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介词in的研究——基于语料库和认知分析框架 被引量:19
1
作者 马冬梅 尚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20,128,共6页
综合语料库与认知分析框架对比研究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介词in的情况,研究发现:(1)与英语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作文中明显超用介词in,集中表现在超用in的核心意义、in最易拓展的隐喻意义(表示时间)和in的某些固定短语。(2)与... 综合语料库与认知分析框架对比研究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介词in的情况,研究发现:(1)与英语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作文中明显超用介词in,集中表现在超用in的核心意义、in最易拓展的隐喻意义(表示时间)和in的某些固定短语。(2)与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明显少用介词in较难拓展的各项隐喻意义;其使用in的固定短语缺少多样性。(3)中国学生使用介词in总体错误率不高;在所犯错误中,错误率相对较高的为in较难拓展的隐喻项错误。但是,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错误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介词in 认知隐喻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则性多义模式视域下的空间介词语义结构研究——以介词In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23-26,共4页
英语介词是最常见的多义词类之一。介词多义现象折射出人类经验和认知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内,以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理据,对空间多义介词in的语义结构做了分析和讨论,以期客观、系统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 英语介词是最常见的多义词类之一。介词多义现象折射出人类经验和认知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内,以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理据,对空间多义介词in的语义结构做了分析和讨论,以期客观、系统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各个义项生成的原则、标准以及过程,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介词in的多义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使用其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介词 介词in 认知 原则性多义模式 语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in的认知语义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英红 廖妍 戴明利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对介词in的语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确立了in的核心语义为其方位义,并通过进一步分析in的义项扩展过程证实in的核心方位语义通过隐喻及意象图示的转换等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中而形成了in的众多的其他语义项。整个i...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对介词in的语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确立了in的核心语义为其方位义,并通过进一步分析in的义项扩展过程证实in的核心方位语义通过隐喻及意象图示的转换等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中而形成了in的众多的其他语义项。整个in的语义结构呈现出以方位语义为核心向外拓展的辐射语义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in 语义 认知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介词in错误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梦卿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81-184,188,共5页
英语介词是二语学习者较难掌握的词类之一。本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考察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子语料库St3中的介词in错误。本文将错误类型划分为替代、缺少、冗余以及结构错误四类,分别描述了错误形式并探讨了错误根源。研究发现,... 英语介词是二语学习者较难掌握的词类之一。本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考察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子语料库St3中的介词in错误。本文将错误类型划分为替代、缺少、冗余以及结构错误四类,分别描述了错误形式并探讨了错误根源。研究发现,大部分介词in错误是语内、语际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替代、冗余、结构错误,语内因素影响更明显;缺少类错误,语际因素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in 语料库 错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in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小兰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49-51,共3页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对介词in的空间意义及非空间意义的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解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多义模式;通过研究介词in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发现,介词in的多义现象除了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之外,还有一种循环型。总结了针对...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对介词in的空间意义及非空间意义的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解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多义模式;通过研究介词in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发现,介词in的多义现象除了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之外,还有一种循环型。总结了针对介词多义现象的学习及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词多义 介词in 产生原因 多义模式 循环型 教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英语介词IN的翻译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静霓 《中国科技翻译》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四个方面就介词in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及翻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种常用的译法。
关键词 商务英语 介词in 翻译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英语介词IN的概念隐喻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丽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2-83,共2页
介词IN是英语词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然后着重分析了介词IN的空间原型意义及分别表示时间、状态、方式、方面、事件、数量和团体的七种隐喻词义,期望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对介词IN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介词in 概念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IN的空间图式和隐喻扩展模式
8
作者 杨前辉 朱雪莲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49-53,共5页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之初,人类通过认识空间概念来认知其他概念。以空间介词in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图式、隐喻扩展和语义变化为核心,探讨空间概念与非空间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发现:1)介词in突显与名词的关系,尤其是突...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之初,人类通过认识空间概念来认知其他概念。以空间介词in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图式、隐喻扩展和语义变化为核心,探讨空间概念与非空间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发现:1)介词in突显与名词的关系,尤其是突显与事务抽象名词的关系;2)介词in空间意象图式复杂多样,但主要体现为容器图式(占92.94%),并以“想象中的体内包”关系最为突出;3)介词in的空间图式大致与其隐喻义一一对应,但其隐喻映射主要源于容器图式和线性图式,按其百分比高低取前四位分别是抽象空间、时间、状态、方面和领域;4)介词in的语义变化呈复杂的辐射连锁型,但其始源域都是空间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in 空间图式 隐喻扩展 语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in和within的认知对比分析
9
作者 田薇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63-66,共4页
介词in和within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学习者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时常混淆。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意向图式理论分析原型语义,提出两个介词的第一个差异:in体现出了容器图式,而within则是中心-边缘的范例;两个介词存在着隐喻意义扩展能力的不同... 介词in和within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学习者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时常混淆。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意向图式理论分析原型语义,提出两个介词的第一个差异:in体现出了容器图式,而within则是中心-边缘的范例;两个介词存在着隐喻意义扩展能力的不同,in所拓展的目标域比within要多,隐喻引申也就更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从认知角度出发,解释词义的认知来源,启发学生摆脱表征现象而深究认知根源,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介词in 介词within 认知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介词in的空间和隐喻认知
10
作者 张英慧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7-78,共2页
空间概念是人在幼儿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它是人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之一。本文以方位介词in为例,论述其从空间意义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旨在揭示人类的自身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认知过程。
关键词 方位介词in 空间意义 隐喻意义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in的意象图式浅绎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萌颖 管彬尧 陈洪宇 《文教资料》 2017年第24期235-236,共2页
介词in的用法与汉语“在…里”不完全对等,虽然二者的意象图式一样。英语介词in的使用义项明显多于汉语的使用义项,这是因英汉语言使用者的观察角度和认知体验不同而导致的。
关键词 意象图式 介词in 认知隐喻 认知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介词习得与概念迁移探究--以介词IN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锡江 刘永兵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本研究从概念迁移理论视角出发,以3组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为被试,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考察英语介词IN习得与概念迁移的关系。结果显示:(1)概念迁移的确存在,且是妨碍介词IN正确习得的重要因素。(2)概念迁移在不同义项之间差异显著... 本研究从概念迁移理论视角出发,以3组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为被试,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考察英语介词IN习得与概念迁移的关系。结果显示:(1)概念迁移的确存在,且是妨碍介词IN正确习得的重要因素。(2)概念迁移在不同义项之间差异显著,而英汉语在空间认知上的异同和二语输入频率是两个主要影响因素。(3)概念迁移随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但这一趋势须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说明二语学习者概念系统的重组是一个漫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迁移 介词习得 认知差异 概念重组
原文传递
从空间介词IN的翻译看英汉空间认知异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婧华 王尚法 张晓光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9-72,80,共5页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可选择含有空间介词IN的短语与汉语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借助意象图式理论对英语空间介词IN以及汉语译文的空间义和隐喻义进行分析。英语和汉语在表示同一空间概念时,空间介词的选择有异同。
关键词 空间隐喻 意象图式 空间介词in 英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隐喻视角下介词in的语义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11-113,共3页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容器隐喻理论,解释介词in空间语义形成、隐喻意义拓展的原则及过程,可以使英语学习者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介词in的各个义项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关键词 容器隐喻 介词in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介词in的隐喻化认知解读
15
作者 陶志丹 赵红路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英语介词进行隐喻化认知解读是理解英语介词多义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in的原型意象图式及其图式变体,探讨in由空间域向其他认知域引申和转换的隐喻化过程,进而获得对in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 认知 隐喻 意象图式 介词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M理论框架下空间介词in的非空间关系语义派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费红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英语空间介词的语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之一。本文运用LCCM理论对英语空间介词in的词汇概念进行系统全面的认知识解,重点分析了in的词汇概念从空间关系转向非空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LCCM理论 空间介词 词汇概念 空间关系 非空间关系 派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空间介词隐喻拓展--以空间介词in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昕 苏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47-550,573,共5页
以英语的空间介词in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目的是在长时记忆中通过隐喻建立映射,重点探讨结合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控制的英语介词认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显示通过对介词内部结构的划分,图表方式的呈现,以及寻找与现存认知结构... 以英语的空间介词in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目的是在长时记忆中通过隐喻建立映射,重点探讨结合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控制的英语介词认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显示通过对介词内部结构的划分,图表方式的呈现,以及寻找与现存认知结构实体相结合的知识点,可以优化控制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英语介词学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隐喻拓展 介词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中介词in与俄语中前置词в的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65-66,共2页
在西语中介词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就象建筑中的水泥,缝纫中的针线,把本来不相关的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词组或短语。在英俄语中有许多意义相近的介词(或前置词),通过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对学习这两门外语的学生... 在西语中介词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就象建筑中的水泥,缝纫中的针线,把本来不相关的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词组或短语。在英俄语中有许多意义相近的介词(或前置词),通过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对学习这两门外语的学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对比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词IN空间关系的识解与外语教学
19
作者 满孝平 马琰琰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03-204,共2页
介词一直是认知语言学家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对象。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以介词in为例,分析了两理论对空间介词的解释力,并对介词in的所表空间关系和用法给予认知识解和认知根源分析,以期对外语教学中的介词用法教学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 介词in 空间关系 认知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介词IN”隐喻意义的认知基础
20
作者 李亚果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7期213-213,共1页
隐喻是人类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隐喻意义的形成就是把始源域(domain)的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上,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IN的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由始发的空间域向时间、状态、数量等认知域影射的过... 隐喻是人类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隐喻意义的形成就是把始源域(domain)的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上,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IN的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由始发的空间域向时间、状态、数量等认知域影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不同的但又是互相联系,有着相似点的认知域互相作用,相似是比较的基础。分析介词IN隐喻意义的认知基础——其最基本意义,表示空间方位"体"的三维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in 隐喻 隐喻意义 认知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