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乐教育中的创新思维:传统声乐与“互联网+”的融合与探究
1
作者 闫如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2020年以来,“互联网+”思维已经逐步渗透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也顺应时代的变化,紧跟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将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成为声乐教育的一大创新举措。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 2020年以来,“互联网+”思维已经逐步渗透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也顺应时代的变化,紧跟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将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有机融合,成为声乐教育的一大创新举措。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将对学生的声乐学习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育形式的价值,探讨了“互联网+传统声乐教育”新形式在声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声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 教育 互联网+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
作者 王梦珠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72-74,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发展,许多西方文艺思潮和文化逐渐涌入中国,给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声乐艺术为例,西方文化的涌入,导致其面临着失传与断层,急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注重传承与发展,才能彰显我国传统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发展,许多西方文艺思潮和文化逐渐涌入中国,给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声乐艺术为例,西方文化的涌入,导致其面临着失传与断层,急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注重传承与发展,才能彰显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传统声乐艺术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剧演唱中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文化融合与审美变迁研究
3
作者 刘梓凝 《中国音乐剧》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音乐剧演唱融合了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精髓,在文化交融与审美嬗变中不断发展。传统声乐唱法为音乐剧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现代声乐元素则为其注入了时代活力。音乐剧演唱的审美取向随社会文化变迁而演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与... 音乐剧演唱融合了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精髓,在文化交融与审美嬗变中不断发展。传统声乐唱法为音乐剧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现代声乐元素则为其注入了时代活力。音乐剧演唱的审美取向随社会文化变迁而演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与现代声乐在音乐剧演唱中实现交互共生,共同塑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音乐剧演唱者需拓展审美意识,重塑思维模式,以文化自觉和艺术创新推动音乐剧演唱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演唱 传统声乐 现代声乐 文化融合 审美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传统戏剧与传统声乐的相互传承 被引量:6
4
作者 秦容 邹渊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100,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文化市场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音乐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从中逐渐认识到.民族的并非都是世界的.而能成为世界的.一定是民族的精华。中国传统戏剧.在一定意义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文化市场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音乐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从中逐渐认识到.民族的并非都是世界的.而能成为世界的.一定是民族的精华。中国传统戏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声乐的精华。因此.我们探讨传统声乐的传承和发展.如果不研究传统戏剧,那是肤浅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研究传统戏剧.旨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声乐文化.把灿烂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剧 传统声乐 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 世界文化市场 经济全球化进程 音乐艺术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孟姜女》的艺术特征看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海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5-79,共5页
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改编创作的大型叙事性声乐作品《孟姜女》,既继承了原民歌的神韵,又充分发挥了声乐的表现力。文章通过对该作品歌词改变、主题选择、旋律发展、节奏变换、调性对比等方面的阐述与分析,总结该作品对传统声乐艺术... 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改编创作的大型叙事性声乐作品《孟姜女》,既继承了原民歌的神韵,又充分发挥了声乐的表现力。文章通过对该作品歌词改变、主题选择、旋律发展、节奏变换、调性对比等方面的阐述与分析,总结该作品对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刘麟 王志信 声乐作品 传统声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藏语系鼻音语言对中国传统声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钱茸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7,4,共7页
作者从"语源""可见效应""引申效应""理论阐释"4个层次,梳理、阐述了汉藏语系鼻音语言对中国传统声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歌唱中的鼻腔共鸣与"中国式yodel"的新见解。
关键词 汉藏语系 鼻音 中国传统声乐 中国式y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观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0,共3页
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和认识民族声乐的文化传统,对于继承和创新民族声乐,促进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心为乐之本"揭示了传统声乐的本体观,即声乐是情感表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和认识民族声乐的文化传统,对于继承和创新民族声乐,促进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心为乐之本"揭示了传统声乐的本体观,即声乐是情感表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揭示了传统声乐的功能观,即声乐具有社会教化价值;"有韵则生"则揭示了传统声乐的技能观,即有韵味的歌唱才是声乐的化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声乐 文化检视 本体观 功能观 技能观 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声乐理论对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兵 《音乐探索》 201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应该从传统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崇尚自然之声,运用和发挥吟唱技术;力求做到"潜气内转",恰当运用偷气、换气等技巧;注重情感的抒发,尤其是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注意声、韵、调,讲究"依字行腔"与&...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应该从传统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崇尚自然之声,运用和发挥吟唱技术;力求做到"潜气内转",恰当运用偷气、换气等技巧;注重情感的抒发,尤其是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注意声、韵、调,讲究"依字行腔"与"字正腔圆";不能机械地死盯乐谱,应自由灵活地创造装饰性歌腔等。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声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理论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尚自然 潜气内转 依字行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秦卫红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9年第6期104-105,共2页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发展已经成为本时代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趋势。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展潮流的推动下,势必要寻求自身传承与发展的新道路。在时代发...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发展已经成为本时代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趋势。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展潮流的推动下,势必要寻求自身传承与发展的新道路。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在不断适应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变化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并释放出独有艺术张力。据此,笔者从多元文化背景出发,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了探究,通过对多元文化概念的深入解读,探究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主要特点,并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发展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意义及策略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促进我国传统声乐艺术获得更好发展带来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传统声乐艺术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一波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115,共2页
声乐是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艺术形式,它十分常见,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大型舞台表演都可觑其身影。我国声乐起源较早,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近现代流行乐的盛行,又为传统声乐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茶艺表演即是茶道和... 声乐是一种特殊而又原始的艺术形式,它十分常见,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大型舞台表演都可觑其身影。我国声乐起源较早,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近现代流行乐的盛行,又为传统声乐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茶艺表演即是茶道和艺术的统一体,它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我国传统声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类,与茶艺表演活动息息相关。本文将从传统声乐的起始、唱法组成和表演体裁等方面入手,再结合茶艺表演、茶道和艺术的关系,浅谈我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声乐 茶艺表演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声乐演唱艺术之“以情带声”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海燕 《艺术探索》 2009年第6期107-108,共2页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著述颇丰,在众多的演唱技法中"情"被视作是歌唱艺术之根本,而"以情带声"也作为传统声乐的技术用语沿用至今。本文从"声""情"关系入手,对传统声乐中"重情"的美学追求...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著述颇丰,在众多的演唱技法中"情"被视作是歌唱艺术之根本,而"以情带声"也作为传统声乐的技术用语沿用至今。本文从"声""情"关系入手,对传统声乐中"重情"的美学追求和"以情带声"的技术内涵做了深入的阐释与分析,指出不断挖掘和吸取传统声乐演唱艺术中的精髓,有利于丰富今天民族声乐的理论研究、教学与演唱实践,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艺术 以情带声 声情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声乐中字正腔圆观的美学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晓兰 《艺术探索》 2005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字正腔圆”是中国传统声乐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对古代中国声乐在吐字、行腔上有较大的影响,对今天的声乐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极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传统声乐 字正腔圆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洪梅 刘国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第14期235-236,共2页
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国内声乐教学体系中新的课题之一,本文对两者整合的目的、整合的主要形式以及整合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希望论述的内容,在强化两类技术整合效果,推动国内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进程等众多方面... 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国内声乐教学体系中新的课题之一,本文对两者整合的目的、整合的主要形式以及整合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希望论述的内容,在强化两类技术整合效果,推动国内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进程等众多方面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韦怡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2期177-177,共1页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将藏族传统声乐艺术应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对传承与创新藏族传统声乐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藏族传统声乐艺术在高校教学应用的意义作为论述点,...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将藏族传统声乐艺术应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对传承与创新藏族传统声乐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藏族传统声乐艺术在高校教学应用的意义作为论述点,论述具体教学的策略,以此进一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 高校 教学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及发展——以《孟姜女》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瑾怡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7年第1期90-91,共2页
表演艺术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者要以感情为依据来调动声乐技巧和表演手段。《孟姜女》是一首在民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它不仅继承了原本民歌的神韵,还充分表现出了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它在歌词以及主题和旋律... 表演艺术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者要以感情为依据来调动声乐技巧和表演手段。《孟姜女》是一首在民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它不仅继承了原本民歌的神韵,还充分表现出了声乐艺术的表现力,它在歌词以及主题和旋律、节奏方面对原民歌做了改变。《孟姜女》这首歌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传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艺术 继承 发展 《孟姜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及发展——以《孟姜女》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妍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7年第3期36-37,共2页
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一起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巨大的传承价值。在实际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声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以《孟姜女》这首叙事性传统声乐作品为例,... 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一起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巨大的传承价值。在实际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声乐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以《孟姜女》这首叙事性传统声乐作品为例,从传统声乐艺术的现状、传承与发展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艺术 传承 《孟姜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形”与“神”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波 《戏剧之家》 2014年第4期120-121,共2页
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在音乐上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声乐艺术的核心是注重"形"与"神"的结合,形神兼备是适应舞台艺术发展表演规律的除此之外,还坚持"言"、"形"、"神",同在的审美原则,... 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在音乐上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声乐艺术的核心是注重"形"与"神"的结合,形神兼备是适应舞台艺术发展表演规律的除此之外,还坚持"言"、"形"、"神",同在的审美原则,这不仅要求注重内在的情感,还要追求外在的形美(形式美),形成"形"、"神"相互存在辩证原则,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塑造独特的音乐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声乐 美学 教学 形神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字”与“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亚希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2-64,96,共4页
在明确界定"字"与"声"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字"与"声"的关系。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字"与"声"之间关系的分析与解构入手,以"字"的语言语义属... 在明确界定"字"与"声"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字"与"声"的关系。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字"与"声"之间关系的分析与解构入手,以"字"的语言语义属性、声调节奏属性等特征与"声"的关系为着眼点,以民歌《槐花几时开》为例,探寻演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之佳法。认为: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字"同"声"的关系既紧密又复杂,既关乎"字"直接和隐喻铺叙的情感,又关乎吐字行腔、语韵声调;中国传统声乐作品的演绎虽是以"声"为最终形式表现,但如忽略"字"的语义、声调、语气、咬字吐字、行腔,不仅会在"声"的演绎中无法准确地表达音乐的真实情感,而且会因为"字"在韵腔上的不足而使"声"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声乐 声乐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藏族传统声乐的技法渊源及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旦增达娃 《西藏艺术研究》 2012年第3期28-34,共7页
藏族传统声乐演唱技法是我们的先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从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艺术成果,是藏民族特有的演唱方法,是广大藏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研究传统声乐演唱技法是为了能更好的继承和发... 藏族传统声乐演唱技法是我们的先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从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艺术成果,是藏民族特有的演唱方法,是广大藏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研究传统声乐演唱技法是为了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个艺术瑰宝,并且为建立藏族民族唱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藏族传统声乐演唱中包括很多极具个性的风格特点(尤其那些能让歌曲焕发光彩的技法),对此我们必须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用科学的手段对传统声乐演唱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如此,才不至于使传统声乐艺术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失传的现象发生。本文以音乐人类学、解剖学、声学、嗓音学等学科理论作为指导,对传统声乐演唱中常用的几个关键技法进行解析,以试图从理论上对传统声乐演唱风格的构成要素和技法成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声乐 技法 审美 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与其当代意义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超 《北方音乐》 2015年第21期15-15,共1页
我国数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音乐艺术理论,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内容丰富,有完整、科学的体系,颇具特色。如今,传统声乐理论已经成为了当代声乐艺术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继承与发展传统在如今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有关专家应当高度... 我国数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音乐艺术理论,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内容丰富,有完整、科学的体系,颇具特色。如今,传统声乐理论已经成为了当代声乐艺术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继承与发展传统在如今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有关专家应当高度重视传统声乐理论的当代意义。本文浅谈了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与其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 当代意义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