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左西孟旦治疗低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晓丹 谢玉良 +3 位作者 高梦丹 袁奥雪 李涵飞 祝田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573,共9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究左西孟旦(levosimendan,LEVO)对低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作用,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探索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PH大鼠模型,检测右心收缩压及右心重构指数;通...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究左西孟旦(levosimendan,LEVO)对低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作用,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探索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PH大鼠模型,检测右心收缩压及右心重构指数;通过HE、Masson和VG染色分析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索Swiss Target Prediction、DrugBank Online、BatMan、Targetnet、SEA、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从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疾病靶点;确定二者交集靶点后,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LEVO对HPH具有明显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SRC、HSP90AA1、MAPK1、PIK3R1、AKT1、HRAS、MAPK14、LCK、EGFR、ESR1等是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LEVO与度值前5的核心靶点均对接良好。结论LEVO可能通过多靶点发挥对HPH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低氧肺动脉高压 动物实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对COPD合并低氧肺动脉高压患者NO和CO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向光明 高宝安 +3 位作者 陈世雄 官莉 张婷婷 占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41-1042,1045,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COPD合并低氧肺动脉高压(HPH)患者NO和CO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6例COPD合并H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2组均治疗4周。结果 2组治疗后CO和NO均有...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COPD合并低氧肺动脉高压(HPH)患者NO和CO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6例COPD合并H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2组均治疗4周。结果 2组治疗后CO和NO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1)。2组治疗后平均体循环压(mS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RAVW)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西药治疗COPD合并HPH,能在分子层面上增强对CO和NO的调节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氧肺动脉高压 NO CO 疏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NO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婷婷 潘磊 +5 位作者 王学艳 赵晟 高培良 张婧媛 邓会 王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NO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随机分为低氧低压模型组(模型组)、低氧低压+通心络干预组(通心络干预组)、常氧常压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NO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随机分为低氧低压模型组(模型组)、低氧低压+通心络干预组(通心络干预组)、常氧常压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控制大气压50 Kp,浓度10%,模拟5000 m海拔的高原环境。模型组和通心络干预组大鼠平均每天入舱8 h,其余时间为常压常氧环境。通心络干预组每天入舱前给予通心络1.2 g生药/Kg灌胃1次,对照组在同一实验室的常压常氧环境中喂养。4周后取材,比较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 PAP),血管壁厚度百分比(WT%),小动脉平均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e NOS、i NOS、T-NOS的含量,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大鼠e NOS,i NOS的含量。结果: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动脉WT%和WA%均高于对照组和通心络干预组(P<0.05)。模型组i NOS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通心络干预组(P<0.05)。模型组血清NO、e NOS含量及组织中e NOS的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和通心络干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对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加e NOS的含量,抑制i NOS的表达,从而增加NO净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 ENOS I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
4
作者 秦崇 潘磊 +2 位作者 李佳 邓会 张婧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580-1588,共9页
目的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循环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了明显改变,探索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tion,PH)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通过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大鼠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分别于入... 目的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循环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了明显改变,探索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tion,PH)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通过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大鼠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分别于入舱后的3、7、14、21、28d各个节点,利用右心导管测量血流动力学、病理染色观察肺血管组织形态学、以及RT-qPCR技术检测肺组织和外周循环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的改变。结果与常压常氧对照组相比,外周循环中Th1、Th2、Th17水平基本与低压低氧持续的时间成正比,而Treg在0~7d呈上升趋势,14d时较前下降,但表达仍高于常压常氧对照组,21、28d持续下降且均少于对照组;而在肺组织中,各节点Th1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2在0~14d持续升高、随后下降,Th17于0~21d持续升高、随后下降,Treg在0~7d持续下降,14d时升高至对照组水平,21、28d均较前进一步升高。这与观察到的肺小血管壁增厚在0~21d内进行性加重,而21d后无明显差异性改变的趋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还在肺组织中观察到了具有代表长期免疫炎症刺激的三级淋巴结构(TLOs)也在0~21d时逐步形成、加重、维持,而28d较前趋于稳定。结论免疫炎症机制,特别是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可能参与了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血管重塑的启动和进展,在初次进入高原环境后,积极予以抑制炎症治疗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的预防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 血管重塑 免疫炎症 T淋巴细胞亚群 三级淋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有氧训练激活自噬改善低氧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兰岚 陈阿贞 +1 位作者 林文娟 杜建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观察间歇有氧训练对低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HPAH)大鼠的肺动脉压及肺小动脉结构的影响,探讨间歇有氧训练改善HPAH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PAH组、康复组,每组各10只。HPAH组... 目的观察间歇有氧训练对低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HPAH)大鼠的肺动脉压及肺小动脉结构的影响,探讨间歇有氧训练改善HPAH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PAH组、康复组,每组各10只。HPAH组及康复组给予低氧环境(氧浓度9%~11%,8 h/d,持续4周)建立大鼠HPAH模型。康复组在造模后给予间歇有氧训练4周。干预完成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观察肺动脉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血管外径(MT%);检测自噬相关指标Beclin-1、LC3的蛋白表达。结果HPAH大鼠MPAP、RVHI指标与对照组(12.52±2.60)mmHg(1 mm Hg=0.133 k Pa)、(21.37±3.75)%相比,HPAH组和康复组的MPAP、RVHI均升高,但康复组(26.14±4.21)mmHg、(28.09±4.43)%低于HPAH组(40.41±3.97)mmHg、(47.92±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H组MT%(51.77±4.44)%明显高于对照组(29.38±3.07)%,肺血管重构明显;康复组MT%(40.07±2.95)%较HPAH组明显下降,肺血管重构程度减轻。HPAH组和康复组大鼠肺组织自噬标志性蛋白Beclin-1、LC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加;但康复组Beclin-1、LC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PAH组(P<0.05)。结论间歇有氧康复训练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HPAH大鼠肺动脉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间歇有氧康复训练激活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有氧训练 康复 低氧肺动脉高压 自噬 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RF和内皮素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6
作者 徐军 钟南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33-235,共3页
EDRF和内皮素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徐军,钟南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其发展的后果是以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肥大,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的肺原性心脏病。低氧肺动... EDRF和内皮素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徐军,钟南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其发展的后果是以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肥大,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的肺原性心脏病。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是这一病理进程的关键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高压 EDRF 肺原性心脏病 右心功能不全 肺循环阻力 内皮素 右心肥大 病理进程 动脉内皮细胞 平均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钾通道在低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秋 陈成水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重建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代偿反应,但持续的肺血管收缩和重建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肺源性心脏病。K+通道在血管平滑肌中是重要的效应蛋白并且具有多重功能,如在维持血管张力,控制细胞膜静息电位及调控细胞内的Ca^2+...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重建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代偿反应,但持续的肺血管收缩和重建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肺源性心脏病。K+通道在血管平滑肌中是重要的效应蛋白并且具有多重功能,如在维持血管张力,控制细胞膜静息电位及调控细胞内的Ca^2+信号以调节血管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高压 电压门控钾通道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Ca^2+信号 肺源性心脏病 血管平滑肌 代偿反应 效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和SO_2对低氧肺动脉高压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齐亚丽 顾玉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4期6-6,共1页
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是慢性低氧性PAH的两个主要发病环节。肺是机体气体交换及代谢的重要场所,内源性气体以其独有的持续产生、迅速传播、作用广泛等特点,
关键词 H2S和SO2 低氧肺动脉高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D对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PKC-ɑ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舒鹰 李秋 +2 位作者 李云雷 张丽萍 陈成水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KATP)抑制剂5-羟基癸酸盐(5-HD)对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n=12):①正常对照组;②慢性低氧组;③慢性低氧+5-HD组;④慢性低氧+Diazoxide(mitoKAT... 目的:研究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KATP)抑制剂5-羟基癸酸盐(5-HD)对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n=12):①正常对照组;②慢性低氧组;③慢性低氧+5-HD组;④慢性低氧+Diazoxide(mitoKATP开放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置于氧舱内(氧浓度10%±0.3%),每天低氧8 h,并接受不同的干预,共4周。干预结束后右心导管法测各大鼠肺动脉压,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PKC-ɑ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慢性低氧组肺动脉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慢性低氧+Diazoxide组与慢性低氧+5-HD组肺动脉压较慢性低氧组显著减低(P<0.01)。②慢性低氧组PKC-ɑ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5-HD对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 PKC-Α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5-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s调控低氧诱导因子-1α/2α与低氧肺动脉高压
10
作者 余震坤 韩永建 常荣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716-3719,共4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临床病因复杂,由心血管、呼吸等疾病引起肺血管病理生理紊乱发展而来。PH形成主要的原因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临床病因复杂,由心血管、呼吸等疾病引起肺血管病理生理紊乱发展而来。PH形成主要的原因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artery endothelial cells,PAECs)等血管形成细胞的增殖或迁移而致肺血管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肺血管重建和血管收缩反应增强,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 低氧诱导因子 低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部PPARγ表达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光明 刘焰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HPAH)大鼠模型肺部及血管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1周低氧(HC-1w)组、2周低氧(HC-2w)组、3周低氧(HC-3w)组。NC组于常氧条件下饲养...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HPAH)大鼠模型肺部及血管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1周低氧(HC-1w)组、2周低氧(HC-2w)组、3周低氧(HC-3w)组。NC组于常氧条件下饲养于通风动物笼中3周,其余低氧组动物在每日9:00—17:00(8 h/d)放入一体化低氧舱(O2体积分数10%)中进行低氧处理,时间分别为1周、2周、3周。右心导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收缩期末压力(RVSP);解剖心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HE染色观察各组肺部中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计算血管壁厚百分比(WT%),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C各组大鼠m PAP、RVSP、RV/(LV+S)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血管形态学显示HC各组相对于NC组,血管壁明显增厚,血管腔变狭窄,且随着时间延长,狭窄和增厚的程度加深。PPARγ在HC各组的表达与NC组相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随着时间延长,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 PPARγ对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缺氧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大鼠 Sprague-Dawley 低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猪急性低氧肺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2
作者 陈顺存 黎毅敏 +4 位作者 陈涛 钟淑卿 郑劲平 侯恕 钟南山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报道小剂量尼群地平静脉注射观察其对急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猪)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剂量尼群地平静注能降低急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降低肺循环血管阻力,其降压作用超过6小时,并能减轻右心负荷,增加氧的... 本文报道小剂量尼群地平静脉注射观察其对急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猪)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剂量尼群地平静注能降低急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降低肺循环血管阻力,其降压作用超过6小时,并能减轻右心负荷,增加氧的输送能力,对心肌和体循环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尼群地平的作用,有希望提供临床作为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钙通道拮抗剂 低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增多对大鼠低氧肺动脉高压及其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艳荣 周同甫 +5 位作者 欧珠罗布 乔莉娜 王晓琴 许红波 刘瀚旻 华益民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红细胞增多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其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C)、单纯低氧组(H)、低氧+不同剂量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组。除对照组外各低氧组大鼠共缺氧21d,每日8h。rEPO组每周... 目的探讨实验性红细胞增多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其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C)、单纯低氧组(H)、低氧+不同剂量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组。除对照组外各低氧组大鼠共缺氧21d,每日8h。rEPO组每周腹部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rEPO(300U/kg、600U/kg、900U/kg、1200U/kg)3次。取血样测定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EPO浓度、全血/血浆黏度;颈外静脉插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动物处死后计算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评价右室肥厚程度;光镜观察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肺非肌性小动脉肌化程度。结果①随着rEPO注射剂量的增加,血浆EPO浓度相应的增加,同时RBC、Hb、Hct、全血及血浆黏度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②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与Hct均呈正相关,mPAP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呈直线相关;③随着rEPO剂量的增加,反映肺动脉高压程度的mPAP逐渐增高,但是肺血管重构及右室肥厚程度反而有所缓解。结论外源性EPO诱导的红细胞增多通过增高全血黏度使肺血管的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促使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但却减轻了右室肥厚及肺血管重构程度,后者可能系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机制。尽管如此,EPO和/或红细胞增多的净结果仍然是使肺动脉高压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O 低氧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定在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继发性低氧肺动脉高压中临床应用分析
14
作者 徐勇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12期1106-1106,共1页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高压 临床应用 扩张试验 急性血管 继发性 心痛定 临床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汤通过调控NF-κB/NLRP3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焦亡而缓解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15
作者 谭骏岚 曹闲雅 +7 位作者 郑润锈 易健 王飞英 周灵灵 谢思琳 李霞 宋岚 戴爱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5,共10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研究肺心汤(FXD)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焦亡的调控作用,以探讨FXD缓解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机制。方法:采用Sugen 5416联合低氧(SuHx)法构建HP...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研究肺心汤(FXD)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焦亡的调控作用,以探讨FXD缓解小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机制。方法:采用Sugen 5416联合低氧(SuHx)法构建HPH小鼠模型。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uHx组、西地那非组,以及低、中、高剂量FXD组,每组10只。给药5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肺动脉加速时间(PAT)、肺动脉射血时间(PET)、舒张期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d)和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导管法检测各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称量心脏,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右心室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右心室壁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肺动脉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NLRP3、消皮素D的N端片段(N-GSDMD)和caspase-1的共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p-NF-κB、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N-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PASMCs超微形态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uHx组小鼠RVSP和RVHI升高(P<0.01),右心功能下降(P<0.01),右心室壁纤维化和肺血管重塑增加(P<0.01),肺小动脉α-SMA与NLRP3、N-GSDMD和caspase-1的共定位表达增加(P<0.01),肺组织p-NF-κB、NLRP3、ASC、N-GSDMD、IL-1β、IL-18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增加(P<0.01),并诱导PASMCs焦亡。与SuHx组相比,FXD降低HPH小鼠RVSP和RVHI,改善右心功能,缓解右心室壁纤维化和肺血管血管重塑(P<0.05或P<0.01),减少肺小动脉α-SMA与NLRP3、N-GSDMD和caspase-1的共定位表达(P<0.05或P<0.01),下调肺组织p-NF-κB、NLRP3、ASC、N-GSDMD、IL-1β、IL-18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P<0.05或P<0.01),并减轻PASMCs焦亡。结论:FXD可通过抑制NF-κB/NLRP3通路减轻PASMCs焦亡,从而缓解SuHx诱导的HPH小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汤 低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焦亡 NF-κB/NLRP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高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鸿锦 卢义 丁彦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由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肺血管疾病。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维持细胞氧稳态的核心转录因子,可促进细胞糖代谢模式的转变、调节细胞膜表面离子通道活性、调节肺血管收缩及舒张因子活性等,在HPH的...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由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肺血管疾病。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维持细胞氧稳态的核心转录因子,可促进细胞糖代谢模式的转变、调节细胞膜表面离子通道活性、调节肺血管收缩及舒张因子活性等,在HPH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对HIF-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HPH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为HPH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高压 低氧诱导因子-1 低氧性肺血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RF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婧 文新元 +4 位作者 韦红梅 薛茜茜 金玲 杨自更 吴宾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肌肉环指蛋白1(MuRF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MuRF1转基因敲除小鼠(MuRF1 KO)及其同窝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到对照(nWT)组、对照+HPH(hWT)组、MuRF1 KO(nMuRF1-KO)组、MuRF1 KO+HPH(hMuRF1-KO)组... 目的 探讨肌肉环指蛋白1(MuRF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MuRF1转基因敲除小鼠(MuRF1 KO)及其同窝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到对照(nWT)组、对照+HPH(hWT)组、MuRF1 KO(nMuRF1-KO)组、MuRF1 KO+HPH(hMuRF1-KO)组。其中,hWT组和hMuRF1-KO组置于低压低氧人工实验舱内,nWT组和nMuRF1-KO组置于常压常氧SPF环境中,维持28 d。检测小鼠右心功能及右心室重塑水平、远端肺小动脉血管重塑水平、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表达、MuRF1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β1亚基(BK-β1)蛋白表达。结果 与nWT组相比,hWT组右室内径(RVID)显著降低(P<0.01),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胶原容积分数(CVF)显著增加(P<0.01),远端肺动脉壁厚度比(WT%)、肺动脉壁面积比(WA%)、肺动脉肌化水平、相对肺重量显著增加(P<0.01),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显著增加(P<0.01),MuRF1表达显著增加(P<0.05),BK-β1表达降低(P<0.05)。与hWT组相比,hMuRF1-KO组RVID显著增加(P<0.05),RVAW、RVSP、RVHI、CVF显著降低(P<0.05),WT%、WA%、肺动脉肌化水平、相对肺重量显著降低(P<0.05,P<0.01),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也显著减少(P<0.05,P<0.01),BK-β1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敲除MuRF1可改善HPH小鼠右心功能障碍和右室重塑,减轻肺血管重塑和肺血管炎性环境,其机制可能与敲除MuRF1抑制BK-β1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环指蛋白1 低氧肺动脉高压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Tbpl1海绵吸附miR-214-3p调控自噬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梦 孙健 +1 位作者 沈巨信 秦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415-423,共9页
目的 探讨CircRNA-Tbpl1通过海绵吸附miR-214-3p调控自噬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HPH组,每组6只,通过低氧构建HPH模型小鼠,观察两组小... 目的 探讨CircRNA-Tbpl1通过海绵吸附miR-214-3p调控自噬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HPH组,每组6只,通过低氧构建HPH模型小鼠,观察两组小鼠血流动力学差异,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ircRNA-Tbpl1和miR-214-3p表达水平。分离小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并进行高、低氧分组培养,低氧处理PASMCs,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qRT-PCR检测CircRNA-Tbpl1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转染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干预,分析CircRNA-Tbpl1与PASMCs自噬的相关性。通过共转染shCircRNA-Tbpl1和miR-214-3p抑制物,分析CircRNA-Tbpl1/miR-214-3p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自噬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比较,HPH组小鼠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39.50±3.69)mmHg比(21.00±3.42)mmHg,P<0.01]、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0.43±0.05)比(0.24±0.03),P<0.01]显著增加,且HPH组小鼠肺血管出现明显的中膜肥大和外膜增生,肺血管重塑。同时,HPH组小鼠的肺组织中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62表达下调,CircRNA-Tbpl1水平[(2.99±0.28)比(1.00±0.15),P<0.01]升高,miR-214-3p水平[(0.49±0.28)比(1.00±0.11),P<0.01]降低。与高氧组比较,低氧组PASMCs细胞增殖活力[(152.02±7.81)%比(100.00±2.08)%,P<0.05]增加,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上调,p62表达下调,CircRNA-Tbpl1水平[(2.84±0.34)比(1.00±0.12),P<0.01]升高,而miR-214-3P水平[(0.52±0.07)比(1.00±0.15),P<0.01]降低。此外还发现,下调CircRNA-Tbpl1可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自噬,减弱细胞增殖活性[(70.23±7.30)%比(100.00±4.56)%,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ircRNA-Tbpl1海绵吸附miR-214-3p。与sh-NC组比较,sh-CircRNA-Tbpl1组的自噬水平减弱,细胞增殖活力降低[(71.13±8.17)%比(100.00±5.32)%,P<0.05]。与sh-CircRNA-Tbpl1+miRNA-NC组比较,sh-CircRNA-Tbpl1+miR-214-3p抑制物组的自噬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活力增强[(85.78±5.37)%比(69.80±6.34)%,P<0.05]。结论CircRNA-Tbpl1可能通过海绵吸附miR-214-3p抑制低氧诱导的自噬,从而缓解HPH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低氧肺动脉高压 CircRNA-Tbpl1 自噬 miR-214-3p 血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低氧型肺动脉高压的核心用药及药效评价
20
作者 董政委 张敏 +6 位作者 丁云 邢作英 于瑞 赵孟依 樊官伟 王永霞 朱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6-2022,共7页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核心药物,并通过低氧联合Su5416(Hypoxia+Su5416,HySu)诱导的PH小鼠模型进行药效验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与中医药治疗HPH相关的文献,通过纳...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核心药物,并通过低氧联合Su5416(Hypoxia+Su5416,HySu)诱导的PH小鼠模型进行药效验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与中医药治疗HPH相关的文献,通过纳排标准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建立HySu-PH小鼠模型,通过力竭运动跑台、血氧饱和度、右心室压、右心肥厚指数检测,对核心药物进行药效评价。结果 筛选出治疗HPH的相关方剂102首,涉及中药共158种,药物频率前5位分别为丹参、川芎、黄芪、葶苈子、当归,用药类别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使用最高,丹参是核心用药。构建HySu-PH小鼠模型,给予2周的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明显提升HySu-PH小鼠的体质量(P<0.01)、血氧饱和度(P<0.05)、力竭位移(P<0.01)和力竭时间(P<0.05),降低右心室收缩压(P <0.01)和右心肥厚指数(P<0.01)。结论 丹参是治疗HPH的核心药物,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可有效的治疗HySu-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肺动脉高压 核心用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药效评价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