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物活性玻璃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岳阳丽 贺贵天 +1 位作者 刘翠丽 马贵霞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体外评价不同生物活性玻璃对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阻生拔除的第三磨牙40颗,并制作成牙本质块。将脱矿处理后的牙本质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分别使用BioMinF®... 目的体外评价不同生物活性玻璃对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阻生拔除的第三磨牙40颗,并制作成牙本质块。将脱矿处理后的牙本质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分别使用BioMinF®(BioMinF®组)、奥敏清®(奥敏清®组)、奥敏清®+氟化钠(奥敏清®+氟化钠组)、氟化钠(氟化钠组)处理,进行8 d的pH循环。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各组牙本质表面形态,以及BioMinF®和奥敏清®粉末的形态特征和元素组成。通过Micro-CT测定牙本质矿物质密度(dentin mineral density,DMD),并计算各组再矿化前后矿物质损失量(∆DMD)。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BioMinF®粉末和奥敏清®粉末均呈不规则块状;X射线能谱分析示BioMinF®和奥敏清®均含有大量钠、硅及钙元素,此外,BioMinF®含少量氟元素。扫描电镜下可见4组再矿化区牙本质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阻塞物沉积,其中奥敏清®+氟化钠组表面沉积物最多,牙本质小管完全堵塞。各组再矿化前∆DMD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49,P=0.156)。再矿化后∆DMD依次为:氟化钠组>BioMinF®组>奥敏清®组>奥敏清®+氟化钠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23,P<0.001);其中,除BioMinF®组和奥敏清®组的再矿化后∆D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再矿化后∆D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ioMinF®与奥敏清®均可能具有抑制牙本质脱矿和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作用,奥敏清®与氟化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生物活性玻璃与氟化物在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方面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BioMinF® 奥敏清® 人工牙本质脱矿模型 本质矿物质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