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以师为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1
作者 陈述纲 《华夏教师》 2024年第26期12-14,共3页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执行者就是教师,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项行为都是影响教育管理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学校发展与管理中...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执行者就是教师,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项行为都是影响教育管理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学校发展与管理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本文在以师为本的原则上,提出了激励教师,管理教师,创新学校管理模式等策略。让每一个教师都人适其位,每一个岗位都位得其人,这对创设优质的学校管理与服务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师为本 学校管理 激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内涵与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冬凌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9-71,共3页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教师培训的永恒主题。"以师为本"是教师培训的核心思想,是建构任何一种培训模式具有统领意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构建"以师为本"思想下的教师培训各要素优化组合的模式,是提高...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教师培训的永恒主题。"以师为本"是教师培训的核心思想,是建构任何一种培训模式具有统领意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构建"以师为本"思想下的教师培训各要素优化组合的模式,是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核心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师为本 培训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代领导集体“以师为本”尊师重教思想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单敏 黄贝 张丽珍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49-50,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第一代领导集体视教师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崇高工作者",充分认识教师的强大力量;第二代领导集体视教师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准确定位教师的阶级属性;第三代领导集...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第一代领导集体视教师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崇高工作者",充分认识教师的强大力量;第二代领导集体视教师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准确定位教师的阶级属性;第三代领导集体视教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明确规定教师的合法权益;第四代领导集体视尊重教师为尊重教育的必然要求,倡导教育以"教师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代领导人 尊师重教 以师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管理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小芹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71-72,共2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内部的各项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触及最深的是教师管理。文章通过解析现代高校教师特点,提出"以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管理模式应包含的内容。
关键词 以师为本 教师特点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 创新发展——浅谈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趋向
5
作者 张之琼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本文对现代学校管理的方法作了简单的探讨,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应走一条以教师为本,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以师为本 创新发展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常培常新
6
作者 李源田 《师资建设》 2010年第6期12-13,共2页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中心城市,也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经济型”城市,全市共有中小学教师24万余名,其中农村教师占70%。去年,我市有幸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的项目省市之一,通过方案申报和邀标答辩,共承担了6个学科、300人的培...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中心城市,也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经济型”城市,全市共有中小学教师24万余名,其中农村教师占70%。去年,我市有幸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的项目省市之一,通过方案申报和邀标答辩,共承担了6个学科、300人的培训计划。在师范司的指导下,我们秉承“以师为本、常培常新”的培训宗旨,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师为本 中心城市 培训宗旨 中小学教师 长江上游 农村教师 培训任务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楚廷以师为本的治校观
7
作者 蒋己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21期129-130,共2页
著名校长教育家张楚廷在治校过程中,一以贯之地践行人主义,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主张以师为本。教师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思想品行的引领者,行为举止的示范者。一流的师资,是一流学科、一流学校的直接承载者。从某种意义... 著名校长教育家张楚廷在治校过程中,一以贯之地践行人主义,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主张以师为本。教师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思想品行的引领者,行为举止的示范者。一流的师资,是一流学科、一流学校的直接承载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抓住了以师为本,也就抓住了治校的根本。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张楚廷以师为本的治校观,具有可资借鉴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楚廷 人主义 以师为本 治校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坚持“以师为本”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市教师工作会上的讲话
8
作者 周旭 《师资建设》 2015年第2期8-11,共4页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质量关键靠广大教师。抓教育工作.第一要务是抓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要切实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工作 以师为本 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工作 第一要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暑期教师培训应以师为本
9
作者 王家成 《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2年第4期57-58,共2页
教育部去年初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教师的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暑期教师培训应该说是贯彻... 教育部去年初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教师的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暑期教师培训应该说是贯彻《意见》的很好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工作 以师为本 暑期 基础教育改革 教师成长规律 教师岗前培训 全员培训 骨干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本研训中凸显以师为本
10
作者 徐鹏鹏 《教育科学论坛》 2013年第4期35-36,共2页
校本研训是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建立研修小组.通过合作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取得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Ⅲ。要实现有效整... 校本研训是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建立研修小组.通过合作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取得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Ⅲ。要实现有效整合学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实现“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研训 以师为本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发展 教学质量 专业化水平 实际需要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师为本”理念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1
作者 周旭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各区县的努力下,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大力实施“强师兴教”战略,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教师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每年新进8千余名中小学教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各区县的努力下,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大力实施“强师兴教”战略,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教师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每年新进8千余名中小学教师成为常态,全市教师总数39.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1.8万人,达到直辖以来最大规模,名师和高层次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以师为本 高层次人才队伍 中小学教师 总体规模 专任教师 最大规模 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高校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关联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硕 周婷 +1 位作者 徐娜 朱丽霞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0-84,共5页
大学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这是当前人们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论述这三者的本质内涵,探讨了其内在联系,从本质、认识、内容、实践以及发展这五个方面来区别,认为当代高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根本教育理念,全... 大学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这是当前人们关心的一大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论述这三者的本质内涵,探讨了其内在联系,从本质、认识、内容、实践以及发展这五个方面来区别,认为当代高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根本教育理念,全面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 以师为本 关系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师为本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素梅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3,共2页
高校教师作为崇尚理想、追求文明进步、弘扬先进文化、学识渊博的高素质群体,有着强烈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不断进取和自我实现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因此,高校必须从师本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教师的发展途径,搞好教师的职业生... 高校教师作为崇尚理想、追求文明进步、弘扬先进文化、学识渊博的高素质群体,有着强烈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不断进取和自我实现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因此,高校必须从师本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教师的发展途径,搞好教师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为教师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师为本 创新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现代学校管理的精髓 被引量:1
14
作者 项冬松 《职教论坛》 2004年第09S期50-52,共3页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问题,一是教育方针,二是校长,三是教师.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也非常重视"依靠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以此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规律或...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问题,一是教育方针,二是校长,三是教师.传统的学校管理理论也非常重视"依靠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以此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规律或说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本文所提的"以师为本",不是传统学校管理理论的重复或强调,而是在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人本管理"的指导下,实现学校管理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师为本 职业教育 办学模式 教学方法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 彰显学校管理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强 《辽宁教育》 2011年第7期27-28,共2页
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现代教育是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亦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 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现代教育是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亦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那么,在现代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作为校长应如何在刚性制度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呢?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人文关怀 以师为本 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 以人为本 人性化管理 自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每一位教师感受“成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践行“以师为本”的理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慧 《华夏教师》 2016年第2期98-98,共1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有思想、有胸襟、有境界、有实干精神的成功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总结出:责任意识、研究意识、服务意识、实效意识和人文意识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践行我区提出的"育创新学子...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有思想、有胸襟、有境界、有实干精神的成功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总结出:责任意识、研究意识、服务意识、实效意识和人文意识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践行我区提出的"育创新学子,做成功教师;让学生乐学,让课堂增效"发展理念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一、建设学校文化,营造适合师生成长的文化氛围重视和建设学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工作 实干精神 教育工作者 以师为本 乐学 教育理念 一所 成长规律 和谐发展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摒弃“权力至上” 崇尚“以师为本”
17
作者 孙素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29期215-215,202,共2页
高校管理中的权力至上、官本意识不仅严重制约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导致高校教师主体倒错、价值观念扭曲,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育创新,严重挫伤了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是高校实施师本管理的最大思... 高校管理中的权力至上、官本意识不仅严重制约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导致高校教师主体倒错、价值观念扭曲,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育创新,严重挫伤了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是高校实施师本管理的最大思想障碍,必须尽快打破传统的行政化运行机制的局限,淡化"权本"、"官本"意识,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管理 权力至上 以师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人文关怀——谈谈如何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泥潭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仲儒 黄富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18期214-215,共2页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探讨了其成因,分析了传统师德建设中过于强调外在强制的他律,而忽视教师职业内在需要的自律这一误区,进而提出了以师为本、人文关怀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的终极目标构想。
关键词 职业倦怠 以师为本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要以师为本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彩明 《文理导航》 2011年第18期85-85,84,共2页
一所学校,最大的财富是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持续发展。作为校长,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和发展教师的理念,坚持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以教师的发... 一所学校,最大的财富是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持续发展。作为校长,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和发展教师的理念,坚持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营造教师成长的氛围,充分利用校本研修这一发展途径,构建学习平台,创建学习机制,创造学习环境,提升教师的团队学习精神,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以师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师为本,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师云龙 《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13-14,共2页
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快乐体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身兼多种角色,普遍... 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快乐体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身兼多种角色,普遍存在“三多一少”的现象:工作过多、检查过多、指责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职业幸福感 教师管理 以师为本 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改革 快乐体验 精神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