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
1
作者 罗新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湖北省宜昌当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湖北省宜昌当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结论: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联合预见性护理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2
作者 李文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41-0144,共4页
以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实验论证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预防患者院内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12月徐州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收的80例病患,以随机分组法设置成2个小组,分别包括:实验组(... 以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实验论证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预防患者院内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12月徐州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收的80例病患,以随机分组法设置成2个小组,分别包括:实验组(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预见性护理干预),每一组的病患例数完全均等,全部是40例,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其评价指标有三个: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计算2组的院内感染率,得出:实验组、对照组各是2.50%、10.00%,数据差异突出,P<0.05,统计学价值明显;计算2组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出:实验组远远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突出,P<0.05,统计学价值明显。结论 在对神经内科ICU病患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相结合的干预方案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这对于预防院内感染、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预见性护理 神经内科 ICU重症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实践应用
3
作者 段成花 王莉梅 张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77-180,共4页
探究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某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探究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某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方式。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达到了98%,远远高于对照组84%的满意度;在感染的指标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的感染率为6%,而常规组的感染率为22%,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在护理的质量上,实验组的分数都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更佳;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实验组在护理之后的缺损程度更低,在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上,实验组的患者生活能力更强(p<0.05)。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来说,实现人性化结合预见性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对重症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预见性护理 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在预防手术室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吉书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72-874,共3页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在预防手术室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手术室患者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先就诊30例提供常规手术室护理(普通组),后就诊30例提供预见性护理+人性化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在预防手术室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手术室患者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先就诊30例提供常规手术室护理(普通组),后就诊30例提供预见性护理+人性化服务(联合组),比较两组围术期不良事件、消极心态、护理质量,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联合组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恐惧视觉模拟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预见组低于普通组,P<0.05。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医护默契、环境管理、病情观察、设备维护、风险应急能力、服务态度及护理记录等),联合组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中各维度评分,联合组高于普通组,P<0.05。患者满意度,联合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人性化服务具有较高的护理质量,可有效缓解手术室患者不良情绪,且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促使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手术室 消极心态 人性化服务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风险预警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5
作者 邵红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204-0207,共4页
总结预见性风险预警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所产生的影响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时间: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研究对象:选择(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50名,随机将50名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常规护... 总结预见性风险预警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所产生的影响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时间: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研究对象:选择(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50名,随机将50名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预见性风险预警干预联合循证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使用,对比的主要指标是心理状态、心率相关指标、KCCQ评分。结果 各指标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实验组较优。结论 预见性风险预警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预见性风险预警 循证护理 心肌梗死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6
作者 王琴 徐志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基于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患者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2周及4... 探讨基于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患者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2周及4周对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和FD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护理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SA评分、F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无效、护理有效率分别为63.33%、0.00%、100.00%,对照组为40.00%、16.67%、83.33%,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33%, 对照组为23.33%,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优良的安全性和预防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ST-CV联合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流程优化联合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7
作者 武晓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研究了优化急救程序结合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计算机抽样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标... 研究了优化急救程序结合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计算机抽样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了优化后的急救流程与预见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后表现出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P<0.05)。在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中,观察组在生理功能、身体活动能力、社会参与度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示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急救流程优化联合预见性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肩难产助产技术联合护理在预见性肩难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沈珍华 王甜园 胡景慧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常用肩难产助产技术联合护理在预见性肩难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5例有可能出现肩难产的孕妇,将其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均存在较高的肩难产风险,并排除了妊娠并发症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将其... 目的分析常用肩难产助产技术联合护理在预见性肩难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5例有可能出现肩难产的孕妇,将其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均存在较高的肩难产风险,并排除了妊娠并发症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将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照护理后发现,观察组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可能发生肩难产的孕妇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孕妇的难产率,提高孕妇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肩难产助产技术 联合护理 预见性肩难产 应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的预见性体位护理效果及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9
作者 黄娟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34-0137,共4页
研究观察预见性体位护理效果,患者均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并分析上述护理方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影响。方法 2022.01(开始)/2023.05(结束),采集时间,类型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年龄范围17-44岁,60例,藤县第二人... 研究观察预见性体位护理效果,患者均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并分析上述护理方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影响。方法 2022.01(开始)/2023.05(结束),采集时间,类型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年龄范围17-44岁,60例,藤县第二人民医院,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差别划分组别,CG组—30例纳入—常规护理,TW组—30例纳入—常规+预见性体位护理,观察效果、SHS发生率。结果 CG组、TW组,进行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对比,均无差异(P>0.05);麻醉25min后进行收缩压对比(t值7.259)、舒张压对比(t值21.552),TW组均>CG组;进行麻醉25min心率对比(t值19.052)、呼吸频率对比(t值12.393),TW组均<CG组(P<0.05);进行收缩压差值(△)值(t值8.639)、舒张压△值(t值15.542)、心率△值(t值14.173)、呼吸频率△值(t值23.326)对比,TW组均<CG组(P<0.05)。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t值6.411),TW组>CG组(P<0.05)。进行SHS发生率对比(x2值5.19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x2值6.405),TW组均<CG组(P<0.05)。进行产妇满意评分对比(t值5.819 )、家属满意评分对比(t值6.745),TW组均>CG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护理方法选择中,可选择预见性体位护理,预防不良事件、SHS发生,降低麻醉等操作对产妇造成的应激,改善新生儿状态,促进护理满意评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预见性体位护理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萌萌 王婷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88-991,共4页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院内总感染率3.26%低于对照组12.09%(P<0.05);观察组护理责任心、风险意识、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4%高于对照组89.01%(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和生活能力(MBI)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NDF评分两组患者均显著降低,MBI评分两组患者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突出,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预见性护理 神经内科 重症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咽癌合并糖尿病侵犯颈段食管患者行多学科联合复杂手术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立娥 张颖 李明娥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6期150-152,共3页
下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好发于环状软骨后区、梨状隐窝、咽后壁等部位,易发生局部浸润和扩增,常累及食管及口咽[1-2]。目前,下咽癌侵及食管且无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该手术涉及颈、胸、腹等多个部位,... 下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好发于环状软骨后区、梨状隐窝、咽后壁等部位,易发生局部浸润和扩增,常累及食管及口咽[1-2]。目前,下咽癌侵及食管且无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该手术涉及颈、胸、腹等多个部位,其风险高、创伤大,有研究显示,此类手术外科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0%~74.3%[3]。2020年5月4日,我院收治1例下咽癌合并糖尿病侵及颈段食管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游离空肠切除移植+气管造瘘+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糖尿病 颈段食管 多学科联合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骨科术后患者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组(80例)实施疼痛预见性、人性化护理模式,B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A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B组,...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骨科术后患者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组(80例)实施疼痛预见性、人性化护理模式,B组(8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A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B组78.75%( 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采取术后疼痛预见性、人性化护理,有着相对较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相对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患者 疼痛预见性 人性化护理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端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潘岩 甘琼璐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179-0181,共3页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考察、评价共情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影响效果,旨在推进此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为实际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意见,为广大艾滋病患者创造福祉,促进其恢复健康和良好预后。方法:选取2018...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考察、评价共情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影响效果,旨在推进此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为实际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意见,为广大艾滋病患者创造福祉,促进其恢复健康和良好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08月~2023年08月院内收治的30例艾滋病患者,按照数字编号法均分为两组,单号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双号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服务。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整合后做全情比对。比对数据包含: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期望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t检测(正态计量数据)或χ2检验(计数资料),计算均数以(±s)代替。结果:双号组采取护理方案更具可实施性,患者在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期望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上体现更为优异,优于单号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还可切实提升患者期望值,增进护患关系和谐,赢得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肯定,建议优先选择,广泛推行,为患者创造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护理 联合 人性化护理 艾滋病患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马珍 娄小平 吴凯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表现将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表现将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躁动原因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将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50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血压、心率等。结果观察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3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28.32±4.68)mmHg、(75.18±3.27)mmHg、(73.26±4.17)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40.96±4.37)mmHg、(85.56±4.50)、(86.44±4.02)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食管癌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使患者全麻苏醒期血压、心率趋于平稳,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全麻苏醒期 躁动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穆松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5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6、12 h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法(MMSE)评分及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术后24 h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术后2、6 h MMS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技术、工作态度、沟通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未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瑞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2017-01—2021-01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组医师成功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以预见性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2017-01—2021-01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组医师成功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以预见性护理开展时间为分组依据,选择2017-01—2018-12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01—2021-0140例患者围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观察组)。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胸腔镜联合 食管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在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有勤 魏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5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究在护理中耳炎患者中采取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取我院耳喉鼻科自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120例中耳炎病患者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究在护理中耳炎患者中采取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取我院耳喉鼻科自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120例中耳炎病患者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中参照组,将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研究中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95.00%、护理满意度评分(96.25±5.23)分对比参照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80.00%、护理满意度评分(73.25±6.23)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显著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中耳炎病患者护理中疗效确切,可以提升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联合 中耳炎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的应用
19
作者 汤亚媛 王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90-93,共4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9例ALPPS患者的护理资料。有预见地制定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ALPPS手术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充分的术...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9例ALPPS患者的护理资料。有预见地制定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ALPPS手术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疼痛、呼吸道、引流管的管理,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见性病情判断等。结论 对ALPPS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联合肝脏离断门静脉结扎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贞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516-1517,共2页
目的观察对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接受诊治的86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观察对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接受诊治的86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心理状况(SAS、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34%)明显优于对照组(81.39%)(χ~2=4.074,P=0.044);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CKD患者中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一种全面有效的护理方式,故在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CKD患者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 慢性肾衰竭 人性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