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示踪剂的添加对导爆管传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段红珍 钱华 +3 位作者 万方 潘峰 杨祖一 刘大斌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共3页
为了对导爆管进行溯源,在导爆管中添加一定量的惰性示踪剂,同时对添加不同示踪剂及同种示踪剂不同量的聚乙烯导爆管进行爆速、起爆感度以及传爆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示踪剂A与母体导爆药(RDX与Al粉)的比例在0.1/99.9... 为了对导爆管进行溯源,在导爆管中添加一定量的惰性示踪剂,同时对添加不同示踪剂及同种示踪剂不同量的聚乙烯导爆管进行爆速、起爆感度以及传爆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示踪剂A与母体导爆药(RDX与Al粉)的比例在0.1/99.9~10/90范围内,爆速的变化范围为1745~1854 m/s,同时添加相同比例的示踪剂A、B、C混合物为总装药量的0.6%与1.5%,爆速分别为1852 m/s与1827 m/s,都符合工业导爆管爆速的要求;另外,添加示踪剂的导爆管均被可靠起爆,未见其感度降低和传爆不可靠。说明示踪剂的添加既满足了导爆管的溯源功能,又不影响导爆管的起爆与传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导 示踪剂 传爆性能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爆管传爆性能设计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中其 彭金华 +1 位作者 刘大斌 高耀林 《爆破器材》 CAS 2010年第3期1-3,7,共4页
在导爆管传爆规律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不同装药条件,对导爆管传爆速度、反应区长度等主要传爆性能参数进行简化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2~18mg/m的普通导爆管装药量区间内,利用爆轰反应区能量损耗一半的经验算式对... 在导爆管传爆规律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不同装药条件,对导爆管传爆速度、反应区长度等主要传爆性能参数进行简化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2~18mg/m的普通导爆管装药量区间内,利用爆轰反应区能量损耗一半的经验算式对导爆管传爆速度进行估算,结果精度较好且计算简便。通过数值计算进行导爆管装药设计指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爆性能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炸药传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超 黄亨建 +2 位作者 黄毅民 苗红波 叶华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研究了BTF和PETN薄层炸药的传爆性能 ,其临界传爆宽度、临界传爆厚度、拐角效应。
关键词 薄层炸药 传爆性能 拐角效应 BTF PETN 宽度 临界厚度 炸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墨炸药的粒度对其传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江 杨振英 安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5-157,i002,共4页
研究了油墨炸药的粒度大小、粒度分布对爆炸逻辑网络临界传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炸药粒度及分布、组分混合均匀性对爆炸逻辑网络的传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传爆性能 油墨 炸逻辑网络 混合均匀性 粒度分布 炸药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粘粒状铵油炸药的雷管感度与传爆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名能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于不同约束条件下增粘粒状铵油炸药的雷管感度等级和爆速所进行的试验研究,为该种炸药在地下小直径炮孔爆破中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粒状炸药 铵油炸药 雷管感度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量对塑料导爆管传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荆术祥 钱华 +3 位作者 刘大斌 朱长江 鲍国钢 侯建华 《爆破器材》 CAS 2010年第5期4-6,共3页
对不同装药量的聚乙烯导爆管的传爆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装药量在13.64-21.90 mg/m的范围内,爆速的变化范围为1887-1931 m/s,爆速随装药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装药量为21.90mg/m时管壁被击穿;装药量为13.64 mg/m时... 对不同装药量的聚乙烯导爆管的传爆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装药量在13.64-21.90 mg/m的范围内,爆速的变化范围为1887-1931 m/s,爆速随装药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装药量为21.90mg/m时管壁被击穿;装药量为13.64 mg/m时,未见其感度降低和传爆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导 装药量 传爆性能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CL-20基传爆药的挤注装药工艺及传爆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菲 刘玉存 +1 位作者 王建华 吴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0,共4页
针对爆炸网络沟槽通道尺寸小、长径比大及拐角多且角度各异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注射器和分段重复挤注装药工艺,考察了HMX/CL-20基传爆药沟槽挤注装药的密度及分布均匀性,研究了截面尺寸0.5mm×0.5mm~1×1mm沟槽爆轰波直线传播速... 针对爆炸网络沟槽通道尺寸小、长径比大及拐角多且角度各异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注射器和分段重复挤注装药工艺,考察了HMX/CL-20基传爆药沟槽挤注装药的密度及分布均匀性,研究了截面尺寸0.5mm×0.5mm~1×1mm沟槽爆轰波直线传播速度、拐角传播能力及临界尺寸。结果表明,用分段挤注工艺制作的爆炸网络可行,其药体成型好,平均密度为1.45g/cm3且分布均匀。截面尺寸大于0.5mm×0.5mm的沟槽装药均可实现可靠传爆,尺寸分别为1mm×1mm、0.8mm×0.8mm、0.6mm×0.6mm、0.5mm×0.5mm沟槽爆轰波直线传播平均速度分别为7 276、7 131、7 013、6 906m/s,临界传播尺寸为0.3mm×0.3mm~0.4mm×0.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力学 炸网络 HMX CL-20 挤注工艺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导爆管传爆性能的若干因素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士海 胡峰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5-17,共3页
1 引言导爆管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起爆器材,问世后迅速推广应用。但我们对其起爆系统的可靠性与影响导爆管传爆性能因素的研究还很不够,不利于导爆管系统的合理使用,因此有必要全面展开导爆管传爆性能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利用高速摄... 1 引言导爆管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起爆器材,问世后迅速推广应用。但我们对其起爆系统的可靠性与影响导爆管传爆性能因素的研究还很不够,不利于导爆管系统的合理使用,因此有必要全面展开导爆管传爆性能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利用高速摄影基础上对导爆管断药、弯曲、空洞、切缝和导爆管管壁强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序列隔板0-对MEMS火工品传爆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曾晓斌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第12期179-,171,共2页
针对微序列隔板0-对MEMS火工品传爆性能的影响,做了简单了论述.火工品集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促使火工品在耐受环境能力以及系统能量利用率等方面,有着跨越性发展,使得火工品技术不断进步,扩大了市场需求,使得性能研究成为重点内容.基... 针对微序列隔板0-对MEMS火工品传爆性能的影响,做了简单了论述.火工品集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促使火工品在耐受环境能力以及系统能量利用率等方面,有着跨越性发展,使得火工品技术不断进步,扩大了市场需求,使得性能研究成为重点内容.基于此,加强微序列隔板0-对MEMS火工品传爆性能的影响,有着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序列隔板0- MEMS火工品 传爆性能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电传爆系统无起爆药传爆接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枫 杨树彬 +1 位作者 杨安民 吴瑞德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为提高非电传爆系统的安全性,将猛炸药HNS-Ⅱ应用于系统输出端,研究了装药密度和限制性导爆索(CDF)埋入长度对输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设计,限制性导爆索可以起爆HNS-Ⅱ,柔性导爆索(MDF)埋入长度为3~4mm、炸药密度在1.50~1... 为提高非电传爆系统的安全性,将猛炸药HNS-Ⅱ应用于系统输出端,研究了装药密度和限制性导爆索(CDF)埋入长度对输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设计,限制性导爆索可以起爆HNS-Ⅱ,柔性导爆索(MDF)埋入长度为3~4mm、炸药密度在1.50~1.70g/cm3时输出传爆接头具有稳定的爆轰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系统 HNS 传爆性能 限制性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响导爆管传爆及点火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耀华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分析导爆管的爆轰机理及影响导爆管性能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猛炸药及铝粉的品种、纯度、粒径以及消爆空间对导爆管爆速、发火可靠度均有影响。
关键词 传爆性能 点火性能 轰机理 管道效应 空气冲击波 气体炸药 猛炸药 铝粉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爆炸网络用DNTF/HMX基传爆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崇伟 李文玺 +3 位作者 温晓沐 王晶禹 卫彦菊 庾滨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为了使爆炸网络装药在实现高爆速、高安全和小临界尺寸传爆的同时满足装药均匀性好、爆速极差小的要求,以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和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以含能聚合物聚叠氮基缩水甘油醚(GAP)为粘结剂,配以其它助剂,设计出... 为了使爆炸网络装药在实现高爆速、高安全和小临界尺寸传爆的同时满足装药均匀性好、爆速极差小的要求,以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和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以含能聚合物聚叠氮基缩水甘油醚(GAP)为粘结剂,配以其它助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微小尺寸爆炸网络的DNTF/HMX基传爆药配方,并采用微注射工艺将其装入到微型爆炸网络沟槽中。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主体炸药颗粒粒径和形貌并观察和测试了装药表面;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了主体炸药和装药后炸药的晶型;采用直线传爆临界尺寸实验测试了传爆性能;采用撞击感度与冲击波感度实验测试了配方的安全性能。结果表明:配方的炸药组分固含量为85%,固化成型后装药表面平整,颗粒分布均匀,炸药晶型未发生变化,沟槽中装药密度可达1.6 g·cm^(-3)(理论密度的92%)以上。在此装药密度下,该配方的直线传爆临界尺寸为0.6 mm×0.6 mm,在0.8 mm×0.8 mm的沟槽中爆速为7558m·s^(-1),爆速极差为29 m·s^(-1);撞击感度特性落高为45.2 cm(5.0 kg落锤),冲击波安全性试验小隔板厚度值为8.7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炸网络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 奥克托今(HMX) 传爆性能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介质对火药装药爆轰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鹏 何卫东 魏晓安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7-772,共6页
为了研究火药颗粒在不同介质中的爆轰性能,在火药颗粒空隙中分别均匀填充水、氧化剂溶液、氧化剂凝胶,通过板痕试验及测时仪法研究了不同填充物对火药装药爆轰性能的影响,并与无填充物的装药进行了对比;测试了灌注液的氧平衡对火药装药... 为了研究火药颗粒在不同介质中的爆轰性能,在火药颗粒空隙中分别均匀填充水、氧化剂溶液、氧化剂凝胶,通过板痕试验及测时仪法研究了不同填充物对火药装药爆轰性能的影响,并与无填充物的装药进行了对比;测试了灌注液的氧平衡对火药装药水下爆炸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氧化剂溶液、氧化剂凝胶等密实介质的加入,有利于爆轰冲击波的成长及传播,装药的爆速逐渐增加。火药颗粒装药中填充含氧化剂的密实介质后,能稳定爆轰并具有良好的爆轰性能,爆速6.4 km·s^(-1)。随着氧平衡的提高,火药装药的水下爆炸能量逐渐增加,总比能量与其氧平衡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与岩石乳化炸药、铵油炸药相比,含火药装药的比冲击波能较高,其值大于1.0 kJ·g^(-1),总比能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药装药 填充介质 传爆性能 水下炸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FEVE/CL⁃20炸药油墨设计、直写成型及其微尺度传爆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凯 丁任琪 +4 位作者 李连强 张梦龙 安崇伟 刘意 谢占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1-919,共9页
为考察氟碳树脂(FEVE)在炸药油墨中的应用效果,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水相,FEVE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设计了一种新型水包油乳液型黏结体系,并加入亚微米ε‐CL‐20颗粒,配制CL‐20基炸药油墨进行直写技术打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流... 为考察氟碳树脂(FEVE)在炸药油墨中的应用效果,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水相,FEVE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设计了一种新型水包油乳液型黏结体系,并加入亚微米ε‐CL‐20颗粒,配制CL‐20基炸药油墨进行直写技术打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撞击和摩擦感度测试仪对打印成型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和传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VA/FEVE水包油乳液型黏结剂体系稳定存在时间可达174 h。90%固含量的CL‐20的炸药油墨流变性能最佳,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所得直写打印成型样品表面光滑,为多微孔内部结构,CL‐20炸药晶型仍为ε型。打印样品的撞击能和摩擦力分别为216 N和4.5 J,相比原料ε‐CL‐20,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分别降低了125%和200%。打印样品的爆速、临界传爆拐角、1 mm线宽临界传爆厚度和方形截面临界传爆尺寸分别为6772 m·s^(-1)、160°、0.039 mm和0.4 mm×0.4 mm,具有优异的微尺度传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油墨 氟碳树脂 直写技术 机械感度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爆索组件输入输出端头装HNS炸药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殷雅侠 何景轩 刘钧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16,共4页
为提高导爆索组件的安全可靠性,把HNS—Ⅰ炸药引入到导爆索组件的输入输出端头中,分别研究了导爆索组件输入输出端头装HNS—Ⅰ炸药的传爆性能。结果表明:输入端可采用HNS—Ⅰ装药(1.01~1.73g/cm^3),能够可靠引爆小药量Ag/HNS... 为提高导爆索组件的安全可靠性,把HNS—Ⅰ炸药引入到导爆索组件的输入输出端头中,分别研究了导爆索组件输入输出端头装HNS—Ⅰ炸药的传爆性能。结果表明:输入端可采用HNS—Ⅰ装药(1.01~1.73g/cm^3),能够可靠引爆小药量Ag/HNS-Ⅱ限制性导爆索;而输出端采用HNS—Ⅰ炸药时限制性导爆索不能可靠传爆,试验结果可以为耐高温导爆索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组件 HNS炸药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源药柱用低爆速炸药的研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文尧 《爆破器材》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文章根据地震勘探震源药柱对低爆速炸药的要求 ,确定炸药的组分、配方及其混药工艺 ,产品经 2 3m井下传爆试验表明 ,该炸药爆速满足 16 0 0 m· s-1~ 2 30 0 m· s-1的要求 。
关键词 震源药柱 速炸药 性能 性能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F炸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7
作者 梁叶明 张永吉 杨雪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5-48,共4页
分析用的BTF参比样由苯二次络合法提纯获得,BTF样品的定量分析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3050日立凝胶为柱填料,甲醇-水作流动相,能使BTF样品中的各有机物组分完全分离,回收率为99.9%,主成分的标准偏差为0... 分析用的BTF参比样由苯二次络合法提纯获得,BTF样品的定量分析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3050日立凝胶为柱填料,甲醇-水作流动相,能使BTF样品中的各有机物组分完全分离,回收率为99.9%,主成分的标准偏差为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BTF 炸药 传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震源药柱研制成功
18
作者 胡必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143,共1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根据四川地区地层高阻抗等特点,研制开发出了新型高密度震源药柱。研究人员在四川铜尖山构造、方斗山构造进行了现场试验,考察了试验药柱的外观、密封效果、组配容易程度、起爆与传爆性...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根据四川地区地层高阻抗等特点,研制开发出了新型高密度震源药柱。研究人员在四川铜尖山构造、方斗山构造进行了现场试验,考察了试验药柱的外观、密封效果、组配容易程度、起爆与传爆性能等参数,对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对比。结论认为:这种新型高密度震源药柱外观清洁、无浮药沾附表面,密封可靠,连接方便,可顺利地起爆和传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药柱 高密度 研制成功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四川地区 现场试验 密封效果 传爆性能 石油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Heat Dissipater for High-Power Thyristors in Explosion-Proof Shell
19
作者 宋正昶 李传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A new type water-cooled heat dissipater for multiple high-power thyristors in explosion-proof shell used in coal mine was designed, and the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A new type water-cooled heat dissipater for multiple high-power thyristors in explosion-proof shell used in coal mine was designed, and the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oling core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n detail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 result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nd the maximum heat transfer rates were given. These results of the study on the heat dissipater lay a basis for optimising its structure design and guiding its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RISTOR heat dissipat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numerical comp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