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与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及情感矫正剂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永华 覃松 +3 位作者 朱日升 王秀丽 孙秀琪 卞征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1期4240-4241,共2页
目的:研究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方法: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30.19±8.21)d,测试并分析眼球轨迹运动,应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 目的:研究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方法: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30.19±8.21)d,测试并分析眼球轨迹运动,应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PANSS在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3.10,P<0.01),判别分析值、眼固定点数、反应性探索分、认知性探索分眼示踪总距离,眼示踪平均距离治疗前、后其差异均无显著性(t=0.36,0.56,0.47,0.77,0.06;P均>0.05)。判别分析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自身一致性分别为84.2%和81.6%,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t=0.36,P>0.05)结论:传统与非传统抗精神药物及情感矫正剂对眼球轨迹运动各项指标均无影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眼球轨迹运动的指标基本不受抗精神药物影响。判别分析值在药物治疗前、后一致性是稳定,并反应眼球轨迹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传统抗精神病药 情感矫正剂 眼球轨迹运动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卓菲)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胥德广 赵祖安 +1 位作者 哈斯 李卯和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17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利培酮在治疗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比43例使用过3种和3种以上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大于6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换用前和换... 目的:探讨国产利培酮在治疗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比43例使用过3种和3种以上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大于6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换用前和换用后2、4、6周末进行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换药4周后PANSS减分率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2,P<0.01),副反应量表(TESS)换药前后差异显著(t=2.50,P<0.05),说明国产利培酮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较传统抗精神病药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利培酮 传统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任丽平 姜建平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3期176-176,187,共2页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观察 喹硫平 治疗 阿斯利康公司 不良反应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催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家超 林和文 高镇松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抗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5l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 目的探讨传统抗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5l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男性精神分裂症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霞 刘健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120例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120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入院及用药一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检查封比,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比...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120例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120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入院及用药一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检查封比,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使用药物前后及两类药物之间肝脏转氨酶有无统计学改变。结果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LT为(52.49±36.87),t=2.218≥1.96;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LT为(69.73±49.62),t=3.358≥2.5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ST为(27.69±18.31),t=1.657≤1.96;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ST为(35.56±18.73),t=3.746≥2.58。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均对肝脏代谢产生影响,ALT尤为明显,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明显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精神病 ALT 转氨酶 肝脏 AST 结论 目的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曹天忠 《当代医学》 2016年第4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4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4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2%,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1.0%,护理满意度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传统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欧学军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4期21-22,共2页
目的对于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75例(93.75%),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 目的对于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75例(93.75%),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5例(6.25%)。40例喹硫平组中,有效率95%,显效率75%。而采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40例中,痊愈合计11例(27.5%),显著进步9例(22.5%),进步8例(20%),无效12例(30%),有效率70%,显效率50%。结论喹硫平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有效率和显效率都大大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替换 传统抗精神病药 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孔荣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7期94-95,共2页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精神病用药方案治疗...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精神病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用药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PANSS总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7.31%(χ^2=14.489,P<0.01);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及PANSS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病情,利于用药疗效的提升,降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PANSS总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喹硫平 传统抗精神病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军飞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无效的情况,采用利培酮进行替换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出4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高于60分,且使用至少3种以上的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现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 目的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无效的情况,采用利培酮进行替换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出4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高于60分,且使用至少3种以上的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现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6周治疗后,对比患者在换药后2周、4周和6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的评定结果。结果患者在换药4周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结果明显好于换药前(P<0.01),副反应量表与换药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但临床疗效好于传统抗精神病药,而且服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传统抗精神病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QTc间期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峰 牛亚辉 蓝韶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传统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QTC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蔓蕾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研究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并且以此为根据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其中... 目的研究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并且以此为根据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其中对照组主要应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主要应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PSNSS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得分以及PSNSS得分(11.3±2.3、10.2±2.3、17.3±4.2、44.4±13.1)均要低于对照组(15.9±3.4、13.9±3.5、21.2±7.9、56.3±15.7),P<0.05。结论喹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相比较而言,能够发现喹硫平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进一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传统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人糖尿病发病率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惠芬 姚旺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第6期336-336,346,共2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应用氯氮平或氯丙嗪、氟 哌啶醇治疗的住院病人,收集血糖变化的数据。结果:在被调查的126例住院病人中,氯氮平组74例,糖尿病发生率为12%;氯丙... 目的:探讨氯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应用氯氮平或氯丙嗪、氟 哌啶醇治疗的住院病人,收集血糖变化的数据。结果:在被调查的126例住院病人中,氯氮平组74例,糖尿病发生率为12%;氯丙嗪和氟哌啶 醇组52例,糖尿病发生率为0%。氯氮平与氯丙嗪及氟哌啶醇相比引起糖尿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比传统抗精神病药易引 起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传统抗精神病药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抗精神病药增加死亡风险
13
作者 何文俊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死亡风险 非典型精神病 政府资助 老年病人 死亡率 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抗精神病药换用维思通的自身对照研究
14
作者 罗忠 张君青 +1 位作者 谷宏伟 杨灵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3921-3922,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抗精神病药换用维思通的方法策略、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不愿耐受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或虽用足够剂量和时间仍有阳性或阴性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采用重叠交叉逐渐增减剂量方法,逐渐换... 目的探讨传统抗精神病药换用维思通的方法策略、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不愿耐受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或虽用足够剂量和时间仍有阳性或阴性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采用重叠交叉逐渐增减剂量方法,逐渐换用维思通治疗;用PANSS、TESS、SDSS作为评估工具自身对照,对换药前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社会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65例安全地换用了维思通治疗的受试者,PANSS总分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阴性症状因子改善明显;嗜睡、EPS、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显著减少,8周后的社会功能缺陷明显改善,患者对维思通治疗的主观满意度提高。结论维思通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社会功能缺陷轻,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维思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EA公布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的评估结果
15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09年第3期16-16,共1页
2008年11月27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发布信息,称已结束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评估。EME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得出结论:一些证据表明,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老年痴呆症 安全性评估 EMEA 品管理局 人用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抗精神病药增加黑框警告
16
《今日药学》 CAS 2008年第5期77-77,共1页
2008年6月16日,美国FDA发布消息称,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法修正案(FDAAA)FDA要求传统抗精神药物的生产商对药品的说明书进行修订,警告老年痴呆症患者超适应症使用这些药品有增加死亡的风险。
关键词 传统抗精神病药 黑框警告 品管理法 美国FDA 精神 老年痴呆症 美国食品 说明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锥体外系反应125例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春珍 章珠妃 刘梅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作用谱广、疗效好、安全性好等优点,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广泛,其导致的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作用谱广、疗效好、安全性好等优点,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广泛,其导致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锥体外系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对125例女精神病人住院治疗过程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 锥体外系反应 护理 情感性精神障碍 传统抗精神病药 住院治疗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美蕊 黄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1期49-50,共2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较小,出现某些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对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疗效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好。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但结果众说不一,而且不同...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较小,出现某些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对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疗效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好。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但结果众说不一,而且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内分泌及代谢均有不同的影响。我院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利培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 血清甲状腺素 功能指标 传统抗精神病药 传统抗精神病药 治疗剂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追踪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希平 胡斌 +1 位作者 肖玉雄 张必然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3期2979-2979,2981,共2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经传统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愈后的结局有何差异。方法:将两组药物治愈的精神分裂症出院后定期运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评定,同时进行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再将所获资料进...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经传统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愈后的结局有何差异。方法:将两组药物治愈的精神分裂症出院后定期运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评定,同时进行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再将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调查结果分析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的BPRS和GAS的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持续服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低于对照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持续稳定,其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受损轻微。其持续服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出院后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传统与非典型精神病 追踪调查 疗效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及谷丙转氨酶变化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海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第6期359-359,共1页
目的:探讨研究维思通与抗精神病药对人体白细胞及转氨酶的影响。方法:分组对140例住院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四 周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白细胞、转氨酶影响大,维思通影响较小。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 谷丙转氨酶 维思通传统抗精神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