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海红 何燕玲 +3 位作者 陈文 左赛 王勇 周哲颖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特点,测算其经济负担情况,为促进精神卫生资源的合理运用和优先投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对上海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心境障碍患者及其主要... 目的:了解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特点,测算其经济负担情况,为促进精神卫生资源的合理运用和优先投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对上海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心境障碍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进行问卷调查,征得知情同意原则,共收集了226例患者和197例主要照料者的相关资料;采用EpiData 3.1和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年人均总费用为70 387.4元,其中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分别占64.0%、30.0%、6.0%。结论:心境障碍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是巨大的,其中间接费用导致其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心境障碍 经济负担 直接医疗费用 直接非医疗费用 间接费用
原文传递
心境障碍住院患者经济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海红 陈文 何燕玲 《中国卫生资源》 2011年第3期165-168,195,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特征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差异情况及研究分析影响其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费用增长、制定减轻其经济负担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通过征得患者及其主要照... 目的:了解不同特征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差异情况及研究分析影响其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费用增长、制定减轻其经济负担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通过征得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的知情同意原则,对上海市某三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心境障碍患者226例及其主要照料者197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及建立数学模型对费用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职业、门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是影响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天数长的患者其住院费用、间接费用、总费用均明显高于住院天数短的患者;多次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总费用均明显高于单次住院患者;多次门诊患者的门诊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总费用均高于单次门诊的患者;在岗就业患者的直接非医疗费用、总费用均高于无业患者;来自外省市患者的直接非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本市患者;家庭收入高的患者其直接非医疗费用也明显高于收入低的患者;采用药物、心理、无抽搐电痉挛(ECT)三种联合治疗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单用药物治疗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努力降低心境障碍的复发率、减少门诊次数和住院次数、缩短住院天数等,均有利于减轻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心境障碍 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性心理表象对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区分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应梦婷 江光荣 +2 位作者 于丽霞 鲁婷 王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3-1629,共7页
目的:探索自杀性心理表象对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自杀未遂与否及自杀行为水平的区分作用。方法:选取近一年内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自知力完整且未进行电休克治疗的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143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伤害想法和行为访谈及... 目的:探索自杀性心理表象对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自杀未遂与否及自杀行为水平的区分作用。方法:选取近一年内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自知力完整且未进行电休克治疗的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143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伤害想法和行为访谈及自杀性心理表象问卷进行调查。比较自杀意念组(n=103)与自杀未遂组(n=40)在自杀性心理表象及其特征上的差异,并分析自杀性心理表象对自杀未遂与否及自杀行为水平的区分作用。结果:与自杀意念者相比,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性表象频率更高,在过去自杀行为、未来自杀过程、他人反应和其他表象内容上得分更高,其表象伴随的舒适感和麻木感更高,而痛苦感更低,在表象真实感上得分也更高。在控制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影响后,被试的自杀性表象内容越多关于过去自杀行为(OR=3.76/2.71)和未来自杀过程(OR=2.76/2.47),伴随越多的舒适感(OR=1.77/1.48)或麻木感(OR=1.84/1.41),其在过去一年内有自杀未遂/自杀行为次数增加的可能性越高。结论:在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中,对过去自杀行为和未来自杀过程的心理表象及其伴随的舒适感和麻木感,既能将自杀未遂者与自杀意念者区分开,且对不同的自杀行为水平具有区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心理表象 自杀意念者 自杀未遂者 自杀行为 心境障碍住院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