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马蜡烷——水体分层的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156
1
作者 张立平 黄第藩 廖志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密执安盆地等海相蒸发环境伽马蜡烷的分布表明,伽马蜡烷作为咸水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与高盐度环境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松辽盆地淡水-微咸水环境较高含量的伽马蜡烷表明其形成与湖海沟通引起的水体分层事件有关。伽马蜡烷重碳同位... 密执安盆地等海相蒸发环境伽马蜡烷的分布表明,伽马蜡烷作为咸水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与高盐度环境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松辽盆地淡水-微咸水环境较高含量的伽马蜡烷表明其形成与湖海沟通引起的水体分层事件有关。伽马蜡烷重碳同位素值及微生物学证据均表明了伽马蜡烷的形成与水体分层有关,由于高盐环境往往伴随着密度分层,从而解释了伽马蜡烷经常与高盐环境伴生,但并不仅仅局限于高盐环境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蜡烷 水体分层 碳同位素 微生物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动物门梨形四膜虫的无水热解实验产物及伽马蜡-2-烯的检出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一涛 王铁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在原生动物门梨形四膜虫的无水热解模拟实验产物中,可溶有机质含量丰富,氯仿抽提物含量高达17.5%,其中总烃相对含量可达8.99%;烷烃馏分主要以具有奇碳数正烷烃优势和植烷优势,CPI值达1.2,Pr/Ph比值仅0.42,含有γ-和β-胡萝卜烷以及异常... 在原生动物门梨形四膜虫的无水热解模拟实验产物中,可溶有机质含量丰富,氯仿抽提物含量高达17.5%,其中总烃相对含量可达8.99%;烷烃馏分主要以具有奇碳数正烷烃优势和植烷优势,CPI值达1.2,Pr/Ph比值仅0.42,含有γ-和β-胡萝卜烷以及异常丰富的伽马蜡-2-烯和伽马蜡烷等生物标志物为特征,从而表明梨形四膜虫生存于还原性的咸水环境,热解产物仍然处于未成熟阶段。热解模拟实验的结果不仅再次证实梨形四膜虫仍不失为伽马蜡烷的一种主要的生源母质,而且还验证了由四膜虫醇脱水,形成中间产物伽马蜡-2-烯,以及加氢产物伽马蜡烷的成岩作用演化过程。据此还对前人提出的两种伽马蜡烷成因机理作了对比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热解实验 梨形四膜虫 四膜虫醇 伽马-2-烯 伽马蜡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C_(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原油为例
3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3 位作者 杨茜 陈琰 周飞 张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5-1783,共19页
【目的】为了确定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古近系深部储层(E)原油的热演化程度和成因类型,【方法】利用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技术,对其中的各类生物标志物、烷基菲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 【目的】为了确定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古近系深部储层(E)原油的热演化程度和成因类型,【方法】利用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技术,对其中的各类生物标志物、烷基菲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与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均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Pr/Ph比值低(<0.60),Ph/nC_(18)比值高(>1.30),伽马蜡烷含量高,伽马蜡烷指数介于0.90~1.36,属于典型咸水湖相原油,这与研究区古近纪的沉积特征一致。但依据不同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系列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可将他们分成两类:一类原油中C_(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异常丰富,C_(19-30)TT/C_(27-35)H比值大于1.60,C_(23)TT/C_(30)H>1.40,并伴随有高甾藿比(>4.50)和高β-胡萝烷/nC_(37)比值(>3.20),表明藻类是其主要原始生烃母质;另一类原油中C_(19-30)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含量中等,C_(19-30)TT/C_(27-35)H比值小于0.50,C_(23)TT/C_(30)H<0.55,其甾藿比相对较低(<2.0)、β-胡萝卜烷含量中等,β-胡萝烷/nC_(37)比值小于1.50,可见此类原油中藻类的贡献明显低于前一类原油。对比它们的甾、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发现这两组原油的成熟度相近,其对应的R_(o)值介于1.1%~1.3%,即它们形成于生油高峰之后、凝析油气形成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结论】影响研究区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系列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是原始生烃母质,而非成熟度,因而它在研究区具有指示原油成因类型的作用,在后续油气勘探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 C_(19-49)长链三环萜系列 伽马蜡烷 β-胡萝卜 甾藿比 原油 英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中高丰度C_(29)规则甾烷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敏 程青松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1-29,共19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61个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GC-MS)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原油样品中含有高丰度的C_(29)规则甾烷。依据C_(29)/C_(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与C27规则甾烷的比值)将原油划分为3类:C_(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61个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原油样品进行色谱质谱(GC-MS)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原油样品中含有高丰度的C_(29)规则甾烷。依据C_(29)/C_(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与C27规则甾烷的比值)将原油划分为3类:C_(29)/C_(27)(规则甾烷)<1,1<C_(29)/C_(27)(规则甾烷)<1.5,C_(29)/C_(27)(规则甾烷)>1.5。C_(29)/C_(27)(规则甾烷)跟甲基菲比值(F_(1))和姥鲛烷/植烷比值(Pr/Ph)无相关性,但与甾烷和藿烷的相对含量正相关,而与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无关;同时,C_(29)规则甾烷的绝对含量也与甾烷的绝对含量和藿烷的绝对含量有着极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三环萜烷的绝对含量相关性差。甾烷的异构化参数与C_(29)/C_(27)(规则甾烷)无相关性,但是重排甾烷与规则甾烷的比值(Dia/Re(甾烷))与C_(29)/C_(27)(规则甾烷)负相关。此外,Dia/Re(甾烷)也与热演化参数无关,与甾烷和藿烷的相对含量负相关,与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正相关。重排甾烷与三环萜烷的绝对含量具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藿烷及甾烷的绝对含量相关性较差。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参数表明,C_(29)规则甾烷与伽马蜡烷的绝对含量正相关,同时伽马蜡烷(G)的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与热演化参数和沉积环境参数无关,而与生源参数有关。因此,研究区原油中高丰度C_(29)规则甾烷主要受控于生物母质来源,且其生物母质可能是以细菌和藻类为食的微型浮游动物。随着硫芴相对含量上升,甾烷和藿烷以及伽马蜡烷的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都降低,而三环萜烷和重排甾烷的相对含量反而增加。表明随着水体硫化的增强,海洋生物的生存受抑制,但是细菌和浮游动物受影响更显著。因此,研究区下古生代原油中高丰度的C_(29)规则甾烷可能来自以藻类和细菌为食的浮游动物。动物也是C29规则甾烷的来源之一,虽然微型浮游动物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其生物量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代 C_(29)规则甾 重排藿 伽马蜡烷 浮游动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生物降解油的油源对比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水福 胡守志 +4 位作者 何生 王华 杨道庆 林社卿 罗家群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6-951,共6页
生物降解油尤其是严重生物降解油,其油源对比一直是个难点。针对严重生物降解油的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提出用C29藿烷替代C30藿烷计算伽马蜡烷指数(伽马蜡烷/2×C29藿烷,暂称新伽马蜡烷指数),研究认为它更能反映生物降解油母质... 生物降解油尤其是严重生物降解油,其油源对比一直是个难点。针对严重生物降解油的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提出用C29藿烷替代C30藿烷计算伽马蜡烷指数(伽马蜡烷/2×C29藿烷,暂称新伽马蜡烷指数),研究认为它更能反映生物降解油母质形成的水体环境。并用伽马蜡烷/2×C29藿烷和2×C24四环萜烷/C26长链三环萜烷作图版,可以将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不同层位原油很好地区分开,达到生物降解油的油源对比目的。油源对比结果,井楼和古城地区核三上段原油和核三下段原油主要源自其相应层段的源岩,新庄以核三上段油源为主,杨楼以核三下段油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北部斜坡带 生物降解油 伽马蜡烷指数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35
6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汪立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9,共7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咸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咸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较低且伽马蜡烷含量丰富,而柴西北区所产原油则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大多没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偏高且伽马蜡烷含量明显偏低,这表明柴西南区与北区的原油其烃源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原油中的nC37优势与姥植比之间负相关、与伽马蜡烷指数之间正相关这一现象,推测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的nC37优势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的性质,高盐度和强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导致原油中出现nC37优势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 伽马蜡烷 姥植比 沉积环境 原油 柴达木盆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烃源岩及其古环境 被引量:37
7
作者 冯乔 柳益群 郝建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3-517,共5页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分布于马朗凹陷和条湖凹陷西南部边缘 ,主要由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组成 ,是盆地主力生油岩。碳酸盐岩、伽马蜡烷指数 (GI)、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表明芦草沟组沉积于咸水—半咸水古水体环境中 ,其主要沉积中心位...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分布于马朗凹陷和条湖凹陷西南部边缘 ,主要由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组成 ,是盆地主力生油岩。碳酸盐岩、伽马蜡烷指数 (GI)、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表明芦草沟组沉积于咸水—半咸水古水体环境中 ,其主要沉积中心位于盆地西南边缘东侧 ,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 ,与区域构造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芦草沟组时期的原型盆地范围比现在大 ,尤其是原型盆地的西南边界应位于现在边界的更西南部 ,从其碳酸盐岩厚度和伽马蜡烷含量的变化来看 ,三塘湖盆地与相邻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呈相互独立分隔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中二叠统 原油碳同位素 伽马蜡烷指数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一类新的原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包建平 王志峰 +3 位作者 朱翠山 汪立群 陈琰 周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41,共13页
各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冷湖油田原油具有姥植比高(Pr/Ph>2.0),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5~0.7)、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2~0.4)和新藿烷(C_(29)Ts/C_(29)H=0.4~0.7)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低(... 各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冷湖油田原油具有姥植比高(Pr/Ph>2.0),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5~0.7)、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2~0.4)和新藿烷(C_(29)Ts/C_(29)H=0.4~0.7)含量中等,伽马蜡烷含量低(伽马蜡烷指数<0.05)的特征,它们源于该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淡水湖沼相烃源岩;而柴西北区咸水湖相原油的姥植比低(Pr/Ph<0.8),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1)、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05)和新藿烷(C_(29)Ts/C_(29)H=0.2~0.4)含量低和伽马蜡烷含量高(伽马蜡烷指数=0.4~0.8),这一系列特征与柴西地区发育的古近系—新近系咸水湖相烃源岩一致。但是,东坪地区原油呈现完全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组合,主要表现为丰富的伽马蜡烷(伽马蜡烷指数=1.2~3.0)与高含量的新藿烷(C_(29)Ts/C_(29)H>1.5)、重排藿烷(diaC_(30)H/C30H>0.7)和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规则甾烷>0.4)并存,这与地质样品中伽马蜡烷和重排类标志物的分布特征相矛盾,因为依据现有的认识无法解释这一特殊地球化学现象。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表明东坪地区原油所具有的特殊生物标志物组合并非源于不同类型原油之间的混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其确切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形成条件目前并不清楚。由此可见,东坪地区原油为柴达木盆地一个新的原油类型,推测其烃源岩可能形成于偏酸性的咸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蜡烷 新藿 重排甾 重排藿 原油 东坪地区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Y分子筛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汇彤 魏彩云 +2 位作者 张水昌 张大江 王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但藿烷组分丢失。对分离组分的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MOY分子筛在组分分离过程中无化合物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出现,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很好,但分离的甾烷因基底较高,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重复性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分子筛 伽马蜡烷 β-胡萝卜 生物标志化合物 单体烃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虹 林小云 +2 位作者 龚刘凭 乔诚 许宏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5-161,共7页
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其周缘地区有多个生烃凹陷,发育四套烃源岩,具复杂的油源关系。为厘清该区中上侏罗统油源关系,利用多项地化指标进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A类原油具轻碳同位素,植烷优势明显,高伽马蜡烷... 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其周缘地区有多个生烃凹陷,发育四套烃源岩,具复杂的油源关系。为厘清该区中上侏罗统油源关系,利用多项地化指标进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A类原油具轻碳同位素,植烷优势明显,高伽马蜡烷指数,表现出了湖相母质输入的特点,与二叠系泥岩具良好亲缘关系;B类原油具重碳同位素,姥鲛烷优势,几乎不含伽马蜡烷等特征,反映了原油母质形成于强氧化的沉积环境,与侏罗系泥岩同源;C类原油各项指标介于以上两类原油之间,是二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的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碳同位素 伽马蜡烷 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油源分析和成藏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庆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70,共8页
东辛油田是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复式含油气聚集带的一部分,是一个多油源汇集的地区,油源关系复杂。根据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对其油气来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油源和构造特征,东辛油田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辛镇构造区,为低成... 东辛油田是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复式含油气聚集带的一部分,是一个多油源汇集的地区,油源关系复杂。根据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对其油气来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油源和构造特征,东辛油田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辛镇构造区,为低成熟-成熟的沙四型原油;东营构造区,以沙四型成熟原油为主;东营构造以西区,主要为沙三型成熟原油。结合地质分析认为,东营构造区至少存在两期重要的成藏过程,而辛镇构造和东营构造以西区仅存在明化镇期至第四纪一期成藏过程。该研究对于东辛油田今后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优质烃源岩 油源对比 伽马蜡烷 晚期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严重生物降解油的类型与形成途径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长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7,共3页
生物降解油的类型复杂多样,将济阳坳陷出现的严重生物降解油划分为2种类型: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产生丰富的25-降藿烷系列和原油生物降解后不含有25-降藿烷系列。描述了这2种生物降解油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降解的不同顺序,划分了它们的降... 生物降解油的类型复杂多样,将济阳坳陷出现的严重生物降解油划分为2种类型: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产生丰富的25-降藿烷系列和原油生物降解后不含有25-降藿烷系列。描述了这2种生物降解油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降解的不同顺序,划分了它们的降解级别,并从分子结构上分析了升藿烷系列降解的机理。在原油遭受严重降解时,伽马蜡烷也会降解生成25-降伽马蜡烷等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生物降解作用 25-降藿系列 25-降伽马蜡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判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中璇 徐志明 +2 位作者 王招明 陈云川 肖中尧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673,共7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探明储量超过亿吨。为明确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油藏主力烃源岩,对烃源岩样品、中深1井原油样品及哈拉哈塘凹陷原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对其轻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探明储量超过亿吨。为明确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油藏主力烃源岩,对烃源岩样品、中深1井原油样品及哈拉哈塘凹陷原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对其轻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凹陷原油样品均具有富链烷烃、贫芳香烃的特点,与中深1井一致,其生油母质为典型的腐泥型;哈拉哈塘凹陷原油样品均能检测到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是强还原沉积环境的标志。结合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哈拉哈塘凹陷地质背景,认为研究区海相原油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而非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哈拉哈塘凹陷 奥陶系油藏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伽马蜡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嫩江组下部水体分层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美羽 胡建芳 万晓樵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4,共5页
通过对松科1井样品的测试分析,在松辽盆地姚家组二、三段顶部至嫩江组二段底部地层中检测到了较高含量的伽马蜡烷,并据此确认了对应时期水体分层事件的存在.通过其与总有机碳(TOC)值和δ13Corg值剖面变化趋势比对发现,伽马蜡烷含量的高... 通过对松科1井样品的测试分析,在松辽盆地姚家组二、三段顶部至嫩江组二段底部地层中检测到了较高含量的伽马蜡烷,并据此确认了对应时期水体分层事件的存在.通过其与总有机碳(TOC)值和δ13Corg值剖面变化趋势比对发现,伽马蜡烷含量的高值与TOC高值和δ13Corg负值对应良好,表明水体分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嫩江组沉积时期缺氧事件的发生,进而对有机质的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水体分层与当时的海侵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伽马蜡烷 水体分层 嫩江组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湖泊环境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帆 冯一璟 张琪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5年第10期56-60,6,共5页
陆相烃源岩发育在湖盆内,古时湖泊的水体性质及沉积环境是影响烃源岩发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子化石(生物标志物)作为历史遗存下的产物,更能准确科学地表现古湖泊环境的变化。通过介绍姥鲛烷与植烷、C35升藿烷、重排甾烷/甾烷和伽马蜡烷4... 陆相烃源岩发育在湖盆内,古时湖泊的水体性质及沉积环境是影响烃源岩发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子化石(生物标志物)作为历史遗存下的产物,更能准确科学地表现古湖泊环境的变化。通过介绍姥鲛烷与植烷、C35升藿烷、重排甾烷/甾烷和伽马蜡烷4个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确定其都与湖泊沉积环境相关,可以反映古湖泊水体的化学性质,对它们的生物来源,成岩过程、与古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姥鲛与植 C35升藿比值 重排甾/甾 伽马蜡烷 古湖泊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冷湖构造带与马北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峰 包建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3-694,共12页
通过对冷湖构造带和马北油田26个原油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马北油田原油中姥植比(低于2.0)相对偏低,伽马蜡烷指数(0.10~0.20)相对偏高,甾烷组成中明显富含指示藻类贡献的C_(27)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中等,它们... 通过对冷湖构造带和马北油田26个原油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马北油田原油中姥植比(低于2.0)相对偏低,伽马蜡烷指数(0.10~0.20)相对偏高,甾烷组成中明显富含指示藻类贡献的C_(27)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中等,它们与附近凹陷发育的中侏罗统湖相泥岩中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基本一致,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而冷湖构造带原油中姥植比(2.0~2.5)相对偏高,伽马蜡烷指数(低于0.05)相对偏低,明显富含指示陆源有机质贡献的C_(29)甾烷,且重排甾烷含量相对丰富,这一系列特征均明显有别于马北油田原油,而与冷湖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中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相吻合,表明该地区发育的下侏罗统湖相泥岩是其主力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姥植比 伽马蜡烷 原油对比 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 in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A case study of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in southern Songliao Basin,China 被引量:2
17
作者 LI Hongbo ZHANG Min CHEN Xiaohu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13-419,共7页
Terrestrial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 is considered as a favorable pl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rce rocks,especially the fault basins in eastern China.Based on molecular composition study of saturated and aromatic h... Terrestrial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 is considered as a favorable pl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rce rocks,especially the fault basins in eastern China.Based on molecular composition study of saturated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extracts of source rocks of the Yingcheng and Shahezi formations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xtracts of source rocks are provided with low ratio of Pr/Ph,low content of C24 tetracyclic terpanes,high content of tricyclic terpanes and gammacerane,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C27 steranes in the sag belt and its periphery;relatively high ratio of Pr/Ph,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tetracyclic terpanes and gammacerane,low content of C27 steranes and obvious advantages of C29 steranes in its gentle slope belt;with high ratio of Pr/Ph,high content of C19,C20 tricyclic and C24 tetracyclic terpanes,very low content of gammacerane and C27 steranes,and high content of C29 steranes in the edge of fault depression.According to the organic matter input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three types of source rocks have been established,which,respectively,are the mode of mixing organic matter input in deep and semi-deep lake,the advantage of terrigenous input in shallow lake and terrigenous input in shore-shallow lacustrine.The first mode is supposed to generate oil and gas,while the second one tends to generate oil.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gas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are very likely to be controlled by hydrocarbon generating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source rock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断陷湖盆 中国东部 分子组成 烃源岩 松辽盆地南部 地球化学特征 伽马蜡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