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潭市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对劳动合同进行鉴证
1
作者 夏雨田 《中国劳动》 1987年第6期36-37,共2页
湘潭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成立后,把用工单位与合同制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书进行鉴证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对去冬今春招收的7,600多名合同制工人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同进行鉴证,同时对1986年9月底前招收的合同制工人中没有签订合同的,补办... 湘潭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成立后,把用工单位与合同制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书进行鉴证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对去冬今春招收的7,600多名合同制工人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同进行鉴证,同时对1986年9月底前招收的合同制工人中没有签订合同的,补办了合同手续,也进行了鉴证。通过鉴证,使当事人受了一次法律、法令和政策的教育,增强了履行合同的自觉性,纠正了部分单位在签订合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机关 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 合同制工人 用工单位 劳动制度改革 劳动仲裁 专用章 履约率 法律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裁机关调解工作刍议
2
作者 张如舜 《中国劳动》 1988年第10期29-30,2,共3页
作者论述了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殖的客观必要性和途径,并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用的原则及组织、制度、政策保障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仲裁机关 保险基金投资 养老保险 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 仲裁程序 查明事实 劳动政策 损害公共利益 调解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争议案件可否约定仲裁机关所在地为诉讼管辖地?
3
作者 王景龙 《江淮法治》 2015年第22期57-57,共1页
吴某为南方某药厂招聘的药品营销员,工作地点为东北三省。因为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药厂在和他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仲裁机关所在地为诉讼管辖地。请问这一约定是否有效?
关键词 仲裁机关 劳动争议案件 管辖地 约定 诉讼 东北三省 劳动合同 营销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尹田 《法学研究》 1985年第1期25-28,共4页
《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后,各地广泛宣传和推行经济合同制度,合同签订率逐年上升。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地需要采用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借以联结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供、运、... 《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后,各地广泛宣传和推行经济合同制度,合同签订率逐年上升。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地需要采用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借以联结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供、运、销各个环节。因而,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同纠纷,就必然要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目前,大量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都是通过仲裁机关依照仲裁诉讼程序进行处理的。但由于人们对仲裁这一法律制度较为生疏、仲裁机关的少数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机关 合同纠纷 民事纠纷 法律地位 行政机关 当事人 仲裁委员会 仲裁机构 司法机关 诉讼活动 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苏联国家仲裁机关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茹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3年第3期28-32,共5页
1977年苏联宪法第163条规定,“各企业、机关和组织间的经济纠纷由国家仲裁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予以解决。国家仲裁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程序由苏联国家仲裁法规定。”在根本法中写上了仲裁机关的职责,这在苏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变化说明... 1977年苏联宪法第163条规定,“各企业、机关和组织间的经济纠纷由国家仲裁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予以解决。国家仲裁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程序由苏联国家仲裁法规定。”在根本法中写上了仲裁机关的职责,这在苏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提高了国家仲裁机关的地位,强调了仲裁机关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机关 经济纠纷 苏联历史 仲裁委员会 企业 工作人员 苏联宪法 部长会议 国家 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这起向工商行政仲裁机关索赔案应如何定性
6
作者 王韶方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46,共2页
这起向工商行政仲裁机关索赔案应如何定性王韶方1993年10月23日,湖南省湘潭县石湖塑料制带厂上海分厂作为供方,与作为需方的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第三工业品公司在安阳市签订彩色喷塑涂料、仿瓷涂料购销合同一份,合同总金额为... 这起向工商行政仲裁机关索赔案应如何定性王韶方1993年10月23日,湖南省湘潭县石湖塑料制带厂上海分厂作为供方,与作为需方的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第三工业品公司在安阳市签订彩色喷塑涂料、仿瓷涂料购销合同一份,合同总金额为86220元;交货日期为199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同 仲裁委员会 工商行政管理局 具体行政行为 仲裁机关 保全措施 管理机关 仲裁裁决 安阳市 行政诉讼法
原文传递
也谈我国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法律地位
7
作者 张理泉 《法学研究》 1986年第1期74-74,共1页
编辑同志, 1985年第1期《法学研究》上发表的尹田同志《我国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一文,读后得益不浅。它阐述了仲裁机关具有行政和司法两种属性。仲裁机关既不是一般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司法机关,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 编辑同志, 1985年第1期《法学研究》上发表的尹田同志《我国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一文,读后得益不浅。它阐述了仲裁机关具有行政和司法两种属性。仲裁机关既不是一般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司法机关,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称为"准司法机关";并谈到这种特殊组织机构的法律地位,应该由共性质决定,等等,这些论点我们完全同意。但是,它在论及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涉及仲裁机关与人民法院的关系时,有些论点不能苟同,特提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同仲裁机关 地位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原文传递
论仲裁程序的当事人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发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0-83,共4页
论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张发祥仲裁程序的当事人,是仲裁程序的参与者,也是仲裁结果的承担者。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按照这一法律进行的仲裁工作与民事诉讼程序相比,与以前的仲裁工作相比,都有其不同之处... 论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张发祥仲裁程序的当事人,是仲裁程序的参与者,也是仲裁结果的承担者。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按照这一法律进行的仲裁工作与民事诉讼程序相比,与以前的仲裁工作相比,都有其不同之处。特别是仲裁程序中的当事人,在《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程序 当事人 书面仲裁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 仲裁机关 仲裁事项 仲裁活动 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 仲裁裁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 被引量:3
9
作者 任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日益扩大,各种劳动纠纷日益增多,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之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诉讼制度的比较,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好二者之间关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诉讼 仲裁机关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消费纠纷仲裁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奇 华国兴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4-36,共3页
消费纠纷仲裁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与生产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来进行判断、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近年来我国保护消费者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本文试就消费纠纷仲裁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建立消费纠... 消费纠纷仲裁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与生产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来进行判断、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近年来我国保护消费者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本文试就消费纠纷仲裁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建立消费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消费纠纷仲裁制度的建立,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消费争议,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商品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从国外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纠纷 仲裁 仲裁制度 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协会 生产经营者 仲裁机关 必然选择 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仲裁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玉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1期60-66,共7页
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践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进行系统的仲裁立法工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阐述了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对尽快地制定和颁布一部系统的仲裁法,完善我国现行的仲裁制度,正确及时... 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践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进行系统的仲裁立法工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阐述了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对尽快地制定和颁布一部系统的仲裁法,完善我国现行的仲裁制度,正确及时地解决有关争议或纠纷、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增进人民内部的团结、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方当事人 中国仲裁制度 仲裁 书面仲裁协议 海事仲裁委员会 仲裁机构 仲裁 人民法院 仲裁机关 经济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合同仲裁案件真伪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戚汝国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3-77,100,共6页
真实是仲裁案件的生命.而虚假的表象则往往把案件的真象扭曲一一或虚实混淆,或真假颠倒.不注意察伪求真,就会出现错审、错证、错断等问题.因此,察伪求真,对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仲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申诉与答辩虚假性的初察是... 真实是仲裁案件的生命.而虚假的表象则往往把案件的真象扭曲一一或虚实混淆,或真假颠倒.不注意察伪求真,就会出现错审、错证、错断等问题.因此,察伪求真,对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仲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申诉与答辩虚假性的初察是仲裁办案的序幕没有矛盾就没有申诉.申诉书的递交反映着合同双方当事人从意志的统一(订立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同 仲裁案件 原始证据 仲裁机关 双方当事人 纠纷案件 假证据 利害冲突 权利义务 法定代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仲裁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柴振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8-59,共2页
一、关于仲裁机构的改革我国目前的合同仲裁,由设立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负责。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机构设置已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其一,仲裁委员会长期职能不到位。由于目前仲裁机关与合同管理机构混... 一、关于仲裁机构的改革我国目前的合同仲裁,由设立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负责。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机构设置已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其一,仲裁委员会长期职能不到位。由于目前仲裁机关与合同管理机构混设,仲裁委员会名存实亡,其职能实际上为合同管理机构所代替。其二,仲裁机关的作用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机关 仲裁委员会 仲裁 合同管理机构 双方当事人 仲裁机构 首席仲裁 仲裁立法 经济体制改革 合同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合同仲裁制度改革刍议
14
作者 石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2-53,共2页
一、改现行“一裁两审”为“一裁终局”我国目前的经济合同仲裁制度名曰裁审自择,实为一裁两审。裁审自择,即经济合同纠纷发生以后,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也可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是,这种裁审自择不是完全的、绝... 一、改现行“一裁两审”为“一裁终局”我国目前的经济合同仲裁制度名曰裁审自择,实为一裁两审。裁审自择,即经济合同纠纷发生以后,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也可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是,这种裁审自择不是完全的、绝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同仲裁 经济合同法 仲裁机关 当事人自愿 首席仲裁 一裁终局 制度改革 裁审自择 仲裁制度 申请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性质和仲裁工作的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玉山 《中国劳动》 1987年第11期26-27,共2页
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是劳动工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暂行规定》的发布和实施,为正确、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人们对... 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是劳动工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暂行规定》的发布和实施,为正确、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人们对仲裁的法律制度较为生疏,对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不甚了解,从而影响了仲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工作 劳动争议 社会主义法制 仲裁机关 仲裁 仲裁程序 仲裁决定 仲裁活动 仲裁委员会 劳动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的特征、原则和条件
16
作者 姬养洲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53-56,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由社会需求和人才竞争引起的人才流动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大潮流。然而,现行的“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则强化了人才对其所在单...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由社会需求和人才竞争引起的人才流动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大潮流。然而,现行的“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则强化了人才对其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单位在为人才提供工作、学习和各种生活保障条件的同时,则成了占有人才、束缚人才参与流动的制约力量。一方面,人才试图作为国家的主人,按照个人特长和意愿,根据社会需要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所在单位则从维护本单位的利益出发(当然有时可能是正确的),阻止人才外流,抑制了个人的再次择业。这种矛盾在日益加速的人才流动中愈来愈突出,由此引起的人才争议已成为人才流动的焦点和难点。据沈阳市人事部门统计,1989年1月至10月,全市动编流动的1000多人中,发生争议的就有800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仲裁工作 争议双方 争议案 仲裁机关 人事部门 流动人员 社会条件 原单位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革的设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丘淑明 陶长春 陈洪高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4-57,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各种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我国现行的经济合同仲裁制度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进行改革。本文回顾了我国经济合同仲裁制度的发展史,指出了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仲裁制度 经济合同纠纷 仲裁机关 当事人 仲裁 人民法院 仲裁委员会 合法权益 法律制度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经济争议提交国家仲裁机关解决
18
作者 Ф·Х·利别尔曼 任允正 《环球法律评论》 1979年第2期40-43,共4页
1977年苏联宪法在苏维埃国家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各企业、机构和组织间的经济争议由国家仲裁机关予以解决,国家仲裁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程序由关于苏联国家仲裁机关的法律加以规定(第163条)。这是党和政府关怀在经济关系方面进一步加强社会... 1977年苏联宪法在苏维埃国家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各企业、机构和组织间的经济争议由国家仲裁机关予以解决,国家仲裁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程序由关于苏联国家仲裁机关的法律加以规定(第163条)。这是党和政府关怀在经济关系方面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国家纪律,加强保护企业、机构和组织的财产权利和合法利益的一个新证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宪法第163条标志国家仲裁机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为国家仲裁机关已成为宪法性的机关,并且如今行使解决经济争议的宪法性职能。企业将经济争议提交国家仲裁机关以及经济争议的受理,和其他一切重要的仲裁程序问题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机关 经济争议 生产单位 企业 提起诉讼 联合组织 仲裁委员会 申请书 合法利益 苏维埃国家
原文传递
论涉外仲裁的监督
19
作者 康万福 《法制与经济》 1996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仲裁立法中,仲裁监督包括法院的监督和仲裁机构自身的监督。涉外仲裁的监督同样如此。而且对仲裁实行监督是国际仲裁普遍采用的制度,它有利于保证办案的质量,提高仲裁人员的责任心,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我国的涉外仲... 在仲裁立法中,仲裁监督包括法院的监督和仲裁机构自身的监督。涉外仲裁的监督同样如此。而且对仲裁实行监督是国际仲裁普遍采用的制度,它有利于保证办案的质量,提高仲裁人员的责任心,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我国的涉外仲裁制度中,不论是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仲裁 人民法院 仲裁机关 自我约束 审判监督程序 当事人 仲裁机构 仲裁制度 仲裁 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协议仲裁制是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趋势
20
作者 刘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7-38,共2页
仲裁,就是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第三人居中决断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与调解和诉讼相比,仲裁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它方便、灵活、程序简单、处理纠纷及时,不伤和气,易为当事人接受。由于仲裁适宜迅速处理当事人的纠纷,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仲裁,就是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第三人居中决断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与调解和诉讼相比,仲裁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它方便、灵活、程序简单、处理纠纷及时,不伤和气,易为当事人接受。由于仲裁适宜迅速处理当事人的纠纷,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我国正日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实践看,我国的仲裁制度是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法律制度日趋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三大类方式不同的仲裁制度。第一类是一裁两审制,即当事人对相互之间发生的纠纷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国家规定的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制度 当事人自愿 协议仲裁 人民法院 仲裁机关 强制仲裁 申请仲裁 诉讼 解决纠纷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