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麦剑培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检查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期间凝血功能监测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检查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期间凝血功能监测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凝血功能检查监测,观察组患者行血栓弹力图检查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等各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输液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冷沉淀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治疗时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可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弹力图 传统凝血功能检查 颅脑损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患者TEG检查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查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祖林 侯昌权 +1 位作者 易彩响 曾宪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检查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查(CC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宜春新建医院2020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9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均进行CCT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检查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查(CC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宜春新建医院2020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9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均进行CCT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另外采用TEG检查评价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内容包括凝固反应时间(R值)、水平夹角(Angle角)、凝血速率(K值)及最大振幅(MA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并对二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CCT结果显示,与伤后6 h比较,伤后12 h时的PT、APTT均有延长(P<0.05)。伤后6、12 h的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伤后6 h比较,伤后12 h时的FIB、D-D水平均降低(P<0.05)。TEG结果显示,与伤后6 h比较,伤后12 h时的R值、K值和Angle角均增大,MA值减小(P<0.05)。R值与PT、APTT均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01)。K值与TT呈负相关,Angle角与TT呈负相关(P<0.001)。K值与FIB呈负相关,Angle角与FIB呈负相关(P<0.001)。TEG检出低凝状态40例,阳性率41.24%(40/97),CCT检出阳性31例,阳性率31.96%(3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3,P<0.05),一致性中等(Kappa=0.714)。结论:TEG检查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部分指标与CCT结果有显著相关性。临床上宜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通过综合结果判断,以完成更精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出血风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TEG 检查 传统凝血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检查监测围关节置换期的凝血状态 被引量:26
3
作者 耿玮 张志刚 +9 位作者 皮斌 程宇 张磊 王雪明 虞秀兰 周立宇 吴贵忠 王治栋 杨同其 徐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7709-7716,共8页
背景:骨科关节置换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得到普遍共识。血栓弹力图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凝血状态的检查工具,在骨科的临床应用较少,是否能够通过其监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患者的凝血状态,指导临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及用药尚... 背景:骨科关节置换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得到普遍共识。血栓弹力图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凝血状态的检查工具,在骨科的临床应用较少,是否能够通过其监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患者的凝血状态,指导临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及用药尚无定论。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的相关性,评价血栓弹力图在监测骨科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凝血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关节置换患者204例,分别收集置换前、置换后血栓弹力图、血凝常规、血小板等数据。将血栓弹力图结果分别与传统的凝血检查,即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等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膝关节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反应时间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φ=0.713,Kappa值=0.647);凝血酶原时间与反应时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一致性一般(φ=0.392,Kappa值=0.362);凝集时间与纤维蛋白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及一致性(φ=0.392,Kappa值=0.488);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与纤维蛋白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其余参数相关性及一致性差;而髋关节组除了反应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有较弱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外,其余相关性均差。但是也有部分参数的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常规凝血趋势一致的比例较高,髋关节组凝集时间与纤维蛋白原结论一致的比例占67.6%,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与纤维蛋白原结论一致的比例占78.3%。提示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有一定相关性和一致性。血栓弹力图参数在数据上的趋向性更一致,血栓弹力图可以作为关节置换围置换期监测凝血状态的一种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弹力描记术 静脉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栓弹力图 全膝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传统凝血功能检查 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原 状态 深静脉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判断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立 《大医生》 2023年第7期135-137,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检查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判断中的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检查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判断中的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对照组(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各45例。患者均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和传统凝血功能检测,将组间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血凝块聚合形成速率(α角)、最大振幅(MA)及凝血指数(CI)]、传统凝血功能检查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展开比较,同时分析观察组患者中各参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传统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K水平低于对照组,α角、MA和C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深静脉血栓患者R值与APTT水平呈正相关,K值与PLT、FIB水平呈负相关,α角、MA、CI与PLT、FIB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两者均可以帮助临床判断患者的机体凝血状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弹力图 传统凝血功能检查 深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对创伤急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健 马莉 +2 位作者 刘慧玲 陈晔 殷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创伤急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3例创伤急症患者分为存活组(n=42)和死亡组(n=11),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病情,患者入院后24 h内取血检查传统凝血功能(CCTs)指标凝血酶原时...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创伤急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3例创伤急症患者分为存活组(n=42)和死亡组(n=11),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病情,患者入院后24 h内取血检查传统凝血功能(CCTs)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PLT),同时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全血凝固时间(K)、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及凝血指数(CI),对TEG与CCTs各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T、APTT、R及K值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FIB、α角、MA及CI值低于存活组(P<0.05),但死亡组患者PLT、D-二聚体与存活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急症患者R与PT、APTT中度正相关(P<0.01),CI与PT、APTT中度负相关(P<0.01),K与FIB中度负相关(P<0.01),CI、α角及MA均与FIB中度正相关(P<0.01)。结论:TEG不仅能评估创伤急症患者凝血各参数的数量异常,而且可以进行凝血质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急症 功能障碍 APACHEⅡ评分 传统凝血功能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