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实结合挂线与传统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1
作者 雷刚 李军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虚实结合挂线与传统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4-0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虚实... 目的比较分析虚实结合挂线与传统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4-0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虚实结合挂线术21例(虚实结合组),行传统挂线术21例(传统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肛门功能。结果与传统组比较,虚实结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d、2周、3周时,虚实结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虚实结合组患者的Wexner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虚实结合挂线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术后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肛门功能方面均较传统挂线术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后马蹄形肛瘘 虚实结合线 传统挂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挂线术与传统挂线术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原小千 贝绍生 +4 位作者 赵卫兵 贾小强 程一乘 智从从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对比传统挂线术在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高位后侧全马蹄形肛瘘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 目的 对比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对比传统挂线术在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高位后侧全马蹄形肛瘘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传统挂线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14天、2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用时少、肛门功能评分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14天、21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和术后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轻,术后肛门功能更好,远期疗效更满意且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线 高位肛瘘 马蹄肛瘘 传统挂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瘘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杨喜成 邢道旭 王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瘘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收的实施手术治疗的76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瘘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收的实施手术治疗的76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和研究组(38例,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1周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个月括约肌功能,手术指标,随访期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内括约肌平均时限、外括约肌平均时限均缩短,且对照组均短于研究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均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肛瘘患者使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创口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对患者括约肌功能的损伤,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 传统切开线 括约肌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相恒路 曹军 +3 位作者 许倩 王荣 范孟霞 都美杰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传统切... 目的:分析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挂线术的疗效差异不明显,但三间隙引流术可明显缩短肛周脓肿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对肛门的损伤,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三间隙引流 传统切开线 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OPIS改良挂线法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5
作者 王爱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改良挂线法与传统切口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2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改良挂线法与传统切口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2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2.52±6.13)min、(8.52±1.13)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80.41±6.32)mL,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血、脓腐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5.12±1.02)d、(4.08±0.46)d、(25.63±2.38)d,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时,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96±0.45)分、(2.81±0.38)分、(1.81±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MUP平均时限分别为(6.95±1.05)ms、(7.57±1.12)ms,均长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分别为(45.11±4.15)mmHg(1 mmHg=0.133 kPa)、(176.52±11.33)mmHg,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评分,保护肛门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TROPIS改良线 传统切开线 疼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三间隙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在治疗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浏荣 王留珍 +3 位作者 孙洁慧 施文陆 张娇娇 王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7)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8)行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Wexn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 d、30 d的肛门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d、30 d的患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创面感染、肛瘘形成、肛门缺损或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 93±7. 63 min vs. 25. 49±6. 31 min)(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69±4. 63 ml vs. 16. 93±3. 27 ml)、创面愈合时间(27. 59±4. 27 d vs. 22. 61±6. 59 d)、住院时间(16. 27±6. 41 d vs. 12. 95±5. 63 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Wexner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9. 26±1. 58分vs. 7. 88±1. 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7 d(4. 69±1. 63分vs. 4. 28±1. 37分)、30 d时(2. 73±0. 67分vs. 2. 51±0. 58分)两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6. 75±1. 22分vs. 6. 05±1. 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 05±0. 41分vs. 2. 33±0. 34分、2. 25±0. 25分vs. 1. 17±0. 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4. 26%vs. 2. 08%)、肛门缺损或畸形发生率(2. 13%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肛瘘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8%vs. 2. 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术后疼痛缓解快,恢复迅速,肛瘘形成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三间隙引流 传统切开线 肛门功能 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颖芹 《当代医学》 2015年第9期48-49,共2页
目的临床对比分析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治疗的6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34),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 目的临床对比分析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治疗的6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34),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治疗中,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切开挂线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线对口引流 传统切开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一项长期随访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进 毛畅 +5 位作者 张俊 叶倩倩 黄烃 吴闯 赵文俊 汪庆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比较解剖区段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在长期随访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高位马蹄形肛瘘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解剖区段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在长期随访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高位马蹄形肛瘘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解剖区段挂线术组,n=43)与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组,n=43)。随访时间3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比较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情况及肛瘘既往手术史,肛瘘解剖学特征情况(肛瘘分型与内口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愈率86%(37/43)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6.7%(33/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为15(15,20)mL小于对照组20(20,25)mL(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肛门失禁严重程度(Wexner)评分分别为2(0,3)分、0(0,0)分均优于对照组[4(2,5)分,0(0,2)分](均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67±4.85)min、6(4,7)d、(6.78±2.00)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32.67±7.27)min、7(6,10)d、(8.10±2.12)周](均P<0.05)。结论解剖区段挂线术能有效治愈高位马蹄形肛瘘,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具有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肛门括约肌保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线 解剖区段线 传统切开线 大便失禁 肛门括约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武 陆路 +1 位作者 阳光 宋向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成本、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接受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治疗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更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线治疗 切开线对口引流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对照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凌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3期8-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结果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当天、术后7 d时发热、渗出、疼痛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肛门狭窄及不全性肛门失禁出现;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切开旷置术联合垫压法可以有效改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术后发热、渗出等情况,降低疼痛阈值,减轻患者的痛苦,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线 切开旷置 垫压法 高位复杂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海清 杨治 +1 位作者 张平 陶利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711-1713,1732,共4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记录2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积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疾病复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 传统切开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周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及肛门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文广 张逢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周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及肛门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68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4)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组(n=34)行... 目的分析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周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及肛门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68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4)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组(n=34)行三间隙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肛门功能、疼痛程度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62±3.49)mL少于对照组的(24.36±4.58)mL,住院时间(6.26±0.93)d短于对照组的(7.34±1.2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便秘评分系统(3.68±0.72)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18±0.5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97±1.06)分、(4.52±0.8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三间隙引流术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肛门功能,有效缓解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间隙引流 传统切开线 肛周脓肿 临床疗效 肛门功能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传统切开挂线术与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天杰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8期97-99,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切开挂线术与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医院接收的7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试验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试验... 目的比较传统切开挂线术与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医院接收的7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试验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试验组行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门功能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行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促进肛门恢复,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 传统切开线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灿宇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0期267-268,共2页
目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临床选取在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挂线... 目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临床选取在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线对口引流 传统切开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与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伟锋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与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与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好转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肛门外观平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与传统切开加实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采用切开旷置加中位虚挂引流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更短,肛门外观恢复情况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旷置加中位虚引流 传统切开加实线 高位复杂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诗金 崔永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第3期86-87,共2页
肛瘘属于临床常见肛门直肠病症之一,主要分为低位肛瘘与高位肛瘘两类。有关资料显示,因其不具有自愈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由于高位肛瘘自身特点,使得传统的切口挂线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常会出现损伤... 肛瘘属于临床常见肛门直肠病症之一,主要分为低位肛瘘与高位肛瘘两类。有关资料显示,因其不具有自愈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由于高位肛瘘自身特点,使得传统的切口挂线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常会出现损伤肛周肌肉的情况,进而影响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小切口线旷置 传统挂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切松紧高挂术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IL-6 IL-17 水平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17
作者 谢永俊 穆永保 +1 位作者 张雁 张明金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011-2016,共6页
目的:探究对切松紧高挂术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complex anal fistula,CAF)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30例高位CAF患... 目的:探究对切松紧高挂术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complex anal fistula,CAF)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30例高位CA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将研究对象分为对切组(行对切松紧高挂术治疗,n=68)和传统组(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n=62)。比较对切组和传统组治疗效果,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手术前与手术1周后创面症状评分、IL-6与IL-17水平,手术前与手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肛门括约肌功能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切组和传统组治疗总有效率(98.53%vs9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切组术后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创面症状评分均降低,且对切组降低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IL-6与IL-17水平均降低,且对切组降低幅度均大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AMCP、ARP均下降,且对切组下降幅度均大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切组和传统组尿潴留发生率(1.47%vs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切松紧高挂术同传统术式都具备良好的治疗高位CAF效果,两种术式均具备较高安全性,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对肛门括约肌的影响。但与传统术式相比,对切松紧高挂术可显著性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相关症状恢复,下调机体炎症水平,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可为治疗高位CAF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切松紧高 高位复杂性肛瘘 传统切开线 创面愈合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海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差异。方法择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三间隙引流术治疗,... 目的探讨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差异。方法择取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三间隙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Wexner肛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术后疼痛和肛门功能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VSA评分及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相近,但是三间隙引流术可缩短患者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肛门功能进口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间隙引流 传统切开线 肛周脓肿 疼痛程度 肛门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建文 葛万灵 陈建科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919-920,共2页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其便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传统切开线 切开线对口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
20
作者 王芝月 《智慧健康》 2025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取三间隙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切开... 目的对比分析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取三间隙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采用便秘评分系统(Wexner)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研究组Wexner、VAS评分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有利于肛门功能恢复,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疾病对机体的损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三间隙引流 传统切开线 肛门功能 疼痛程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