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成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思源 高攀 +1 位作者 常征 宣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CAFs和NFs。利用24孔的transwell细胞培养室分别将CAFs... 目的研究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CAFs和NFs。利用24孔的transwell细胞培养室分别将CAFs(实验A组)、NFs(实验B组)与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共培养,以DMEM高糖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LEC的增殖、迁移、侵袭、成管能力。结果培养96、144、192 h,实验A组HLEC的数目均多于实验B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B组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培养96 h后,实验A组HLEC的迁移和侵袭数目均多于实验B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B组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培养24 h后,实验A组HLEC的成管数目多于实验B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B组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CAFs促进了HLEC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管作用,并且CAFs的促进作用大于N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正常成纤维细胞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VEGF-C和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红平 张雅洁 +1 位作者 黄犁 陈国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用重组人VEGF-C、VEGF-D及VEGF-C+VEGF-D分别刺激后,计算细胞增殖率,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在加入...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D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管新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用重组人VEGF-C、VEGF-D及VEGF-C+VEGF-D分别刺激后,计算细胞增殖率,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在加入重组人VEGF-C、VEGF-D试剂后细胞均增殖活跃。VEGF-D组增殖率为(54.2±4.35)%,VEGF-C组增殖率为(62.5±5.67)%,VEGF-C+VEGF-D组增殖率为(74.3±5.08)%,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VEGF-C与VEGF-D能刺激体外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VEGF-C VEGF-D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分泌蛋白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新颖 尹富强 +5 位作者 刘丽 高婷 阮和云 冠潇 卢迎新 黎丹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SKOV3-PM4)分泌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细胞体系分为4组(A组:SKOV3;B组:SKOV3+HLEC;C组:SKOV3-PM4;D组:SKOV3-PM4+HLEC),采用抗体芯片和iTRAQ-2D-LC-MALDI-TOF/TOF/MS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SKOV3-PM4)分泌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细胞体系分为4组(A组:SKOV3;B组:SKOV3+HLEC;C组:SKOV3-PM4;D组:SKOV3-PM4+HLEC),采用抗体芯片和iTRAQ-2D-LC-MALDI-TOF/TOF/MS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蛋白,筛选出差异明显的分泌蛋白,对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ELISA方法在人血清标本和细胞培养基中进行验证。结果:抗体芯片与质谱分析结果提示,C组与A组相比、D组与C组相比Progranulin(GRN)、VEGFA表达上调,SPARC、IGFBP7表达下调。经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IGFBP7和VEGFA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与正常组血清相比,VEGF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最高,IGFBP7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定向转移与淋巴管内皮细胞微环境关系密切,共培养后的差异蛋白涉及到基质细胞蛋白、细胞黏附作用因子等方面。其中VEGFA、GRN的表达上调及SPARC、IGFBP7的表达下调与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微环境 淋巴转移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标志物对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鉴定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沛靓 刘雁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4期2341-2343,共3页
目的了解3种不同标志物对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鉴定效果。方法培养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分别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及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x-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和血管内皮生长... 目的了解3种不同标志物对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鉴定效果。方法培养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分别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及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x-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传代后细胞免疫化学可见PROX1、LYVE1表达,未见VEGFR-3表达;普通PCR可见PROX1、LYVE1和VEGFR-33种标志物mRNA均有表达,VEGFR-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Prox-1、LYVE-1和VEGFR-3可用于相适合的人淋巴管道内皮细胞鉴定,结合文献分析VEGFR-3表达强弱可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细胞免疫化学 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蛇颗粒含药血清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成管、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守含 顾雨芳 +5 位作者 徐晶钰 张映城 赵颖 陆烨 岳小强 李勇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观察金龙蛇颗粒含药血清(Jinlongshe Granule drug-containing serum,JG-DS)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s)体外成管、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JG-DS;将第3代HLECs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血... 目的观察金龙蛇颗粒含药血清(Jinlongshe Granule drug-containing serum,JG-DS)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s)体外成管、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JG-DS;将第3代HLECs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血清进行培养)和实验组(采用JG-DS培养)。两组细胞培养12 h后,采用Matrigel基质胶成管实验检测HLECs成管能力;Transwell法检测HLECs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HLECs凋亡率。结果 10%JG-DS作用12 h后,HLECs小管总长度为(3 084.49±326.27)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 058.93±4 567.3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ECs迁移指数为(99±2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LECs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龙蛇颗粒对HLECs体外成管及迁移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蛇颗粒含药血清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体外成管 迁移 凋亡
原文传递
淋巴管内皮细胞微环境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 黎丹戎 +4 位作者 钟艳平 李力 高婷 阮和云 冠潇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人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的细胞株(SKOV3-PM4)与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株(HLEC)的条件培养和共培养,探讨HLEC微环境对SKOV3-PM4的运动迁移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法,观察经HLEC的条件培养... 目的通过人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的细胞株(SKOV3-PM4)与人淋巴管内皮细胞株(HLEC)的条件培养和共培养,探讨HLEC微环境对SKOV3-PM4的运动迁移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法,观察经HLEC的条件培养后SKOV3-PM4的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SKOV3-PM4经HLEC的条件培养和共培养后的爬片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结果经HLEC培养基的条件培养后SKOV3-PM4细胞的侵袭率为(53±11)%,单独培养的SKOV3-PM4细胞的侵袭率为(30±5)%(P<0.05);条件培养后SKOV3-PM4细胞的迁移率为(48±5)%,单独培养的SKOV3-PM4细胞的迁移率为(34±2)%(P<0.05)。SKOV3-PM4细胞经条件培养和共培养后TGF-β1和vimentin表达上调(P均<0.05),E-cadherin表达下调(P<0.05)。结论淋巴管内皮细胞微环境可促进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细胞间质化的转变,增强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消癥饮通过VEGF-C/VEGFR-3信号途径抑制肝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寓宁 鲁琴 +2 位作者 林明和 杜建 曹治云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解毒消癥饮(JXY)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体外淋巴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浓度JXY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活力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将HLEC细胞分为对照组、VEGF-C组、JXY低剂量... 目的 探讨解毒消癥饮(JXY)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体外淋巴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浓度JXY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活力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将HLEC细胞分为对照组、VEGF-C组、JXY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JXY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JXY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对照组每孔加入100μL ECM完全培养基,VEGF-C组予外源性因子VEGF-C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VEGF-C联合不同浓度JXY(0.05、0.1、0.2 mg/mL)进行干预,每组均干预24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损伤修复和迁移能力,管腔形成实验检测体外淋巴管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 JXY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活力和VEGF-C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HLEC细胞体外增殖(P<0.0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划痕损伤修复、细胞迁移及淋巴管腔的体外生成(P<0.01),下调了淋巴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R-3、MMP-9、MMP-2的表达(P<0.01)。结论 JXY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C进而抑制HLEC的体外淋巴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微环境中的VEGFR-3、MMP-9和MMP-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消癥饮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勒多糖对HLECs中VEGFR-2/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庆均 连松刚 +2 位作者 李兰 张成博 张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3)表达的影响,揭示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乏氧条件下体外培养HLECs,实验分为3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组(罗勒多糖,200...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3)表达的影响,揭示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乏氧条件下体外培养HLECs,实验分为3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组(罗勒多糖,200μg·m L^(-1)),C组(罗勒多糖,400μg·m L^(-1)),观察各组HLECs体外成管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罗勒多糖处理的HLECs中VEGFR-2/3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分析VEGFR-2/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HLECs体外成管数目分别为:29.6±5.47(A组),23.6±3.68(B组),19.2±2.00(C组);与A组比较,B、C组均能减少HLECs的体外成管数目(P<0.05)。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A组),0.59±0.25(B组),0.90±0.13(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A组),0.52±0.19(B组),0.19±0.09(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分别为:2.51±0.03(A组),2.42±0.03(B组),2.12±0.03(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EGFR-3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分别为:3.72±0.28(A组),2.91±0.26(B组),2.82±0.20(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勒多糖可降低HLECs体外成管能力和并显著下调VEGFR-3的表达,这可能是罗勒多糖抑制淋巴管新生,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多糖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 淋巴管生成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清解扶正颗粒对体外淋巴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关建华 逯遥 +1 位作者 朱晓勤 林久茂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对体外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淋巴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清解扶正颗粒浓度:0.5、1.0、2.0 mg/ml),采用MTT、DAPI染色,划痕损伤修复实验,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分别检测清... 目的:探讨清解扶正颗粒对体外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淋巴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清解扶正颗粒浓度:0.5、1.0、2.0 mg/ml),采用MTT、DAPI染色,划痕损伤修复实验,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分别检测清解扶正颗粒对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及淋巴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清解扶正颗粒可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划痕损伤修复、细胞迁移及淋巴管腔的生成。结论:清解扶正颗粒对体外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淋巴管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扶正颗粒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淋巴管生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