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制区隔、职业流动与工作满意度——兼论新社会阶层跨体制流动的特点
被引量:
15
1
作者
张海东
杨城晨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101,共11页
体制区隔和职业流动是新时期以来影响我国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个人的家庭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等相关条件一定后,体制内就业者的工作满意度高于体制外就业者,"中产阶层"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中产阶层&qu...
体制区隔和职业流动是新时期以来影响我国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个人的家庭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等相关条件一定后,体制内就业者的工作满意度高于体制外就业者,"中产阶层"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中产阶层",向体制内流动的就业者会提升其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而在跨体制职业流动方面,呈现出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职业流动数量要远高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流动数量的单向特征。因此,有关方面应当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继续扩展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出的渠道,开拓、支持与鼓励体制外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到体制内行业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体制外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展体制外人才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上的局限,增加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人才获得感,从而释放社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体制区隔
职业流动
新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制区隔背景下底层青年社会流动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
2
2
作者
顾辉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5,共8页
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遵循着两条路径:体制外的市场机制以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为原则,是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体制内的政策庇护机制以政治绩效为原则、政策排斥为手段,通过隐性的文凭主义将绝大多数底层青年排斥在体制之外。体制外...
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遵循着两条路径:体制外的市场机制以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为原则,是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体制内的政策庇护机制以政治绩效为原则、政策排斥为手段,通过隐性的文凭主义将绝大多数底层青年排斥在体制之外。体制外的社会流动活力有赖于体制内权利的让渡,体制性资源仍主导着中国的社会流动空间。体制内外机制的影响、转化和叠加限制了阶层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区隔
社会流动
底层青年
制度逻辑
原文传递
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历史溯源与展望
3
作者
范围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退役军人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基于退役军人的身份差异,我国建立的民政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共同管理体制存在“身份区隔”“多头治理”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需要,国务院组建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不断完...
退役军人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基于退役军人的身份差异,我国建立的民政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共同管理体制存在“身份区隔”“多头治理”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需要,国务院组建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法律体系、管理体制和权益保障,开创了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的新局面。但我国仍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社会保障的法理,厘清退役军人军属的权利谱系,构建政府、社会以及退役军人个人分工协助的管理服务体制,构建数字化的管理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军人事务管理
体制
共管
体制
、身份
区隔
权利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制区隔、职业流动与工作满意度——兼论新社会阶层跨体制流动的特点
被引量:
15
1
作者
张海东
杨城晨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10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11)
文摘
体制区隔和职业流动是新时期以来影响我国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个人的家庭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等相关条件一定后,体制内就业者的工作满意度高于体制外就业者,"中产阶层"的工作满意度高于"非中产阶层",向体制内流动的就业者会提升其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而在跨体制职业流动方面,呈现出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职业流动数量要远高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流动数量的单向特征。因此,有关方面应当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继续扩展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出的渠道,开拓、支持与鼓励体制外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到体制内行业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体制外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展体制外人才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上的局限,增加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人才获得感,从而释放社会活力。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体制区隔
职业流动
新社会阶层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制区隔背景下底层青年社会流动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
2
2
作者
顾辉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社会机制研究”(16BSH009)。
文摘
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遵循着两条路径:体制外的市场机制以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为原则,是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体制内的政策庇护机制以政治绩效为原则、政策排斥为手段,通过隐性的文凭主义将绝大多数底层青年排斥在体制之外。体制外的社会流动活力有赖于体制内权利的让渡,体制性资源仍主导着中国的社会流动空间。体制内外机制的影响、转化和叠加限制了阶层的流动。
关键词
体制区隔
社会流动
底层青年
制度逻辑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历史溯源与展望
3
作者
范围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出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研究”(20AZD077)。
文摘
退役军人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基于退役军人的身份差异,我国建立的民政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共同管理体制存在“身份区隔”“多头治理”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需要,国务院组建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法律体系、管理体制和权益保障,开创了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的新局面。但我国仍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社会保障的法理,厘清退役军人军属的权利谱系,构建政府、社会以及退役军人个人分工协助的管理服务体制,构建数字化的管理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
关键词
退役军人事务管理
体制
共管
体制
、身份
区隔
权利导向
Keywords
The Veterans’Affairs Administration System
Joi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Identity Separation
Rights⁃Oriented
分类号
E263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制区隔、职业流动与工作满意度——兼论新社会阶层跨体制流动的特点
张海东
杨城晨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制区隔背景下底层青年社会流动的制度逻辑
顾辉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3
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历史溯源与展望
范围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