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超声波对高负荷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杰源 朱易春 +3 位作者 赖雅芬 张超 田帅 谢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8-1108,共11页
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处理无机高氨氮废水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特征、胞外聚合物以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在进... 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处理无机高氨氮废水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特征、胞外聚合物以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在进水氮负荷为6.03kg N/(m^(3)·d)时,总氮去除率提高了11.40%,抵抗氮负荷冲击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周期性超声波辐照后,颗粒污泥粒径维持在1.0~1.5mm,有利于改善传质效率,提升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活性和减少颗粒漂浮。污泥EPS总量有显著增加,其中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增加较为明显,有助于维持颗粒污泥的结构稳定性。污泥表面官能团种类不变,但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有所增多。颗粒污泥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提高了33.2%,通过简化的Gompertz方程模型发现超声组的厌氧氨氧化菌生长速率(0.0127d^(-1))高于对照组(0.0107d^(-1))。高通量测序显示,超声波促进了厌氧氨氧化菌及其共生菌,其中Candidatus Brocadia提升了22.03%。同时严重抑制了部分反硝化细菌,使厌氧氨氧化菌的底物和生存空间更加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 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在污水生物脱氮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赖雅芬 朱易春 +3 位作者 杨杰源 田帅 谢颖 李晓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2,共8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更具有碳减排潜力。然而,以厌氧氨氧化工艺为代表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在维持稳定运行状态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脱氮效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与推广。低强度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物理... “双碳目标”背景下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更具有碳减排潜力。然而,以厌氧氨氧化工艺为代表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在维持稳定运行状态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脱氮效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与推广。低强度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物理方法具有促进污泥活性、筛选微生物菌群的特点,与生物方法相结合可提高整体脱氮效果。论文围绕低强度超声波在强化生物脱氮性能中的作用展开讨论,介绍了超声波生物效应机理,分析了声能密度、辐照时间、超声频率等影响生物脱氮的因素,并从氮转化速率、污泥活性、微生物群落及污水生物脱氮的潜在机理方面综述了低强度超声波在污水生物脱氮中的应用,旨在为低强度超声波在脱氮实际应用中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生物脱氮 生物效应 强化 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促进药物递送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文武 杨辉 +2 位作者 胡凯 严国飞 王帆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8,共12页
近年来,低强度超声促进药物递送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其应用涵盖多个给药场景,包括经皮给药(超声导入术)、声动力治疗以及血脑屏障开放等。从这3个视角入手,阐述了低强度超声促进药物递送的作用机制,包括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及生... 近年来,低强度超声促进药物递送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其应用涵盖多个给药场景,包括经皮给药(超声导入术)、声动力治疗以及血脑屏障开放等。从这3个视角入手,阐述了低强度超声促进药物递送的作用机制,包括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及生理调节效应等诸多生物效应,强调了局部空化作用和机械作用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引用相关研究成果,展示了低强度超声在药物递送中的有效性,并指出了需进一步解决的相关问题,如药物释放的可控性与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最后,概述了超声技术与纳米材料相结合,有望拓展药物递送的创新路径,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药物递送 经皮给药 声动力治疗 血脑屏障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对下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4
作者 柯飞宇 朱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6期35-37,4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波对下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超...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波对下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超声波治疗。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骨痂形成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程度、疼痛影响、疼痛理解评分低于对照组,痛感控制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下肢骨折愈合,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骨折愈合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转层结构与镁合金匹配层的低强度超声换能器设计研究
5
作者 赵攀云 李梦雨 +2 位作者 李阿标 赵竞昂 范晓峰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6期819-827,共9页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医用压电型超声换能器大多采用传统的单压电层结构,这种结构的换能器其中心频率与压电层的厚度成反比,因此随着中心频率的增加,该类换能器的厚度越来越薄,导致其制造变得愈加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拟采用双压电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医用压电型超声换能器大多采用传统的单压电层结构,这种结构的换能器其中心频率与压电层的厚度成反比,因此随着中心频率的增加,该类换能器的厚度越来越薄,导致其制造变得愈加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拟采用双压电反转层技术,设计一种基于反转层结构与镁合金匹配层的新型低强度超声换能器模型。本研究为低强度超声换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对提升低强度超声换能器的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At present, most of the commonly used medical piezoelectric ultrasound transducers in the market adopt the traditional single piezoelectric layer structure. The center frequency of this kind of transducer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piezoelectric layer. Therefore, as the center frequency increases, the thickness of the piezoelectric layer of this kind of transducer becomes thinner, making its manufactur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study intends to use the dual piezoelectric inversion layer technology to design a new low-intensity ultrasonic transducer model based on the i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and magnesium alloy matching layer.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low-intensity ultrasound transducers,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low-intensity ultrasound transdu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能器 中心频率 低强度超声 反转层 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丹 张懿 +6 位作者 敬李 何伟 唐枭栩 孙江川 方廖琼 王智彪 漆洪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67例为治疗组、5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24 h用低强度超声治疗仪对患者子宫覆盖区进行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3 d;对照组自然恢复,临...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67例为治疗组、5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24 h用低强度超声治疗仪对患者子宫覆盖区进行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3 d;对照组自然恢复,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底下降程度、恶露情况。结果治疗组宫底下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30 d阴道流血干净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治疗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剖宫产 子宫复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引发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瑛 孙江川 +3 位作者 常淑芳 王智彪 王光珍 刘亚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寻找超声引起子宫收缩的适宜参数。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用不同声强、不同辐照时间的超声(频率0.8MHz,声强1~3W/cm2)辐照离体大鼠子宫肌条,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 目的通过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寻找超声引起子宫收缩的适宜参数。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用不同声强、不同辐照时间的超声(频率0.8MHz,声强1~3W/cm2)辐照离体大鼠子宫肌条,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在相同的频率下,超声辐照时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1),辐射停止后10min,子宫收缩基本恢复至辐射前状态;子宫收缩的频率、幅度、张力及活动力在2W、10min时达到最大(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2W/cm2辐照10min是适宜的辐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子宫平滑肌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促进兔骨-肌腱结合部早期恢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钢 陈鸿辉 +4 位作者 杨小红 王文 叶惠贞 梁佩红 秦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 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 超声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刺激, 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术后6、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 做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目的: 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 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 超声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刺激, 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术后6、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 做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大体见超声组腱-骨结合部愈合较早; 组织学观察显示超声组6周可以看到骨-肌腱结合部纤维母细胞、成骨细胞增生活跃, 12周出现软骨带, 部分胶原纤维长入新生的骨质中, 恢复较对照组迅速。结论: 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骨-肌腱结合部 损伤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兰瑞红 孙江川 +3 位作者 常淑芳 王智彪 杜永洪 张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91-693,699,共4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利用频率为0.8MHz,声强为2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大鼠在体子宫10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低强度超声辐照下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利用频率为0.8MHz,声强为2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大鼠在体子宫10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低强度超声辐照下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以诱导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子宫收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改善污泥活性 被引量:53
10
作者 刘红 闫怡新 +1 位作者 王文燕 于勇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为试验材料,以好氧呼吸速率(OxygenUptakeRate,OUR)为指标,研究活性污泥在超声波强度0~1·2W/cm2、辐照时间0~40min处理后活性的变化.发现当采用超声波强度0·3W/cm2,辐照时间10min,对提高污...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为试验材料,以好氧呼吸速率(OxygenUptakeRate,OUR)为指标,研究活性污泥在超声波强度0~1·2W/cm2、辐照时间0~40min处理后活性的变化.发现当采用超声波强度0·3W/cm2,辐照时间10min,对提高污泥活性的效果最为显著,不适当的处理时间与处理强度则不利于污泥活性的提高.因此,利用超声波激励污泥活性存在最佳的超声波强度和辐照持续时间.另外,研究了强度0·3W/cm2,辐照时间10min超声波辐射处理后0~48h中污泥活性的变化规律,发现超声辐照8h后污泥活性达到最大值,为辐射处理后初始活性的2倍,24h后超声波的强化作用基本消失.因此,可采用强度0·3W/cm2超声波每隔8h取反应器中的部分活性污泥辐照10min后再返回反应器,来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本文还对低强度的超声波改善污泥活性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假说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活性污泥 好氧呼吸速率 污泥体积指数 声强 辐照时间 处理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诱导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文平 孙江川 +3 位作者 常淑芳 王智彪 杜永洪 贺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以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条为研究对象,利用频率为0.8MHz,声强为2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标本10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并用光镜观察辐照前...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以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条为研究对象,利用频率为0.8MHz,声强为2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标本10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并用光镜观察辐照前后子宫平滑肌形态变化。结果低强度超声辐照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诱导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子宫收缩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对早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组织中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艳霞 郭菊芳 +2 位作者 林川 陆露 李成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早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组织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雌性早孕大鼠30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超声治疗30 min/d,共5 d,对照组采用与治...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早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组织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雌性早孕大鼠30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超声治疗30 min/d,共5 d,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操作方法进行治疗,但仪器无功率输出。5 d后取子宫组织制成匀浆,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测试法检测ET-1和NO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子宫组织中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能通过增加子宫组织中内皮素-1含量,改变ET-1与NO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早孕 药物流产 子宫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时兰春 王伯初 +1 位作者 杨艳红 戴传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8-142,共5页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提高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的透性 ,加强物质运输 ,促进有益物质的生成 ;提高整个细胞的新陈代谢效率 ,加速细胞生长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 ,有助于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因而可以将之应用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文中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此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低强度超声 生物技术 应用 机械传质作用 加热作用 空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S180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世惠 刘全宏 +3 位作者 齐浩 张军平 任耀辉 丁德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1-213,T001,共4页
为探讨低强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在体 S1 80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对荷瘤小鼠采用声动力疗法处理 ,分别从癌组织生长状况、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其他实验组 ,癌细胞在... 为探讨低强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在体 S1 80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对荷瘤小鼠采用声动力疗法处理 ,分别从癌组织生长状况、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其他实验组 ,癌细胞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激活 血卟啉 S180细胞 杀伤作用 超微结构 声动力疗法 抗肿瘤作用 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对污染伤口的细菌清除和促愈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菁 赖西南 +5 位作者 王丽丽 樊亚文 黄宏 吴国萍 陈志强 李兵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7-619,共3页
关键词 开放性损伤 战伤 促愈作用 低强度超声 伤口污染 细菌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伟 陈文直 +1 位作者 周崑 王智彪 《中国康复》 2005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制作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各32只。超声组造模侧神经损伤处以声强250mW/cm2、频率1.0MHz的超声进行体外治疗,隔天1次;对照组相应部位予以未...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制作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各32只。超声组造模侧神经损伤处以声强250mW/cm2、频率1.0MHz的超声进行体外治疗,隔天1次;对照组相应部位予以未启动治疗系统的假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电生理、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等指标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超声组损伤神经远侧Wallerian变性进程加速、雪旺细胞增殖、变性组织吸收、轴索及髓鞘再生、感觉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提前(P<0.01或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通过影响神经再生的多个环节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大鼠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辐射对污泥生物活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文川 曾晓岚 +2 位作者 龙腾锐 杨霏 江岸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6-730,共5页
通过测定超声辐射前后污泥性质的变化,不同处理方式对污泥活性影响以及自由基清除剂NaHCO3加入对超声作用效果影响,初步探讨了低强度超声波辐射对污泥生物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辐射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使污泥絮体破... 通过测定超声辐射前后污泥性质的变化,不同处理方式对污泥活性影响以及自由基清除剂NaHCO3加入对超声作用效果影响,初步探讨了低强度超声波辐射对污泥生物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辐射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使污泥絮体破碎,强化了固-液对氧的传质,提高了酶活性以及增加了溶液中可利用基质,从而强化了污泥的生物活性;不过,超声辐射同时也产生大量自由基,会对污泥生物活性产生抑制或破坏.因此,低强度超声辐射对污泥活性影响是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污泥 生物活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SBR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7
18
作者 闫怡新 刘红 +1 位作者 张山立 谢倍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96-1602,共7页
通过设置超声波(ultrasound,US)的SBR反应器(sequence batch reactor,SBR)与对照反应器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对SBR处理生活污水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强度0.3W·cm^-2的超声波,每隔8h取SBR反应器中10%的污泥进行1... 通过设置超声波(ultrasound,US)的SBR反应器(sequence batch reactor,SBR)与对照反应器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对SBR处理生活污水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强度0.3W·cm^-2的超声波,每隔8h取SBR反应器中10%的污泥进行10min辐射处理,对COD的总去除率提高3%~6%,其出水COD与对照反应器的出水相比降低了40%~53%,通过该辐射处理有效提高了SBR反应器对模拟生活污水的高负荷冲击和有毒物质冲击的耐受能力.对于实际生活污水,设置超声强化使污泥耗氧呼吸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增加14%左右,有效提高了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能力,对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表明,超声波强化会引起污泥的SVI值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仅为5%左右,不会对系统的沉降性能造成显著影响.根据电镜观测以及种群结构分析发现,超声波对细胞产生了损伤作用,其表面出现了明显的皱褶,但是活性污泥种群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2个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呼吸动力学分析表明,设置US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对底物具有更高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SBR反应器 生活污水 强化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的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龙腾锐 蒋洪波 丁文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2-396,共5页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为试验材料,以污泥的比好氧呼吸速率(SOUR)、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COD去除率及污泥产率系数λ(ΔMLSS/ΔCOD)为指标,通过对超声频率、声强和作用时间3个参数设计的均匀试验,研究不同参数组合的超声处理对活性污...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为试验材料,以污泥的比好氧呼吸速率(SOUR)、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COD去除率及污泥产率系数λ(ΔMLSS/ΔCOD)为指标,通过对超声频率、声强和作用时间3个参数设计的均匀试验,研究不同参数组合的超声处理对活性污泥的活性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8 kHz、20 W/L、2 min这一参数组合的超声处理可以有效增强活性污泥的活性,提高COD去除效果,并减少污泥产量.同时还研究了污泥浓度MLSS对超声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最佳超声参数组合的MLSS值.对于本次试验所用污泥,MLSS为3 000 mg/L时,超声处理达到了理想效果.根据试验结果,还对低强度超声波影响活性污泥活性和代谢过程的机理提出了假说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超声处理 活性污泥 参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提高污泥活性的运行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嘉东 王宏杰 +3 位作者 董文艺 李伟光 尹文超 杜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优化超声处理提高污泥活性的运行条件,考察了超声波的频率、强度、作用时间和污泥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5kHz和61kHz两种低频率超声波先后对污泥进行强化处理时,在总处理时间一致的条件下,超声波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对污泥活... 为优化超声处理提高污泥活性的运行条件,考察了超声波的频率、强度、作用时间和污泥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5kHz和61kHz两种低频率超声波先后对污泥进行强化处理时,在总处理时间一致的条件下,超声波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对污泥活性的提高程度及活性的延续时间无显著差别;采用固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时,提高超声波的功率和延长超声作用时间都可以显著提高污泥活性;在功率和作用时间恒定的条件下,增大MLSS对单位质量污泥活性的提高程度影响较小,因此,对污泥先进行浓缩再超声处理可大大提高超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污泥活性 MLSS 超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