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Q&P工艺处理高强钢的组织性能及低温C配分
1
作者 王堤鹤 庞启航 +3 位作者 赵星宇 李维娟 赵立冬 史津铭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1,共8页
高强钢临界淬火-配分(IQ&P)处理时,低温配分阶段C元素向残留奥氏体偏聚,能够稳定残留奥氏体使其强塑性提升。对铁素体+珠光体(F+P)高强钢进行IQ&P处理,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及多功能内耗仪对高强钢的组织、性能及低温配分阶... 高强钢临界淬火-配分(IQ&P)处理时,低温配分阶段C元素向残留奥氏体偏聚,能够稳定残留奥氏体使其强塑性提升。对铁素体+珠光体(F+P)高强钢进行IQ&P处理,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及多功能内耗仪对高强钢的组织、性能及低温配分阶段C元素配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配分阶段(两相区临界淬火,820℃保温240 s),组织逐步奥氏体化,随后淬火过程中生成了一次马氏体、M/A组织和碳化物等组织,其强塑积和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分别为14.4 GPa·%和5.65%。低温配分阶段(350℃保温300 s),高强钢生成回火马氏体,保留了M/A组织、残留奥氏体以及渗碳体,其强塑积和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分别为18.6 GPa·%和9.26%。低温配分阶段C原子分别与缺陷型、可动刃型位错相互作用,形成Snoke峰和SKK峰,使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加,是高强钢强塑积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P工艺 先进高强钢 低温配分 残留奥氏体 力学性能 C配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