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亚砷酸—一种毒性更强的无机砷代谢中间产物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冰 皮静波 孙贵范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关键词 甲基亚砷酸 毒性 无机砷 MMA 代谢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在MV和强光的光氧化条件下研究外加光合碳代谢中间产物、光呼吸C2酸和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等对菠菜叶绿体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光氧化条件下外加“RuBP再生系统”和乙醇酸钠可提高qP和ΦPSII,而R5P、DHAP和HCO3ˉ可提高... 在MV和强光的光氧化条件下研究外加光合碳代谢中间产物、光呼吸C2酸和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等对菠菜叶绿体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光氧化条件下外加“RuBP再生系统”和乙醇酸钠可提高qP和ΦPSII,而R5P、DHAP和HCO3ˉ可提高qN,显示其对光氧化下叶绿体PSII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他外加化合物3-PGA、3-GAP、HPMS、DCMU、DBMIB、Ant A、短杆菌肽D等则对以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示的光化学活性和氧电极测定的全链电子传递速率表现抑制效应。据此认为在叶绿体水平上阻断或改变光合电子流的流向,更改光合碳还原和光呼吸代谢物浓度,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光氧化下PSII的光化学活性,其作用因不同化合物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叶绿体 光氧化 PSⅡ活性 代谢中间产物 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代谢中间产物对米根霉生产富马酸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鑫 欧阳水平 +1 位作者 陈晓佩 周瑾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外源添加代谢中间产物(苹果酸、草酰乙酸和丙酮酸),研究其对米根霉积累富马酸及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 g/L苹果酸时,富马酸质量浓度可达34.0 g/L,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4.5%,同时提高富马酸酶(FUMR)比酶活,抑制乙醇脱氢酶(... 通过外源添加代谢中间产物(苹果酸、草酰乙酸和丙酮酸),研究其对米根霉积累富马酸及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 g/L苹果酸时,富马酸质量浓度可达34.0 g/L,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4.5%,同时提高富马酸酶(FUMR)比酶活,抑制乙醇脱氢酶(ADH)比酶活。添加少于1.0 g/L草酰乙酸可提高FUMR比酶活,降低ADH比酶活,促进富马酸积累;但添加高于1.0 g/L草酰乙酸抑制了FUMR和ADH比酶活,导致富马酸和乙醇产量下降。添加1.5 g/L丙酮酸,使富马酸的质量浓度从27.3 g/L增加到38.7 g/L,提高了41.8%,但FUMR比酶活下降34.7%,而ADH比酶活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代谢中间产物 富马酸 富马酸酶 乙醇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关键中间产物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雨婷 张慧 +2 位作者 任吉华 陈娟 程胜桃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新定义,MAFLD在NAFLD的基础上强调了代谢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近年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化流行,MAFL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近年针对MAFLD...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新定义,MAFLD在NAFLD的基础上强调了代谢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近年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化流行,MAFL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近年针对MAFLD的研究逐年增多,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糖代谢在MAFLD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内葡萄糖-6-磷酸、丙酮酸、乳酸以及乙酰辅酶A等糖代谢关键中间产物水平的变化可影响MAFLD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糖代谢关键中间产物在MAFLD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代谢 中间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及代谢中间产物对胰岛素抵抗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白丹丹 肖卫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支链氨基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可用于合成含氮化合物,也可充当信号分子调节物质代谢。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 支链氨基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可用于合成含氮化合物,也可充当信号分子调节物质代谢。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来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还可通过损害脂质代谢和影响线粒体功能来调控胰岛素抵抗。此外,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异常会导致代谢中间产物(如支链α-酮酸、3-羟基异丁酸和β-氨基异丁酸等)积累,其中支链α-酮酸和3-羟基异丁酸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损害脂质代谢等来诱发胰岛素抵抗,而β-氨基异丁酸可通过减少脂质积聚和炎症反应、增强脂肪酸氧化等来改善胰岛素抵抗。本文系统综述了支链氨基酸及其代谢中间产物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以期为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代谢中间产物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脂质代谢中间产物调节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白丹丹 肖卫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5-815,共11页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完成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量的80%~90%,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骨骼肌是脂质代谢的主要场所之一,脂质代谢产物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骨骼肌内物质代谢的调控。脂肪酸作为脂...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完成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量的80%~90%,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骨骼肌是脂质代谢的主要场所之一,脂质代谢产物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骨骼肌内物质代谢的调控。脂肪酸作为脂质代谢中的产物,可通过胰岛素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等多种途径来调节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例如: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s)损害胰岛素信号转导、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从而诱导IR;而不饱和脂肪酸则通过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和发挥抗炎作用逆转SFAs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减轻IR。此外,骨骼肌内脂质代谢紊乱可使有害的代谢中间产物如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神经酰胺及长链脂酰辅酶A(long-chain acyl-coenzyme A,LCACoA)蓄积,通过直接或间接损害胰岛素信号通路诱发IR。本文对脂质代谢中间产物调控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脂质代谢中间产物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糖代谢重编程调控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付庭吕 熊锐 +1 位作者 李宁 耿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9-713,共5页
炎症反应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涉及多种类型细胞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类似,炎症反应也受糖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参与促炎反应的细胞,如M1型巨噬细胞、Th1和Th17淋巴细胞等通过糖代谢重编程将代谢途径转化为糖酵解,迅速产能刺激炎症... 炎症反应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涉及多种类型细胞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类似,炎症反应也受糖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参与促炎反应的细胞,如M1型巨噬细胞、Th1和Th17淋巴细胞等通过糖代谢重编程将代谢途径转化为糖酵解,迅速产能刺激炎症的发生,而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的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则优先利用脂肪酸氧化或氧化磷酸化产能。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糖代谢重编程对炎症反应不同阶段的作用,以及糖代谢重编程在炎症反应中的多种分子机制,包括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表观遗传调控、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后修饰,旨为深入探究糖代谢重编程对炎症反应的具体调控机制及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重编程 炎症反应 代谢中间产物 表观遗传调控 转录后调控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株SD-2对正十六烷摄取及中间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岚铮 潘学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1-252,共2页
从济南某炼油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 ,分离出能高效降解烃类的菌株SD 2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菌株SD 2对正十六烷中间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表明 :以正十六烷为惟一碳源培养的菌体细胞中 ,不仅有正十六烷的存在 ,还含有少量的十六酸。证明... 从济南某炼油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 ,分离出能高效降解烃类的菌株SD 2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菌株SD 2对正十六烷中间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表明 :以正十六烷为惟一碳源培养的菌体细胞中 ,不仅有正十六烷的存在 ,还含有少量的十六酸。证明菌体可以不加修饰地将正十六烷摄取到细胞内 ,而十六酸则是其中间代谢产物 ,说明此菌株对正十六烷的降解是通过单末端氧化途径进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SD-2 正十六烷 中间代谢产物 假单胞菌属 石油烃类物质 微生物 降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代谢产物对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赖永勤 曾天府 +3 位作者 熊瑞 郭诗琪 刘丹丹 李学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
探讨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生物合成过程中,中间代谢产物柠檬酸、L-天冬氨酸和L-赖氨酸对ε-PL合成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开始(0 h)添加柠檬酸至终质量浓度为1.0g/L,培养到12 h分别添加终质量... 探讨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生物合成过程中,中间代谢产物柠檬酸、L-天冬氨酸和L-赖氨酸对ε-PL合成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开始(0 h)添加柠檬酸至终质量浓度为1.0g/L,培养到12 h分别添加终质量浓度为0.3 g/L的L-天冬氨酸和终质量浓度为1.0 g/L的L-赖氨酸,可分别提高ε-PL产量42.5%、28.7%和44.1%。正交试验显示,只有柠檬酸和L-赖氨酸对ε-PL合成影响显著(P<0.05),而L-天冬氨酸影响不显著;在培养基中添加1.0 g/L的柠檬酸和L-赖氨酸ε-PL产量可提高60.1%。在破碎的无细胞体系中,只有添加L-赖氨酸可以检测到ε-PL的生成,进一步证实了L-赖氨酸是ε-PL合成的直接前体。因此,通过添加合适的中间代谢产物,可以有效提高ε-PL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代谢产物 Ε-聚赖氨酸 生物合成 白色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硫酯反应检测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千殷 曹小迎 +2 位作者 张宇琛 刘天罡 徐焱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情况,并推断其确切结构。方法:利用n-丁胺在牛血清蛋白(BSA)的催化下酯解酰基载体蛋白(ACP)上挂载的脂肪酸中间代谢产物,通过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的中间代谢产物衍生物的精确分子量,进... 目的: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情况,并推断其确切结构。方法:利用n-丁胺在牛血清蛋白(BSA)的催化下酯解酰基载体蛋白(ACP)上挂载的脂肪酸中间代谢产物,通过高分辨质谱测定得到的中间代谢产物衍生物的精确分子量,进而获得中间代谢产物的结构信息。结果:建立了一种可以有效截获脂肪酸代谢途径中间代谢物的方法,通过该方法鉴定到了13种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并推断了这些代谢物的结构。结论:首次确定了脂肪酸中间代谢产物以含有不饱和键的为主,部分中间代谢产物的碳链上含有羟基,导致这两类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可能与烯脂酰ACP还原酶和3-羟基脂酰ACP还原酶的活性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代谢 硫酯反应 高分辨质谱 中间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溶解态菲及其中间代谢产物1-羟基-2-萘甲酸的同时测定
11
作者 岑秋霖 朱亚先 张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0-354,共5页
运用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建立了快速同时测定溶解态菲(Phenanthrene,Phe)及其中间代谢产物1-羟基-2-萘甲酸(1-Hydroxy-2-naphthoic acid,1H2NA)的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同时测定Phe与1H2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103μg/L和4.0~1.2... 运用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建立了快速同时测定溶解态菲(Phenanthrene,Phe)及其中间代谢产物1-羟基-2-萘甲酸(1-Hydroxy-2-naphthoic acid,1H2NA)的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同时测定Phe与1H2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103μg/L和4.0~1.2×103μg/L,检出限分别为0.08μg/L和0.07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5%~105.3%和99.2%~106.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溶解态Phe微生物降解过程中Phe和1H2NA的测定,具备原位研究Phe降解过程中间代谢产物1H2NA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2-萘甲酸 中间代谢产物 导数-同步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源合成途径代谢产物质证黄花菜中含秋水仙碱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秀斌 汤敏娜 +1 位作者 黄嘉璐 曾建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489,共5页
基于已解析的秋水仙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 MS)方法,检测黄花菜和秋水仙样本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以下简称中间代谢物)。结果从黄花菜样本中未检出中间代谢... 基于已解析的秋水仙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 MS)方法,检测黄花菜和秋水仙样本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以下简称中间代谢物)。结果从黄花菜样本中未检出中间代谢物和终产物秋水仙碱,而在秋水仙样本中均能检出中间代谢物和秋水仙碱,其中的中间代谢物秋水仙胺(Cp5)、去乙酰基秋水仙碱(Cp6)和终产物秋水仙碱(Cp7)已进一步经对照品确证,因此认为食用黄花菜中不存在秋水仙碱的生源合成途径,也不含秋水仙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秋水仙碱 生源合成途径 中间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E.coli胞内24种代谢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辉 戴军 +3 位作者 刘文卫 宋鹏飞 吴敬 赵志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156,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大肠杆菌(E.coli)24种胞内代谢中间产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过淬灭、洗涤和提取后得到胞内代谢物,高速冷冻离心去除杂质。经Waters Atlantis HILIC silica色谱柱分离,以乙腈-10 mmol/L...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大肠杆菌(E.coli)24种胞内代谢中间产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过淬灭、洗涤和提取后得到胞内代谢物,高速冷冻离心去除杂质。经Waters Atlantis HILIC silica色谱柱分离,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250μL/min。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映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标准溶液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24种代谢物在0.10~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4种代谢物的检出限(S/N>3)为0.05~0.34μmol/L,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3.7%~108.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肠杆菌 胞内中间代谢产物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产生菌的糖(碳源)代谢与氨基酸生产
14
作者 韩勤更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0年第1期52-56,共5页
前言谷氨酸发酵产生菌由自然界分离出来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了。在野生菌健壮繁殖即所谓在正常条件下,包括谷氨酸在内的各种氨基酸是不能生产的。为此,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须克服。
关键词 产生菌 谷氨酸发酵 生物合成途径 野生菌 葡萄糖代谢 代谢途径 丙酮酸激酶 中间代谢产物 反馈控制 高丝氨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15
作者 薛一歌 李双凤 +1 位作者 孙振淇 高延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0-260,317,318,共3页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有机酸代谢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因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Cbl)代谢障碍,导致甲基丙二酸、丙酸、甲基枸橼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异常蓄积,引起全身多系...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有机酸代谢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因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Cbl)代谢障碍,导致甲基丙二酸、丙酸、甲基枸橼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异常蓄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1]。根据发病年龄,1岁以内发病称为早发型,1~4岁发病称为中间型,4岁以后发病称为晚发型,但大部分文献将1岁以后发病统称为晚发型[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间代谢产物 甲基丙二酸尿症 多系统损害 发病年龄 晚发型 早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急性甲醇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牛治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3期141-142,共2页
甲醇(CH3OH)又名木醇,俗名工业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具有挥发性、略带酒精味、易溶于水的液体,比重0.79,可经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中毒.甲醇及其代谢中间产物甲醛和甲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和代谢性酸中... 甲醇(CH3OH)又名木醇,俗名工业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具有挥发性、略带酒精味、易溶于水的液体,比重0.79,可经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中毒.甲醇及其代谢中间产物甲醛和甲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和代谢性酸中毒.有资料报道,人体摄入甲醇5~10 g可致严重中毒,15 g以上可致失明,30~60 g可致死亡[1].我科收治1例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与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甲醇中毒 急救与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代谢中间产物 皮肤吸收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工业酒精 中毒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东梅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戊二酸血症Ⅰ型(GA-1)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罕见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是因为戊二基辅酶A去氢酶(GCDH)这个分解赖氨酸与色酸代谢途径中的酵素有缺陷所致,有毒的代谢中间产物,如戊二酸等会在血液与组织中过量堆... 戊二酸血症Ⅰ型(GA-1)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罕见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是因为戊二基辅酶A去氢酶(GCDH)这个分解赖氨酸与色酸代谢途径中的酵素有缺陷所致,有毒的代谢中间产物,如戊二酸等会在血液与组织中过量堆积并排泄到尿液,造成渐进的神经症状及急性的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血症 Ⅰ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氨基酸代谢异常 护理 患儿 代谢中间产物 罕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爱红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年第2期87-91,共5页
氯乙烯是一种可损害多器官的毒物 ,也是已知人类致癌物。其活性代谢中间产物具有强烈烷化作用 ,可在体内形成多种加合物。以氯乙烯的代谢和毒性机制为基础 ,研究了一系列其致机体损伤的指标 ,并试图寻找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氯乙... 氯乙烯是一种可损害多器官的毒物 ,也是已知人类致癌物。其活性代谢中间产物具有强烈烷化作用 ,可在体内形成多种加合物。以氯乙烯的代谢和毒性机制为基础 ,研究了一系列其致机体损伤的指标 ,并试图寻找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氯乙烯在体内的代谢转归及其活性中间产物、接触生物标志物、遗传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活性代谢中间产物 接触生物标志物 效应生物标志物 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引发对大豆种子糖元异生途径的酶活性影响
19
作者 梁峥 赵原 郑光华 《自然杂志》 1990年第11期780-781,共2页
大豆是一种吸胀时对低温十分敏感的种子。低温吸胀会使种子活力明显下降,出苗不齐和弱苗。应用渗调剂聚乙二醇(PEG)预处理(引发)种子对吸胀冷害有很好的保护效应。
关键词 大豆种子 PEG 吸胀冷害 酶活性 种子活力 元异 保护效应 代谢中间产物 贮藏物质 乙醛酸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路途径治疗肝衰竭高氨血症
20
作者 余东山 谢青 《肝脏》 2010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高氨血症 肝衰竭 旁路途径 神经系统并发症 治疗 病理生理机制 代谢中间产物 大脑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