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村民住有所居——南阳市宛城区自然资源局多举措保障村民建房合理需求用地
1
作者 丁胜举 《资源导刊》 2025年第5期29-29,共1页
“过去,不清楚建房手续怎么办,现在,工作人员上门讲解政策,还帮我们现场查看土地性质,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周庄村村民张先生对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的服务连连称赞。为切实解决群众合理建房需求,近日,南阳市宛城区... “过去,不清楚建房手续怎么办,现在,工作人员上门讲解政策,还帮我们现场查看土地性质,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周庄村村民张先生对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的服务连连称赞。为切实解决群众合理建房需求,近日,南阳市宛城区自然资源局组织专班深入辖区乡(镇)开展实地踏勘和政策服务行动,主动靠前服务,精准破解群众建房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市宛城区 心里踏实 为民服务 合理需求 住有所居 自然资源 实地踏勘 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2
作者 陈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完整准确全面认识住房的多种属性,确保住房的居住功能优先,在住房相关制度政策设计中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并发挥好各自优势,努力实现住房民生与经...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完整准确全面认识住房的多种属性,确保住房的居住功能优先,在住房相关制度政策设计中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并发挥好各自优势,努力实现住房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住房民生建设取得的重要经验。当前,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不断向更为优质、形式更为多元、保障更加坚实、更高质量发展,“住”的品质持续提升,“有”的形式更加丰富,“所”的保障更为有力和多元,“居”的内涵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有所 中国式现代化 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地集中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住房 助力工薪收入群体实现住有所居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小红 《城乡建设》 2024年第6期42-43,共2页
2024年3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202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开工活动在鱼化新居保障性住房项目现场拉开序幕。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建国宣布项目开工,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建强致辞,西安市安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建华发言。
关键词 工薪收入 集团党委书记 保障 住有所居 配售 副部长 保障性房建设项目 保障性房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读《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创新发展研究-兼论公租房“南宁经验”》有感
4
作者 陈学璞 《城乡建设》 2024年第9期78-79,共2页
有房住,住好房,是千百年来芸芸众生的基本诉求和人生美梦。孔子提出“居室乃是休养之所本”,孟子提倡“居天下之广居”,唐代诗人刘禹锡作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提出“居者有其屋”的主张,1947年中国共产党将“居... 有房住,住好房,是千百年来芸芸众生的基本诉求和人生美梦。孔子提出“居室乃是休养之所本”,孟子提倡“居天下之广居”,唐代诗人刘禹锡作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提出“居者有其屋”的主张,1947年中国共产党将“居者有其屋”与“耕者有其田”一道纳入《中国土地法大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住有所居”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有其屋 公租房 耕者有其田 住有所居 《中国土地法大纲》 房制度 民国初期 租购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技执法检查纪实
5
作者 程丽 《江淮法治》 2024年第19期32-34,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由“住有所居”逐步提升至“住有宜居”,而要实现这个“宜”字,离不开良好的物业管理。为推动解决好新时期物业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由“住有所居”逐步提升至“住有宜居”,而要实现这个“宜”字,离不开良好的物业管理。为推动解决好新时期物业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8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启动《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法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业管理条例 住有所居 执法检查 高品质生活 环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记厦门市洋唐居住区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6
作者 《城乡建设》 2024年第8期70-71,共2页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对住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住有所居”“来厦安居”的目标,把高质量发展住房工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对住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住有所居”“来厦安居”的目标,把高质量发展住房工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率先在全国探索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厦门市已基本形成一整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分层次、全覆盖、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在改善民生、引才留才、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保障体系 住有所居 环境范例 福建省厦门市 促进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高质量发展 重要抓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住有所居”为目标的住房制度改革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邓宏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8,共8页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已经历了30年,大致经历了"住房商品化——住房市场化——住房分配货币化"等阶段,市场化程度较高,是所有经济领域改革较为成功的。但也存在着市场化过度、政府缺位、住宅产业政策不稳定,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已经历了30年,大致经历了"住房商品化——住房市场化——住房分配货币化"等阶段,市场化程度较高,是所有经济领域改革较为成功的。但也存在着市场化过度、政府缺位、住宅产业政策不稳定,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反思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重构住房体系,从以"居者拥有其屋"目标调整到"住有所居"的目标上来,制定中长期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和住房保障规划,政府从经济政策入手引导普通商品住房的发展,有效发挥市场在住房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同时,应强化政府在保障住房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确立以公平价值为取向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改革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积极发展住房合作社,扩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围,发展房屋租赁市场,使所有公民"住有所居"目标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改革 市场化 房保障 住有所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论我国住房保障的目标及其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思锋 郭斌 《未来与发展》 2011年第5期47-50,36,共5页
关注百姓住房困难、保障公民居住权益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民生话题,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从我国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住房保障目标,对于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住房保障目标经历了由"居者... 关注百姓住房困难、保障公民居住权益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民生话题,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从我国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住房保障目标,对于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住房保障目标经历了由"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的科学转变。"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建立包括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房等在内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更需要尽快制定住房保障立法,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公民的居住权益,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公民的住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有其屋 住有所居 房保障体系 房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住有所居——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政府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道航 张文雷 《宁夏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房消费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房价与住有所居——论住房保障目标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英 孙燕玲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6期42-45,共4页
住房保障的目标是住有所居而非稳定房价,这是保障性住房真正回归其保障功能的前提。山东省某城市住房保障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住房保障与稳定房价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因而稳定房价不能依赖住房保障,而单一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不能从根本上... 住房保障的目标是住有所居而非稳定房价,这是保障性住房真正回归其保障功能的前提。山东省某城市住房保障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住房保障与稳定房价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因而稳定房价不能依赖住房保障,而单一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定住房价。拓宽投资渠道与改善投资环境是稳定房价的重要途径,实行统一租金补贴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大幅度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保障目标 住有所居 稳定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骥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1年第2期26-30,47,共6页
住房是家庭的基本需要。住房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问题的集中体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 住房是家庭的基本需要。住房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问题的集中体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保障体系 城镇化过程 住有所居 党的十七大 “十二五” 基本需要 城市问题 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住有所居的法律保障 被引量:1
12
作者 楚道文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3X期257-259,共3页
"住有所居"是为保障住宅权利、解决住宅问题、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基本住宅需求而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住宅商品化并不排斥住宅的社会保障,单纯的市场化机制也不能完全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政府应该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 "住有所居"是为保障住宅权利、解决住宅问题、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基本住宅需求而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住宅商品化并不排斥住宅的社会保障,单纯的市场化机制也不能完全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政府应该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多层次的住宅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并应特别明晰一户一宅、平抑房价、住宅合作社、住宅用地等制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宅权 宅问题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家庭住有所居量化标准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维 庆林 +1 位作者 黄思曈 杨凌艺 《城市住宅》 2021年第4期77-80,共4页
住有所居的内涵可概括为"有房住、住好房、住得起"。"有房住"可用户均套数、人均间数等指标衡量,同时控制住房空置率。研究提出住有所居使用面积标准:针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标准为13m2/人以上;针对市县的中观标准为2... 住有所居的内涵可概括为"有房住、住好房、住得起"。"有房住"可用户均套数、人均间数等指标衡量,同时控制住房空置率。研究提出住有所居使用面积标准:针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标准为13m2/人以上;针对市县的中观标准为20~40m2/人。此标准可用来衡量市县的住房发展情况;城市群、省、自治区、国家等宏观层面可用住房面积达标家庭的比例等指标衡量。衡量"住好房"可用住房成套率、安全达标率等指标。衡量"住得起"指标需进一步完善。建议住有所居指标以城市实际人口、住房为基础评估,剔除空置住房影响。房地产税改革应以提高居住水平、降低居住负担为前提,明确房地产税的免税权益既针对自有住房,也针对租赁住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住有所居 房地产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房住不炒”到“住有所居”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洪玉 《小康》 2021年第33期46-48,共3页
住有所居很重要、很美好、万众期待,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显然可以加速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提高住有所居目标实现的质量。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 住有所居很重要、很美好、万众期待,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显然可以加速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提高住有所居目标实现的质量。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国把"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作为当前住房政策目标,主要赋予了其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人有房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房政策 不炒 房问题 民生问题 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保障“住有所居”责任的思考
15
作者 韩志红 李红光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政府责任问题不仅是宪法、行政法研究的问题,而且应当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比较政府采用干预、参与两种方式介入经济活动,政府作为当事人参与经济活动承担法律责任似乎毋庸置疑。通过比较中国《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 政府责任问题不仅是宪法、行政法研究的问题,而且应当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比较政府采用干预、参与两种方式介入经济活动,政府作为当事人参与经济活动承担法律责任似乎毋庸置疑。通过比较中国《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和法国《可抗辩居住权法案》,可以看出:政府保障"住有所居"中承担的责任是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责任,应当是一种对外而不是对内的责任,是财产责任而不是行政责任;实现政府责任需要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政府责任 对外责任 财产责任 救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有所居”目标下江苏住房制度完善的突出问题与应对策略
16
作者 王树华 岳少华 孟静 《江南论坛》 2018年第10期21-23,共3页
住房是民生之要。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一些地区房价居高不下、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较大导致保障住房需求大等问题持续存在.值得高度重视。深入剖析当前江苏住房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住有... 住房是民生之要。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一些地区房价居高不下、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较大导致保障住房需求大等问题持续存在.值得高度重视。深入剖析当前江苏住房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住有所居”.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制度 住有所居 江苏 经济发达省份 改善民生 房需求 人口规模 应对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住有所居的政府职责及角色定位——基于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思考
17
作者 张道航 左眉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1-17,共7页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的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政府 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访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纪洪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第16期30-32,共3页
“江西住建云”平台建成上线,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次不跑”网上办,简单变更事项实现“智慧审批”秒办结,全部实行电子证书。“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 “江西住建云”平台建成上线,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次不跑”网上办,简单变更事项实现“智慧审批”秒办结,全部实行电子证书。“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在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取得的成就及思路举措时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房和城乡建设 电子证书 思路举措 系列新闻 行政许可事项 江西省 房城乡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供给侧改革与实现人人住有所居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杰 《经济资料译丛》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实现人人住有所居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庄重的政治承诺,而实现这点这需要良好的住房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 实现人人住有所居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庄重的政治承诺,而实现这点这需要良好的住房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段表述对如何变革城镇住房制度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诸多新提法。很多权威人士认为,未来长时期内我国住房制度建设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将从这里产生。笔者理解这段表述的核心思想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核心在于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措施是要丰富住房品种多元化供应。尤其是要足量提供真正有“房住不炒”属性的住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供给 结构性改革 住有所居 城镇房制度 房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 品种多元化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有所居”的目标内涵和量化指标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华翔 《中国房地产》 2021年第34期32-35,共4页
“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最早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再次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实现“住有所居”发展目标,特别是在2021年刚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最早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再次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实现“住有所居”发展目标,特别是在2021年刚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有所居 房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 目标内涵 量化指标 租购并举 多主体供给 党的十七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