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论木兰形象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双梅 黄伟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4,共4页
自《木兰诗》诞生以来,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木兰也一直以至忠至孝、智勇双全、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被世人讴歌赞美,却很少有人探究隐藏在"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本文从现代文化视角重新阐释这个千古女英雄,将人物放置... 自《木兰诗》诞生以来,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木兰也一直以至忠至孝、智勇双全、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被世人讴歌赞美,却很少有人探究隐藏在"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本文从现代文化视角重新阐释这个千古女英雄,将人物放置在时代文化大背景和个人人生抉择的矛盾冲突环境中,以《木兰诗》的故事为底本,发掘木兰"代父从军"所面临的种种境遇问题,解读木兰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所面临的人生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木兰 代父从军 悲剧意蕴
原文传递
无奈抉择中的悲剧意蕴——《木兰诗》题旨与木兰形象再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7-70,共4页
《木兰诗》融合南北文化的多种元素,演绎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和深刻悲剧意蕴的普通民间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故事的传奇性与悲剧意蕴,决定了木兰形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理想化属性,及其旨在表现倡导以"仁孝"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 《木兰诗》融合南北文化的多种元素,演绎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和深刻悲剧意蕴的普通民间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故事的传奇性与悲剧意蕴,决定了木兰形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理想化属性,及其旨在表现倡导以"仁孝"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儒学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代父从军 悲剧意蕴 儒学文化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花木兰》影片台词看中式价值观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玥琳 戴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故事源于一首北朝叙事民歌《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本是个安分守己勤劳织布的传统女性,却在国家动荡之际,因为孝顺父亲、忠于国家,义无反顾地走上沙场。诗歌热情赞...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故事源于一首北朝叙事民歌《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本是个安分守己勤劳织布的传统女性,却在国家动荡之际,因为孝顺父亲、忠于国家,义无反顾地走上沙场。诗歌热情赞扬了她善良淳朴的道德情操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2009年末,香港导演马楚成与演员赵薇、陈坤将这一故事搬上银幕,《花木兰》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相对于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电影Mulan片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代父从军 香港导演 动画电影 《乐府诗集》 《木兰辞》 郭茂倩 赵薇 男性气质 英雄气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现 选择 融合——木兰传说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6
4
作者 孟喜华 《对外传播》 2020年第7期76-78,共3页
木兰传说是流传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的民间传说,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兰传说的内容主要基于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代父从军的故事,是中华文化中忠孝精神的重要载体。木兰传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 木兰传说是流传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的民间传说,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兰传说的内容主要基于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代父从军的故事,是中华文化中忠孝精神的重要载体。木兰传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因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1976年出版的《女勇士》而引起美国读者的普遍关注。随后,迪士尼公司分别在1998年和2004年将木兰传说两次搬上银幕。在美剧《童话镇》第二季中,木兰同西方经典童话人物一起成为了故事主角,被美国主流文化接受。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木兰传说实现了在美国的广泛传播与接受,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优秀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辞》 美国华裔作家 《女勇士》 北朝民歌 汤亭亭 木兰传说 河南省商丘市 代父从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时代为什么需要忠诚
5
作者 龚政文 《新湘评论》 2015年第9期29-29,共1页
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价值之一,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仍然"虽九死其犹未悔";诸葛亮忠于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岳鹏举受母刺字,多少人毁家纾难移孝作忠,其嘉言懿行传诵至今。但"五四"以后... 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价值之一,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仍然"虽九死其犹未悔";诸葛亮忠于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岳鹏举受母刺字,多少人毁家纾难移孝作忠,其嘉言懿行传诵至今。但"五四"以后,"忠"就不受人待见了。到了"文革",基于个人崇拜的"忠"严重极化和虚伪化("愚忠"和"伪忠"),更是让它的声誉一落千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移孝作忠 代父从军 字舞 语录操 封建糟粕 鹏举 九死 电视台副台长 大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诗》新考 被引量:5
6
作者 曹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34-40,共7页
《木兰诗》也称《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近代中学课本上常见的必读物。一般认为它是北朝时的民歌,没有标明作者是谁,但也看到其中也有经文人雕琢润色的痕迹。北朝民歌相当发达,现存于文献中还能见到的民歌有七十... 《木兰诗》也称《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近代中学课本上常见的必读物。一般认为它是北朝时的民歌,没有标明作者是谁,但也看到其中也有经文人雕琢润色的痕迹。北朝民歌相当发达,现存于文献中还能见到的民歌有七十余首,其中大部分是当时少数民族的作品。尤以木兰诗的影响最深远,评价也最高。范文澜在其所著的《中国通史简编》中,曾提到“北朝有木兰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两朝的全部士族诗人。同时他说可能有一个女儿曾代老父从过一次军,这自然是非常动人的奇迹,民间歌颂这个英雄女儿,逐渐扩充成大篇,修改成精品。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洁道德。……因之这首诗的内容也是真实的,倒不必考证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中国通史简编 英雄气概 汉乐府民歌 代父从军 中国妇女 缘事而发 伙伴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中小学诗词教学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昌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是从诗词海洋中挑选出来的较好的作品。要解决如何教好这些作品的问题,还有待于全面深入地研究。本文是想就诗词教学中应当着力抓什么的问题作一点探讨。诗词教学究竟应当着力抓什么呢?我认为应当着力抓一个“...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是从诗词海洋中挑选出来的较好的作品。要解决如何教好这些作品的问题,还有待于全面深入地研究。本文是想就诗词教学中应当着力抓什么的问题作一点探讨。诗词教学究竟应当着力抓什么呢?我认为应当着力抓一个“美”字。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什么要选入那么多的诗词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木兰诗》 七言绝句 诗中有画 赋得古原草送别 艺术技巧 音乐美 庐山瀑布 代父从军 《孔雀东南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英语歌谣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禹宪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0-54,共5页
歌谣(ballad)是一种民间的口头文学,它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民谣,演唱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处于文化程度发展较低阶段的民族中,民歌民谣更为兴旺发达。 各民族的歌谣都带有自... 歌谣(ballad)是一种民间的口头文学,它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民谣,演唱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处于文化程度发展较低阶段的民族中,民歌民谣更为兴旺发达。 各民族的歌谣都带有自己民族的特点,除歌谣的内容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千差万别之外,歌谣的形式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 文化程度 用韵 口头流传 古代诗歌 叠句 庶士 木兰诗 四行诗 代父从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爱国主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世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53-58,共6页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一六八页)这种思想感情,表现在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内容。那么,我国的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采的古...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一六八页)这种思想感情,表现在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内容。那么,我国的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采的古代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又有哪些具体特征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词 忠君爱国 边塞诗 民族气节 历史时期 《满江红》 破阵子 雁门太守行 从军 代父从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古巾帼第一人——《木兰诗》赏析
10
作者 李元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1期84-,共1页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可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相媲美,它折射出我国诗歌史上叙事诗的炫烂光彩,散发着令人反复吟咏并为之倾倒的迷人魅力. 全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这一故事,塑造了一个千古巾帼...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可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相媲美,它折射出我国诗歌史上叙事诗的炫烂光彩,散发着令人反复吟咏并为之倾倒的迷人魅力. 全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这一故事,塑造了一个千古巾帼第一人的女英雄形象.诗歌开始便从木兰不同凡响的抉择中铺下了人物形象的坚实基础.木兰本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可以过着拥欢膝下与年幼弟弟相嬉戏的闲适生活.但战争开始了,一切原有的生活方式被打乱,"可汗大点兵",年迈的父亲被列入征兵名单中.木兰不忍心让老父或幼弟去当兵,经过反复考虑,她作出了那个时代妇女罕有的代父从军的抉择,"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父征",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巾帼英难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木兰代父从军,不仅反映了她那种自我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也体现了她英勇无畏大胆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木兰 劳动 人物形象 代父从军 女英雄 叠字 叠句 功名富贵 第一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苏小妹”的民间形象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伯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59-60,共2页
苏小妹,随着诸多通俗文学本和民间故事的传讲,成了一个博览群书、学习刻苦、文思敏捷、能诗善对的女中豪杰的形象。特别是苏小妹与苏东坡、秦少游的故事,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一个她既是妙龄少女,又是极有文学素养的才女的印象。尽管... 苏小妹,随着诸多通俗文学本和民间故事的传讲,成了一个博览群书、学习刻苦、文思敏捷、能诗善对的女中豪杰的形象。特别是苏小妹与苏东坡、秦少游的故事,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一个她既是妙龄少女,又是极有文学素养的才女的印象。尽管历史上确有苏东坡其人,确有秦少游其人,尽管苏小妹的故事娓娓动听,而在四川眉山县陈列室存放的苏氏家谱中,有上至苏洵的祖父苏杲,下至苏辙之子苏逊,唯独不见苏小妹这个流芳九世、为人传颂的女寸子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苏洵(苏东坡之父)共有三个女儿,都死在苏洵去世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少游 妙龄少女 苏杲 给你 苏氏家谱 代父从军 唐宋传奇 苏小妹三难新郎 首词 三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诗》教学漫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翔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89-92,共4页
《木兰诗》是中学课文中脍灸人口的传统名篇,研究讨论《木兰诗》教学的文章也比较多。这里,我就谈谈自己讲授这首诗的体会。《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的一首古体叙事性民歌。教学时,把诗句的意思弄懂是学习掌握这首诗的前提,也就是说首... 《木兰诗》是中学课文中脍灸人口的传统名篇,研究讨论《木兰诗》教学的文章也比较多。这里,我就谈谈自己讲授这首诗的体会。《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的一首古体叙事性民歌。教学时,把诗句的意思弄懂是学习掌握这首诗的前提,也就是说首先要帮助学生“翻译文言。”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文言文,在文言知识之页上,可以说,他们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他们学习文言文只好以记、背为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经过一年的学习,升入初二后,学生有了一点文言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总是立足于记、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叙事性 古体 代父从军 教学全过程 人物形象 军书 叠音词 古代女性 设计板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奇女子到美国邻家女孩——东西方视野下的花木兰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越屏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5年第S1期186-188,共3页
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令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诗中的木兰身上既闪耀着中国古代女性固有的勤劳美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如传统女性般终日操持家务,又独具平常女性所不能有的... 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令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诗中的木兰身上既闪耀着中国古代女性固有的勤劳美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如传统女性般终日操持家务,又独具平常女性所不能有的胆识和气魄,在"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元大儿,木兰无长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父从军 中国古代女性 《木兰辞》 奇女子 千古流传 军书 南北朝时期 双重视野 华裔女性 汤亭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文言特殊表达举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文安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文言文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古人在依据这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交流时,形成了一个整套完整细密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的偏重于语法,有的侧重于修辞,有的则介于两者之间,为整理、记录和传达古代的文献材料发挥了无比巨大的作用。这些... 文言文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古人在依据这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交流时,形成了一个整套完整细密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的偏重于语法,有的侧重于修辞,有的则介于两者之间,为整理、记录和传达古代的文献材料发挥了无比巨大的作用。这些古代形成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蛇者说 《木兰诗》 卖柑者言 古代社会 特殊表达 合叙 个人遭遇 文献材料 代父从军 诗词曲语词汇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迫的英雄 可爱的女子——也谈《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兴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5年第9期83-85,共3页
叙事长诗《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璧者,玉也,评价《木兰诗》为《乐府诗集》中的美玉,言简意赅,恰当得体。
关键词 《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集》 叙事长诗 戏题 双璧 文人骚客 火伴 铁衣 代父从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祠
16
作者 俊杰 建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2-,共1页
木兰祠位于木兰故里虞城县城南35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据载,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宇文邕率五路大军亲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 木兰祠位于木兰故里虞城县城南35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据载,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宇文邕率五路大军亲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戌边归来,隋文帝欲封她为尚书,她坚持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又现女儿真面目。木兰女扮男装的事情闻达皇上,皇上非常爱慕,欲选进宫中,木兰抗旨自杀。唐初追封其为“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建造了木兰祠。该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和组画。木兰祠祠内有祠碑两通:一通是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碑文载有对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及《木兰辞》全文,另一通是清代嘉庆十一年(1806年)所立《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父从军 宇文邕 追封 孝烈将军 城南 归家后 女扮男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诗苑奇葩《木兰诗》
17
作者 张光富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75-78,共4页
《木兰诗》(简称《木》),诗苑奇葩,千古绝唱。今之名人说,《木》诗塑造一个英雄形象,歌颂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慨;宋人何汶在《竹壮诗话》中说,木兰“勇不足以言之耳”。今之名人说,《木》诗冲击“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宋人何汶说,“木兰,... 《木兰诗》(简称《木》),诗苑奇葩,千古绝唱。今之名人说,《木》诗塑造一个英雄形象,歌颂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慨;宋人何汶在《竹壮诗话》中说,木兰“勇不足以言之耳”。今之名人说,《木》诗冲击“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宋人何汶说,“木兰,孝义女也”,是颂其孝义。《木》诗所蕴情意为何?令人难以情测。但《木》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系列情节,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的。现在让我们遵循古人的经验,“披文以入情”,探幽访微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诗苑 英雄形象 诗所 何汶 以言 代父从军 千里足 中说 中国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木兰诗》的结构——兼与齐天举同志商榷
18
作者 王全华 《枣庄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12-14,24,共4页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向我们透露这样一种信息:凡是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影响深远的作品,于博得广大读者欣赏的同时。评论界对其却往往是争议丛生,意见相左,看法很难一致起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就属于此类作...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向我们透露这样一种信息:凡是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影响深远的作品,于博得广大读者欣赏的同时。评论界对其却往往是争议丛生,意见相左,看法很难一致起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就属于此类作品。《河北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载的齐天举同志《(木兰诗)结构质疑》一文,其中一些观点和论述,笔者意为有提出商榷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北朝乐府 河北师院学报 学史 代父从军 意见相左 滞累 幽期密约 《陌上桑》 折杨柳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评《木兰诗》主题
19
作者 王全华 《枣庄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56-58,100,共4页
《木兰诗》以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品的身份称誉文坛由来已久。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历代读者对这首民歌,一面不厌地欣赏,一面深入地研究。然而,如何概括《木兰诗》的主题?迄今为止,评论界尚无统一的意见。笔者认为《木兰诗》是北朝时期产... 《木兰诗》以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品的身份称誉文坛由来已久。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历代读者对这首民歌,一面不厌地欣赏,一面深入地研究。然而,如何概括《木兰诗》的主题?迄今为止,评论界尚无统一的意见。笔者认为《木兰诗》是北朝时期产生的一首旨在劝孝的民歌,作者着意塑造孝女木兰的形象,其初衷在于为社会提供一位可资仿效的恪守伦理道德规范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北朝乐府 代父从军 伦理道德规范 北朝时期 军书 乐府诗 思无邪 铁衣 质木无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做好阵地咨询
20
作者 冯北斗 《河南图书馆学刊》 1984年第4期45-46,共2页
要努力挖掘知识宝藏。由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给咨询人员带来了判断课题和检索的困难。几年来,我是这样做的:①社会科学的课题,判断学科属性比较容易,但资料分散。要把同一专题的文献集中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采用的方法是扩大思路,开... 要努力挖掘知识宝藏。由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给咨询人员带来了判断课题和检索的困难。几年来,我是这样做的:①社会科学的课题,判断学科属性比较容易,但资料分散。要把同一专题的文献集中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采用的方法是扩大思路,开辟检索途径;再就是于平时多看书,熟悉文献和藏书,如:1984年3月7日,河南省项城县文化馆王鸿勋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城县 咨询人员 检索途径 学科属性 孝烈将军 代父从军 精神文明教育 积累资料 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