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信息融合的类脑导航方法
1
作者 刘晨 熊智 +3 位作者 华冰 张玲 杨闯 邹伟全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哺乳动物具备根据大脑中的导航细胞感知外源性信息以及自运动信息进行自身定位与导航的能力,这为发展智能性高、自适应性强的无人机导航方法提供了较好的生物模型。对关键导航细胞神经机理以及信息融合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基于视... 哺乳动物具备根据大脑中的导航细胞感知外源性信息以及自运动信息进行自身定位与导航的能力,这为发展智能性高、自适应性强的无人机导航方法提供了较好的生物模型。对关键导航细胞神经机理以及信息融合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基于视觉的类脑认知地图构建方法回环检测实时性不高,检测点稀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细胞与网格细胞信息融合的类脑导航方法。首先,利用连续吸引子神经网络以及各向同性高斯网络分别对网格细胞以及位置细胞进行建模,实现了路径积分以及位置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网格细胞置零算法提高了网格细胞大范围计算效率;其次,通过赫布学习规则得到两种细胞网络的连接权值矩阵,实现了位置细胞对网格细胞路径积分的实时校正过程;最后,基于神经元群体矢量加权平均以及网格细胞顶点位置处理解码方法得到无人机的三维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大范围空间内对无人机三维位置进行精确解算,相较于传统导航定位算法精度有所提升,进一步拓展了无人机三维类脑导航方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导航 位置细胞 网格细胞 赫布学习 吸引子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稀疏编码的位置细胞反馈环路学习模型
2
作者 任梦辉 王东署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了探究大脑导航编码的神经机制,聚焦内嗅皮层与海马体之间的神经连接进行模型研究。生理学证据显示,内嗅皮层与海马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反馈回路连接,两者的空间编码细胞在导航行为中表现出高度关联性。基于这一基础,建立了反馈循环网络... 为了探究大脑导航编码的神经机制,聚焦内嗅皮层与海马体之间的神经连接进行模型研究。生理学证据显示,内嗅皮层与海马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反馈回路连接,两者的空间编码细胞在导航行为中表现出高度关联性。基于这一基础,建立了反馈循环网络模型,将内嗅皮层的栅格细胞与弱空间细胞作为网络输入,连接到海马体的位置细胞与颗粒细胞,并采用非负稀疏编码进行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该反馈学习模型可以快速捕获细胞的空间调谐特性,仅使用弱空间细胞作为输入,也可以通过反馈环路学习到海马位置细胞对空间的单峰选择性,说明反馈编码机制在优化空间表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总之,该模型可能是大脑导航系统生成精确空间编码的重要细胞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嗅皮层 海马体 栅格细胞 位置细胞 反馈循环 非负稀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位置细胞放电机理的空间位置表征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伟龙 吴德伟 +1 位作者 周阳 杜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0-2046,共7页
为实现运行体智能自主定位,该文提出基于生物位置细胞放电机理的空间位置表征方法。首先建立运行体空间位置与运行体和不同路标之间距离的对应关系,以两种不同的空间覆盖方式构建位置细胞图,然后利用感知的距离信息激发位置细胞放电估... 为实现运行体智能自主定位,该文提出基于生物位置细胞放电机理的空间位置表征方法。首先建立运行体空间位置与运行体和不同路标之间距离的对应关系,以两种不同的空间覆盖方式构建位置细胞图,然后利用感知的距离信息激发位置细胞放电估计运行体位置,并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空间位置表征和定位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通过构建的位置细胞图实现空间位置表征和自主定位,但等间隔离散空间构建位置细胞图方法受距离间隔影响较大,而任意探索构建位置细胞图方法从生物自主感知空间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距离阈值和运动训练时间构建位置细胞图,能够更好地完成运行体空间位置表征并且定位精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 仿生定位 空间表征 位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AV地形空间环境感知中位置细胞构建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阳 吴德伟 +1 位作者 邰能建 杜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实现UCAV认知导航对地形空间环境感知信息的表征,提出了一种基于IHDR树的位置细胞构建方法。利用SURF算法提取环境中高鲁棒性的特征点,以特征点描述矢量及其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组合为路标信息,生成训练样本,以IHDR建树原则对路标信息... 为实现UCAV认知导航对地形空间环境感知信息的表征,提出了一种基于IHDR树的位置细胞构建方法。利用SURF算法提取环境中高鲁棒性的特征点,以特征点描述矢量及其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组合为路标信息,生成训练样本,以IHDR建树原则对路标信息双重聚类,然后将聚类后的叶子节点作为表征对应地形空间环境的位置细胞,完成位置细胞的构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位置细胞能有效表征地形空间环境,对一定噪声干扰下的地形空间环境也具有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感知 位置细胞 IHDR树 环境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转换的位置估计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周阳 吴德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72-2276,共5页
为实现运行体智能自主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转换的位置估计模型。结合网格细胞和位置细胞的放电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转换关系,将位置估计模型分为空间环境学习与记忆、运动状态感知和位置估计3部分,给出了各个部... 为实现运行体智能自主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转换的位置估计模型。结合网格细胞和位置细胞的放电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转换关系,将位置估计模型分为空间环境学习与记忆、运动状态感知和位置估计3部分,给出了各个部分实现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最后利用提出的模型对运行体定位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实现运行体自主定位,且定位性能可通过改变模型中网格细胞和位置细胞参数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导航 位置估计 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典 周阳 代传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为解决类脑导航空间表征中位置细胞间距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模型。该模型在实现过程中,引入位置细胞间距因子,结合位置细胞放电率阈值,灵活调整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转换后所生成的相... 为解决类脑导航空间表征中位置细胞间距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模型。该模型在实现过程中,引入位置细胞间距因子,结合位置细胞放电率阈值,灵活调整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转换后所生成的相邻位置细胞间距离,最终改变表征空间环境的位置细胞数量及基于位置细胞放电活动的位置估计性能。经仿真验证,本文模型有效,生成的位置细胞具有类似生物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相邻位置细胞间距离可控,且基于该方式生成的位置细胞进行位置估计时可得到较好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导航 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 径向基神经网络 位置细胞间距因子 自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粒子滤波重建位置细胞编码的运动轨迹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新玉 海鑫 +1 位作者 尚志刚 万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7-826,共10页
粒子滤波解码算法在神经信息解码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在海马区位置细胞集群编码的运动轨迹重建中极其少见.针对大鼠海马区位置细胞的神经元响应特性,采用二次指数泊松方程建立了大鼠运动轨迹的位置细胞集群状态空间编码模型,然后利用仿真... 粒子滤波解码算法在神经信息解码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在海马区位置细胞集群编码的运动轨迹重建中极其少见.针对大鼠海马区位置细胞的神经元响应特性,采用二次指数泊松方程建立了大鼠运动轨迹的位置细胞集群状态空间编码模型,然后利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研究了粒子滤波在大鼠运动轨迹重建中的性能,并与扩展卡尔曼和无迹卡尔曼重建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数据重建结果显示,与后两种算法相比,在相同的重建精度下,粒子滤波算法需要的位置细胞个数相对更少.实测数据重建结果显示,粒子滤波算法重建的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均优于扩展卡尔曼和无迹卡尔曼重建算法.这些结果表明,粒子滤波算法不仅能够高效地利用位置细胞集群编码信息,而且具有更高精度的轨迹重建性能,将为空间认知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细胞 粒子滤波 状态空间编码模型 运动轨迹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细胞的空间表征及位置估计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阳 吴德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8-494,共7页
为开发具有生物启发式空间表征和自主定位能力的导航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细胞的空间表征及位置估计模型.该模型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实现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转换,生成自运动感知下的位置细胞.同时,通过环境感知和相似性度量生... 为开发具有生物启发式空间表征和自主定位能力的导航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细胞的空间表征及位置估计模型.该模型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实现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转换,生成自运动感知下的位置细胞.同时,通过环境感知和相似性度量生成视觉感知下的位置细胞.最后,采用信息加权的方式对前两种位置细胞进行融合,生成多信息感知下的位置细胞,以此表征已探索的空间.当运行体在已表征空间中运行时,基于重心估计原理对群体位置细胞放电活动进行处理,实现自主定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已探索空间的内部表征,生成的位置细胞具有生物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且多信息感知下的空间表征在某一感知方式存在误差时仍表现出好的位置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定位 空间表征 位置细胞 多信息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位置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洁 隋建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位置细胞是与动物行为活动所处位置密切相关并具有复杂锋电位的海马锥体细胞 ,是脑内认知地图的基本组成单元。当个体处于特定的“位置野”时 ,相应的位置细胞呈现最大放电。位置细胞并非单纯的感觉神经元 ,内、外源性信息输入均可影响... 位置细胞是与动物行为活动所处位置密切相关并具有复杂锋电位的海马锥体细胞 ,是脑内认知地图的基本组成单元。当个体处于特定的“位置野”时 ,相应的位置细胞呈现最大放电。位置细胞并非单纯的感觉神经元 ,内、外源性信息输入均可影响位置细胞的放电活动 ,使位置野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海马位置细胞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位置细胞 位置 感觉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结构CA1位置细胞对感觉错配适应的相关反应
10
作者 邹丹 吴敏范 +2 位作者 金戈 符文双 郑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经过学习其海马结构接受视觉-前庭-本体感觉错配格局并将其视为匹配的状态后CA1位置细胞的电活动,为揭示海马结构可编码感觉输入的任何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清醒大鼠在适应视觉-前庭-本体感觉... 目的观察大鼠经过学习其海马结构接受视觉-前庭-本体感觉错配格局并将其视为匹配的状态后CA1位置细胞的电活动,为揭示海马结构可编码感觉输入的任何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清醒大鼠在适应视觉-前庭-本体感觉错配条件后海马结构CA1位置细胞神经元放电情况。结果 56个位置细胞中,29个神经元在正向状态中有显著的空间放电(正向相关神经元),19个神经元在反向状态中有显著的空间放电(反向相关神经元)。位置野内放电频率的分布呈现不对称及负偏斜。结论大鼠海马结构位置细胞可编码不能自然发生的新的感觉输入配置,更新海马结构比较器内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错配 海马 位置细胞 神经元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错配适应大鼠海马CA1区位置细胞的放电特征
11
作者 邹丹 金戈 符文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2-597,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经过学习其海马结构接受视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错配格局并将其视为匹配的状态后CA1区位置细胞的电活动,为揭示海马结构可编码感觉输入的任何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视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错配格局,根据对海马结构齿状回... 目的观察大鼠经过学习其海马结构接受视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错配格局并将其视为匹配的状态后CA1区位置细胞的电活动,为揭示海马结构可编码感觉输入的任何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视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错配格局,根据对海马结构齿状回θ节律的记录及其电功率的计算,获知大鼠适应该感觉冲突后,应用钨丝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清醒大鼠在适应视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错配条件后海马CA1区位置细胞神经元集群放电情况。结果 56个位置细胞中,14个(25.0%)神经元在感觉正配及错配条件下均有位置稳定的空间放电(双向移动相关经验非依赖神经元),33个(58.9%)神经元在感觉正配及错配条件下依次出现位置不稳的空间放电(双向移动相关经验依赖神经元)。经验非依赖神经元的位置野长度及非对称指数的均值大于经验依赖型神经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此外,位置野内放电频率的分布呈现出不对称及负偏斜。结论动物在适应自然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新的感觉配置后,海马结构能编码这一配置并能更新其储存的记忆,接受新的配置作为匹配状态。海马结构可能编码感觉输入的任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错配 适应 海马 位置细胞 神经元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位置细胞对空间信息的处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左艳芳 罗非 崔彩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海马位置细胞接收各种来源的空间信息后,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海马内形成认知地图或加强联合皮层内细胞集群的突触联系以形成对空间位置的永久记忆。海马内的空间信息输出后,在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内与其它来源的信息进... 海马位置细胞接收各种来源的空间信息后,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海马内形成认知地图或加强联合皮层内细胞集群的突触联系以形成对空间位置的永久记忆。海马内的空间信息输出后,在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内与其它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最终通过运动环路形成目标指向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细胞 海马 位置 位置线索 认知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鼠脑海马位置细胞与Q学习面向目标导航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略 何洪军 《生物信息学》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生理学实验表明在鼠脑海马结构中存在的一种具有特异性放电特征的细胞,它在大鼠空间导航和环境认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特异性神经元被称之为位置细胞。本文将基于位置细胞、运动神经元来构建一种前馈神经网络模型,采用Q学习算法实现大... 生理学实验表明在鼠脑海马结构中存在的一种具有特异性放电特征的细胞,它在大鼠空间导航和环境认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特异性神经元被称之为位置细胞。本文将基于位置细胞、运动神经元来构建一种前馈神经网络模型,采用Q学习算法实现大鼠面向目标导航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前馈神经网络模型能快速实现大鼠面向目标导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细胞 Q学习算法 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目标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仿生SLAM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孟元 田德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2-723,共12页
针对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过程中定位精度较低和角度漂移等问题,受哺乳动物海马体空间认知机理的启发,提出一种构建多尺度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信息转换的仿生SLAM算法.首先,引入头方向细胞和... 针对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过程中定位精度较低和角度漂移等问题,受哺乳动物海马体空间认知机理的启发,提出一种构建多尺度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信息转换的仿生SLAM算法.首先,引入头方向细胞和条纹细胞感知自身运动信息,并生成多尺度网格细胞覆盖整个空间环境,减小由于角度偏移而产生的累计误差;其次,对于定位精度低问题,采用Hebb学习规则下的竞争型神经网络建立多尺度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信息转换关系;最后,构建位置细胞与空间环境中不同地标的映射关系,通过选取最大放电率的位置细胞形成空间认知拓扑地图,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与RatSLAM和ORB-SLAM2在KITTI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通过对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实现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定位和建图,同时,控制平移误差不超过1.50 m,旋转误差不高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地图 路径整合 位置细胞 网格细胞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马体位置细胞的认知地图构建与导航 被引量:3
15
作者 阮晓钢 柴洁 +2 位作者 武悦 张晓平 黄静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6-677,共12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环境认知问题,受老鼠海马体位置细胞在特定位置放电的启发,构建动态增减位置细胞认知地图模型(Dynamic growing and pruning place cells-based cognitive map model,DGP-PCCMM),使机器人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自组织构建... 针对移动机器人环境认知问题,受老鼠海马体位置细胞在特定位置放电的启发,构建动态增减位置细胞认知地图模型(Dynamic growing and pruning place cells-based cognitive map model,DGP-PCCMM),使机器人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自组织构建认知地图,进行环境认知.初始时刻,认知地图由初始点处激活的位置细胞构成;随着与环境的交互,逐渐得到不同位置点处激活的位置细胞,并建立其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认知地图的动态增长;如果机器人在已访问区域发现新的障碍物,利用动态缩减机制对认知地图进行更新.此外,提出一种位置细胞序列规划算法,该算法以所构建的认知地图作为输入,进行位置细胞序列规划,实现机器人导航.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Tolman的经典老鼠绕道实验进行再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使机器人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动态构建并更新认知地图,能初步完成对Tolman老鼠绕道实验的再现.此外,进行了与四叉树栅格地图、动态窗口法的对比实验和与其他认知地图模型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在所构建地图的简洁性、完整性和对动态障碍适应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环境认知 海马体位置细胞 导航 Tolman 老鼠绕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马体位置细胞的空间定位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桂旻 斯白露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9-272,共4页
哺乳动物中海马体的位置细胞是一类编码动物自身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的神经细胞。为实现智能自主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马体位置细胞的空间定位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中,位置细胞接收感觉细胞的输入,也通过位置细胞间的回馈连接接收其它位... 哺乳动物中海马体的位置细胞是一类编码动物自身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的神经细胞。为实现智能自主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马体位置细胞的空间定位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中,位置细胞接收感觉细胞的输入,也通过位置细胞间的回馈连接接收其它位置细胞的回馈输入。当连接强度足够强时位置细胞网络能够形成对空间位置的多分辨率的集群编码,并能够保持记忆的稳定性,这种记忆不依赖于外界感知信息的输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海马体位置细胞的空间定位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完成空间定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细胞 神经网络 空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位置细胞放电模式可诱导长时程突触可塑性
17
作者 许静 杨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3,共1页
海马区锥体神经元间的突触强度可被依赖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所调控,无论LTP或LTD的修饰作用都需要突触前和突触后活动的一致。在体实验中,许多锥体细胞表现出位置特异性的活动模式... 海马区锥体神经元间的突触强度可被依赖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所调控,无论LTP或LTD的修饰作用都需要突触前和突触后活动的一致。在体实验中,许多锥体细胞表现出位置特异性的活动模式,因而被称为位置细胞。当大鼠在环境的一个特殊部分时,位置细胞的放电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抑制 位置细胞 放电模式 大鼠海马 N-甲基-D-天冬氨酸 长时程增强 修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子位置细胞筛选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刘新玉 崔书华 +4 位作者 杨晨光 王东云 刘凯歌 秦月 温盛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1,共7页
具有位置调谐特性的位置细胞对于大脑空间认知和导航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筛选位置细胞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位置细胞筛选,以鸽子为模式动物,利用自由活动状态下鸽子海马区锋电位和运动轨迹信号,给出了鸽子位置细胞的筛选流程,分析了位... 具有位置调谐特性的位置细胞对于大脑空间认知和导航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筛选位置细胞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位置细胞筛选,以鸽子为模式动物,利用自由活动状态下鸽子海马区锋电位和运动轨迹信号,给出了鸽子位置细胞的筛选流程,分析了位置细胞筛选过程中网格数和滤波核尺寸对于位置细胞位置野的影响。实测和仿真数据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可以有效地筛选出位置细胞,位置细胞位置野大小在整体趋势上与划分网格数基本呈反比,与高斯滤波核尺寸基本呈正比。该研究不仅能够促进鸽子位置细胞响应特性研究,而且有助于空间认知与导航神经机制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细胞 位置 鸽子 筛选
原文传递
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乃功 王琳 +1 位作者 李倜 陈焕朝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2-1378,共7页
针对老鼠海马结构中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信息传递问题,构建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在一维和二维环境中的仿真结果均符合生物学研究事实,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模拟齿状回和海马中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可有效解释位置细胞... 针对老鼠海马结构中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信息传递问题,构建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在一维和二维环境中的仿真结果均符合生物学研究事实,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模拟齿状回和海马中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可有效解释位置细胞位置野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结构 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 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
原文传递
一种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高斯分布激活函数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乃功 方略 +3 位作者 罗子维 苑云鹤 蒋晓军 蔡建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8-1167,共10页
生物学研究发现,采用简单线性叠加数学模型不能表达啮齿类动物大脑皮层海马区多个激活网格细胞网格野到单一位置细胞位置野输出特征映射关系。针对这一难题,引入高斯分布激活函数。本文利用其局域化特性,对网格细胞输入和网格细胞与位... 生物学研究发现,采用简单线性叠加数学模型不能表达啮齿类动物大脑皮层海马区多个激活网格细胞网格野到单一位置细胞位置野输出特征映射关系。针对这一难题,引入高斯分布激活函数。本文利用其局域化特性,对网格细胞输入和网格细胞与位置细胞之间连接权值线性叠加输出进行处理,滤掉激活率比较低的位置野,得到了与生物学研究发现相一致的单一位置细胞位置野。与已有竞争学习算法位置细胞模型、独立成分分析方法位置细胞模型、贝叶斯位置重建方法位置细胞模型相比,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神经生理学基础上不仅能表达啮齿类动物大脑皮层海马区多个网格细胞网格野激活得到单一位置细胞位置野输出特征映射关系,而且算法简单,所需网格细胞输入较少,输出单一位置细胞野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 内嗅皮层 海马区 高斯分布激活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