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立场到人的立场:解析非遗保护中人的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常国毅 马知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155,共10页
非遗保护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非遗保护研究的视域有助于非遗保护从单纯的文化立场过渡到基于人的立场的多维展开。在新时代的语境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指向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现代转... 非遗保护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人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非遗保护研究的视域有助于非遗保护从单纯的文化立场过渡到基于人的立场的多维展开。在新时代的语境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指向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现代转变,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指向人的现代化。文化的表征凸显的是深层次的人的问题,立足于人的问题才能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非遗保护的全新思维和全局性变革。从人的问题重新审视非遗保护,把文化精神的抽象性、理论性问题安置在人的实践性问题中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人学在这一求索过程中与非遗保护的深层互嵌既是历史传承之必然,也是时代发展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文化立场 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中“人的问题”困境的解答——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倩倩 萧诗美 《理论导刊》 2024年第4期97-103,116,共8页
“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核心问题域也是“人的问题”,他不仅关注“人的问题”,更要解决“人的问题”。现代性中“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着重表现为人的异化境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 “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核心问题域也是“人的问题”,他不仅关注“人的问题”,更要解决“人的问题”。现代性中“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着重表现为人的异化境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论证“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三者的逻辑联系,对“人的问题”的困境给予解答。他首先把异化劳动同私有制联系起来,分析异化劳动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系,进而强调要结束人的相互异化必须消灭异化劳动、废除私有财产,而其解决之道正是促进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问题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共产主义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时代:“人的问题”的全面解决——试评潘知常《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的新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解决人的异化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历史科学”的路径,一条是“价值科学”的路径。前者构成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美学,即实践美学;后者构成了“实践的人道主义”美学,即生... 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解决人的异化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历史科学”的路径,一条是“价值科学”的路径。前者构成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美学,即实践美学;后者构成了“实践的人道主义”美学,即生命美学。生命美学也就是马克思美学。这就是《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一书的新观念、新思想,可说是潘知常美学思想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时代 人的问题 异化 历史科学 价值科学 马克思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邓小平关于“人的问题”思想的实质 被引量:1
4
作者 曾丽雅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6,共3页
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关于人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和内容,其包括:(一)尊重人,对人民大众权利予以关怀;(二)为了人,... 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关于人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和内容,其包括:(一)尊重人,对人民大众权利予以关怀;(二)为了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三)依靠人,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四)塑造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这些关于人的问题的丰富的论述,实际上便是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以人为本 人的问题”思想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人类学视角下人的问题解析——布达佩斯学派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新阐发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红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29,共5页
人的问题,尤其人的分裂与统一,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义维度的阐发主要是从人的问题出发的。其中,布达佩斯学派立足于马克思和卢卡奇对于人的问题的分析,在现代性的历史条件下重... 人的问题,尤其人的分裂与统一,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义维度的阐发主要是从人的问题出发的。其中,布达佩斯学派立足于马克思和卢卡奇对于人的问题的分析,在现代性的历史条件下重新阐释了人的问题。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家们十分重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加之受卢卡奇从文化批判角度阐发人的分裂的影响,他们得出:现代性历史条件下人的问题依然如马克思和卢卡奇所分析出的,是人的本质与其存在的分裂,只不过这种分裂的实质展现为个体与类的分裂,个体与类的分裂是现代人生存危机的全部根源。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的阐释和卢卡奇对人的分裂的阐发也都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但二人都认为人的这种分裂是可以扬弃的。而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赫勒和马尔库什从社会人类学视角重新分析了人的这种个体与类的分裂,得出:这种分裂不但不可避免,而且正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现代性历史条件下弥合这种分裂只能是在分裂中寻求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人的问题 人的本质 共识 布达佩斯学派 卢卡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阿尔都塞之间的争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红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134,共8页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是在重新阐释马克思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中对于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的不同观点区分了人本主义流派和科学主义流派。对于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代表人本主义流派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和代表科学主义...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是在重新阐释马克思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中对于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的不同观点区分了人本主义流派和科学主义流派。对于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代表人本主义流派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和代表科学主义流派的阿尔都塞有过理论争论。阿尔都塞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重复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抽象的人的理论是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恢复,人的问题后期被马克思所抛弃了,用人的问题解释马克思的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阿尔都塞的批判作出了理论回应,论证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异质性,说明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问题,指出马克思晚期并不是用物的问题去否定人的问题而是用商晶的关系去说明人的关系。这场争论对于理解20世纪马克思主义多元化的理论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 理解马克思 人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何以可能?”——论康德哲学对启蒙的吸收与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学胜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康德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其内含的启蒙主义性质代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 康德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其内含的启蒙主义性质代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关联康德对启蒙的处理来展开。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康德哲学体系,进而厘清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现代转变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康德哲学 人的问题 人道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政策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体现和存在形式,本质是解决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问题,公共政策问题都是与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社会公共问题。公共政策只有立足“以人为本”,才能科学处理政策与人的关系,最终实...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政策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体现和存在形式,本质是解决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问题,公共政策问题都是与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社会公共问题。公共政策只有立足“以人为本”,才能科学处理政策与人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人的问题 人的存在方式 社会公共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与生活世界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树广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4-8,共5页
人铭刻的是在科学理性之上构造着的现世生活。科学理性曾允诺拆去自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篱笆,填平经济、道德和艺术之间的沟壑。工业化进程却日益造成了断裂和对峙,这就向科学理性提出了尖锐的质问,人这个复杂的经验生活世界能否完... 人铭刻的是在科学理性之上构造着的现世生活。科学理性曾允诺拆去自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篱笆,填平经济、道德和艺术之间的沟壑。工业化进程却日益造成了断裂和对峙,这就向科学理性提出了尖锐的质问,人这个复杂的经验生活世界能否完全被科学理性承负?文中所讨论的几位观点各异的思想家探索了科学和生活世界的分化并且重新支配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值得理解的现象。他们阐释了科学理性对生活意识中的价值观念、诗性领悟、哲学直觉和辩证意识的遗失,分析了逻辑、修辞和辩证法之间的冲突,由此来领悟生活世界和科学的关系。文章指出仅在意识领域中研究生活世界的分化是不够的,只有把科学理性构造本身和社会生活及其历史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性 日常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理论 海德格尔 人的问题 科学技术 列维·斯特劳斯 实证科学 辩证理性 非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在伦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10
作者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3,共3页
人的问题在伦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人的问题既是伦理学研究的前提,也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与根本目的。因此,人性问题成为伦理学视野中的人的问题之核心,伦理学研究人的问题之根本目的必是社会至善和个体至善。
关键词 人的问题 伦理学 人性 社会至善 个体至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研究理路简论——从中西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人的问题
11
作者 赵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
人的问题始终都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重大主题。西方哲学以自我反思,认识人自身为开端,以对人性的探索和追问为主线,思考的是抽象的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问题;中国哲学以追问天人关系为发端,以道德为范式,以修身为... 人的问题始终都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重大主题。西方哲学以自我反思,认识人自身为开端,以对人性的探索和追问为主线,思考的是抽象的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问题;中国哲学以追问天人关系为发端,以道德为范式,以修身为途径,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和归宿,讨论的是理想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和真正实现,是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求、人的能力、人的个性等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考察的是现实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问题 致思理路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读《我国社会转型期人的问题》
12
作者 李培湘 《天府新论》 2003年第6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我国社会转型期人的问题 任中平 市场经济 创新 时代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与前瞻
13
作者 赵磊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恒久而不废的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步调一致的,对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总结:...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恒久而不废的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步调一致的,对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总结:多学科对人的问题关注到人学的独立思考;人的问题研究主题内容的历时变换;人的问题研究的多向视角。人的问题研究发展前瞻: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学科复合和综合创新问题;关注人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类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问题 人学 梳理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问题:杜威教育哲学的逻辑基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子冰 桑志坚 刘文霞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6,共5页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为参照,以时代和社会中"人的问题"为本的哲学。"人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的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在"人的问题"探索中,杜威完...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为参照,以时代和社会中"人的问题"为本的哲学。"人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的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在"人的问题"探索中,杜威完成了对哲学和教育的改造,构建了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因此,"人的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逻辑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哲学 人的问题 逻辑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老人的问题不容忽视──老年特殊群体调查之一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炳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47-51,共5页
留守老人的问题不容忽视──老年特殊群体调查之一刘炳福随着改革开放,上海和全国一样,出现了一批批的出国留学族、打工族。由于这些“新移民”的出现,就有了留守女士、留守男士,留守老人。为了深入研究留守老人的状况,上海大学文... 留守老人的问题不容忽视──老年特殊群体调查之一刘炳福随着改革开放,上海和全国一样,出现了一批批的出国留学族、打工族。由于这些“新移民”的出现,就有了留守女士、留守男士,留守老人。为了深入研究留守老人的状况,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上海市老龄科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群体 人的问题 老年群体 高龄老人 退休金 新移民 家庭结构 老年人 生活费收入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兼论新时代哲学与人的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它自始至终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学,它从人类最基础的现实出发,思考并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通过对个性自由,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讨,最终实现个性自由的社会理想。在全球化视域下,对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它自始至终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学,它从人类最基础的现实出发,思考并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通过对个性自由,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讨,最终实现个性自由的社会理想。在全球化视域下,对于如何处理各个民族的关系,生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类之间的问题,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生命力 人学 人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新型图书馆过渡中“人的问题”
17
作者 洪真 《学海》 1998年第2期86-89,共4页
一、“人”的主要问题90年代以来,图书馆界“最热门”的话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否“低谷”(或“困境”)及怎样走出“低谷”,或如何抓住“机遇”,改革前进;(二)“现代化”问题,即“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 一、“人”的主要问题90年代以来,图书馆界“最热门”的话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否“低谷”(或“困境”)及怎样走出“低谷”,或如何抓住“机遇”,改革前进;(二)“现代化”问题,即“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以至进入了“地球村”的“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图书馆 新型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 人的问题 图书馆事业 数字图书馆 人才培养 电子化 “过渡期” 图书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自由与有限性——卡西尔《人论》中“人的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小忆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7期26-28,共3页
卡西尔将人描绘为符号性的存在。人通过创造性的劳作,在符号的中介作用下走向抽象的概念领域,而这种人类独有的创造性能力,也正是其之所以自由的真正可能性条件。
关键词 卡西尔 自由 有限性 《人论》 人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关于人的问题
19
作者 冀鹏 《商业文化》 2011年第6X期328-328,共1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来说明对人的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人的问题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
作者 王春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41-46,共6页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 这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对于人类创造出了文学艺术由衷的惊叹.人类为什么创造艺术?就因为它有用.我们人类的祖先创造艺术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为了更好的生产劳作,更好的活下去.鲁迅先生曾论述到文学艺...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 这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对于人类创造出了文学艺术由衷的惊叹.人类为什么创造艺术?就因为它有用.我们人类的祖先创造艺术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为了更好的生产劳作,更好的活下去.鲁迅先生曾论述到文学艺术的起源:“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人的问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工农兵 作家 毛泽东同志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文学 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