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聚镧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在低温低浊水中的深度除磷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兵党 潘莹露 +3 位作者 赵勤政 吴玮 许晓毅 黄天寅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针对铁铝盐混凝剂在低温低浊水中深度除磷性能欠佳的问题,基于镧和磷酸根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特性,选用溶胶-凝胶法以不同镧源、有机配体和原料(酸、碱、醇、水)配比制备了一系列聚镧混凝剂(LXC),所得材料中镧的质量分数均为30%~33%,混... 针对铁铝盐混凝剂在低温低浊水中深度除磷性能欠佳的问题,基于镧和磷酸根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特性,选用溶胶-凝胶法以不同镧源、有机配体和原料(酸、碱、醇、水)配比制备了一系列聚镧混凝剂(LXC),所得材料中镧的质量分数均为30%~33%,混凝絮体颗粒尺寸达1600μm,且在5 min内即可完成沉降过程。以LaCl_(3)和聚氯化铝(PAC)为对照样品,评估了LXC对学校河水[温度为4~6℃,磷质量浓度为(1.0±0.1)mg/L]、阳澄湖水[温度为4~6℃,磷质量浓度为(0.1±0.3)mg/L]和石湖水[温度为4~6℃,磷质量浓度为(0.8±0.2)mg/L]的深度除磷、除浊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投加量下LXC对不同水样的除磷效果均优于LaCl_(3)和PAC,适宜条件下混凝出水中残余磷质量浓度低于0.02mg/L,均达到深度除磷效果。该研究为深度除磷、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聚镧混凝剂 低浊 除磷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对低浊含藻水污染控制研究
2
作者 沈松土 叶巧玲 +4 位作者 施鑫波 吕昌根 马鑫 朱世俊 邓靖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79,共8页
针对水源地夏季藻类暴发现象,探究了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辅助投加高岭土为助凝剂,以及高锰酸钾(KMnO_(4))预氧化强化混凝3种工艺对稳定生长期内不同藻细胞浓度的低浊含藻水中OD_(680)、UV_(254)、DOC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水源地夏季藻类暴发现象,探究了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辅助投加高岭土为助凝剂,以及高锰酸钾(KMnO_(4))预氧化强化混凝3种工艺对稳定生长期内不同藻细胞浓度的低浊含藻水中OD_(680)、UV_(254)、DOC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藻细胞密度为105个/mL时,辅助投加高岭土提高初始浊度至10 NTU后投加10 mg/L PAC对OD_(680)、UV_(254)、DOC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为96.8%、52.0%、55.1%,且沉淀30 min后出水浊度小于1 NTU;当藻细胞密度为106个/mL时,采用KMnO_(4)预氧化(1.2 mg/L,1.5 h)强化混凝可有效降低PAC投加量(4 mg/L),对OD_(680)、UV_(254)、DOC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为97.5%、39.3%、25.4%,且沉淀30 min后出水浊度仍小于1 NTU。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预氧化对藻细胞的损伤较小,外壳出现轻微变化,混凝后对藻细胞的包裹性更强。对于实际低浊含藻水源水,KMnO_(4)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对藻类、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最优,同时在出水浊度达标情况下可以大幅减少混凝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含藻水 高锰酸钾 聚合氯化铝 强化混凝 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汪志永 戴红玲 +3 位作者 周政 张鹏 王嘉婕 胡锋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24,共5页
低温低浊水通过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要求,一直是给水处理领域的难题。阐述了低温、低浊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从强化混凝工艺、改进沉淀工艺、增强过滤工艺3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比较了预氧化技术、污... 低温低浊水通过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要求,一直是给水处理领域的难题。阐述了低温、低浊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从强化混凝工艺、改进沉淀工艺、增强过滤工艺3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比较了预氧化技术、污泥回流技术、高密度沉淀池、磁技术、气浮技术、膜分离技术、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与存在问题,展望了各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水处理 混凝 新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低浊高藻水的网格絮凝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崔福义 徐勇鹏 +2 位作者 赫俊国 汪义强 张晓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1,共4页
南方水库水多呈低浊高藻特征 ,根据速度梯度理论设计的传统网格絮凝池对其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微涡漩理论对传统网格絮凝池进行了改造 ,结果表明它能降低沉后水浊度 ,提高对CODMn和藻类的去除效率。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研究... 南方水库水多呈低浊高藻特征 ,根据速度梯度理论设计的传统网格絮凝池对其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微涡漩理论对传统网格絮凝池进行了改造 ,结果表明它能降低沉后水浊度 ,提高对CODMn和藻类的去除效率。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研究结果表明 ,改型池内形成的絮体粒径大且密实、沉降性好 ,此外改型池的水头损失和药耗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高藻水 改型网格絮凝池 微涡漩 等效粒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华 陈卫 +1 位作者 孙敏 付永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6,共4页
通过小试研究了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对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泥水回用可明显降低混凝后絮体表面的ζ电位的绝对值、改善混凝效果。澄清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分别为2%~4%和6%~10%时,可... 通过小试研究了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对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泥水回用可明显降低混凝后絮体表面的ζ电位的绝对值、改善混凝效果。澄清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分别为2%~4%和6%~10%时,可分别节约混凝剂16%~28%和5%~10%;澄清池排泥水回用比不宜超过3%,此时沉后水DOC含量和细菌总数分别上升不超过7%和15%、总铝含量下降30%以上;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不宜超过6%,此时沉后水DOC和总铝含量下降0~4%和0~40%、细菌总数上升不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源 低浊 排泥水 回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左金龙 崔福义 +2 位作者 杨威 王欢 张海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7-381,共5页
针对低温低浊水处理的难题,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松花江冬季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考察MBR工艺对浑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过滤周期.试验结果表明,MBR工艺对浑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浑浊度低于1NTU.对高... 针对低温低浊水处理的难题,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松花江冬季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考察MBR工艺对浑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过滤周期.试验结果表明,MBR工艺对浑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浑浊度低于1NTU.对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0%-50%和30%-45%.膜过滤周期较长,可达60-70h.投加PAC可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显著.MBR工艺可有效处理低温低浊水,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出水水质.在原水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可投加PAC形成PAC-MBR组合工艺,增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污染物去除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助凝铝盐混凝剂处理低浊水效能及对出水残余铝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谢斯 杨艳玲 +4 位作者 李星 周志伟 苏兆阳 梁恒 李圭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5-1061,共7页
以低浊微污染配水为试验水样,对比考察了硫酸铝(Al2(SO4)3)、氯化铝(AlCl3)和聚合氯化铝(PACl)的混凝效能;考察高锰酸钾(KMnO4)对铝盐混凝剂的助凝效果及对出水中残余颗粒铝(AlP)和溶解铝(AlD)含量的影响;并对残余铝形态与除污染效果的... 以低浊微污染配水为试验水样,对比考察了硫酸铝(Al2(SO4)3)、氯化铝(AlCl3)和聚合氯化铝(PACl)的混凝效能;考察高锰酸钾(KMnO4)对铝盐混凝剂的助凝效果及对出水中残余颗粒铝(AlP)和溶解铝(AlD)含量的影响;并对残余铝形态与除污染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Cl3、Al2(SO4)3混凝效能相似,二者电性中和能力较PACl强,但去除浊质及溶解性有机物效果不如PACl。KMnO4对AlCl3、PACl絮体zeta电位的影响随其投量的增加有小幅下降,同时,KMnO4能有效地降低出水中剩余浊度与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对AlCl3、PACl的助凝作用主要体现在电性中和阶段。KMnO4也能有效地降低出水中AlP与AlD含量,且残余铝多以AlP的形式存在,AlD含量相对较低;相同混凝剂投量下,AlP与剩余浊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而残余AlD含量受KMnO4以及铝盐混凝剂投量的双重影响。以网捕卷扫为主导时,AlD含量较稳定,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铝盐混凝剂 高锰酸钾 残余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MBR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左金龙 崔福义 +1 位作者 赵志伟 刘智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为解决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末活性炭-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PAC-SMBR)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浊度、有机物处理效果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水处理工艺滤后出水进... 目的为解决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末活性炭-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PAC-SMBR)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浊度、有机物处理效果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水处理工艺滤后出水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浊度在0.2~0.5NTU,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0%~65%和33%~65%,组合工艺中膜过滤周期较长,可达60~70h.结论PAC-SMBR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滤后水质,在低温低浊时,PAC-SMBR组合工艺可取代滤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MBR工艺 低浊 微污染原水 有机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絮凝——直接过滤中应用聚合铝处理低浊低色水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科 栾兆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小试研究了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中使用聚合铝絮凝剂处理低浊低色水的絮凝——过滤综合效能。结果表明,聚合铝比AlCl3具有更显著的除浊除色效果和良好运行周期,聚合铝最佳投加剂量仅为AlCl3的1/4,但产水率明显高... 通过小试研究了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中使用聚合铝絮凝剂处理低浊低色水的絮凝——过滤综合效能。结果表明,聚合铝比AlCl3具有更显著的除浊除色效果和良好运行周期,聚合铝最佳投加剂量仅为AlCl3的1/4,但产水率明显高于AlCl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 低浊色水 净水工艺 微絮凝-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浊河网水的有机高分子助凝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潇潇 张跃军 +1 位作者 赵晓蕾 孙彬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3期26-29,44,共5页
用不同特征黏度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两种市售无机复合聚铝分别复合,用以改进无机混凝剂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河网水的混凝脱浊效果。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河网水脱浊效... 用不同特征黏度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两种市售无机复合聚铝分别复合,用以改进无机混凝剂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河网水的混凝脱浊效果。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河网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温度为7~10℃,浊度为4.5~8NTU的低温低浊河网水,在与实际生产相近的混凝搅拌强度下,要达到2NTU左右的出水余浊标准,PAC、复合聚铝1、复合聚铝2分别需4.0、3.5、2.8mg/L的投加量。而用特征黏度分别为0.52、1.47、2.46 dL/g的PDM配制的、无机复合聚铝与PDM复合质量比为20:1、10:1、5:1的复合混凝剂PAC/PDM、复合聚铝1/PDM、复合聚铝2/PDM,比单独使用同种无机混凝剂,分别约能减少10%~25%、8.6%~28.6%、7.1%~28.6%的无机药剂投加量,无机复合聚铝与PDM复合比例越低、PDM特征黏度越高,复合混凝剂脱浊效果越好。因此,PDM对低温低浊河网水具有明显的强化混凝脱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低浊 原水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混凝剂 强化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氧化剂强化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员建 燕维伟 +1 位作者 温国蛟 李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低温低浊微污染水由于其水质的特殊性,一直是饮用水处理中面临的难题。以天津某水厂水源水为试验水质,在前期直接过滤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高锰酸钾、臭氧为氧化剂进行预氧化以强化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预氧化技... 低温低浊微污染水由于其水质的特殊性,一直是饮用水处理中面临的难题。以天津某水厂水源水为试验水质,在前期直接过滤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高锰酸钾、臭氧为氧化剂进行预氧化以强化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预氧化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其中臭氧预氧化对水中有机微污染物去除效果提升较大,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均能达到57%,较单独直接过滤处理分别提高了42%和40%,比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提高了32%和19%;臭氧预氧化-直接过滤工艺更适合于对该种水质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技术 低浊 微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DAF中试工艺处理密云水库低温低浊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毅力 汤鸿霄 +1 位作者 宋乔健 庞厚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系统研究以硫酸铝和聚铝为絮凝剂时絮凝 DAF工艺中的水力学参数对除浊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铝表现出了更优越的参数值 .在凝聚段 ,聚铝需要的高速混合时间为 1 5s,而硫酸铝则为 30s以上 ,2者对混合强度的要求为G =30 0~ 1 0 0 0s- 1.... 系统研究以硫酸铝和聚铝为絮凝剂时絮凝 DAF工艺中的水力学参数对除浊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铝表现出了更优越的参数值 .在凝聚段 ,聚铝需要的高速混合时间为 1 5s,而硫酸铝则为 30s以上 ,2者对混合强度的要求为G =30 0~ 1 0 0 0s- 1.聚铝的絮凝反应时间为 5 0min以上 ,硫酸铝为 7 5min以上 ,而且搅拌强度范围平均G值 =4 0~ 1 4 0s- 1;确定合适的总平均GT值≥ 2× 1 0 4 .当应用聚铝为絮凝剂时 ,可以采用两级或三级等速搅拌 .对于仿MJ型的释放器 ,在实验的范围内释气压力为 2 5~ 3 3kg/cm2 时 ,5 0 %~ 8 3%的回流比较合适 .气浮接触区的水力条件和停留时间对絮凝气浮的除浊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水力参数 絮凝-DAF 低浊 水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低温低浊地表水气浮工艺中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廷林 赵阳 文刚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西北地区低温低浊水,探索了气浮中试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对混凝剂投药量、机械絮凝池平均水力梯度(G值)、回流比、排渣周期等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对于西安某水厂进厂水,混凝剂聚氯化铝铁(PAFC)比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 针对西北地区低温低浊水,探索了气浮中试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对混凝剂投药量、机械絮凝池平均水力梯度(G值)、回流比、排渣周期等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对于西安某水厂进厂水,混凝剂聚氯化铝铁(PAFC)比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处理效果好,机械絮凝池平均G值为70s-1、回流比为9.25%、排渣周期为2h时气浮池运行效果最好。混凝剂投加量直接影响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回流比越大气浮工艺对浊度、氨氮、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也越高,机械絮凝池平均G值的变化对CODMn、UV254、DOC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排渣周期过长会使出水浊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低浊 G值 回流比 排渣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浊、低碱度水助凝效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志伟 杨艳玲 +2 位作者 李星 梁恒 李圭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针对低温、低浊、低碱度水,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生石灰(CaO)、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活化硅酸(AS)单独助凝的最优条件。进一步考察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助凝剂均... 针对低温、低浊、低碱度水,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生石灰(CaO)、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活化硅酸(AS)单独助凝的最优条件。进一步考察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助凝剂均能起到一定的助凝作用,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不理想。滞后聚合氯化铝30s投加0.3mg/LAPAM,浊度去除率可达88.1%;AS投加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显著。延迟聚合氯化铝30~60s投加时,对CODm和TOC去除效果最好。兼顾除浊和除有机物,AS助凝效果最佳,是提高混凝沉淀工艺污染物去除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微污染 碱度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活化硅酸 吸附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气浮处理低浊高藻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伟建 张克峰 +2 位作者 王永磊 王琳 王安爽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1-46,共6页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鹊山引黄水库水典型的低浊高藻水质特征,利用溶气型气浮实验装置,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处理低浊高藻原水,对混凝—气浮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确定了工艺最佳运行参数,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鹊山引黄水库水典型的低浊高藻水质特征,利用溶气型气浮实验装置,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处理低浊高藻原水,对混凝—气浮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确定了工艺最佳运行参数,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原水浊度为13-22NTU,藻类为(2.65-5.55)×10^7cells/L条件下,选择PAFC为混凝剂、投药量5mg/L(以Al^3+计)、一级絮凝速度梯度G值为63(s^-1)(4min)、二级絮凝速度梯度G值为22(s^-1)(4min)、溶气水回流比为12%、静置时间为5min时,混凝—气浮工艺运行效果最优,对藻类、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95.6%、43.0%、52.3%和38.2%,混凝—气浮工艺对低浊高藻水库水浊度、藻类去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气浮工艺 低浊 高藻 因素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低温低浊湘江原水中浊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彩文 孙士权 +1 位作者 任伯帜 王旭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3-66,共4页
文章针对低温低浊湘江原水浊度难于处理状况,寻找降低浊度的方法。通过强化混凝、预氧化工艺处理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低温低浊时,在相同条件下,三氯化铁比硫酸铝和碱式氯化铝的除浊效果要好,但是三氯化铁处理原水浊度受pH值、GT值、投... 文章针对低温低浊湘江原水浊度难于处理状况,寻找降低浊度的方法。通过强化混凝、预氧化工艺处理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低温低浊时,在相同条件下,三氯化铁比硫酸铝和碱式氯化铝的除浊效果要好,但是三氯化铁处理原水浊度受pH值、GT值、投加量和助凝剂的影响。中性水环境条件下,原水经处理后残余浊度最低;三氯化铁投量为0.14mmol/L时处理效果最佳,对水中浊度去除率高达97.5%。高锰酸钾预氧化对三氯化铁处理原水浊度起到强化作用,对浊度去除率可提高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湘江原水 强化混凝 预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金祥 卢善文 +1 位作者 曲明 郜玉楠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
中试采用超滤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考察了超滤膜的除污性能和影响膜污染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超滤膜直接过滤的出水浊度恒低于0.1 NTU,对COD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和14%;处理水量越低,过滤周期越短,反洗强度越大,跨膜压差(T... 中试采用超滤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考察了超滤膜的除污性能和影响膜污染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超滤膜直接过滤的出水浊度恒低于0.1 NTU,对COD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和14%;处理水量越低,过滤周期越短,反洗强度越大,跨膜压差(TMP)增长越缓慢,越有助于缓解膜污染,使超滤膜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低温对膜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低浊 跨膜压差 膜污染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池反冲洗水回流强化混凝低浊微污染水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斯 杨艳玲 +4 位作者 李星 周志伟 苏兆阳 李波 刘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9-1824,共6页
以低浊微污染配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PACl投药量来控制絮体Zeta电位,考察不同混凝特性下滤池反冲洗水(FBWW)回流对混凝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eta电位接近-11mV时,FBWW回流对浊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沉后水浊度最大去除率为63.81%,高... 以低浊微污染配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PACl投药量来控制絮体Zeta电位,考察不同混凝特性下滤池反冲洗水(FBWW)回流对混凝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eta电位接近-11mV时,FBWW回流对浊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沉后水浊度最大去除率为63.81%,高于其他电位下FBWW回流处理效果,沉后水中残余AlP含量最低(0.271mg.L-1)。但此阶段下过高的回流(12%)会导致水中PACl的额外消耗,使原水颗粒物难以获得足够的混凝剂而脱稳,致使浊度、CODMn、AlP、AlD等上升。Zeta电位接近0mV时,FBWW对浊度、CODMn、UV254、AlP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AlD同时也能保持相对较低的值。当回流比在9%时,沉后水CODMn去除率达试验最高值34.21%。Zeta电位接近+4mV时,FBWW回流导致浊度、CODMn、AlP、AlD大幅上升,而UV254去除率得到提高。回流比为12%时,这种趋势最为明显,UV254去除率达试验最高值60.67%。通过对砂后水与沉后水有机物残余进行研究对比,沉后水与砂后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性,+4mV下UV254、CODMn去除率均高于其他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滤池反冲洗水 有机物 残余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深床浮滤池以直接过滤方式运行处理低温低浊水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洋 张声 张晓健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活性炭深床滤料浮滤池是一种新型的给水处理组合工艺,它的特点是:气浮过滤一体化;活性炭深床过滤;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一体化;运行方式灵活。以直接过滤方式运行处理密云低温低浊水,效果理想,对浊度、色度和嗅味的去除效果显著,对有机物... 活性炭深床滤料浮滤池是一种新型的给水处理组合工艺,它的特点是:气浮过滤一体化;活性炭深床过滤;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一体化;运行方式灵活。以直接过滤方式运行处理密云低温低浊水,效果理想,对浊度、色度和嗅味的去除效果显著,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过滤 低浊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低浊地表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孟凡良 崔福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东北地区低温低浊地表水采用常规工艺难以净化处理 ,往往受到污染而使原水的色度、耗氧量提高 ,进一步增加了水质净化的难度 .另外 ,地表水体水质在一年中变化很大 ,采用固定的常规净化工艺很难适应 .对水处理工艺混凝、分离和过滤等环... 东北地区低温低浊地表水采用常规工艺难以净化处理 ,往往受到污染而使原水的色度、耗氧量提高 ,进一步增加了水质净化的难度 .另外 ,地表水体水质在一年中变化很大 ,采用固定的常规净化工艺很难适应 .对水处理工艺混凝、分离和过滤等环节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浊 地表水 混凝 分离 过滤 浮沉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