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策略研究进展
1
作者 易冉冉 温瑞珍 +2 位作者 王淼兰 郑筱暄 彭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保肛手术是目前直肠癌的主流治疗方式,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是保肛术后常见的并发症。LARS病程长,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系统梳理了LARS的病理生理机制、评估方法及治疗策略,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在自我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保肛手术是目前直肠癌的主流治疗方式,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是保肛术后常见的并发症。LARS病程长,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系统梳理了LARS的病理生理机制、评估方法及治疗策略,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在自我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从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制定干预措施和改善LARS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自我管理 饮食 便秘 盆底肌康复训练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静 蔡小凤 +1 位作者 陈萍萍 赵惠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效果。文章对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直肠癌患者盆底肌训练方案的实施提供... 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效果。文章对盆底肌训练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直肠癌患者盆底肌训练方案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展轨迹的潜在类别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海燕 孙佳男 +6 位作者 张晴 汪彦君 王美玲 王权 徐雨婷 贺婷婷 国瑀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12个月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发展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其预测因素,为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12个月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发展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其预测因素,为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6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分别在还纳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LARS评分。应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术后LARS发展轨迹,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识别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LARS发展轨迹分为2个潜在类别组,分别为“轻度症状维持组”(35.3%)和“重度症状缓解组”(64.7%),术前是否行新辅助治疗、预防性造口期间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在两组患者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LARS发生率较高,多数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长达术后6个月甚至更久,LARS发展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参考患者LARS发展轨迹类别进行个性化干预,以改善LARS的发展趋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轨迹 潜在类别 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32例临床研究
4
作者 李英 许睿 +2 位作者 王琼 孔婕 施荣伟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名直肠癌术后LA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1例。对照组予盆... 目的:观察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名直肠癌术后LA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1例。对照组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ARS量表(LARSS)评分、肛门失禁程度量表(Wexner量表)评分、肛门压力指数(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排便阈值、最大耐受容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LARSS评分、Wexner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排便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发生2例Ⅰ度烫伤,及时予以冷敷后继续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未发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可有效缓解LARS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肛门括约肌功能修复,提高肛门控制能力和肛门压力,且疗法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雷火灸 肛门压力指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泓伯(综述) 苏春燕 李葆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是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常用术式,能够达到根治效果且保存肛门控便功能^([1])。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许多直肠癌术后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是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常用术式,能够达到根治效果且保存肛门控便功能^([1])。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许多直肠癌术后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LARS国际共识小组(LAR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3])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根治效果 低位切除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直肠癌术后 骶神经电刺激 LARS 国际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预警机制下延续性护理在预防直肠癌患者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静 洪小芳 +1 位作者 吴雪萍 古真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591-2593,共3页
目的:探究风险预警机制下延续性干预在直肠癌术后1年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预防方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100例行低位直肠癌术患者,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和预警延续组,各50例。常规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预警延续组则在常... 目的:探究风险预警机制下延续性干预在直肠癌术后1年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预防方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100例行低位直肠癌术患者,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和预警延续组,各50例。常规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预警延续组则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增加风险预警机制下延续性干预。记录心理状况、自护能力(ESCA评分)、LARSS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常规干预组相比,预警延续组SAS、SDS评分较低,且ESCA评分较高(P<0.05);在术后1个月,两组LAR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后,与常规干预组相比,预警延续组LARSS评分均较低(P<0.05);与常规干预组相比,预警延续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后护理中,应用风险预警机制下延续性干预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预防,不仅在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改善,促进自护能力上升,更能够降低LARS严重程度,取得患者家属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 延续性干预 低位直肠癌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伴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验案举隅
7
作者 吴柯玫 金鑫 +3 位作者 吴金玲 王丽 尹丽丽 程港晨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指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近些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向,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治疗短期有一定效果,长期效果欠佳。直肠癌术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常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指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近些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向,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治疗短期有一定效果,长期效果欠佳。直肠癌术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常伴随腹泻等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痛苦从而阻碍了术后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不良影响。中医药治疗直肠癌术后泄泻可发挥主导优势,弥补了西医手术治疗直肠癌伴随的术后腹泻等不足,中医药辨证论治、对证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提高临床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的后续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具体辨证亦随之相应改变。久泻病机多为脾胃虚弱、肾阳不足,临床上多选用四神丸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在本验案中尹丽丽副主任医师辨证选用自拟方癌后止泻方对证施治。现笔者将跟师学习,整理记录,从病因病机、病情转归、用药情况等方面对尹丽丽副主任医师治疗直肠癌术后腹泻的诊治思路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临证经验和治则。故文章介绍四神丸以及癌后止泻方治疗直肠癌术后伴腹泻的1例临床验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术后 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泄泻 四神丸机制 癌后止泻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调控术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天明 安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5,共6页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是结直肠肛门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复杂,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处理方案。骶神经调控术是治疗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认可。目前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实践已逐渐扩展到低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是结直肠肛门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复杂,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处理方案。骶神经调控术是治疗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认可。目前骶神经调控术临床实践已逐渐扩展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骶神经调控术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调控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大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温瑞珍 陈飘 +4 位作者 李亚兰 曹爱芳 王淼兰 郑筱暄 彭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2期31-35,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病耻感的真实体验、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3月—5月医院肛肠外科直肠癌保肛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深入了解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患者病耻感的真实体验、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为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3月—5月医院肛肠外科直肠癌保肛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LARS患者的病耻感可归纳为3个主题,分别是:①病耻感体验:羞耻感、受歧视感、孤独感;②病耻感影响因素:疾病因素、文化因素、公众知识缺乏;③病耻感应对方式:主动社交回避、不当的自我管理、刻意隐瞒病情、积极应对。结论直肠癌LARS患者存在较强的病耻感,医护人员需充分关注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病耻感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10
作者 梁小辉 彭博 +4 位作者 练绮雯 李子一 刘鑫斌 钟晓华 张喆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TaTME中低位直肠...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依据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评分分为LARS组和FLARS组,分别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发生LARS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LARS发生率为66.13%,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41.94%)(P<0.05)。术后3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术前放化疗率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术后6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放化疗率、吻合口距肛缘距离。结论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3个月LARS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和疾病恢复密切相关,TaTME术后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cm)、肿瘤直径(≥5cm),在手术过程需要引起注意,加以干预,降低术后LARS发生率,改善患者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低位直肠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成像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价值
11
作者 顾程 申新宇 +2 位作者 唐宇杰 张洁 韩德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功能MRI成像技术在评估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内行盆腔功能MRI成像,并采用LARS评分表进行评分。将无LARS症状的患者纳入阴性组,轻度和... 目的探究功能MRI成像技术在评估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内行盆腔功能MRI成像,并采用LARS评分表进行评分。将无LARS症状的患者纳入阴性组,轻度和重度LARS症状的患者纳入阳性组,阳性组患者均于盆腔功能MRI检查的1周内行3D HR-ARM检查。比较LARS阳性组和阴性组功能MRI检查间的差异,分析LARS阳性组功能MRI检查和3D HR-ARM检查间的相关性。结果LARS阳性组各时相的PR厚度和EAS厚度均小于阴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MRI成像与3D HR-ARM检查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息相的H线长度与RAPD呈正相关,静息相的EAS厚度与MSP呈正相关,力排相的H线长度与IRP呈正相关,三时相的PR厚度与HPZ呈正相关,提肛相的IAS厚度与IRP和RAPD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PR和EAS受损、功能减退是影响术后出现LARS的重要因素,功能MRI成像可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变化,与3D HR-ARM检查相结合,可对LARS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MRI成像 3D高分辨直肠肛门测压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低位直肠癌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主升清”论治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验案举隅
12
作者 孙萍 赵梦蝶 +3 位作者 王瑞 徐林 杨燕霏 姜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958-962,共5页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目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术后会产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临床难题。姜毅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LARS患者大多以脾...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目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术后会产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临床难题。姜毅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LARS患者大多以脾虚下陷为主,临床上常基于“脾主升清”理论,治以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总结了姜毅教授治疗LARS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治疗思路。Rectal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t present, surgery is the main treatment mode, which will produce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 after surgery,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a clinical problem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Professor Jiang Yi observed that most LARS patients mainly suffer from spleen deficiency. Clinical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leen main rise clear”, they often treat qi and spleen and lift Yang lift subsiden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ha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Jiang Yi in the treatment of LARS, and provides therapeutic idea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脾主升清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验案举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研究进展及机器人手术现状
13
作者 许露露 柳欣欣 +1 位作者 江志伟 程天成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743-746,共4页
因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又一恶性肿瘤。目前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然而直肠癌外科手术后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又以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最常见。本文... 因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又一恶性肿瘤。目前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然而直肠癌外科手术后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又以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最常见。本文就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机制、预防干预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学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机器人辅助手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表中文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闫晶晶 牟绍玉 +1 位作者 谭人福 王希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检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评分表中文版用于评估患者排便失调严重程度的信效度。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的患者108例,应用中文... 目的检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评分表中文版用于评估患者排便失调严重程度的信效度。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的患者108例,应用中文版LARS评分表评估其术后排便失调程度,并询问其肠道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以检验聚合效度;随机抽取50例患者在首次评估后1~3周进行第2次测试,以检验重测信度;结合患者一般资料检验LARS评分表对不同临床特征人群的判别效度。结果中文版LARS评分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首次测量与再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该量表评分值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聚合效度良好(P〈0.001);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76.7%;量表的判别效度良好,能区分不同性别、年龄、吻合口平面的人群(P〈0.05)。结论中文版LARS评分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用于评估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失调的严重程度高效、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排便失调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傲 张敬 +1 位作者 黄维 杨烈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793-798,共6页
目的通过使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LARS评分)来研究总结结直肠癌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database、Embase数据库,用主题词加自由词的检索方法检... 目的通过使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LARS评分)来研究总结结直肠癌重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database、Embase数据库,用主题词加自由词的检索方法检索。纳入语言包括以中英文发表的以及用LARS评分评估肠道功能状况的文献。并由两名独立人评估文献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6篇文章纳入Meta分析,放化疗[OR=3.39,95%CI(2.79~4.11)]、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OR=2.30,95%CI(1.79~2.95)]、肿瘤距肛缘距离[OR=2.86,95%CI(2.01~4.07)]是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性别[OR=1.48,95%CI(1.15~1.89)]可能是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结论放化疗、TME、肿瘤距肛缘距离、性别可能是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景岚 顾兴伟 朱小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0.92±4.51)岁,均行直肠癌...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0.92±4.51)岁,均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LARS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LARS 36例,发生率为36.0%。其中,低位直肠癌23例,中高位直肠癌13例;合并基础疾病者10例;组织病理学:高分化11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12例;临床分期:A期2例,B期22例,C期12例;淋巴结转移8例;术前进行放疗8例;吻合口距肛缘≤5 cm者31例,>5 cm者5例;术后恢复时间≥6个月者1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LARS的发生与肿瘤位置(低位)、术前放疗及吻合口位置(距肛缘≤5 cm)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组织病理学、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恢复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及吻合口距肛缘≤5 cm是直肠癌术后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保肛术后应针对其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LAR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灌洗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人福 牟绍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7期632-634,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比例不断上升,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0孵引,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有6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失调,即所谓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
关键词 经肛门灌洗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排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迫失禁型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脾胃虚损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兆京 还向坤 +2 位作者 吴冠楠 吴晓宇 姚学权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迫失禁型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脾胃虚损证)的疗效。方法:收集直肠切除术后急迫失禁型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脾胃虚损证)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组患者在常...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迫失禁型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脾胃虚损证)的疗效。方法:收集直肠切除术后急迫失禁型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脾胃虚损证)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的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于直肠切除术后1个月开始,疗程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ARS症状评分及分级、排便次数、排便复常率、EORTC生命质量QLQ-C30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ARS症状评分、排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ARS症状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ARS症状评分、排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体健康领域评分、功能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迫失禁型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脾胃虚损证),可减少患者排便次数,缓解患者LARS症状,提高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急迫失禁型 脾胃虚损证 补中益气汤 盆底肌肉锻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斌杰 朱苗苗 +6 位作者 吴雅丽 秦启元 何炎炯 周佐霖 黄小艳 王辉 马腾辉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50-456,462,共8页
目的调查低位直肠癌病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 目的调查低位直肠癌病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保肛手术的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直肠癌病人,同时排除接受盆腔放疗、造口未还纳或重新造口以及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病人。使用LARS量表评估上述病人恢复肠道连续性1年后的肠道功能情况,根据LARS量表评分将病人分为无LARS(0~20分)、轻度LARS(21~29分)及重度LARS(30~42分),将病人基线资料、肿瘤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可能影响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总体LARS及重度LARS发生风险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病人129例,失访病人30例,随访病例与失访病例两组仅在术前体重指数[(23.0±3.0)比(20.8±2.9)kg/m~2]及术后T分期(pT_(0~2):62.8%比26.7%)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入分析的129例病人中,男性84例,年龄(56.4±12.4)岁,肿瘤高度(3.8±0.7)cm;术前均接受CapeOX/FOLFOX两药(78.3%)或FOLFOXIRI三药方案化疗,29.5%(38/129)的病人接受经肛经腹双镜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1.4%(92/129)的病人行括约肌间切除,74.4%(96/129)的病人接受预防性造口,13.2%(17/129)的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1.0~10.4)年,总体LARS发生率为55.0%(71/129),重度LARS发生率为24.0%(31/129),排便困难(排便<1次/d)与簇状排便(1 h内反复排便)是最常见的肠道症状。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生总体LARS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565,P=0.012)、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4.503,P=0.015)、恢复肠道连续性时间≤4年(OR=2.285,P=0.02);发生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为:男性(OR=2.754,P=0.037)、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6.190,P=0.001)、括约肌间切除(OR=3.427,P=0.026)与手工吻合(OR=3.538,P=0.00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总体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OR=2.885,P=0.013)、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3.866,P=0.046)、恢复肠道连续性时间≤4年(OR=2.871,P=0.009),但仅有术后发生吻合口漏(OR=5.155,P=0.004)是重度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位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肛术后近半数发生LARS,排便困难(排便<1次/d)与簇状排便(1 h内反复排便)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LARS症状可能随时间延长而缓解;若病人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其术后排便功能往往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吻合口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婧 汪晓东 黄明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是目前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大量患者在术后出现因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众多不良症状,如里急后重、大便失禁等,临床上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LARS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为降低其发生率,更好地进行预... 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是目前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大量患者在术后出现因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众多不良症状,如里急后重、大便失禁等,临床上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LARS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为降低其发生率,更好地进行预后恢复治疗,研究者建立了多种临床预测模型。本文对报道较多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围绕LARS的临床预测模型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