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的“以政裕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建平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5期58-62,共5页
荀子“以政裕民”的政治主张是对儒家裕民富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以政裕民”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看到了人民富裕与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以政裕民”必须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执行强硬的治吏措施,“裕民”的目的是... 荀子“以政裕民”的政治主张是对儒家裕民富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以政裕民”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看到了人民富裕与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以政裕民”必须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执行强硬的治吏措施,“裕民”的目的是为了使政局稳定。荀子的这一政治主张客观上保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以政裕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以政裕民 治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荀子“节用裕民”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尚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5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经济思想 荀子 新兴地主阶级 强本节用 以政裕民 发展生产 轻敛薄赋 等级消费 农业生产 消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的财政思想
3
作者 张劲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2期78-80,共3页
荀子(名况)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采法、道、墨诸家的理论观点,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儒学。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对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观点对我们社会主义四化建... 荀子(名况)是我国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采法、道、墨诸家的理论观点,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儒学。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对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观点对我们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还可“古为今用”。本文拟对荀子的财政理论作一初步的分析研究。 财政问题是一个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的问题。先秦各派思想家几乎都或深或浅地探讨研究过这一问题,但以荀子的财政理论最为系统和完整。他不仅研究了财政问题本身的各个方面,而且研究了财政与其他社会经济关系之间的内部联系,建立了以政财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为主干的较为完整系统的财政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荀子 理论 社会生产 与经济 原则 社会财富 赋税负担 问题 以政裕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况的赋税思想
4
作者 张守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14-16,共3页
一、富国必须开源先秦两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和法家,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问题上,儒家强调富民,主张薄税敛,藏富于民。而法家则强调富国,主张百姓家不积粟,以充实国家财政。在富国(指国家财政富足)与富民的关系上,荀况摈弃了儒法二... 一、富国必须开源先秦两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和法家,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问题上,儒家强调富民,主张薄税敛,藏富于民。而法家则强调富国,主张百姓家不积粟,以充实国家财政。在富国(指国家财政富足)与富民的关系上,荀况摈弃了儒法二家的片面性,而吸取了两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他主张富民,但不抛弃富国的目标。他始终把富国和富民联系在一起。儒家所鄙弃的富国强兵思想,在荀况的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荀况强调富国,但又认为必须把富民放在首位。他摈弃了法家鼓吹的民贫国富的主张,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比孔丘的“百姓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况 儒家 以政裕民 薄税敛 富国富 片面性 生产发展 强兵思想 劳动者 劳动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论富国与富民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旭华 《学术月刊》 1988年第6期17-21,共5页
《管子》书中具有丰富的富国富民思想.对富国与富民的关系的论述,便是其富国富民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于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先秦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儒家注重富民,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主张先富后教.并说:“百姓足,... 《管子》书中具有丰富的富国富民思想.对富国与富民的关系的论述,便是其富国富民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于富国与富民的关系,先秦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儒家注重富民,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主张先富后教.并说:“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姓不足,君熟与足.”孟子说:“易其田畴,薄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主张“以政裕民.”法家则比较侧重富国,商鞅提出“国富者王”、“国富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富国富思想 先秦思想家 薄税敛 重要内容 法家 竹子 儒家 国富而治 以政裕民
原文传递
荀子的理财观
6
作者 祝凤梧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5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荀子 先秦时期 唯物主义 理财观 关市之征 以政裕民 经济思想 赏行罚威 本主义 土地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