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仙丹升血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效学研究
- 1
-
-
作者
曾友志
李林
陈东辉
李胜前
郭林林
-
机构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35-337,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2-G-036)
四川省技术创新项目(2012CD00158)
-
文摘
目的:评价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强的松组,采用免疫法腹腔射外源性抗血清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分别运用仙丹升血颗粒、强的松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巨核细胞、脏器指数及脾脏病理学改变、出凝血试验。结果:仙丹升血颗粒能有效升高造模后小鼠血小板计数(P<0.01);使脾脏巨核细胞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P<0.05);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治疗组胸腺、肾上腺指数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脾脏指数有明显下降(P<0.01),强的松组和大剂量组巨噬细胞和生发中心的凋亡小体数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治疗小鼠出血时间有明显缩短(P<0.01),且出血重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药效学研究
-
Keywords
Xiandan Shengxue Granules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enia
pharmacodynamic study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黄梅
李林
张晓芬
何进
张燕
曾友志
-
机构
南充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307-1309,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2012-G-036)
四川省技术创新资助项目(编号:2012CD00158)
-
文摘
目的:观察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血宁颗粒,治疗组给予仙丹升血颗粒,疗程为4周,观察紫斑、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出血、血小板计数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显效率为84.13%,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5.00%,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致中医证候的显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5.00%,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间疗效相似。结论:仙丹升血颗粒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
-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效
紫癜病
-
Keywords
Xiandan Shengxue granules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Efficacy
Purpura disease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仙丹升血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林
龙凤
彭贤东
曾友志
李胜前
杨思芸
-
机构
南充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25-1727,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2-G-036)
-
文摘
目的:建立仙丹升血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仙丹升血颗粒中的三七、栀子、虎杖。结果:仙丹升血颗粒中的三七、栀子、虎杖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且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仙丹升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三七
虎杖
栀子
薄层色谱法
鉴别
-
Keywords
Xiandan Shengxue Granules
Radix Notoginseng
Fructus Gradeniae
Polygonum cuspidatum
TLC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R284.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仙丹升血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潘良平
李林
龙凤
曾友志
彭贤东
张燕
-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
-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7期32-34,共3页
-
文摘
目的制备仙丹升血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仙鹤草、牡丹皮、墨旱莲等中药材煎煮、浓缩、醇沉、滤过,再加入三七(微粉)经制粒、干燥制备颗粒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栀子、虎杖进行鉴别,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和乙醇浸出物含量。结果所制制剂为黄色至黄棕色颗粒;三七、栀子、虎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制剂检查、乙醇浸出物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经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预测药物有效期为12个月。结论仙丹升血颗粒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制备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法
稳定性
-
Keywords
Xiandanshengxue Granules
preparation
quality eontrol
TLC
stability
-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仙丹升血颗粒的毒理学研究
- 5
-
-
作者
李林
曾友志
张伶俐
廖志航
彭贤东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南充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
-
出处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0-433,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2012-G-036)
-
文摘
目的观察动物ig仙丹升血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方法 ig小鼠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中毒症状并测定LD50及95%平均可信限;以22.5、45、90 g.kg-1.d-1生药量ig大鼠连续6月,观察大鼠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病理形态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停药1月后上述指数的变化。结果小鼠LD50为266.45 g.kg-1。长期ig高剂量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换酶有明显升高,停药1月后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项指数均未见异常。结论仙丹升血颗粒中、低剂量为相对安全剂量,高剂量引起ALT升高,在临床研究中应予以注意。
-
关键词
仙丹升血颗粒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