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问广州述论
1
作者 王玉荣 孟令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06-110,共5页
1957年4月至5月间,为邀请毛泽东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和莫斯科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广州因其重要的城市地位以及深厚的革命历史传统,成为伏罗希洛夫重点访问的城市之一。为了做好接访工作,广州市政... 1957年4月至5月间,为邀请毛泽东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和莫斯科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广州因其重要的城市地位以及深厚的革命历史传统,成为伏罗希洛夫重点访问的城市之一。为了做好接访工作,广州市政府通过制定周密的接访计划,深入开展社会动员,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圆满完成了此次接访工作。伏罗希洛夫对广州的访问,是中苏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对于消解广州市民的忧战情绪,鼓动广州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以及增进中苏友好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伏罗希洛夫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切尔诺夫“伏罗希洛夫式”的批判所作的批判——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一节的解读
2
作者 高惠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3,32,共7页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在哲学思潮的批判、科学世界观的阐发上被解读的,而长期以来主题批判中蕴含着的"伏罗希洛夫式"批判问题则被荫蔽了。在第二章第一节"‘自在之物’或维·切尔诺夫对弗·恩格斯的驳斥...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在哲学思潮的批判、科学世界观的阐发上被解读的,而长期以来主题批判中蕴含着的"伏罗希洛夫式"批判问题则被荫蔽了。在第二章第一节"‘自在之物’或维·切尔诺夫对弗·恩格斯的驳斥"的简短文字中,列宁分别使用"跟屠格涅夫小说里的伏罗希洛夫一样"、"伏罗希洛夫式地卖弄聪明"、"他的伏罗希洛夫式的品质"、"同好多糊涂思想的伏罗希洛夫打一次交道"等术语来批判维·切尔诺夫。屠格涅夫小说《烟》中的人物伏罗希洛夫就被赋予了一种典型性的哲学"学术"品质,而在列宁看来,切尔诺夫就是"伏罗希洛夫式"学术形象的代言人,即"伏罗希洛夫们"中的一员。"偷换概念"、"无知"并不仅是切尔诺夫"跪着造反"的把戏和伎俩,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原因,因此有必要认清哲学上的"伏罗希洛夫"们在篡改、歪曲马克思主义上的表象和方法的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伏罗希洛夫
原文传递
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中国之行 伏罗希洛夫元帅访华纪实
3
作者 权延赤 《党史纵横》 1990年第1期4-9,共6页
本文是畅销书《红墙内外》的作者权延赤同志即将面世的新作中的一节,先寄本刊,以飨读者。文章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伏罗希洛夫在我国北京和南方的访问活动。一位来自十月革命故乡的著名元帅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香甜地吃着农妇给男人送到田头... 本文是畅销书《红墙内外》的作者权延赤同志即将面世的新作中的一节,先寄本刊,以飨读者。文章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伏罗希洛夫在我国北京和南方的访问活动。一位来自十月革命故乡的著名元帅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香甜地吃着农妇给男人送到田头的家常饭——这一真实的历史情节,感人泪下。编者以为,党史回忆文章在执著地恪守真实原则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写得更生动些,更细腻些;在这方面,权延赤同志用多年的辛勤汗水已为我们开拓出来一条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罗希洛夫 权延赤 苏联最高苏维埃 卡冈诺维奇 匈牙利事件 伏老 中国之行 朱总司令 东北军区 驻华大使
原文传递
中苏领导人国宴酒会照片背后的故事
4
作者 彭晓东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1957年4月15日至5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应毛泽东主席邀请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伏罗希洛夫当时在苏联政坛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但中方不但拿出接待真正国家元首的规格,甚至比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还拔高了不... 1957年4月15日至5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应毛泽东主席邀请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伏罗希洛夫当时在苏联政坛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但中方不但拿出接待真正国家元首的规格,甚至比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还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主要体现在“两多”。一是重要领导人多。4月15日,伏罗希洛夫乘坐的专机在北京南苑机场降落后,毛泽东主席带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贺龙等领导人和首都各界代表、数千群众一起到南苑机场迎接。二是高级轿车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席团主席 伏罗希洛夫 南苑机场 苏联最高苏维埃 赫鲁晓夫 周恩来 国家元首 刘少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军初创时期关于正规化建设的争论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华 何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0,共3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苏军、进行正规化建设因"反教条主义"夭折。其实,苏联军队初创时期,已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当时,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敌人的军事进攻和国外敌人的武装干涉,建设强大的军队十分迫切。可是...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苏军、进行正规化建设因"反教条主义"夭折。其实,苏联军队初创时期,已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当时,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敌人的军事进攻和国外敌人的武装干涉,建设强大的军队十分迫切。可是,领导武装暴动出身的伏罗希洛夫等人,习惯于游击战,反对军队正规化建设。列宁和俄共(布)八大及时纠正,通过正规化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红军 正规化 争论 伏罗希洛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中的斯大林——从导演罗姆的梦谈起 被引量:2
6
作者 鲁丁 《外国问题研究》 1988年第4期22-25,共4页
米哈依尔·伊里奇·罗姆是苏联人民演员,著名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列宁在十月》(1937)《列宁在1918年》(1939)、《幻想》(1943)、《一年中的九天》(1962)、《一个普通的法西斯》(1966)等。其中以《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 米哈依尔·伊里奇·罗姆是苏联人民演员,著名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列宁在十月》(1937)《列宁在1918年》(1939)、《幻想》(1943)、《一年中的九天》(1962)、《一个普通的法西斯》(1966)等。其中以《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闻名于全世界,在中国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斯大林的形象,一直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民 罗姆 米哈依 斯维尔德洛夫 伏罗希洛夫 克拉斯诺夫 电影观众 伊里奇 托洛茨基 影片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与布哈林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争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穆成山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1-18,共8页
1927年底,斯大林对联共(布)党内和共产国际内的“左翼反对派”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出现并在1928年进一步恶化了的谷物征购困难是极其严重的,这是因为1925—1926年间形成的一整套错误的经济政策相联系的,而布哈... 1927年底,斯大林对联共(布)党内和共产国际内的“左翼反对派”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出现并在1928年进一步恶化了的谷物征购困难是极其严重的,这是因为1925—1926年间形成的一整套错误的经济政策相联系的,而布哈林本人曾经积极地参加了这些政策的制订。一方面是国家定的价格太低;另一方面,过早地降低许多工业品的价格和削减农业税,许多工业品价格又开始上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布哈林集团 工业品价格 发展问题 革命高潮 伏罗希洛夫 联共 德国法西斯 工业化步伐 监察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所知道的斯大林——朱可夫回忆录(上)
8
作者 彭建春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3-15,共3页
本文为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回忆录的一部分,发表在今年1月25日苏联《真理报》上。朱可夫的小女儿玛丽娅·朱可娃在文前加的按语中说:这一份材料是父亲生前未曾发表过的。《我所知道的斯大林》是父亲那时给这份材料定下... 本文为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回忆录的一部分,发表在今年1月25日苏联《真理报》上。朱可夫的小女儿玛丽娅·朱可娃在文前加的按语中说:这一份材料是父亲生前未曾发表过的。《我所知道的斯大林》是父亲那时给这份材料定下的名称。文稿是我的祖母克拉芙杰娅·叶夫根耶夫娜用打字机打成的。为了不使任何人发现,这些文稿(在那些年这如同一枚炸弹)存放在保险柜里。现在,经过20年之后,很难说我提供给读者的这份材料是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或者起到其他别的什么作用。父亲的愿望是:他留给历史的一切应该逐渐地公布于世。我只不过是履行父亲的遗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可夫 罗科索夫斯基 科涅夫 卡冈诺维奇 莫洛托夫 瓦图京 伏罗希洛夫 叶若夫 华西列夫斯基 玛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姆林宫里的普通人
9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4期18-20,1,共4页
作为权力的象征,克里姆林宫曾是个神秘的地方。尽管“城头”几经变更“大王旗”,然而在这堵建于中世纪的高墙背后,却始终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终日操劳,为居住在克里姆林宫里的“主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今天,这群普通... 作为权力的象征,克里姆林宫曾是个神秘的地方。尽管“城头”几经变更“大王旗”,然而在这堵建于中世纪的高墙背后,却始终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终日操劳,为居住在克里姆林宫里的“主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今天,这群普通人终于从大墙后面走了出来,并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而绕有趣味的“大人物起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 莫斯科河 莫斯科新闻 苏联政府 起居注 想不起 无暇他顾 历代帝王 花园里 伏罗希洛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姆林宫的妻子们(2)
10
作者 孙凌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0,共3页
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塔·谢尔盖耶芙娜·阿利卢耶娃 1917年10月前夕,布尔什维克的主要领导人列宁、托洛茨基、加米涅夫、伏罗希洛夫、斯维尔德洛夫、布琼尼和捷尔任斯基等都在彼得堡,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忠诚的妻子。但此... 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塔·谢尔盖耶芙娜·阿利卢耶娃 1917年10月前夕,布尔什维克的主要领导人列宁、托洛茨基、加米涅夫、伏罗希洛夫、斯维尔德洛夫、布琼尼和捷尔任斯基等都在彼得堡,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忠诚的妻子。但此时的斯大林是孑然一身。他的第一个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德泽已去世,她是个格鲁吉亚农村姑娘,象所有的格鲁吉亚妻子一样,忠实、忍耐、顺从、迎合丈夫,为丈夫生儿育女。叶卡捷琳娜·斯瓦尼德泽信仰上帝,斯大林受他母亲的影响也有些信仰宗教,这种信仰长久保持下来了,据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罗希洛夫 加米涅夫 斯维尔德洛夫 托洛茨基 杰日 捷尔任斯基 克拉夫琴科 农村姑娘 谢尔盖 布琼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的苏芬战争是怎么回事
11
作者 普勒 《国际展望》 1988年第13期10-11,31+3,共4页
尽甘苏芬战一争已过去整整48年了,但直到最近苏联的历史学家于首次表示,1939年苏联对芬兰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傻略战争”。那么历史上的苏芬战争完屯是怎么回事呢?
关键词 苏芬战争 伏罗希洛夫 中立政策 莫洛托夫 朱可夫 芬兰政府 卡累利阿 芬兰人 杰夫 政府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鲁晓夫回憶录
12
作者 一鸣 《国际展望》 1988年第7期26-28,共3页
最近,苏联国内发表了一些对前领导人赫鲁晓夫重新评价的文章,赫鲁晓夫也因此重新引起世人的注意。早在70年代,西方就根据据说是赫鲁晓夫口述的回忆录音带出版了两卷《赫鲁晓夫回忆录》。我们现将其中有关章节摘译后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最近,苏联国内发表了一些对前领导人赫鲁晓夫重新评价的文章,赫鲁晓夫也因此重新引起世人的注意。早在70年代,西方就根据据说是赫鲁晓夫口述的回忆录音带出版了两卷《赫鲁晓夫回忆录》。我们现将其中有关章节摘译后分期连载,以飨读者。文中的“我”指赫鲁晓夫,小标题及括号中的按语为摘译者所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洛托夫 部长会议主席 分期连载 卡冈诺维奇 朱可夫 伏罗希洛夫 苏呼米 利亚 苏共中央 乌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和悲剧》(下)
13
作者 严广 《国际展望》 1988年第24期22-24,共3页
(五) 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是这样。甚至在20年代中期托洛茨基主义影响最大的时候,党内拥护托洛茨基的人也不多。托洛茨基被放逐以后,只有他的个别信徒保持了对他的忠诚。但这样的人很少,也许是几十个,就算有几百个吧。许多人感到,托洛茨... (五) 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是这样。甚至在20年代中期托洛茨基主义影响最大的时候,党内拥护托洛茨基的人也不多。托洛茨基被放逐以后,只有他的个别信徒保持了对他的忠诚。但这样的人很少,也许是几十个,就算有几百个吧。许多人感到,托洛茨基已经早就不是在为理想而斗争,而是在进行个人的斗争,这种斗争越来越象反苏主义。另一些人脱离了积极的政治活动,或是谴责托洛茨基主义,开始诚实地从事创造性劳动。换句话说,托洛茨基主义已经不是严重的危险。但是斯大林需要一个借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 卡冈诺维奇 苏联人 政治活动 伏罗希洛夫 现实生活 政治人物 克逊 劳水 人民委员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鲁晓夫回憶录
14
作者 一鸣 《国际展望》 1988年第8期26-28,共3页
二、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对斯大林的怀疑斯大林已去世并安葬了,但直至贝利亚被逮捕,斯大林的政策仍在执行。工作仍象以往一样进行着。没有人想到要为那些蒙受人民敌人的罪名而死去的人们恢复名誉,也没有想到要从集中营释放囚犯。这些人... 二、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对斯大林的怀疑斯大林已去世并安葬了,但直至贝利亚被逮捕,斯大林的政策仍在执行。工作仍象以往一样进行着。没有人想到要为那些蒙受人民敌人的罪名而死去的人们恢复名誉,也没有想到要从集中营释放囚犯。这些人仍被关在那里,直到党的二十大,即斯大林逝世3年之后。3年来,我们没有能同过去决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冈诺维奇 恢复名誉 波斯别洛夫 鼓起勇气 伏罗希洛夫 季诺维也夫 布哈林 莫洛托夫 大清洗 乌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前夕的斯大林(下)
15
作者 严广 《国际展望》 1988年第17期16-17,共2页
1941年初,有关德军在波兰集结的消息源源而来。斯大林给希特勒写了一封私人信,说他得到了希特勒打算同苏联作战的印象。希特勒在给斯大林的回信中强调了“信任”。他承认在波兰确实集结了大型兵团,但这“不是指向苏联的”,他打算“
关键词 朱可夫 图哈切夫斯基 军事委员会 伏罗希洛夫 警卫队长 军事学院 华西列夫斯基 指挥人员 莫斯科军区 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领袖》
16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6-76,共1页
50年代,苏联慷慨相助新中国,兄弟般情谊空前!共和国走向世界,红色外交家在西方轰动!物换星移,中苏关系由分歧、论争最终导致中断……这就是由1949年至1964年,在这15年里担任俄文翻译或秘书工作的亲历者李越然回忆,权延赤整理的《新中国... 50年代,苏联慷慨相助新中国,兄弟般情谊空前!共和国走向世界,红色外交家在西方轰动!物换星移,中苏关系由分歧、论争最终导致中断……这就是由1949年至1964年,在这15年里担任俄文翻译或秘书工作的亲历者李越然回忆,权延赤整理的《新中国领袖》一书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延赤 秘书工作 中苏关系 李越 解放军出版社 伏罗希洛夫 薄一波 走向世界 历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苏联对赫鲁晓夫的评析
17
作者 张晓慧 《国际研究参考》 1988年第11期3-9,26,共8页
近年来,苏联就赫鲁晓夫的功过发表了许多评论。从这里所选录的苏领导人及著名人士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赫鲁晓夫的领导虽有过错,但'应该承认他的功绩', '应该把他放在历史应有的地位'。一、关于赫鲁晓夫其人及领... 近年来,苏联就赫鲁晓夫的功过发表了许多评论。从这里所选录的苏领导人及著名人士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赫鲁晓夫的领导虽有过错,但'应该承认他的功绩', '应该把他放在历史应有的地位'。一、关于赫鲁晓夫其人及领导作风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位'很好的战略家',但不是'出色的政治家'。他'常常用唯意志论的方法'处理工作,并'出尔反尔',因此'犯了不少主观主义的错误'。人们称赫鲁晓夫时代是一个'有头无尾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莫斯科新闻 苏联社会 苏共中央 卡冈诺维奇 阿法纳西耶夫 勃列日涅夫 利加乔夫 莫洛托夫 伏罗希洛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本家”一词的由来
18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红色资本家 王光英 伏罗希洛夫 周叔 天津机场 贵宾室 停落 走向胜利 一杯酒
原文传递
一个克里姆林宫保健医生的秘闻录
19
作者 纪然 王小元 张洁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4-68,共65页
前苏联卫生部长叶夫根尼·恰佐夫自1967年起调至“克里姆林宫医院”任保健医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世界许多国家首脑诊病,达23年之久。他曾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共四任总书记治病和送葬,其见闻之广,阅... 前苏联卫生部长叶夫根尼·恰佐夫自1967年起调至“克里姆林宫医院”任保健医生,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世界许多国家首脑诊病,达23年之久。他曾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共四任总书记治病和送葬,其见闻之广,阅历之丰,是不言而喻的。恰佐夫于1992年出版的《健康与权力》一书,披露了他在任保健医生期间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读之颇有兴味,对于人们思考过去,审视现在,前瞻未来,是有所裨益的。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 安德罗波夫 苏联人 莫斯科人 伏罗希洛夫 柯西金 克尔德什 列日 保健医生 苏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个人崇拜与党史科学
20
作者 曼科夫斯卡娅 沙拉波夫 +1 位作者 郭建平 康绍邦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8-72,共5页
斯大林个人崇拜对党史科学造成极大损害,主要表现为:(1)贬低了列宁、群众和党在我国历史中的作用;(2)对研究历史的进程采取了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
关键词 斯大林著作 卡冈诺维奇 托洛茨基 历史事件 苏共中央 苏联人民 加米涅夫 波克罗夫斯基 伏罗希洛夫 基辅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