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梁凯 王佳佳 +7 位作者 吴家慧 马爱霞 郑会珍 王川 闫飞 王令舒 侯新国 陈丽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3年后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对济宁市社区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纳入数据完整者3 766人,其中筛选出代谢正常人群875人,再分为代... 目的分析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3年后发生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对济宁市社区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纳入数据完整者3 766人,其中筛选出代谢正常人群875人,再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MHO)组127人、代谢正常型超重(MHOW)组386人、代谢正常型体重正常(MHNW)组362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MHO占肥胖者的11.63%(127/1 092),其中男性7.82%(32/409),女性13.91%(95/683),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HNW组相比,MHO组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谷氨酰转肽酶(GGT)、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OW组FINS、LDL-C、TG、GGT、收缩压、腰围升高,HDL-C降低(均P〈0.05)。与MHOW组相比,MHO组FINS、TG、收缩压、腰围升高,GFR、HDL-C降低(均P〈0.05)。随访3年后,MHNW、MHOW、MHO组分别有17.96%(65/362)、32.90%(127/386)、42.52%(54/127)发生血脂异常,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有20.17%(73/362)、22.80%(88/386)、26.77%(34/127)发生糖代谢异常,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FINS、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GGT、肌酐等因素后,MHO组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MHNW组的2.193倍(95%CI 1.359~3.539,P〈0.05),MHOW组是MHNW组的1.705倍(95%CI 1.190~2.443,P〈0.05)。 结论与MHNW组相比,MHOW/MHO患者临床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3年后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正常型肥胖 代谢异常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白色脂肪组织在不同类型肥胖和代谢状态人群中的差异及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岳海清(综述) 周后德(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448-1453,共6页
肥胖已日益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大部分肥胖可导致机体一系列代谢异常,此类肥胖被称为代谢异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还有一类虽然按体重指数标准被称之为肥胖,但机体代谢水平正常,被称为代谢正常型肥胖(me... 肥胖已日益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大部分肥胖可导致机体一系列代谢异常,此类肥胖被称为代谢异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还有一类虽然按体重指数标准被称之为肥胖,但机体代谢水平正常,被称为代谢正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不同类型肥胖和代谢状况人群间的具体差异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白色脂肪组织的向心性分布、异位累积,解剖学结构改变和能量代谢、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以及细胞外基质重塑在肥胖代谢状态改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作用,从而成为不同类型肥胖发生的重要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代谢正常型肥胖 代谢异常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研究代谢异常型肥胖儿童的全血转录组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青青 张锐锋 葛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分析代谢异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和代谢正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儿童的全血转录组特征,探讨MUO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GSE146869数据集,包括2... 目的分析代谢异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和代谢正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儿童的全血转录组特征,探讨MUO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GSE146869数据集,包括27例肥胖儿童的全血转录组测序数据,其中13例MHO儿童,14例MUO儿童。利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全血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将差异表达基因聚类为模块,探索MUO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使用R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MHO组与MUO组儿童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UO组血清三酰甘油、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高于MHO组(P值均<0.05)。与MHO组相比,MUO组上调109个基因,下调77个基因。186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46个GO条目和3条KEGG通路。其中,细胞分裂周期5样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 5 like,CDC5L)、CTP合酶1(CTP synthase 1,CTPS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C,HLA-C)基因为PPI网络图的枢纽基因。WGCNA将186个差异表达基因聚类生成5个模块,在青色模块中,切割和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7(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 factor 7,CPSF7)处于核心位置,为枢纽基因。结论186个差异表达基因和5个模块可以作为儿童MUO的潜在靶标,其中CDC5L、CTPS1、HLA-C和CPSF7基因可能在MUO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代谢异常肥胖 代谢正常型肥胖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不同肥胖亚型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尚延侠 侯希贺 +1 位作者 潘珊珊 陈文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6-273,共8页
目的:分析代谢正常型肥胖(MHO)和代谢异常型肥胖(MUO)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观察有氧运动对不同肥胖亚型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封闭减肥夏令营肥胖儿童75名,平均年龄12.79±1.74岁,平均体重73.32±17.94 k... 目的:分析代谢正常型肥胖(MHO)和代谢异常型肥胖(MUO)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观察有氧运动对不同肥胖亚型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封闭减肥夏令营肥胖儿童75名,平均年龄12.79±1.74岁,平均体重73.32±17.94 kg。实验前测试受试者的身体形态学指标、安静血压、安静心率、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脂四项的基础值,分为MHO组(n=43)和MUO组(n=32)。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为期4周的有氧运动干预,以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目标心率为安静心率加储备心率的20%~40%,运动方式选择游泳、慢跑、快走等。干预结束后再测试上述指标,比较干预前后组间的差异和组内指标的变化。结果:(1)干预前,MUO组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高于MHO组(P<0.01),腰围身高比(WHt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MHO组(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MHO组(P<0.05)。(2)运动干预后,65.7%的MUO过渡为MHO,两组受试者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FAT%)、WC、WHtR、腰臀比(WHR)、DBP、TG、AI、nonHDL-C、TC、LDL-C、FINS、HOMA-IR均显著下降(P<0.01),ISI均显著升高(P<0.01),MHO组和MUO组的SBP显著下降(P<0.05,P<0.01);MHO组的空腹血糖(FPG)无明显变化,MUO组的FPG显著下降(P<0.01);MUO组的AI仍显著高于MHO组(P<0.05),HDL-C则显著低于MHO组(P<0.05)。结论:代谢异常型肥胖儿童具有更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4周有氧运动可以使大部分受试者从代谢异常型肥胖过渡为代谢正常型肥胖,从而降低代谢异常型肥胖者的心血管病风险,运动干预应该尽早地在无代谢异常时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代谢正常型肥胖 代谢异常肥胖 心血管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肥胖体重正常人群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瑾瑾 魏港 闫国立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7-891,共5页
目的构建代谢型肥胖正常体重(MONW)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该人群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武警某部医院体检的人群中,筛选符合MONW诊断标准的患者356例作为病例组,在体检结果正常者中随机选取356例作为对照... 目的构建代谢型肥胖正常体重(MONW)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该人群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武警某部医院体检的人群中,筛选符合MONW诊断标准的患者356例作为病例组,在体检结果正常者中随机选取356例作为对照组。从2019年1—12月的体检人群中筛选高危人群343例作为验证队列,进行外部验证。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生物标志物水平以及所选定的易感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信息。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区分度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按其作用强度从强到弱分别为空腹血糖(OR=4.264,95%CI:1.598~11.378)、FTO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451085(OR=1.615,95%CI:1.344~1.942)和位点rs9939609(OR=1.111,95%CI:1.048~1.178)、尿素(OR=1.129,95%CI:1.010~1.26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验证队列中经模型预测阳性者290例,按照MONW诊断标准判断为患者的有318例。模型的灵敏度为88.67%,特异度为68.24%,阳性似然比为2.79,阴性似然比为0.16,阳性预测值为97.25%,阴性预测值为32.08%,预测的整体准确率为87.17%,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辅助预判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肥胖体重正常 生物标志物 易感基因 预测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