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构——基于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分析
1
作者 游馨谊 《新丝路(中旬)》 2023年第6期0025-0029,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发挥着内承外创的效用。人与自然框架下的清洁美丽,以自然、个人以及社会为三条线索,架构附魅、祛魅以及返魅的基本逻辑理路,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框架下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是关...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发挥着内承外创的效用。人与自然框架下的清洁美丽,以自然、个人以及社会为三条线索,架构附魅、祛魅以及返魅的基本逻辑理路,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框架下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是关乎全球命运与共的关键性问题,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基础上,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效处理。人与人自身框架下的共同繁荣、开放包容,从社会形态视角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构,以时代表象和内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准,纵深理入人与社会以及世界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代朝鲜族家庭伦理
2
作者 金香兰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88-89,共2页
家庭是相互作用的个人组成的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家庭处在变化之中,在变化之中个人得以成长。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摩擦和无矛盾的家庭,解决这种摩擦和矛盾... 家庭是相互作用的个人组成的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家庭处在变化之中,在变化之中个人得以成长。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摩擦和无矛盾的家庭,解决这种摩擦和矛盾的唯一的规范就是家庭伦理。家庭伦理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家庭伦理维系着家庭的运作,伴随着人们走完生命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 人类社会关系 物质生活条件 特定形式 行为规范 家庭形式 道德人格 道德秩序 道德教育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倩:巧妙地利用已有资源也可以开展很有创意的社会设计实践
3
作者 李叶 李杰 王倩 《设计》 2023年第8期66-70,共5页
《设计》:您从何时开始关注、实践社会设计?王倩:2021年我从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导师是渡邉誠教授和小野健太教授。在回国前夕,结束了答辩的我和小野健太老师讨论起了其他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小野老师在他的课程... 《设计》:您从何时开始关注、实践社会设计?王倩:2021年我从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导师是渡邉誠教授和小野健太教授。在回国前夕,结束了答辩的我和小野健太老师讨论起了其他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小野老师在他的课程中也时常和我们讨论人类的未来是怎样的,他会带着我们回顾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改变,会带着我们展开人类社会与动物生存的比较等有意思的话题。在研究室的学习生活中,小野老师也很注意从设计师的角度改善研究室的“社交生态圈”,他曾经为了解决研究室成员相互缺乏了解的问题发起了“随机配对吃午餐”的活动。每一次和小野老师聊天都像一场头脑风暴,我能感受到他在深切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并不停地启发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 头脑风暴 人类社会关系 千叶大学 生态圈 小野 动物生存 王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勇教授《关系中的国家》第一、二卷出版
4
作者 凡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1,共1页
我校徐勇教授的新作《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血缘—地域关系中的王制国家》、第二卷《地域—血缘关系中的帝制国家》,分别于2019年10月、2020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关系变迁视角下中... 我校徐勇教授的新作《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血缘—地域关系中的王制国家》、第二卷《地域—血缘关系中的帝制国家》,分别于2019年10月、2020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关系变迁视角下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演进和演化研究”的部分成果。作者从人类社会关系叠加式变迁的角度,对中国的国家和国家治理进行长时段透视,发掘其背后的多重支配关系和内在逻辑,力图揭示中国的国家治理是一个逐步改进、曲折发展、内生演化的过程,由此构成国家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根基和路径,是一部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自成一体、原创性强的多卷本重量级政治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项目 地域关系 国家社科基金 人类社会关系 国家治理体系 叠加式 支配关系 多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关系浅析
5
作者 侯晓星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1年第2期95-96,共2页
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相互联系。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但它是从民族角度来思考和研究的社会关系。研究民族关系的矛盾特殊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矛盾的共同性,把二者结合起来,是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不能回... 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相互联系。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但它是从民族角度来思考和研究的社会关系。研究民族关系的矛盾特殊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矛盾的共同性,把二者结合起来,是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民族关系总的思维以何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民族问题 矛盾特殊性 人类社会关系 关系范畴 民族形成 少数民族地区 祖国统一 物质利益 经济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最伟大的革命
6
作者 李受恩 《实事求是》 1980年第3期64-65,共2页
对每个革命者来说,'革命':这是一个闪光的字眼。我们许多同志,多年以来,跟着党和毛泽东同志干革命,主要是革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命,革旧的社会制度的命,而这些革命又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进行的。这样,就在一些... 对每个革命者来说,'革命':这是一个闪光的字眼。我们许多同志,多年以来,跟着党和毛泽东同志干革命,主要是革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命,革旧的社会制度的命,而这些革命又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进行的。这样,就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观念;似乎只有搞阶级斗争才是真正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形 革命意义 《自然辩证法》 《毛泽东选集》 社会改革 思想领域 革命任务 不自觉 社会发展历史 人类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7
作者 马伟霞 凌士利 《成功密码》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协调、平衡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关系 世界观 路径探析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8
作者 姜艳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12-I0012,共1页
客观上,无论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实践,这两个议题的探讨都不能与"人的发展维度"相脱节,因为两大议题所追求的共同结果,均是为了人类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人... 客观上,无论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实践,这两个议题的探讨都不能与"人的发展维度"相脱节,因为两大议题所追求的共同结果,均是为了人类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思政教育对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种"积极性"表现在克制欲望上。即思政教育引导人不断提升精神层次(含伦理、道德、法制等维度),形成对万事万物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减少对外界的过度索取欲望,以实现对生态、生命普遍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水生态文明城市 思想政治教育 人类社会关系 建设中的作用 精神层次 发展维度 目标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职能分散与分配秩序混乱的历史教训
9
作者 刘孝诚 《财政与发展》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5-47,共3页
在讨论本文主题之前,需要重申一个政治经济原理,即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人类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围绕社会财富的分配进行的。国家财政分配既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部分。如果说国家是一种政治权力的体现。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分配 分配秩序 社会财富分配 人类社会活动 财富的分配 两税法 历史教训 人类社会关系 国民党统治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10
作者 沈树永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当前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提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分析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和施行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一、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劳动对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生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一个小孩都知道,&qu... 在当前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提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分析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和施行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一、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劳动对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生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一个小孩都知道,"假如一个国家终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即令是几个星期,"他也会因饥饿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思想 人类社会关系 当代启示 现实意义 指导作用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速递
11
《中国报道》 2016年第2期92-92,共1页
《岁岁年年有光》周有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版壮心存,老骥千里;忧天下,仁人奋起……本书精选汇集了周有光先生百岁之后所思所想所虑。近十年来,除了写作,周有光先生还在他的小书房里与来自各地的文人访客谈笑对答,这也成为他晚... 《岁岁年年有光》周有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版壮心存,老骥千里;忧天下,仁人奋起……本书精选汇集了周有光先生百岁之后所思所想所虑。近十年来,除了写作,周有光先生还在他的小书房里与来自各地的文人访客谈笑对答,这也成为他晚年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具特色的方式之一。这本谈话集既有他对自己一生难忘经历的回顾,更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世界历史的走向、社会制度的变迁、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有光 百岁之后 天津人民出版社 访客 环境史 研究成果 十年 中国特色 人类社会关系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设想
12
作者 马燕 《昭通学院学报》 1987年第S1期50-52,69,共4页
电子技术是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已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先进技术。集成化、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已成为当今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电子器件、电子电... 电子技术是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已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先进技术。集成化、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已成为当今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在不断地更新、替代。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路 人类社会关系 基本实验技能 行扫描电路 放大电路 实用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分立元件电路 模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石拾悟(上)——石与人类关系综述
13
作者 孙大亮 《宝藏》 2014年第2期46-48,4,共5页
石头是地球上阅历最深的几十亿岁老人,它在生物和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的印记,保存了最丰富、最直接的地球演变证据。沧海桑田,月转星移,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石始终伴随在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与我们密不可分。在历史上,众多的... 石头是地球上阅历最深的几十亿岁老人,它在生物和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的印记,保存了最丰富、最直接的地球演变证据。沧海桑田,月转星移,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石始终伴随在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与我们密不可分。在历史上,众多的文人雅士对于石文化都有过很多精辟的见解,但普遍都是孤立的论述某一个侧面,未能对整体进行系统的梳理。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石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石 文人雅士 人类社会关系 人类进化 专家考证 艺术顾问 保江山 砂岩层 礼典 早期人类
原文传递
媒体转型探索“633”
14
作者 童杰 钱勇晨 《传媒评论》 2015年第8期23-26,共4页
核心阅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构建作用不断凸显,移动终端市场异军突起,人类社会关系延展度不断增强,工业社会在完成了向信息社会转变之后,正迈向"万物互联"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边界明晰和格局分立的状态已经... 核心阅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构建作用不断凸显,移动终端市场异军突起,人类社会关系延展度不断增强,工业社会在完成了向信息社会转变之后,正迈向"万物互联"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边界明晰和格局分立的状态已经无法适应如今跨界整合、混业经营的趋势。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声称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寻求突围转型,但首当其冲的还是传统媒体。同为传播媒介的互联网在资源配置效率和方式上的优势倒逼着传媒行业进行适应结构性调整,优胜劣汰。本文基于浙报传媒探索融合发展转型的经验路径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行业 人类社会关系 工业经济 移动终端 资源配置 工业社会 需求曲线 娱乐平台 传播机制 构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水”与“城”重归于好 聚焦“水生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论坛”
15
作者 蓝颖春 《地球》 2016年第3期52-55,共4页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作为自然生态中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在当今的城市建设当中日益得到重视。从最早"依水傍山,逐水而居"孕育出人类文明开始,到工业化"唯物是从"观念下的水环境平衡破坏,再到当下转型发展...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作为自然生态中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在当今的城市建设当中日益得到重视。从最早"依水傍山,逐水而居"孕育出人类文明开始,到工业化"唯物是从"观念下的水环境平衡破坏,再到当下转型发展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看出,以往城市在处理"水—城"关系上走过了一段弯路,而这段弯路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成为阻碍城市转型发展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关系 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发展 逐水而居 生态文明 平衡破坏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城市建设 王向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vilization: Natural and Controlled Stages of Social Evolution
16
作者 Petr Ivanovich Smirnov Philipp Petrovich Smirnov 《Sociology Study》 2011年第3期198-211,共14页
Some soci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Popper, Nisbet, Tilly, Wallerstein--doub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ept "evolution" to 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s. It was stated that processes happening in a society c... Some soci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Popper, Nisbet, Tilly, Wallerstein--doub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ept "evolution" to 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s. It was stated that processes happening in a society cannot be described using the approach of strict causality. However, dignifying life of the mankind is doubtful without elaborated scheme of social evolution and universal guiding line for the control over the further aociety evolution. General logica of social evolution can be traced by the change of human position in a society. Describing this change with the help of the activity-value approach one can construct ideal types of such evolutionary stages as wilderness, barbarism, civilization. The study of features and properties of ideal types of social evolution stages shows the regularity of two natural civilizations appearance: home-service civilization and market one. Countries of home-service civilization are ancient Egypt, China, and Russia (since Moscow Kingdom arose). Athens, Novgorod Republic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examples of the market civilization. The study of the market civilization properties shows that its long existence is doubtful. Authors propose an ideal type of spirit-game civilization as a long-term guiding line for the controlled social evolution. Control over evolution could save mankind and solve their mai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 CIVILIZATION ideal type ACTIVITY VALU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ence Contact about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of Law
17
作者 Wei Si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5期8-10,共3页
AFuller makes the morality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morality in the book "The Morality of Law" . One group is the desiderative morality and compulsory morality, and other group is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AFuller makes the morality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morality in the book "The Morality of Law" . One group is the desiderative morality and compulsory morality, and other group is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of law. The desiderative morality is the good morality with life, excellent morality and the morality which can make human' s power be fully realized. The author mak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ernal morality and external morality be explained that there is experience contact about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of law. The explanation about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relationship conforms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which is definited by Fuller in law. In addition, seen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human, this kind of explanation not only conforms with the demand of human practice but also conforms with the re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some significance which can be reference for us to discuss how to conduct the law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mal Morality External Morality Desiderative Morality Compulsory Mor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本开新:社会变迁中新闻传播史的不同面向
18
作者 申畅 《理论界》 2022年第11期F0003-F0003,108,共2页
口语是人类最早掌握且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传播媒介,也是人类社会关系开始的起点,它作为人类书写文明的渊薮当之无愧。但是,当文字以视觉直观的方式表征口语之后,文字书写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特权,口语反沦为文字附庸,成为与文士所用雅言... 口语是人类最早掌握且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传播媒介,也是人类社会关系开始的起点,它作为人类书写文明的渊薮当之无愧。但是,当文字以视觉直观的方式表征口语之后,文字书写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特权,口语反沦为文字附庸,成为与文士所用雅言相对的俗语,多行于下层民众,于精英史书写中几乎鲜有提及。尽管口语传播延续至今,在传播史上对它的忽视,却因袭惯常的历史记录。然而在清末变局之际,言语传播活动因其媒介特质而异常兴盛,如宣讲、演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传播 新闻传播史 贵族阶层 人类社会关系 文字书写 下层民众 社会变迁 历史记录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面临的人机关系困境
19
作者 尹恒 《军事文摘》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新产物,人工智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人类思维活动的变化过程,人工智能的行为模式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价值定位、文化背景等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拟人化的行为特征使...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新产物,人工智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人类思维活动的变化过程,人工智能的行为模式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价值定位、文化背景等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拟人化的行为特征使得人工智能相较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将对人类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造成更为剧烈的冲击,从而导致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拟人化 人类社会关系 生活生产方式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行为特征 行为模式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之思
20
作者 李蕾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共1页
从人类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社会的运行逻辑。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构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社会交往的模式等,向人类展现了未来... 从人类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社会的运行逻辑。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构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社会交往的模式等,向人类展现了未来社会的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拓展了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社会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传播机制 运行逻辑 社会交往 生产方式 巨大变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