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优势病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弘邦 井弘宇 +1 位作者 张文静 钱东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49-5350,共2页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优势病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方法对204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检出病原体176株,革兰阴性菌109株(61.9%),革兰阳性菌22株(12.5%),真菌44株(25.6%),混合感...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优势病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方法对204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检出病原体176株,革兰阴性菌109株(61.9%),革兰阳性菌22株(12.5%),真菌44株(25.6%),混合感染38例。革兰阴性菌占优势比例,且以肺炎克雷伯杆菌(20.5%)、铜绿假单胞菌(11.9%)及鲍曼不动杆菌(11.4%)等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33.3%),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95.2%)、头孢哌酮/舒巴坦(52.4%)、哌拉西林(47.6%)等耐药率较高,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结论在用药方面应根据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炎 优势病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根管消毒药物对犬牙根管内优势致病菌消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雪梅 何临海 +3 位作者 孟松 柳苗苗 周迪舜 王晶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碘仿糊剂、FC、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剂4种根管消毒药物对犬牙根管内根尖周病优势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4只,随机选取单根管前牙,建立犬牙根尖周病模型。取根管预备前后根管内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将碘仿糊... 目的:对比研究碘仿糊剂、FC、Vitapex和氢氧化钙糊剂4种根管消毒药物对犬牙根管内根尖周病优势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4只,随机选取单根管前牙,建立犬牙根尖周病模型。取根管预备前后根管内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将碘仿糊剂、FC、Vitapex、氢氧化钙糊剂分别封入4组根管内,对照组封无菌纸捻,7 d后再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对细菌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根管预备后的各种细菌数量均较根管预备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封药后根管内细菌数量大部分为0,但4种消毒药物抗菌活性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根管预备能有效去除大部分根管内优势致病菌,4种消毒药物对犬牙根管内的优势致病菌均有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病菌 犬牙 根管消毒药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比较分析
3
作者 张亚玲 付忠举 +7 位作者 李雪 孙宇佳 赵羽涵 顾欣怡 王艳霞 靳学慧 吴伟怀 华丽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94,共17页
【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 【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菌株,对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分析其优势菌株及致病特征。【结果】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和镰孢菌属3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10%、83.43%和15.47%,链格孢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海南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毛色二孢属及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62%、89.47%、0.81%、1.62%和6.48%,镰孢菌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四川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23.57%、13.47%、22.86%、16.43%和23.57%,无优势菌种。根据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差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3个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水稻穗腐病的致病菌有弯孢菌属的新月弯孢(Curvularialunata),链格孢属的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链格孢(A.alternata)、芸薹链格孢(A.brassicae),镰孢菌属的拟轮枝镰孢(Fusariumverticillioides)、新知镰孢(F.andiyazi)、木贼镰孢(F.equiseti)、变红镰孢(F.incarnat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黑孢霉属的稻黑孢(Nigrosporaoryzae)、球黑孢霉(N.sphaerica),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theobromae)及蠕孢菌属的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rostratum)。分别于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接种穗腐病致病菌,发现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品种,海南省致病菌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接种后平均病情指数均高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黑龙江和四川省的致病菌在抽穗扬花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略低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结论】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致病菌具有多样性,黑龙江省以链格孢属为优势菌种,海南省以镰孢菌属为优势菌种,四川省优势菌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腐病 真菌病原 优势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蒙古黄芪根腐病优势致病菌群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高芬 赵晓霞 +1 位作者 秦雪梅 雷振宏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8-885,共8页
为明确山西省蒙古黄芪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群及其分布区域和症状差异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致病菌,按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与EF-1α基因分子鉴定结果明确其分类地位,并分析不同地域和不同发病症状下致病菌的分离频率。... 为明确山西省蒙古黄芪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群及其分布区域和症状差异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致病菌,按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与EF-1α基因分子鉴定结果明确其分类地位,并分析不同地域和不同发病症状下致病菌的分离频率。结果表明,引起山西省蒙古黄芪根腐病的致病菌包括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腐皮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芬芳镰刀菌F.redolens、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以及Ilyonectria torresensis,其中锐顶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为优势致病菌,平均分离频率为53.83%和26.42%。不同地区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具有明显差异,浑源县和应县为锐顶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是42.86%、39.13%和62.50%、37.50%;五寨县为锐顶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分离频率56.14%和35.96%。根腐病的症状具有一定地域差异,且引发不同症状的优势致病菌也不同,总体上引起纤维状腐烂的优势致病菌为锐顶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前二者平均分离频率分别为63.37%和20.50%,尖孢镰刀菌仅在五寨县检出,分离频率为21.98%;引起侧根发黑的优势致病菌主要是锐顶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平均分离频率分别为35.50%和21.65%,但在浑源县未发现此类症状;引起皱缩软根的优势致病菌在各地差异明显,五寨县以尖孢镰刀菌最占优势,分离频率为43.48%,浑源县为链格孢菌,分离频率为32.79%,应县则是腐皮镰刀菌,分离频率为6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根腐病 优势病菌 区域和症状差异
原文传递
不同药剂对贮藏期哈密瓜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宁 李喜宏 王冬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47-2248,共2页
以不同药剂处理后的哈密瓜为材料,研究哈密瓜贮藏期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侵染特点以及不同保鲜剂的抑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哈密瓜上分离出7个属病原真菌,其中交链孢霉和镰刀菌为哈密瓜的优势致病菌,且易在高温下致病;哈密瓜果实贮藏... 以不同药剂处理后的哈密瓜为材料,研究哈密瓜贮藏期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侵染特点以及不同保鲜剂的抑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哈密瓜上分离出7个属病原真菌,其中交链孢霉和镰刀菌为哈密瓜的优势致病菌,且易在高温下致病;哈密瓜果实贮藏期不同药剂抑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X液体保鲜剂抑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优势病菌 侵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薹采后病原真菌鉴定及侵染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薛婷 陈丽 +1 位作者 李喜宏 冯丽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3-515,共3页
以不同贮藏条件的蒜薹为材料,研究了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厦侵染特点。结果表明:从蒜薹上分离出4个属,9种病原真菌,其中葱鳞葡萄孢霉[Botrytis squamosa J.C.Walker]和交链孢霉[Alternaria Nee ex Wallr.]为蒜薹... 以不同贮藏条件的蒜薹为材料,研究了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类厦侵染特点。结果表明:从蒜薹上分离出4个属,9种病原真菌,其中葱鳞葡萄孢霉[Botrytis squamosa J.C.Walker]和交链孢霉[Alternaria Nee ex Wallr.]为蒜薹采后优势致病菌,其感染指数分别为81.1%和72.2%;在0℃条件下,蒜薹贮藏120-150d后开始明显发病,其中薹梢和薹墓发病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采后病害 优势病菌 发病率 感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文氏菌DE2对三种豆科牧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林鑫 黄荣 +4 位作者 田望军 靳振海 赵亮 陈海雁 张振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42-2652,共11页
为明确梨火疫病的优势致病菌欧文氏菌DE2(Erwinia sp.DE2)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3种豆科牧草幼苗的生长影响,本试验采用生长瓶萌发试验,测定了DE2对3种豆科牧草种... 为明确梨火疫病的优势致病菌欧文氏菌DE2(Erwinia sp.DE2)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3种豆科牧草幼苗的生长影响,本试验采用生长瓶萌发试验,测定了DE2对3种豆科牧草种子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DE2后的3种豆科牧草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草木犀和紫花苜蓿的发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3种牧草的根长都显著低于对照(P<0.05)。接种DE2后引起了3种豆科牧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和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3种豆科牧草的SOD活性相比对照均有增加,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O-2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减少,而草木犀与沙打旺的H2O2含量却增加。综上,3种豆科牧草在受到DE2菌株侵染之后,虽启动了自身防御机制但均无法抵御来自DE2造成的伤害。本研究为评估和综合防控林草系统中新发病原微细菌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优势病菌 豆科牧草 幼苗生长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微小小单胞菌定植与临床症状和牙髓优势致病菌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戈 刘芳 +2 位作者 芦苇 朱培 刘秦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 探究微小小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CAP)感染根管中定植情况及其与临床症状和牙髓优势致病菌的关系,为CAP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收治的149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64例首次治疗患者... 目的 探究微小小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CAP)感染根管中定植情况及其与临床症状和牙髓优势致病菌的关系,为CAP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收治的149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64例首次治疗患者为首次治疗组;85例根管再治疗患者为非首次治疗组。收集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微小小单胞菌、牙髓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粪肠球菌定植情况。结果 首次治疗组叩痛、根管脓液、根管恶臭及病变直径>5 mm发生率均高于非首次治疗组(P<0.05);首次治疗组微小小单胞菌检出率、牙髓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首次治疗组(P<0.05),粪肠球菌检出率明显低于非首次治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治疗组、非首次治疗组患者微小小单胞菌定植与根管恶臭、病变直径>5 mm、牙髓卟啉单胞菌阳性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但与自发痛、咬合痛、叩痛、根尖肿痛、根管脓液、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及粪肠球菌阳性无相关性。结论 微小小单胞菌定植在CAP患者感染根管中较为常见,且与根管恶臭、根尖病变>5 mm及牙髓卟啉单胞菌的定植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感染 微小小单胞菌 定植情况 临床症状 牙髓优势病菌
原文传递
16S rRNA Gene Phylogenesis of Culturable Predominant Bacteria from Diseased Apostichopus japonicus(Holothuroidea,Echinodermata) 被引量:4
9
作者 MA Haiyan JIANG Guoliang WU Zhiqiang WANG X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Cultured Apostichopus japonicus in China suffers from a kind of skin ulceration disease that has caused severe economic loss in recent years. The disease,pathogens of which are supposed to be bacteria by most research... Cultured Apostichopus japonicus in China suffers from a kind of skin ulceration disease that has caused severe economic loss in recent years. The disease,pathogens of which are supposed to be bacteria by most researchers,is highly infectious and can often cause all individuals in the same culture pool to die in a very short time. The 16S rRNA gene phylogenesis of the culturable bacteria from the lesions of diseased individual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lesions and to identify probable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this kind of disease. S. japonica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a hatcher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Qingdao,China. Bacterial universal primers GM5F and DS907R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16S rRNA gene of bacteria colonies,and touchdown PCR was performed to amplify the target sequenc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γ-proteobacteria(Alteromonadales and Vibrionales) of CFB group,many strains of which have been also determined as pathogens in other marine species,are the predominant bacterial genera of the diseased Apostichopus japonicus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tichopusjaponicus 16S rRNA gene PHYLOGENESIS BACTERIA skin ulceration dis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武长枣采后病害的酵母菌LZ1拮抗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莉 李喜宏 +1 位作者 郭红莲 班兆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4-256,共3页
从灵武长枣采后分离得到5种优势致病菌: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根霉属(Rhizopus spp.)、赤霉属(Gibberella spp.)、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并发现了一种拮抗效果较好的酵母菌LZ1。试验结果表明,离... 从灵武长枣采后分离得到5种优势致病菌: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根霉属(Rhizopus spp.)、赤霉属(Gibberella spp.)、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并发现了一种拮抗效果较好的酵母菌LZ1。试验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7d后,当接种致病菌浓度为1×104spores/mL时,1×108cfu/mL拮抗酵母LZ1能较好的抑制致病菌;活体条件下7d后,LZ1能较好的抑制交链孢霉属和根霉属,其抑制率分别为54.08%和4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优势病菌 拮抗菌LZ1 抑制效果
原文传递
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11
作者 苏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03Z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优势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304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痰培养进行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体136株,阳性率:44.73%,其中包括革兰阴性...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优势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304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痰培养进行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体136株,阳性率:44.73%,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69株(50.73%),革兰阳性菌35株(25.7%),真菌32株(23.52%),其中混合菌感染25例(18.38%).革兰阴性菌明显占优势,且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20.28%)、铜绿假单胞菌9株(13.04%)及鲍曼不动杆菌10株(14.49%)为主.革兰阳性菌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7.14%),肺炎链球菌4株(11.42%).真菌中假丝酵母菌最为多见.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较敏感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莫西沙星等,而鲍曼不动杆菌相对耐药性较高,对其敏感的抗生素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满霉素等.结论: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抗菌药,争取宝贵时间,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炎 优势病菌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