通过湿法纺丝方法制备出PVA/PEDOT∶PSS共混纤维。在制备出PVA/PEDOT∶PSS共混纤维的基础上,探究了纺丝体系温度... 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与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根阴离子(PEDOT∶PSS)水分散液共混,在不同的纺丝体系温度下,通过湿法纺丝方法制备出PVA/PEDOT∶PSS共混纤维。在制备出PVA/PEDOT∶PSS共混纤维的基础上,探究了纺丝体系温度对共混纤维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导电性能及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仪、高阻计和电子单纤维强力仪对共混纤维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纺丝体系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PVA/PEDOT∶PSS共混纤维的导电性能逐渐升高,电导率由1.55S/cm增加到2.39S/cm;制备出的PVA/PEDOT∶PSS共混纤维表面形貌有一定程度改善,纤维表面沟槽数量减少;制备出的PVA/PEDOT∶PSS共混纤维的拉伸强度逐渐升高,断裂伸长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PEDOT∶PSS 纺丝体系温度 共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浆晶出锆石U-Pb体系的封闭温度≥850℃”质疑--基于元素扩散理论、锆石U-Pb年龄与全岩Rb-Sr年龄对比的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章邦桐 凌洪飞 +1 位作者 吴俊奇 陈培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0,共8页
根据实验条件及元素扩散作用理论分析,本文认为Lee等(1997)和Cherniak等(2000)进行花岗岩锆石中U和Pb扩散系数实验得出的"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900℃"结论只适用于解释源区岩石升温产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浆过程中... 根据实验条件及元素扩散作用理论分析,本文认为Lee等(1997)和Cherniak等(2000)进行花岗岩锆石中U和Pb扩散系数实验得出的"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900℃"结论只适用于解释源区岩石升温产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浆过程中存在残留锆石的情况,而不表明从花岗岩浆晶出锆石的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850℃。对花岗岩体的523对锆石U-Pb年龄(tZr)与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tRb)差值Δt(Δt=tZr-tRb)进行的频数统计分析表明:①Δt既有正值又有负值,Δt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205;峰度系数CKU=5.093);②花岗岩体Δt值的分布不存在系统正(或负)偏差,而受偶然因素(实验误差)支配。这些锆石U-Pb年龄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进行的相关分析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0.997),回归系数接近l的线性方程(tZr=0.999775×tRb+0.06898Ma)。这表明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与全岩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不存在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大于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锆石U-Pb体系封闭温度 元素扩散理论 锆石U-PB年龄 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型温度时间指示体系测定羊肉鲜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田盼 卢士玲 郭素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8-151,158,共5页
对羊肉在冷链储运过程中的生化、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进行测量,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剪切力(WBSF)、微生物总数、pH值、红度(a*)、感官评定肌肉的色泽、气味、弹性、组织形态等,将脂肪酶型温度时间指... 对羊肉在冷链储运过程中的生化、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进行测量,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剪切力(WBSF)、微生物总数、pH值、红度(a*)、感官评定肌肉的色泽、气味、弹性、组织形态等,将脂肪酶型温度时间指示卡与羊肉一同置于冷链中,旨在确定该指示卡能否准确对羊肉的新鲜程度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从指示卡的颜色可以判定羊肉的新鲜程度,羊肉为一级鲜肉时,混合指示剂的pH大于7.50,颜色为紫色、蓝色、青绿色;羊肉为二级鲜肉时,混合指示剂介于7.50-6.80,颜色为淡绿色、黄绿色;羊肉为腐败肉时,混合指示剂的pH小于6.80,颜色为黄色、浅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时间指示体系 羊肉 理化指标 新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除硝冷冻系统温度平衡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杨堃 《氯碱工业》 CAS 2018年第3期3-5,共3页
介绍了新疆中泰化学(集团)阜康能源有限公司膜法除硝技术改造情况及改造后冷冻系统的运行情况,总结了在冷冻系统建立温度体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盐水精制 膜法除硝 冷冻系统 温度平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纵向风荷载组合作用下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6
作者 邓鹏 梅大鹏 +1 位作者 许磊平 苑仁安 《四川建筑》 2020年第5期195-197,203,共4页
超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响应对体系升/降温作用和纵向风荷载作用是十分敏感的,对不同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是必要的。文章以某主跨1176 m的超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先后分析和考察了半漂浮体系、纵向固定体系、纵向弹性... 超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响应对体系升/降温作用和纵向风荷载作用是十分敏感的,对不同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是必要的。文章以某主跨1176 m的超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先后分析和考察了半漂浮体系、纵向固定体系、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和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等结构体系的结构力学响应及其结构性能规律。研究结构表明:温度和纵向风荷载组合作用下,塔梁纵向约束方案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性能优化具有关键性作用;传统的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不能使得斜拉桥结构纵向抗风性能优化和温度次内力控制同时分别达到最优状态;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可以实现纵向抗风性能优化和温度次内力控制同时分别达到最优状态。研究内容和结论可以为超大跨度斜拉桥工程设计的结构体系优化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温度作用 纵向风作用 结构体系优化 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63
7
作者 秦顺全 苑仁安 +3 位作者 郑清刚 傅战工 马润平 许磊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寻求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受力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常泰长江大桥主跨1176 m公铁两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设计中研究了常用结构体系在纵向风荷载、温度荷载、活载、制动力及地震等作用下的结构力学行为。针对超大跨度斜拉桥梁端... 为了寻求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受力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常泰长江大桥主跨1176 m公铁两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设计中研究了常用结构体系在纵向风荷载、温度荷载、活载、制动力及地震等作用下的结构力学行为。针对超大跨度斜拉桥梁端位移大、桥塔弯矩大等主要问题,基于结构温度变形特征优化纵向荷载传力途径,提出了“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TARS)”。该体系采用CFRP水平索连接桥塔和主梁上的温度不动点,主梁受到纵向约束的同时不会因温度变化产生较大的结构内力,可大幅降低梁端位移和塔底弯矩。与常用结构体系对比,TARS结构静、动力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斜拉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结构体系 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 CFRP水平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材料温度应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炜光 申爱琴 张玉斌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0-34,共5页
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缺乏对因外界温度变化所产生应力问题的研究,采用了国内4个典型省份的夏季及冬季极限温度,计算了在不同典型结构及不同地区条件下,半刚性材料受温度影响产生的温度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面层结构,受外界温度影响... 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缺乏对因外界温度变化所产生应力问题的研究,采用了国内4个典型省份的夏季及冬季极限温度,计算了在不同典型结构及不同地区条件下,半刚性材料受温度影响产生的温度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面层结构,受外界温度影响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值相差很大,对在高速公路以及一级公路中使用的半刚性材料,完全可减少对温度性能的要求.该研究成果将室内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加以联系,对完善半刚性材料温度开裂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半刚性材料 极限温度 温度应力值 温度开裂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结构体系及钢梁设计 被引量:32
9
作者 徐伟 苑仁安 +2 位作者 王强 郑清刚 傅战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与普通公路(采用非对称布置)。该桥首次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该体系采用塔梁分离、塔墩固结形式,塔梁之间设置支座和纵向阻尼器,有利于降...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与普通公路(采用非对称布置)。该桥首次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该体系采用塔梁分离、塔墩固结形式,塔梁之间设置支座和纵向阻尼器,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辅助墩采用压重+锚索方案,以消除活载负反力。主梁采用N形桁式两主桁钢桁梁结构,桁宽35 m,有利于控制偏载对结构线形的影响,主桁及桥面系构件采用Q500qE、Q420qE、Q370qE钢;主桁上、下弦杆件采用箱形截面,腹杆采用箱形、H形或王字形截面;主桁节点处设置组合式横梁;上层桥面采用纵横梁体系正交异性桥面板,与主桁形成板桁组合结构;下层桥面采用整体钢箱桥面,与主桁形成箱桁组合结构;索梁锚固采用双腹拉板式钢锚箱结构。整体结构及桥面系局部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斜拉桥 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 钢桁梁 组合式横梁 钢锚箱 结构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纵向约束索CFRP筋材及成品索试制试验研究
10
作者 夏鹏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实现对温度的完全自适应,该体系采用CFRP索作为纵向约束索。CFRP索采用127-∅7 mm扭绞型热挤聚乙烯平行CFRP筋材成品索。为保证CFRP索的质量,首...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采用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实现对温度的完全自适应,该体系采用CFRP索作为纵向约束索。CFRP索采用127-∅7 mm扭绞型热挤聚乙烯平行CFRP筋材成品索。为保证CFRP索的质量,首先在工业化生产线上进行CFRP筋材试制及静载拉伸试验,然后在CFRP筋材试制基础上,进行CFRP成品索的试制及静载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FRP筋材试拉伸的强度为3099~3886 MPa,拉伸弹性模量为181~201 GPa;CFRP成品索加载至大于100%公称破断索力时,索体内的CFRP筋材未出现开裂、损伤、断丝等现象,锚固体(锚具及铸体)未见异常,拉伸弹性模量大于160 GPa,试验结果均满足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 纵向约束索 CFRP筋材 CFRP成品索 试制 静载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重金属铊的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杨春霞 陈永亨 +3 位作者 彭平安 李超 常向阳 谢长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以自然高铊污染土壤为样品, 对BCR标准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法中争议较大的HAc和NH2OH·HCl提取剂pH、提取剂浓度和提取体系温度对土壤中相应形态Tl提取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标准条件的HAc提取体系可有效提取土壤中可交换态的T... 以自然高铊污染土壤为样品, 对BCR标准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法中争议较大的HAc和NH2OH·HCl提取剂pH、提取剂浓度和提取体系温度对土壤中相应形态Tl提取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标准条件的HAc提取体系可有效提取土壤中可交换态的Tl, 而标准的NH2OH·HCl提取体系不能有效提取土壤中易还原态的Tl。根据实验结果, 对标准BCR法进行如下改进: NH2OH·HCl提取剂pH由2.0酸化至1.5, 提取剂浓度由0.1mol/L增至0.5 mol/L, 提取体系温度由室温(28℃)增至60℃; 其他提取条件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法 提取剂pH 提取剂浓度 提取体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陶瓷模具石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敏 彭家惠 +1 位作者 魏桂芳 朱登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6-180,共5页
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陶瓷模具石膏主要成型工艺即体系温度、搅拌时间、浆体流态、搅拌速度四个因素对其抗折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时间是影响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浆体流态、体系温度次之,搅拌速度影响最小,且前三者为显著影响... 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陶瓷模具石膏主要成型工艺即体系温度、搅拌时间、浆体流态、搅拌速度四个因素对其抗折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时间是影响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浆体流态、体系温度次之,搅拌速度影响最小,且前三者为显著影响因素;影响吸水率的主要及显著因素为浆体流态,其次依次为体系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确定了模具石膏最佳成型工艺条件范围为标准稠度需水量、体系温度(14±2)℃、搅拌时间2~3 min、搅拌速度(300±10)r/min,此时石膏绝干抗折强度高达6.98 MPa、吸水率约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石膏 浆体流态 体系温度 抗折强度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Gd2Zr2O7纳米粒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权 马伟民 +3 位作者 马雷 张倩 赵翔 陈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7,83,共7页
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制备了Gd2Zr2O7纳米粒子,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煅烧温度和时间、体系温度、pH值、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含量(SDBS)对前驱体的物相、形貌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因素分别对Gd2Zr2O7相... 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制备了Gd2Zr2O7纳米粒子,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煅烧温度和时间、体系温度、pH值、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含量(SDBS)对前驱体的物相、形貌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因素分别对Gd2Zr2O7相变化无影响,以氨水做沉淀剂经反向滴定,当体系温度为0℃、母盐溶液初始浓度为0.01mol/L、pH值为11、SDBS含量2wt%时,在1100℃煅烧3 h制备出近球形的Gd2Zr2O7纳米粒子,粒径约4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Gd2Zr2O7 粉体 体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能压裂液室内实验与浓度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建方 陆红军 +3 位作者 李建山 顾燕凌 赵传峰 曹润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7,共4页
为了克服常规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在低温、低压、低渗油气藏的破胶、快速返排、减小伤害等方面的不足,对自生能压裂液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了该压裂液中生热剂用量和催化剂含量对反应速率、生热峰值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低温地层压裂的最佳... 为了克服常规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在低温、低压、低渗油气藏的破胶、快速返排、减小伤害等方面的不足,对自生能压裂液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了该压裂液中生热剂用量和催化剂含量对反应速率、生热峰值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低温地层压裂的最佳生热剂用量2.0 mol/L和催化剂百分含量0.4%;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热峰值及达到峰值的时间,完成了该压裂液破胶后的黏度测定(低于5 mPa.s);同时分析了反应产生的氮气量及其对破胶液密度与助排效果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自生能压裂液在低温低压地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自生能 生热峰值 体系温度 破胶黏度 泡沫助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稠油原油污水高效破乳剂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贵忠 谭惠民 +3 位作者 罗运军 张大伦 韩信 宋迎来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49,共1页
对于乳化原油,在所有的处理过程中,都要经过破乳这一阶段.原油破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化学破乳,电磁场法破乳,微波辐射破乳,膜法破乳,活性污泥(微生物)破乳等.化学破乳法是指使用化学破乳剂或调节乳液的p H值使乳液破乳的方法.破乳剂分... 对于乳化原油,在所有的处理过程中,都要经过破乳这一阶段.原油破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化学破乳,电磁场法破乳,微波辐射破乳,膜法破乳,活性污泥(微生物)破乳等.化学破乳法是指使用化学破乳剂或调节乳液的p H值使乳液破乳的方法.破乳剂分子渗入并粘附在乳化液滴的界面上,置换出乳化剂并破坏表面膜,使分散相释放出来并聚结、分相,达到破乳的目的.针对辽河油田稠油原油污水,开发了一种新型高分子水处理剂-PAMAM树形分子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原油污水 PAMAM树形分子 破乳剂 体系温度 溶液PH值 油分测定 无机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环境因子对重金属吸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南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6年第1期15-24,共10页
前言在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会受到一系列环境因子如温度、离子强度、排放浓度、pH等的制约和控制,因此在研究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时,应充分重视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重金属污染物 吸附速率 排放浓度 离子强度 吸附影响 主要环境因子 悬浮物含量 体系温度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左兴 蒋永祥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5,共5页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受地区及路面结构类型的限制。采用理论分析法,从热力学传热过程原理出发,考虑大气能量传递的导热、对流换热、辐射传热的方式,建立周期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用于路面的温度...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受地区及路面结构类型的限制。采用理论分析法,从热力学传热过程原理出发,考虑大气能量传递的导热、对流换热、辐射传热的方式,建立周期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用于路面的温度场分析。在研究了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公式。同时建立了有限元温度场模型,与层状体系温度场模型及Superpave温度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状体系温度场分析结果与Superpave温度场模型、有限元温度场模型的偏差较小,且数值往往介于Superpave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弹性层状体系温度 非齐次边界条件微分方程 傅立叶级数
原文传递
商品化醋酸纤维素膜与聚酰胺复合膜的正渗透性能对比研究
18
作者 王树杰 王友东 +1 位作者 袁鹏 高学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38,共5页
针对目前已实现商品化的2类正渗透膜,醋酸纤维素膜(CTA)和聚酰胺复合膜(PA-TFC)在结构、性能以及适用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渗透压差、体系温度、料液与驱动液流量以及跨膜压差等4个方面比较2种商品膜的正渗透性能。结果表明,以上... 针对目前已实现商品化的2类正渗透膜,醋酸纤维素膜(CTA)和聚酰胺复合膜(PA-TFC)在结构、性能以及适用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渗透压差、体系温度、料液与驱动液流量以及跨膜压差等4个方面比较2种商品膜的正渗透性能。结果表明,以上4个因素对膜性能均有影响,相同操作条件下PA-TFC的水通量及能量密度均高于CTA,故PA-TFC更适用于基于正渗透的脱盐及盐差能发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膜 渗透压差 体系温度 跨膜压差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和三甲基吡啶铈(Ⅳ)氯化物的研究
19
作者 陈伯涛 金林培 +2 位作者 朱文祥 陆宁宁 李森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3年第2期67-72,共6页
继皮考啉铈(Ⅳ)氯化物的合成和研究以后,我们又合成了2、4-二甲基吡啶铈(Ⅳ)氯化物、3、5-二甲基吡啶铈(Ⅳ)氯化物和2、4、6-三甲基吡啶铈(Ⅳ)氯化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导测定以及热稳定性的测定。
关键词 二甲基吡啶 三甲基吡啶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盐酸盐 紫外光谱 体系温度 红外分光光度计 八面体 氯化氢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极恒温控制电路原理
20
作者 范少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文对电子管恒温控制电路进行系统分析,较详细地阐述恒温控制原理,为物化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恒温控制 电路原理 继电器线圈 漏电阻 栅压 负半周 实验教学 体系温度 断开状态 控制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