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危重症患者在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李闪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5-008,共4页
分析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为其实施专项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抽取的75例急危重症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前者37例,行常规护理,后者38例,行专项护理干预,对两组并发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 分析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为其实施专项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抽取的75例急危重症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前者37例,行常规护理,后者38例,行专项护理干预,对两组并发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37±1.35)d、(33.66±4.31)d,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26%、100.00%,均优于参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专项护理干预对于保障急危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效果,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规范治疗流程与护理操作,促使患者病情稳定,尽快撤机,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专项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院内转运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晶 闫红 +2 位作者 张海静 林韩英 金润女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总结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例发烟罐致重度吸入性损伤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的转运的护理包括病情风险评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组建转运团队,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生命体征监护及对体外... 目的总结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例发烟罐致重度吸入性损伤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的转运的护理包括病情风险评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组建转运团队,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生命体征监护及对体外膜肺氧合管道的监测和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确保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结果2例患者转运途中均未发生紧急情况,均安全有效转运。结论做好重度吸入性肺损伤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针对不安全因素完善预见性护理,是提高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吸入性损伤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院内转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监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的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少中 刘晓真 +7 位作者 叶木奇 叶红雨 黄泳航 周广新 文鼎华 杨坤 唐渲 徐伟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8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在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二尖瓣置换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进行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1月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因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21例,年龄35~62岁,平... 目的探讨在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二尖瓣置换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进行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1月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因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21例,年龄35~62岁,平均(50±13)岁,男性6例,女性1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在4个时点(ECMO建立前、ECMO建立后即刻、ECMO流量减半时、ECMO停机后即刻)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及Tei指数,同时记录各时点的肱动脉收缩压(sBP)、肱动脉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比各参数在各时点的变化。结果于ECMO流量减半时、ECMO撤离后即刻分别与ECMO建立后即刻比较,LVEF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显示,ECMO流量减半时、ECMO撤离后即刻分别与ECMO建立前比较,sBP、dBP、SaO2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ECMO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超声心动图能对患者心脏进行有效监测,为临床判断ECMO疗效、掌握撤机时机提供重要的心脏功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二尖瓣置换 低心输出量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在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的抗凝比较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季艳梅 黄云飞 +1 位作者 陈伟 王福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在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中的抗凝作用,比较2种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0例ECMO患者,按照当时ECMO抗凝方... 目的通过研究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在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中的抗凝作用,比较2种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0例ECMO患者,按照当时ECMO抗凝方式不同分为普通肝素(Hep)组25例和阿加曲班(Arg)组20例。比较住院期间血小板(PLT)计数,血液流变学、血凝指标及并发出血疾病、穿刺部位并发症、泵管凝血程度情况和膜肺使用寿命。结果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凝指标治疗后24及48 h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g组血液流变学较Hep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Hep组(P<0.05);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出血和穿刺部位不良情况明显降低(P<0.05),膜肺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结论 Arg在重度心肺功能不全患者ECMO治疗中有良好的抗凝疗效,对血小板计数无影响,发生不良事件少,使膜肺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普通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急性心梗中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丽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167-1167,共1页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简称ECMO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一种体外循环,是属于Close System体外循环,它的血泵、人工肺、管路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液破坏小,相对于传统体外循环,ECMO可使用较长时间(平均5-8天),...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简称ECMO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一种体外循环,是属于Close System体外循环,它的血泵、人工肺、管路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液破坏小,相对于传统体外循环,ECMO可使用较长时间(平均5-8天),而传统的体外循环(CPB),仅用于在短时间内的心脏手术时代替心肺功能,属于OpenSystem体外循环.ECMO 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通过 ECMO 的有效呼吸循环支持疗法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为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急性心梗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丹 徐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5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了56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了56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普通组。给予普通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呼吸情况、肺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SaO2为(87.00±4.80)mm Hg,PEF为(4.30±1.10)cm H_(2)O,PaO_(2)/FiO_(2)为(327.00±18.00)mm Hg,各项数据均优于普通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35、11.09、11.28)。试验组患者Mrrray评分为(1.30±0.26)分,Marshll评分为(2.50±0.17)分,各项数据低于普通组(P<0.05,t=4.16、2.7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43%(27例),普通组为71.43%(20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48)。结论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并减少肾损伤和器官功能损伤风险,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针对性护理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免疫抑制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万娜 李绪言 +4 位作者 张春艳 王淑芹 孙兵 徐新 贾燕瑞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8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免疫抑制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8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6例免疫抑制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清醒体外膜肺治疗情况,重点分析其护理要点与措施。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撤除体外膜肺,安... 目的探讨应用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免疫抑制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8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6例免疫抑制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清醒体外膜肺治疗情况,重点分析其护理要点与措施。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撤除体外膜肺,安全转出ICU。结论体外膜肺管路管理及机械并发症预防是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安全保障,自主呼吸强度监测、预防气压伤,加强气道分泌物引流是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下免疫抑制患者管理的重点,早期康复实施、院感预防及人文心理关怀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清醒 免疫抑制 重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高美萍 王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2698-2700,共3页
重症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1]。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但是治疗期间极易出现栓塞、感染、出血等风险事件,... 重症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1]。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但是治疗期间极易出现栓塞、感染、出血等风险事件,影响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效果。但ECMO具有是一种费用昂贵、管理繁琐、操作复杂等特点,部分患者不易接受,且ECMO治疗必须确保患者无凝血功能紊乱、严重出血性疾病,建议临床在开展ECMO治疗之前,全面、详细评估患者病情以及身体状况。由此可知重症肺炎患者ECMO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质量对于降低ECMO治疗风险性意义重大[2]。风险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预见性,对其在重症肺炎ECMO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对上述病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炎患者 风险护理 呼吸动力学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凝血功能紊乱 出血性疾病 ECMO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对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悦 周敦荣 +1 位作者 黄樱菲 黄道永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65-167,共3页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GS)主要是指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所需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引起的血压降低、组织低灌注情况,这种情况可使机体出现微循环障碍[1]。CGS患者易继发心肌炎、心肌病及恶性心律失常等,这使得疾病的...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GS)主要是指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所需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引起的血压降低、组织低灌注情况,这种情况可使机体出现微循环障碍[1]。CGS患者易继发心肌炎、心肌病及恶性心律失常等,这使得疾病的病死率也非常高,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在对CGS的治疗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以体外循环系统为基础,借此实施生命支持的重要辅助方法,其作用主要在于将血液泵入至体外膜肺状态,通过给予足够的血液氧合及促进二氧化碳排除,使得机体血供正常[2]。本次研究探讨借助ECMO治疗CGS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心源性休克 早期乳酸清除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对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刘璐 马晶 宋云林 《河北医药》 2025年第3期456-458,462,共4页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对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遵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常规式护...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对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遵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常规式护理施护,试验组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引入集束化干预机制,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生理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引入集束化干预机制,利于其生理指标与病情严重度的改善、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新进展
11
作者 袁雪燕 刘玲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4年第11期12-12,共1页
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内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LS)在常规生命支持技术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衰竭和(或)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救治重症患者的利器。近年来,针对ECMO应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层出不穷,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内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LS)在常规生命支持技术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衰竭和(或)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救治重症患者的利器。近年来,针对ECMO应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层出不穷,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对近年来ECMO领域的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ECMO未来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O 呼吸衰竭 外生命支持 临床实践 急性循环衰竭 重症患者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临床和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12
作者 董小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91-0094,共4页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我院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54位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未采取体外膜肺氧合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与实验组(采取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我院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54位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未采取体外膜肺氧合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与实验组(采取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7天后心功能及血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7天后心肌酶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7.4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采取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较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可有效促进心功能及血压、心肌酶指标恢复正常,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生活质量与经济成本的考量
13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2-502,共1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指在心肺衰竭期间为患者心肺功能提供的机械支持。当常规的治疗手段无效时可考虑使用ECMO。根据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的国际指南,当患者的死亡风险达到50%时,应考虑ECMO,尤其是当死亡风险接近80%时,更是ECMO支持...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指在心肺衰竭期间为患者心肺功能提供的机械支持。当常规的治疗手段无效时可考虑使用ECMO。根据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的国际指南,当患者的死亡风险达到50%时,应考虑ECMO,尤其是当死亡风险接近80%时,更是ECMO支持治疗的指征。近年来,ECMO的使用呈指数级增长,且ECMO治疗患者的住院生存率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风险 国际指南 衰竭 患者心功能 ECMO 外生命支持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整体式护理干预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肺炎中应用效果探讨
14
作者 张珍 李红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86-89,共4页
观察整体式护理干预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肺炎中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肺炎患者双色球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整体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 观察整体式护理干预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肺炎中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肺炎患者双色球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整体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SCL-90量表(1.43±0.11)分]、全身氧代谢指标[Pa02(14.12±0.23)kPa、PaC02(5.36±0.21)kPa、SVO2(62.24±3.31)%]、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6.32±0.12)mg/L、降钙素原(0.41±0.05)ug/L、白介素-6(76.21±4.42)pg/mL]、并发症发生率(6.45%)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毒性肺炎中整体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护理干预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溺水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爱玲 刘艳妍 +1 位作者 马平 宋华 《护理学报》 2014年第20期52-53,共2页
报道1例因溺水心跳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治疗护理专业性强,且该患者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加大了护理难度。针对本例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包括... 报道1例因溺水心跳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治疗护理专业性强,且该患者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加大了护理难度。针对本例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初始阶段的护理,氧合器管路的管理;团队协作保证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注重治疗期间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凝血与出血的监测。经上述干预本例患者治疗40 d后病情稳定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俯卧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控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芝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9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下肢缺血性损伤将其分为损伤组及未...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9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下肢缺血性损伤将其分为损伤组及未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放置旁路、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前心脏骤停情况、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血乳酸水平、体外膜肺氧合插管时间、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时间及体外膜肺氧合插管深度等,并对存在差异的项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究其危险因素,再提出相应防控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出现下肢缺血性损伤者14例,发生率1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生心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插管时间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时间对治疗后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P<0.05),放置旁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治疗后下肢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发生下肢缺血性损伤概率较高,年龄、发生心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插管时间、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时间、放置旁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为该症状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辅助治疗期间实施镇静、控制流量、开展抗凝干预、实施远端插管、加强对患者下肢体温及肤色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下肢缺血性损伤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下肢缺血性损伤 危险因素调查 防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肺高压患儿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监护效果研究
17
作者 李伟伟 赵宝丽 +1 位作者 孟令盼 张安然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肺高压患儿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监护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重度肺高压患儿10例,加强ECMO系统监护、循环功能监测、呼吸功能、营养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治疗前后BNP、cTnI、CKMB、乳酸、MAP、HR指标发生了较为显著... 目的:探讨重度肺高压患儿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监护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重度肺高压患儿10例,加强ECMO系统监护、循环功能监测、呼吸功能、营养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治疗前后BNP、cTnI、CKMB、乳酸、MAP、HR指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加强ECMO系统监护、循环功能监测、呼吸功能、营养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高压 外膜支持治疗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重度ARDS患者的护理
18
作者 毕岑 尤纯纯 +2 位作者 曹丽君 周丽霞 练志梅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总结1例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呼吸道护理、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 总结1例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呼吸道护理、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经过专业、标准化及精细化的治疗与护理后,患者转入康复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后续随访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重度ARDS 外膜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干预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ECMO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19
作者 高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探讨了风险干预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研究界定在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的研究对,均是本院ICU重症肺炎患者。在这一时间区间内纳入20例患者,改组被命名为对照组,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行常... 探讨了风险干预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研究界定在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的研究对,均是本院ICU重症肺炎患者。在这一时间区间内纳入20例患者,改组被命名为对照组,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另选择20名重症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时间区间;2020年7月~2021年7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行风险干预护理。组间比照指标包括:血气指标、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意外下机率。结果 血气指标作对比,护理后CI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PaO2更高于,PaCO2更低(P<0.05);观察组预后指标的各项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外下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更低(P<0.05)。结论 在 ECMO支持下,风险干预护理在重度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经过对病人进行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气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在缩短患者各项预后指标时间方面,该护理模式的表现也较为突出,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恢复效果。经风险干预护理方案应用后,患者意外下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干预护理 重症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血气分析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茵 李树炎 +3 位作者 熊敏君 吴露茜 刘美琼 郑伟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1-233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CMO治疗的100例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均于ECMO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ECMO治疗预后情况。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查阅并记录患者入院时... 目的探讨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CMO治疗的100例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均于ECMO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ECMO治疗预后情况。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查阅并记录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ECMO治疗后6个月,100例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14例(14.00%);病死组年龄、治疗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血乳酸(Lac)水平均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治疗前APACHEⅡ评分高、Lac水平高及淋巴细胞计数低均可能为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治疗后具有一定的病死风险,且年龄大、治疗前APACHEⅡ评分高、Lac水平高及淋巴细胞计数低均可能为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乳酸 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