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向近场地震下结构性软黏土震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爱武
朱燚
尚英杰
-
机构
东华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2377141,51978440,421771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号:2232021A-07)。
-
文摘
软黏土的震陷效应与土体的结构性有着密切联系,但目前关于土体的结构强度对震陷影响的研究还较少。自然界中很难获取到物质成分相同而结构性质不同的土,为了对P波和S波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的震陷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人工制备了物质成分相近而结构强度不同的软黏土,通过开展两组动态围压下的动三轴试验,探讨结构强度、双向动荷载和P波与S波的相位差对其震陷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向激振下,轴向动荷载与结构屈服应力比值越大,双向动荷载的耦合对轴向残余应变积累速度的加速作用越明显;相位差对轴向残余应变的影响则取决于土体结构强度,结构强度越小,影响越大。双向近场地震中,径向动荷载一般会加速震陷的发展,加速作用的大小与土体结构强度大小有关,结构强度越小,加速作用越明显,但轴向动荷载的剪切作用对结构性软黏土的残余应变积累仍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区综合防灾提供有益参考。
-
关键词
人工结构性软黏土
结构强度
震陷
相位差
-
Keywords
Artificial structural soft clay
Structural strength
Seismic subsidence
Phase difference
-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