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出现腹部肌间血肿1例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敏 彭慧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7期2728-2728,共1页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不需连续进行实验室监测[1]。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不需连续进行实验室监测[1]。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肾脏等疾病中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作用 肝素 低分子量/副作用 血肿/病因学 护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致腹膜后血肿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健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67-6068,共2页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副作用 腹膜后间隙 血肿/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雪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肝素钙 低分子量/副作用 注射 皮下 出血/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1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欣 戎美书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796-798,共3页
肝素及肝素类制剂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凝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引起血小板减少,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更为严重的是其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引起重要脏器的栓塞,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血栓栓塞... 肝素及肝素类制剂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凝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引起血小板减少,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更为严重的是其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引起重要脏器的栓塞,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血栓栓塞症(HITT)[1?2]。肝素类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其具有出血的风险,而忽略了HIT或HITT的发生。现报道1例HIT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副作用 血小板减少 血栓形成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绞痛并发脑梗塞使用海普宁致上肢皮下淤血1例的护理
5
作者 袁阿珍 王素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956-1957,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并发症 脑梗塞/药物疗法 肝素 低分子量/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致皮下巨大血肿1例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侯爱萍 陈萧 翟哲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副作用 皮下组织/化学诱导 血肿/护理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原文传递
下肢骨折337例围手术期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7
作者 陈璐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920-1920,共1页
低分子量肝素(LMWH)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药,其作用是与抗凝血酶Ⅲ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抗凝血酶Ⅲ对Xa因子的灭活而起抗血栓作用。近年在我院广泛应用于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LMWH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1... 低分子量肝素(LMWH)为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药,其作用是与抗凝血酶Ⅲ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抗凝血酶Ⅲ对Xa因子的灭活而起抗血栓作用。近年在我院广泛应用于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LMWH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1]。据国内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肝素 低分子量/副作用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