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对会计性质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黎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的信心,确保复杂的商业活动能够持续顺利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制度 会计制度 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碳排放权会计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永德 《商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5,共2页
为遏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给后人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与并商讨... 为遏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给后人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与并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对2012——2020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签署新的协议,重点对各国的碳排放进行约束。但碳排放究竟是什么性质,我国的碳排放与国外有何不同,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二氧化碳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排放权 《京都议定书》 全球气候变暖 应对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会计性质、边界与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许金叶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5,共5页
管理会计性质是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管理会计边界与体系。管理会计边界与体系是管理会计性质的体现。基于企业性质理论和会计性质理论,本文揭示了管理会计是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信号机制,具有知识性质和契约性质双重属性... 管理会计性质是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管理会计边界与体系。管理会计边界与体系是管理会计性质的体现。基于企业性质理论和会计性质理论,本文揭示了管理会计是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信号机制,具有知识性质和契约性质双重属性;界定了以决策相关性为目标的面向未来会计的边界;构建了基于内容维、时间维、技术维的管理会计立体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性质 管理会计边界 管理会计体系 逻辑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月租费的会计性质探析
4
作者 张小件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4-35,共2页
本文从分析电话月租费的会计性质入手,从理论上说明电话月租费缺乏价值基础,指出它的存在不利电信行业自身的发展.从而得出电话月租费应予取消的逻辑结论.
关键词 电话月租费 会计性质 价值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会计性质探究
5
作者 常华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9,共2页
本文运用宏观分析方法,从历史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角度对会计科学的演进进行了探讨,认为知识经济会计是工业经济会计的高级发展形态,也是会计发展的最高形态。
关键词 知识经济会计 会计模式 会计信息系统 电子货币 会计核算 会计 会计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关于会计性质和职能的论争及其主要学术观点的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元午 《税务与经济》 1984年第4期42-48,41,共8页
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我国曾经走过曲折坎坷的道路。从建国以来直至现在,我们对会计的性质和它的基本职能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认识上虽然有所前进,但仍未取得比较正确的和能为更多人普遍接受的结论。这种状况固然表明会计学还是一门发展... 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我国曾经走过曲折坎坷的道路。从建国以来直至现在,我们对会计的性质和它的基本职能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认识上虽然有所前进,但仍未取得比较正确的和能为更多人普遍接受的结论。这种状况固然表明会计学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以及各种学术观点之争从来都是不可避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特定政治经济条件对学术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简要地回顾一下建国以来有关会计性质和职能论争的历史,略论其主要学术观点之短长,初步总结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正在深入开展的会计名词规范化讨论,应当是不无启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 会计性质 主要学术观点 阶级性 上层建筑 职能 生产力 会计理论 社会属性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性质要求会计标准进行协调
7
作者 韩金奇 穆忆东 《知识经济》 2010年第4期76-76,共1页
我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来促进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在拥有更多到境外上市和筹资机会的同时,也必须自觉遵守国际会计惯例。为了在吸引资本时使我国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是... 我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来促进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在拥有更多到境外上市和筹资机会的同时,也必须自觉遵守国际会计惯例。为了在吸引资本时使我国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是大势所趋。所以,系统全面的研究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要求 会计标准 协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认识会计性质
8
作者 葛玲 马若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8期38-39,共2页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会计的性质,认为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的信心,确保复杂的商...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会计的性质,认为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的信心,确保复杂的商业活动能够持续顺利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活动 会计性质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会计性质
9
作者 骆洋 《商情》 2013年第9期17-17,共1页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对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也不容滞后,文章综合建国以来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提出的主要理论,主要探讨会计属性的会计思维论和制度安排论,以及对会计研究过程的一些基本看法。
关键词 会计性质 会计思维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会计性质和职能的探讨
10
作者 杜丽君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37-39,共3页
会计不仅是一种信息系统,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为领导者提供管理经济所需要的某些信息,具有技术性的一面;又是一项管理活动,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具有阶级性的一面。从技术性和阶级性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运用会计为社会... 会计不仅是一种信息系统,有一套专门的技术,为领导者提供管理经济所需要的某些信息,具有技术性的一面;又是一项管理活动,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具有阶级性的一面。从技术性和阶级性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运用会计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服务,并在充分把握会计性质的基础上,运用会计的两大职能一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职能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核算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会计性质刍议——兼谈学习借鉴西方会计问题
11
作者 吴瑞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0-82,共3页
关于社会主义会计的性质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种观点,四个派别。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门经济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科学,没有阶级性;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 关于社会主义会计的性质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种观点,四个派别。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门经济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科学,没有阶级性;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门边缘科学,具有两重性。四个派别:(一)管理工具派,认为会计有阶级性。(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西方会计 社会主义 阶级性 管理工具 经济科学 门技术 学习借鉴 边缘科学 会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会计性质与会计标准的协调性
12
作者 张馨 《知识经济》 2011年第13期118-118,共1页
促进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我国企业自觉遵守国际会计惯例的同时。为了使我国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是大势所趋。系统全面的研究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会计性质 要求 会计标准 协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究会计性质的方法问题——和余光耀同志商榷
13
作者 肖源 《会计研究》 1983年第5期43-46,共4页
我们研究会计的性质,之所以长期争论不休,看来有一个应该使用什么方法的问题。余光耀同志在《会计研究》(1981年第8期)上发表的《试论会计的性质》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所使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值得商榷。一、“不能把会计管理的内容... 我们研究会计的性质,之所以长期争论不休,看来有一个应该使用什么方法的问题。余光耀同志在《会计研究》(1981年第8期)上发表的《试论会计的性质》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所使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值得商榷。一、“不能把会计管理的内容划分为两部分”,是“一点论”的方法余文第一部分的小标题,赫然提出了“不能把会计管理的内容划分为两部分”。文中的理由是:“在研究会计性质的时候,应该把会计看成一个整体,应从会计的整体来研究,而不应该把它分割成几部分,某些部分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的,某些部分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来,我们研究会计的性质,作为理论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 会计研究 会计性质 会计管理 分为两部分 研究会计 生产关系 生产力 阶级性 一点论
原文传递
再论会计的性质
14
作者 李宝震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6-7,5,共3页
1979年我在《论社会主义会计的原则》一文中提出:“会计是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的论点.(见《会计研究》1980年创刊号第19页)其后,我又在《论会计的性质》一文中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会计学,既应以科学... 1979年我在《论社会主义会计的原则》一文中提出:“会计是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的论点.(见《会计研究》1980年创刊号第19页)其后,我又在《论会计的性质》一文中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会计学,既应以科学的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还要根据经济核算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生产力 社会主义 会计学基础 理论基础 经济核算 社会科学 会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性质之我见——会计的社会性
15
作者 张雪艳 《现代会计》 1997年第5期10-12,共4页
在我国,关于会计性质的争论由来以久。五十年代初,引进和学习前苏联模式,"阶级性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在对会计性质的研究方面统治了二十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会计理论被引进,对会计性质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会计技... 在我国,关于会计性质的争论由来以久。五十年代初,引进和学习前苏联模式,"阶级性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在对会计性质的研究方面统治了二十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会计理论被引进,对会计性质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会计技术观"和"会计社会观"两大流派。目前,对会计具有技术性,在我国会计界已达成共识;阶级性论也已退出会计学术舞台;争论的焦点则在于会计是否具有社会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会计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计 社会性 会计性质 会计理论 阶级性 会计环境 社会主义 技术观 市场经济条件 改革开放
全文增补中
也谈会计精神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仲元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0-111,共2页
会计精神指在长期会计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由会计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会计行为的,为会计人员所特有的最基本的性情、人格、意识、观念、感觉、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等内在抽象的总和。它是会计人内在的精神要素,是凝结在会计行为中的... 会计精神指在长期会计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由会计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会计行为的,为会计人员所特有的最基本的性情、人格、意识、观念、感觉、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等内在抽象的总和。它是会计人内在的精神要素,是凝结在会计行为中的思想与理念,受制于会计行为规律,同时又是会计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 会计性质 实践活动 会计精神 心理状态 思维活动 精神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会计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荣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围绕着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展开,目的是通过信息的制度化沟通,并结合其他制度,协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降低商业活动的风险,增强交易各方的信心,确保复杂的商业活动能够持续顺利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性质 会计制度 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淑军 张志艳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会计理论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会计性质 会计职能 会计要素 会计模式 财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会计本质的哲学思考
19
作者 马晓华 吴群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6期67-70,共4页
会计本质问题,我国会计学界虽展开过多次讨论,但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具论”、“方法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等几大观点。我们认为,“管理活动论”较好地揭示了会计的本质。为了进一步探讨会计的... 会计本质问题,我国会计学界虽展开过多次讨论,但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具论”、“方法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等几大观点。我们认为,“管理活动论”较好地揭示了会计的本质。为了进一步探讨会计的本质,有助于完善“管理活动论”和澄清一些糊涂观念,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作点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本质 管理活动论 系统论 哲学思考 方法论 工具论 “控制” 会计职能 学界 会计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系统研究会计学科体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玉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4,共8页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环境下,需要重视对会计学科体系的系统研究,明确学科与会计学科的真谛。会计学科是按照反映客观会计事物的具有专门的、稳定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性质而划分的类别,会计学科的性质属于管理学科门类,会...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环境下,需要重视对会计学科体系的系统研究,明确学科与会计学科的真谛。会计学科是按照反映客观会计事物的具有专门的、稳定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性质而划分的类别,会计学科的性质属于管理学科门类,会计学科体系是在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由各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基于会计学科体系的发展过程探讨会计学科的发展规律,构建现代会计学科体系需要创新发展会计学科。高校创新发展会计学科体系要为争创一流会计学科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会计学科 会计学科性质 会计学科体系 一流会计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