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3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和茭白生理特性及抗逆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宇飞 毛伟 +2 位作者 庞立新 李瑞金 李素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8期60-66,共7页
为比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的生理特性及抗逆性,本研究选择山西省襄汾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采集湿地和对照土壤中的芦苇和茭白的叶和根样本,测定其生理指标、抗逆性指标。同... 为比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的生理特性及抗逆性,本研究选择山西省襄汾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采集湿地和对照土壤中的芦苇和茭白的叶和根样本,测定其生理指标、抗逆性指标。同时检测湿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湿地芦苇和茭白叶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MDA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分别由23.56 mg/g、15.89 mg/g;0.98 g/L、1.43 g/L;0.11 nmol/mg protein、0.29 nmol/mg protein增加至44.27mg/g、33.17 mg/g;2.10 g/L、2.61 g/L;0.7 nmol/mg protein、1.01 nmol/mg protein),但无显著性差异;芦苇和茭白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中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450)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增加(分别由0.32 U/mg protein、32.68 U/mg protein;0.09 g/L、0.38 g/L;176.98 U/mg protein、39.96 U/mg protein增加至54.73 U/mg protein、43.79 U/mg protein;0.11 g/L、0.45 g/L;361.46 U/mg protein、50.79 U/mg protein)。与茭白相比,湿地芦苇中MDA含量较低、SOD活性高、CYP450活性增加。结果说明,芦苇和茭白均是良好的人工湿地修复植物,SOD、CYP450保护酶的共同作用及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增加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适应反应,且芦苇的抗胁迫能力相对优于茭白。芦苇根可溶性蛋白和茭白根SOD分别与根中磷或钾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植物生化指标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生理特性 抗逆性 化学和生化分析 芦苇 茭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刘超翔 董春宏 +4 位作者 李峰民 胡洪营 黄霞 施汉昌 钱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潜流式人工湿地内部不同填料层和沿水流方向硝化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潜流式人工湿地中 ,硝化能力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底部填料层 ,即炉渣层的氨氧化速率常数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 1 99~6 89mg·(h·kg) - 1和... 研究了潜流式人工湿地内部不同填料层和沿水流方向硝化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潜流式人工湿地中 ,硝化能力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底部填料层 ,即炉渣层的氨氧化速率常数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 1 99~6 89mg·(h·kg) - 1和 1 4 4~ 5 2 2mg(h·kg) - 1,而床体上部土壤层的氨氧化速率常数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 0 5 3~ 0 89mg·(h·kg) - 1和 0 96~ 1 3 9mg·(h·kg) - 1.因此炉渣层的硝化能力要明显高于土壤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系统 潜流式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硝化能力 氨氮 氨氧化速率 亚硝酸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被引量:131
3
作者 梁继东 周启星 孙铁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55,共7页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有效的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再用相结合的方法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法相比具有基建、运行费用低 ,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并通过工艺创新有向工业污水、农业废水等特殊污水处理方...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有效的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再用相结合的方法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法相比具有基建、运行费用低 ,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并通过工艺创新有向工业污水、农业废水等特殊污水处理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文总结了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 ,预测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趋势 ,探讨不同类型的污水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过程 ,分析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性能的因素及技术性能改进的一些措施 ,并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系统 发展趋势 水资源再利用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小南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4期60-65,共6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探讨了垂直流湿地系统以及自由表面流湿地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机理。结果表明:垂直流湿地对总氮有一定的净...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探讨了垂直流湿地系统以及自由表面流湿地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机理。结果表明:垂直流湿地对总氮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稳定性较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在运行期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75%和81.03%;表面流湿地对总氮的净化受温度影响,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净化受生长环境和季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氮磷净化 沈阳市浑南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氮磷吸收富集能力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李建娜 胡曰利 +2 位作者 吴晓芙 黄忠良 董敏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6-509,共4页
比较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7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所选7种湿地植物,稳定生长4个月后,平均总生物量在1215~3500g/m^2,植物氮、磷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6-23.11、1.44~3.80mg/g。香蒲具有最高氮积累量... 比较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7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所选7种湿地植物,稳定生长4个月后,平均总生物量在1215~3500g/m^2,植物氮、磷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6-23.11、1.44~3.80mg/g。香蒲具有最高氮积累量达48.18g/m^2,梭鱼草具有最高磷积累量为7.23g/m^2,姜草对氮、磷的积累量最低分别为21.40、1.68g/m^2。植物地上部氮、磷积累量与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差异较大,除姜草外,植物地上部、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比均大于3,黄花美人蕉地上部、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比分别达11.75、12.10。通过植物收割去除氮、磷量约占湿地总去除量的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脱氮除磷 植物吸收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的生长特性及净化能力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甲耀 夏盛林 +1 位作者 崔克辉 何之常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3-367,共5页
芦苇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在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生长良好,其光合作用能力高于对照组,原因是对光合作用有正效应的乙醇酸氧化酶、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素含量增加,积累较多具有解毒作用的游离脯氨酸。芦苇人工... 芦苇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在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生长良好,其光合作用能力高于对照组,原因是对光合作用有正效应的乙醇酸氧化酶、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素含量增加,积累较多具有解毒作用的游离脯氨酸。芦苇人工湿地去除负荷分别为35.09kgBOD/d·hm2、57.18kgCOD/d·hm2、2.16kgTN/d·hm2和0.22kgTP/d·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型 人工湿地 芦苇 净化能力 污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53
7
作者 朱彤 许振成 +2 位作者 胡康萍 马桂花 李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7-22,共6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首座实用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实例分析,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经济费用等问题,指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中、小型污水处理,特别是降解污水中的BOD_5、COD、SS、N、P等具有显著效果,不失为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首座实用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实例分析,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经济费用等问题,指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中、小型污水处理,特别是降解污水中的BOD_5、COD、SS、N、P等具有显著效果,不失为一个解决中、小城镇污水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效应与基质酶活性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4 位作者 何钢 陈明利 蒋丽娟 曾敏 王忠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51-6058,共8页
为了解植物在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中的作用与机理,构建了A-B-C三级串连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选择水葱(Scirpusvalidus)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indica)、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 为了解植物在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中的作用与机理,构建了A-B-C三级串连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选择水葱(Scirpusvalidus)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indica)、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中有植物单元单位面积污染物的去除量均高于无植物对照单元。与对照相比,在A、B、C三级系统中由植物效应产生的CODCr去除增量分别为43.52g/(m.2d),20.38g/(m.2d),30.94g/(m.2d);TN去除增量为13.14g/(m.2d),28.61g/(m.2d),6.97g/(m.2d);TP去除增量为1.2g/(m.2d),0.66g/(m.2d),0.06g/(m.2d)。从A到C级,污水中污质浓度递减,呈现根系活力显著增强,而植物生长量、过氧化物酶含量、生长量与氮磷积累量等显著下降趋势。基质酶活性在对照单元中较低,在有植物单元中,基质酶活性明显增大并与根系活力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植物效应 氮磷去除量 基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甲耀 夏盛林 +1 位作者 熊凯 金显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39,共4页
研究中等负荷有较高去除率的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环境状况.湿地中水体及出水溶解氧值均为0,氧化还原电位-200~-300mV之间,pH值偏酸,出水pH值稍低于进水.系统中N化合物主要为NH3-N,是NO3-N的... 研究中等负荷有较高去除率的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环境状况.湿地中水体及出水溶解氧值均为0,氧化还原电位-200~-300mV之间,pH值偏酸,出水pH值稍低于进水.系统中N化合物主要为NH3-N,是NO3-N的4-10倍,NO2-N的100-200倍,说明易于进行氨化作用,而硝化作用在较低水平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模拟实验 废水处理 潜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娟 王世和 +2 位作者 雒维国 钱卫一 鄢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湿地植物光合作用特性及其与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净光合速率Pn与湿地COD、TN去除率显著正相关,而与TP去除率关系不大。在实际工程中,可将植物光合速率作为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湿地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155
11
作者 张甲耀 夏盛林 +1 位作者 邱克明 熊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氮净化能力,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934%(芦苇系统)、4549%(茭白系统)、3869%(无植物系统).湿地中氮转化细菌丰富,氨化细菌为106—107cfu/g(土壤)...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氮净化能力,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934%(芦苇系统)、4549%(茭白系统)、3869%(无植物系统).湿地中氮转化细菌丰富,氨化细菌为106—107cfu/g(土壤),亚硝化菌为103—105MPN/g(土壤),硝化菌103—104MPN/g(土壤),反硝化细菌为104—106MPN/g(土壤).亚硝化菌数量有植物系统高于无植物系统,前部高于后部,硝化菌数量有植物系统高于无植物系统,中后部高于前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TN去除 氮转化细菌 废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志文 郭本华 +1 位作者 韩潇源 曹军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3年第6期5-8,共4页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去除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介绍了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构成、运行效果和应用,指出了潜...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去除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介绍了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构成、运行效果和应用,指出了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型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现状探析及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冬 张慧泽 徐梦佳 《环境保护》 CSSCI 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随后其数量快速增长。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投资低、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率、生态服务功能、湿地植物的再资...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随后其数量快速增长。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投资低、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率、生态服务功能、湿地植物的再资源化利用以及人工湿地在我国发展的驱动力机制,提出了该技术的局限性、发展趋势及面临挑战。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管理和社会"自下而上"参与的双方面作用,同时加强对民众的科普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去除率 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真 章北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64-67,107,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 ,应用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综合优化原理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发展方向和原则 ,并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填料选择与级配、植物栽种与选择、湿地床构造形式、系统工... 从系统论的角度 ,应用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综合优化原理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发展方向和原则 ,并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填料选择与级配、植物栽种与选择、湿地床构造形式、系统工艺流程及布置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综合优化措施和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系统 植物 栽种 级配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虎成 俞穆清 贾春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干旱缺水,对城市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是有效缓解西部城市水资源贫乏问题的措施之一.西部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其明显的场地优势.综合分析可知,在吉林省西部...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干旱缺水,对城市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是有效缓解西部城市水资源贫乏问题的措施之一.西部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其明显的场地优势.综合分析可知,在吉林省西部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是可行的.以吉林省西部城市洮南市为例,提出了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经济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赵桂瑜 杨永兴 杨长明 《四川环境》 2005年第6期24-27,35,共5页
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开展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的一些设想。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包括人工湿地基质构建、植物群落构建和人工湿地构造与工程参数三个方面。目前,由于在污染物净化... 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开展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的一些设想。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包括人工湿地基质构建、植物群落构建和人工湿地构造与工程参数三个方面。目前,由于在污染物净化机理、系统水力学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等方面认识不足,制约了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污染物净化机理、开展人工湿地基质与植物筛选与组合研究、创建适合植物生长的人工生境、优化水力学模型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将有利于提高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赵桂瑜 杨永兴 杨长明 《四川环境》 2005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人工湿地脱氮的三种途径:植物和其它生物的吸收作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及氨气的挥发作用,其中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是人工湿地主要的脱氮方式。同时对影响人工湿地...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人工湿地脱氮的三种途径:植物和其它生物的吸收作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及氨气的挥发作用,其中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是人工湿地主要的脱氮方式。同时对影响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主要因素: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碳与硝态氮、停留时间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进一步开展人工湿地脱氮机理的研究和优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脱氮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娟 王世和 +3 位作者 鄢璐 钟秋爽 刘洋 王峰 《电力环境保护》 2006年第5期33-36,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水中氮污染物的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的内、外界因素,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构建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忠良 胡曰利 +2 位作者 吴晓芙 董敏慧 李建娜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年第6期16-20,共5页
为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冬季处理效果,建议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构建缓冲单元,并将天然蛭石作为缓冲单元的主体填料。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 m3/(m2.d)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 cm的条件下,对于经初沉处理的生活污水(COD值为150-350 m... 为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冬季处理效果,建议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构建缓冲单元,并将天然蛭石作为缓冲单元的主体填料。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 m3/(m2.d)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 cm的条件下,对于经初沉处理的生活污水(COD值为150-350 mg/L,NH4+-N为10-30 mg/L,TP为1.0-1.5 mg/L),无植物天然蛭石缓冲单元至少可在45 d内保持其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从而可基本满足人工湿地在植物换季时期的处理需要。另外,适当增加系统含氧量和蛭石用量可提高体系缓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蛭石 缓冲单元 吸附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除污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慧英 施周 黄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综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除污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可为该技术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